cpu时间

电脑型号 9

对着背影说爱祢 提交于 2020-01-08 19:02:56
电脑概览 电脑型号 兼容机 操作系统 Microsoft Windows 7 旗舰版 (64位/Service Pack 1) CPU (英特尔)Intel(R) Pentium(R) CPU G4400 @ 3.30GHz(3300 MHz) 主板 华硕 H110M-F 内存 4.00 GB ( 2133 MHz) 主硬盘 120 GB ( 64DC07840C78000871 已使用时间: 343小时) 显卡 Intel(R) HD Graphics 510 (1024 MB) 显示器 冠捷 2270W 32位真彩色 60Hz 声卡 Realtek High Definition Audio 网卡 Realtek PCIe GBE Family Controller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nanahome/p/12168151.html

电脑型号 8

大城市里の小女人 提交于 2020-01-08 18:55:17
电脑概览 电脑型号 兼容机 操作系统 Microsoft Windows 7 旗舰版 (64位/Service Pack 1) CPU (英特尔)Intel(R) Pentium(R) CPU G4400 @ 3.30GHz(3300 MHz) 主板 华硕 H110M-F 内存 4.00 GB ( 2133 MHz) 主硬盘 120 GB ( 201409231175 已使用时间: 4101小时) 显卡 Intel(R) HD Graphics 510 (1024 MB) 显示器 冠捷 2270W 32位真彩色 60Hz 声卡 Realtek High Definition Audio 网卡 Realtek PCIe GBE Family Controller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nanahome/p/12168129.html

常见性能问题

心已入冬 提交于 2020-01-08 17:13:04
转自: https://www.cnblogs.com/jane4321/p/11012866.html 一、内存泄漏 1、堆内存溢出 现象:   (1)压测执行一段时间后,系统处理能力下降。这时用JConsole、JVisualVM等工具连上服务器查看GC情况,每次GC回收都不彻底并且可用堆内存越来越少。   (2)压测持续下去,最终在日志中有报错信息:java.lang.OutOfMemoryError.Java heap space。 排查手段:   (1)使用jmap -histo pid > test.txt命令将堆内存使用情况保存到test.txt文件中,打开文件查看排在前50的类中有没有熟悉的或者是公司标注的类名,如果有则高度怀疑内存泄漏是这个类导致的。   (2)如果没有,则使用命令:jmap -dump:live,format=b,file=test.dump pid生成test.dump文件,然后使用MAT进行分析。   (3)如果怀疑是内存泄漏,也可以使用JProfiler连上服务器在开始跑压测,运行一段时间后点击“Mark Current Values”,后续的运行就会显示增量,这时执行一下GC,观察哪个类没有彻底回收,基本就可以判断是这个类导致的内存泄漏。 解决方式:优化代码,对象使用完毕,需要置成null。 2、持久代溢出 现象:压测执行一段时间后

租用的服务器CPU使用率高的原因分析与解决办法

六眼飞鱼酱① 提交于 2020-01-08 16:44:42
我们租用的服务器在使用操作系统的时候,用着用着系统就变慢了,打开“ 任务管理器 ”一看,才发现CPU使用率达到80%以上。这是怎么回事情呢? 遇到病毒了吗?硬件有问题?还是系统设置有问题呢?宵云本文中将从硬件,系统进程,应用软件和病毒***四个方面来介绍CPU资源使用率为什么会达到那么高,以帮助大家排除服务器CPU使用率高的种种疑惑。 一、硬件因素 以下分别从CPU温度,CPU超线程,硬件配置,硬件驱动和待机方面分析。 情况1、CPU温度过高 如果CPU风扇散热不好,会导致CPU温度太高(CPU温度多少正常?),使CPU自动降频,从而使CPU的性能降低。总之高温时CPU会自动将降低工作效率。 情况2、超线程 超线程导致CPU使用率占用高,这类故障的共同原因就是都使用了具有超线程功能的P4 CPU。据一些网友总结超线程似乎和天网防火墙有冲突,可以通过卸载天网并安装其它防火墙解决,也可以通过在BIOS中关闭超线程功能解决 情况3、硬件配置不合理 例如内存不足,当运行一些大型软件时,CPU的资源大部分耗在了虚拟内存的交换处理上。而电源功率不足,也会使CPU的性能难以发挥。还有,在购买CPU时,选的CPU核心频率不足是导致CPU的使用率高的最直接原因。 情况4、不完善的驱动程序 硬件的驱动程序没有经过认证或者是不合法的认证,会造成CPU资源占用率高。因大量的测试版的驱动在网上泛滥

