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时间

Linux系统性能10条命令监控

淺唱寂寞╮ 提交于 2020-01-10 04:47:11
概述 通过执行以下命令,可以在1分钟内对系统资源使用情况有个大致的了解。 uptime dmesg | tail vmstat 1 mpstat -P ALL 1 pidstat 1 iostat -xz 1 free -m sar -n DEV 1 sar -n TCP,ETCP 1 top 其中一些命令需要安装sysstat包,有一些由procps包提供。这些命令的输出,有助于快速定位性能瓶颈,检查出所有资源(CPU、内存、磁盘IO 等)的利用率(utilization)、饱和度(saturation)和错误(error)度量,也就是所谓的USE方法。 下面我们来逐一介绍下这些命令,有关这些命令更多的参数和说明,请参照命令的手册。 uptime $ uptime 23:51:26 up 21:31, 1 user, load average: 30.02, 26.43, 19.02 这个命令可以快速查看机器的负载情况。 在Linux系统中,这些数据表示等待CPU资源的进程和阻塞在不可中断IO进程(进程状态为D)的数量。这些数据可以让我们对系统资源使用有一个宏观的了解。 命令的输出分别表示1分钟、5分钟、15分钟的平均负载情况。通过这三个数据,可以了解服务器负载是在趋于紧张还是区域缓解。如果1分钟平均负载很高,而 15分钟平均负载很低,说明服务器正在命令高负载情况

sar 命令详解

六月ゝ 毕业季﹏ 提交于 2020-01-10 03:52:53
sar (System Activity Reporter)命令是LInux下系统运行状态统计工具, 它将指定的操作系统状态计数器显示到标准输出设备。 sar 工具将对系统当前的状态进行取样,然后通过计算数据和比例来表达系统的当前运行状态。 它的特点是可以连续对系统取样,获得大量的数据, 取样数据和分析的结果都可以存入文件, 使用它时消耗的系统资源很小。 资源状态: 平均负载,网卡流量, 磁盘状态, 内存使用等待信息。 它可以打印历史信息, 可以显示当天从零点开始到当前时间的系统状态信息; yum Install -y sysstat 安装。 /var/log/sa 目录下存放数据库文件。 选项: -A 所有报告的总和 -a 文件读写情况 -b 显示I/O 和传送速率的统计信息 -c 输出进程统计信息, 每秒创建的进程数 -d 输出每个块设备的活动信息 -o file 表示将命令结果以二进制格式存放在文件中 -q 查看流量历史信息 -r 输出内存和交换空间的统计信息 -t 采样时间间隔 -u 输出CPU使用情况的统计信息 -v 输出inode,文件和其他内核表的统计信息 -w 输出系统交换活动信息 -y 终端设备活动情况 1.CPU 资源监控 *每10秒采样一次,连续采样3次,观察CPU的使用情况, 并将采样结果以二进制形式存入当前目录下的文件test 中。 sar -u -o

深入理解:线程,进程,协程和并行,并发-协程

岁酱吖の 提交于 2020-01-10 02:27:20
爬虫的并发控制: 多进程、多线程、协程 yield 从硬件: 双核四线程(超线程技术): 有两个CPU核心,每个核心有两个逻辑处理器,相当于有四个CPU核心 四核四线程: 有一个CPU核心,每个核心有一个逻辑处理器,相当于有四个CPU核心 从操作系统: 进程和线程,都是CPU任务的执行单位。 进程:早期的操作系统是面向进程的: 表示一个程序的执行活动(打开、执行、保存、关闭) 线程:现在的操作系统都是面向线程: 表示一个进程处理任务时最小调度单位(执行功能a、执行功能b) 一个程序至少开启一个进程,一个进程至少有一个线程。 每个进程都有独立的内存空间,不同进程之间不共享任何状态。 进程之间的通信需要经过操作系统调度控制,通讯效率低、切换开销大。 同一个进程里的多个线程,是共享内存空间,切换开销小,通讯效率高。 线程的工作机制是"抢占式",出现竞争的状态,竞争意味着数据不安全。 引入了"互斥锁":让多个线程安全有序的访问内存空间的机制。 Python的多线程: 类似于 GIL(全局解释器锁):保证一个时间片里只有一个线程在运行。 好处:直接杜绝了多个线程的竞争问题: 坏处:Python的多线程不是真正的多线程。 Python解释器在处理IO阻塞类型的方法时,会释放GIL 如果没有IO操作,该线程会每隔 sys.getcheckinterval() 次释放GIL,让其他线程尝试执行。