学习Java并发(01)基本概念

泪湿孤枕 提交于 2020-01-08 15:09:14
前言 在工作中时常接触到并发环境,只是现有的框架已经在底层封装好了,可以直接调用。但总会有一些奇特的场景需要自己手动实现并发,所以了解原理是很重要的。本文用于记录学习并发过程中重要的点或思考。 本文只讨论基本概念,旨在用较为详细易懂的文字记录自己对于并发的一些理解。 什么是并发 并发(Concurrency)是指系统在同一时间段可同时处理多个任务,而同一时刻只有一个任务处于运行状态。 实际上对于单核CPU而言无法实现真正的同时运行多个任务。但是由于CPU运算速度极快,在一个短的时间单位内(比如0.001秒)执行一个任务,执行完马上切换到下一个任务。这样宏观看起来就像是在同时运行多个任务了。 与 并行(Parallel) 的区别:并行是指同一时刻可以同时运行多个任务。现代多核处理器都支持并行运算。并发强调系统支持多个任务同一时刻存在;并行强调系统支持多个任务同时运行。 CPU核心数 可以理解为多处理器,双核CPU从程序的角度来看就等于可共享资源的两个单核处理器。对于单核处理器而言,任一时刻只能处理一个任务;然而多核处理器可以在同一时刻同时处理多个任务。由于现在的CPU基本都支持所谓的 超线程 ,使得一个物理核心可以逻辑上实现两个任务的同时运行(比如Intel的i5处理器通常都是4核8线程,6核12线程),所以程序角度来看一个核心,系统在同一时刻可以同时运行的任务数为:CPU超线程数

并发和并行

旧街凉风 提交于 2020-01-08 13:27:01
并发   并发当有多个线程在操作时,如果系统只有一个CPU,则它根本不可能真正同时进行一个以上的线程,它只能把CPU运行时间划分成若干个时间段,再将时间 段分配给各个线程执行,在一个时间段的线程代码运行时,其它线程处于挂起状。.这种方式我们称之为并发(Concurrent)。 并行   当系统有一个以上CPU时,则线程的操作有可能非并发。当一个CPU执行一个线程时,另一个CPU可以执行另一个线程,两个线程互不抢占CPU资源,可以同时进行,这种方式我们称之为并行(Parallel)。 区别:并发和并行是即相似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并行是指两个或者多个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而并发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在 多道程序 环境下, 并发性 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宏观上有多个程序在同时运行,但在 单处理机系统 中,每一时刻却仅能有一道程序执行,故微观上这些程序只能是分时地交替执行。倘若在 计算机系统 中有多个 处理机 ,则这些可以并发执行的程序便可被分配到多个处理机上,实现 并行执行 ,即利用每个处理机来处理一个可并发执行的程序,这样,多个程序便可以同时执行。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Bin-y/p/10964035.html

计算机应用技术:一、计算机应用基础问题

别等时光非礼了梦想. 提交于 2020-01-08 08:03:06
1、简述计算和算法概念的含义。   计算:映射或基于规则的符号串的变换过程。   算法:求解某类问题的通用法则或方法,即符号串变换的规则。     算法通常由某种精确的语言来表述,算法的执行过程就是计算。 2、简述人类计算工具发展所经历的各个阶段。   算筹》算盘》计算尺》机械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等多个阶段。 3、简述冯·诺依曼”存储程序“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输入设备:输入数据和程序。   存储器: 记忆数据和程序。   运算器: 完成数据的加工和处理。   控制器: 控制程序执行。   输出设备:输出处理结果。 4、电子计算机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使用关键器件是什么?   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ENIAC、EDSAC、IAS。   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TRADIC、IBM 7070、IBM 7090、IBM 1401。   第三代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IBM 360。   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5、简述CPU的功能。 *专门用来完成读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部件成为 中央处理器 。 功能:   1.程序控制。   2.操作控制。   3.时间控制。   4.数据运算。   CPU还负责计算机的输入/输出管理、总线控制、中断处理等任务。 6、描述CPU性能的指标有哪些