简述CPU,内存,磁盘,指令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折月煮酒 提交于 2020-01-10 01:51:34
计算机的前世   美籍 匈牙利 科学家 冯·诺依曼 在1949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因此被誉为现代计算机之父, 冯·诺依曼 理论的要点是:数字计算机的数制采用了二进制,程序按照顺序执行, 冯·诺依曼 计算机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和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组成,它的特点是:程序以二进制代码的形式存放在存储器中,所有的指令都是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指令按照顺序执行;其上述的五大组件分别完成输入数据和程序的输入,记忆程序和数据的存储器,完成数据加工处理的运算器,控制程序执行的控制器输出处理结果的输出设备; CPU 即中央处理器,是英语“Central Processing Unit”的缩写,CPU从内存或缓存中取出指令,放入指令寄存器,并对指令译码分解成一系列的微操作,然后发出各种控制命令,执行微操作系列,从而完成一条指令的执行。CPU并不能直接调用存储在硬盘上的系统、程序和数据,必须首先要将硬盘的有关内容存储在内存中,从内存中读取,内存作为外存(硬盘)的中转站,极大的提高了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当在内存中占用数据超出内存大小本身的时候,这个时候硬盘就会分配一部分空间模拟成内存-虚拟内存,将暂时不用的数据或者不运行的程序存放到虚拟内存中,以便及时方便的调用。 CPU包括(运算逻辑部件,寄存器部件和控制部件) 可以比喻为人的大脑; 运算器:计算机中执行各种算术和逻辑运算的部件; 寄存器

CAS原理

冷暖自知 提交于 2020-01-10 00:51:06
1、什么是CAS? CAS:Compare and Swap,即比较再交换。 jdk5增加了并发包java.util.concurrent.*,其下面的类使用CAS算法实现了区别于synchronouse同步锁的一种乐观锁。JDK 5之前Java语言是靠synchronized关键字保证同步的,这是一种独占锁,也是是悲观锁。 2、CAS算法理解 对CAS的理解,CAS是一种无锁算法,CAS有3个操作数,内存值V,旧的预期值A,要修改的新值B。当且仅当预期值A和内存值V相同时,将内存值V修改为B,否则什么都不做。 CAS比较与交换的伪代码可以表示为: do{ 备份旧数据; 基于旧数据构造新数据; }while(!CAS( 内存地址,备份的旧数据,新数据 )) 注:t1,t2线程是同时更新同一变量56的值 因为t1和t2线程都同时去访问同一变量56,所以他们会把主内存的值完全拷贝一份到自己的工作内存空间,所以t1和t2线程的预期值都为56。 假设t1在与t2线程竞争中线程t1能去更新变量的值,而其他线程都失败。(失败的线程并不会被挂起,而是被告知这次竞争中失败,并可以再次发起尝试)。t1线程去更新变量值改为57,然后写到内存中。此时对于t2来说,内存值变为了57,与预期值56不一致,就操作失败了(想改的值不再是原来的值)。 (上图通俗的解释是:CPU去更新一个值

CPU高速缓存与内存屏障

你离开我真会死。 提交于 2020-01-10 00:25:35
1. CPU缓存 cpu高速缓存的由来 在CPU的全部取指令周期中(程序计算),至少需要访问一次存储器(也就是我们所说物理内存上的数据) 通常需要多次访问存储器的取操作数或者保存结果,CPU处理计算的速度明显受限于访问存储器的限制 因此解决方案就是利用局部性原理,在CPU与物理内存之间提供一个容量小并且速度快的存储器,称为高速缓存 高速缓存概述 缓存是分“段”(line)的,一个段对应一块存储空间,大小是 32(较早的 ARM、90 年代 /2000 年代早期的 x86 和 PowerPC)、64(较新的 ARM 和 x86)或 128(较新的 Power ISA 机器)字节 高速缓存包含物理内存部分数据副本 cpu读取数据时将会先检查高速缓存中的数据是否存在,存在就返回,不存在就读取物理内存数据 高速缓存和内存 高速缓存分为L1-L3 Cache L1 Cache: 一级缓存是CPU第一层高速缓存,分为指令缓存和数据缓存,一般服务器的CPU的L1缓存容量在32-4096kb,现在的L1 Cache都不能直接与内存直连传输数据 L2 Cache: 由于L1级别高速缓存容量的限制,为了再次提高CPU的运算速度,在CPU外部放置一个高速存储器,即二级缓存 L3 Cache: 现在的L3缓存都是内置的,主要是进一步降低内存延迟,提升处理器运算能力,一般是多核共享一个L3缓存

CentOS 7 系统优化

淺唱寂寞╮ 提交于 2020-01-09 23:44:11
系统调优4大子系统 1:找出系统中使用CPU最多的进程 2:找出系统中使用内存最多的进程 3:找出系统中对磁盘读写最多的进程 4:找出系统中使用网络最多的进程 系统调优概述 系统的运行状况: CPU->  MEM ->  DISK->  NETWORK  ->  应用程序调优 系统性能优化的4个子系统: CPU Memory IO Network 1.找出系统中使用CPU最多的进程 查看CPU负载相关工具 uptime命令 [root@jumpserver ~]# uptime 19:13:35 up 3:59, 1 user, load average: 0.00, 0.01, 0.05 其内容如下: 19:13:35 当前时间 up 3:59 系统运行时间 ,说明此服务器连续运行3小时59分钟了 1 user 当前登录用户数 load average: 0.00, 0.01, 0.05 系统负载,即 任务队列的平均长度 。 三个数值分别为 1分钟、5分钟、15分钟前到现在的平均值 如果服务器的 CPU为 1核心,则 load average中的数字 >=3 负载过高,如果服务器的 CPU为 4核心,则 load average中的数字 >=12 负载过高 单核心, 1分钟的系统平均负载不要超过 3,就可以 使用top命令 运行top , 找出使用CPU最多的进程 ,按大写的P