并发编程

时光总嘲笑我的痴心妄想 提交于 2020-01-08 05:37:53
udp 协议: 所谓udp协议就是用户数据报协议,是一个简单的面向数据报的运输层协议。只是将应用程序的数据报发送出去,但是并不保证是否发送到目的地。 客户端:import socketclient = socket.socket(type=socket.SOCK_DGRAM)#连接到的服务端的地址addres = ('127.0.0.1',9000)while True: msg = input(':').encode('utf-8') client.sendto(msg,addres) #接收消息时要接受数据的同时加上发送端的地址 data,addr = client.recvfrom(1024) print(data) 服务端:import socket#socket.SOCK_DGRAM--->UDP协议server = socket.socket(type=socket.SOCK_DGRAM)#绑定一个地址让客户端链接到本机server.bind(('127.0.0.1',9000))while True: #接受数据时加上服务端的用户地址 data,addr = server.recvfrom(1024) print(addr) print(data) abc = input(':').encode('utf-8') #无论服务端还是客户端,发送消息时,都必须知道对方是谁

Day9, 进程、线程、协程篇

大兔子大兔子 提交于 2020-01-08 03:49:41
本节内容 操作系统发展史介绍 进程、与线程区别 python GIL全局解释器锁 线程 语法 join 线程锁之Lock\Rlock\信号量 将线程变为守护进程 Event事件  queue队列 生产者消费者模型 Queue队列 开发一个线程池 进程 语法 进程间通讯 进程池     操作系统发展史 手工操作(无操作系统) 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诞生--20世纪50年代中期,还未出现操作系统,计算机工作采用手工操作方式。 手工操作 程序员将对应于程序和数据的已穿孔的纸带(或卡片)装入输入机,然后启动输入机把程序和数据输入计算机内存,接着通过控制台开关启动程序针对数据运行;计算完毕,打印机输出计算结果;用户取走结果并卸下纸带(或卡片)后,才让下一个用户上机。 手工操作方式两个特点: (1)用户独占全机。不会出现因资源已被其他用户占用而等待的现象,但资源的利用率低。 (2)CPU 等待手工操作。CPU的利用不充分。  20世纪50年代后期,出现人机矛盾:手工操作的慢速度和计算机的高速度之间形成了尖锐矛盾,手工操作方式已严重损害了系统资源的利用率(使资源利用率降为百分之几,甚至更低),不能容忍。唯一的解决办法:只有摆脱人的手工操作,实现作业的自动过渡。这样就出现了成批处理。 批处理系统 批处理系统:加载在计算机上的一个系统软件,在它的控制下,计算机能够自动地

IIS解决CPU和内存占用率过高的问题

扶醉桌前 提交于 2020-01-08 03:09:30
发现进程中的w3wp占用率过高。   经过查询,发现如下:   w3wp.exe是在IIS(因特网信息服务器)与应用程序池相关联的一个进程,如果你有多个应用程序池,就会有对应的多个w3wp.exe的进程实例运行。这个进程用来分配大量的系统资源。这个进程对于系统的稳定和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不能轻易的结束掉这个进程。   找到解决办法:(Windows2008中可以通过:服务器管理器->角色\web服务器\iis管理器 找到网站下的应用程序池,直接在程序池项的右键中修改)   解决CPU占用过多:   1、在IIS中对每个网站进行单独的应用程序池配置。即互相之间不影响。   2、设置应用程序池的CPU监视,不超过25%(服务器为4CPU),每分钟刷新,超过限制时关闭。   根据w3wp取得是哪一个应用程序池:   1、在任务管理器中增加显示pid字段。就可以看到占用内存或者cpu最高的进程pid   2、在命令提示符下运行iisapp -a。注意,第一次运行,会提示没有js支持,点击确定。然后再次运行就可以了。这样就可以看到pid对应的应用程序池。(iisapp实际上是存放在C:\windows\system32目录下的一个VBS脚本,全名为iisapp.vbs,如果你和我一样,也禁止了Vbs默认关联程序,那么就需要手动到该目录,先择打开方式,然后选“Microsoft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