什么影响了mysql的性能-硬件资源及系统方面优化

爷,独闯天下 提交于 2020-01-09 23:41:33
随着数据量的增大,数据库的性能问题也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很多公司对mysql性能方面没有太过重视,导致服务浪费过多资源、mysql服务性能差从而直接影响用户体验,这里我们简单的先来聊聊什么影响了mysql性能,从而能关注这些问题。 影响性能的几个方面 服务器硬件 服务器系统 数据库存储引擎的选择(插件形式的) MyISAM: 不支持事务,表级锁 InnoDB: 事务级存储引擎,完美支持行级锁,事务ACID特性 数据库参数配置 数据库结构设计和SQL语句 慢查询(数据库表结构设计) SQL语句的编写和优化 硬件资源方面的影响有哪些? CPU资源和可用内存大小 我们的CPU是不是密集型的,如果是就需要更好的CPU 不支持多CPU对同一SQL并发 我们的系统并发量如何? 如果是大并发场景下,CPU数量比频率更重要 MYSQL版本决定多核CPU支持(尽量用最新版) 高版本的mysql更支持多核 选择32位还是64位的CPU? 64位使用32位的服务器版本(不能忽视这个问题,测试/开发环境可能会遇到系统版本问题) 32位对性能有限制 内存大小影响性能 内存的影响不过多解释,大当然不是说内存越大性能越好,这里有一片博客介绍参数写的听全,感兴趣可以参考https://www.cnblogs.com/xuan52rock/p/4569835.html 磁盘的配置和选择 使用传统机器硬盘 存储容量

linux sar 命令详解

青春壹個敷衍的年華 提交于 2020-01-09 20:55:17
sar(System Activity Reporter系统活动情况报告)是目前 Linux 上最为全面的系统性能分析工具之一,可以从多方面对系统的活动进行报告,包括:文件的读写情况、 系统调用 的使用情况、磁盘 I/O 、 CPU 效率、内存使用状况、进程活动及 IPC 有关的活动等。本文主要以CentOS 6.3 x64系统为例,介绍 sar命令 。 sar命令常用格式 sar [options] [-A] [-o file] t [n] 其中: t为采样间隔,n为采样次数,默认值是1; -o file表示将命令结果以二进制格式存放在文件中,file 是文件名。 options 为命令行选项,sar命令常用选项如下: -A:所有报告的总和 -u:输出CPU使用情况的统计信息 -v:输出inode、文件和其他内核表的统计信息 -d:输出每一个块设备的活动信息 -r:输出内存和交换空间的统计信息 -b:显示I/O和传送速率的统计信息 -a:文件读写情况 -c:输出进程统计信息,每秒创建的进程数 -R:输出内存页面的统计信息 -y:终端设备活动情况 -w:输出系统交换活动信息 1. CPU资源监控 例如,每10秒采样一次,连续采样3次,观察CPU 的使用情况,并将采样结果以二进制形式存入当前目录下的文件test中,需键入如下命令: sar -u -o test 10 3 屏幕显示如下

用十条命令在一分钟内检查Linux服务器性能

好久不见. 提交于 2020-01-09 20:19:31
【推荐】2019 Java 开发者跳槽指南.pdf(吐血整理) >>> 用十条命令在一分钟内检查Linux服务器性能 作者 金灵杰 发布于 2015年12月18日 | 2 讨论 分享到: 微博 微信 Facebook Twitter 有道云笔记 邮件分享 稍后阅读 我的阅读清单 如果你的Linux服务器突然负载暴增,告警短信快发爆你的手机,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找出Linux性能问题所在?来看Netflix性能工程团队的这篇 博文 ,看它们通过十条命令在一分钟内对机器性能问题进行诊断。 概述 通过执行以下命令,可以在1分钟内对系统资源使用情况有个大致的了解。 uptime dmesg | tail vmstat 1 mpstat -P ALL 1 pidstat 1 iostat -xz 1 free -m sar -n DEV 1 sar -n TCP,ETCP 1 top 其中一些命令需要安装sysstat包,有一些由procps包提供。这些命令的输出,有助于快速定位性能瓶颈,检查出所有资源(CPU、内存、磁盘IO等)的利用率(utilization)、饱和度(saturation)和错误(error)度量,也就是所谓的 USE方法 。 下面我们来逐一介绍下这些命令,有关这些命令更多的参数和说明,请参照命令的手册。 uptime $ uptime 23:51:26 up 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