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sul

我终于搞懂了微服务,太不容易了...

我是研究僧i 提交于 2020-10-02 13:43:28
微服务是什么?抛去教条性质的解释,从巨石应用到微服务应用,耦合度是其中最大的变化。 图片来自 Pexels 或是将多个模块中重复的部分进行拆分,或是纯粹为了拆分膨胀的单体应用,这些拆分出来的部分独立成一个服务单独部署与维护,便是微服务了。 拆分后自然而然会催生出一些必要的需求: 从本地方法调用的关系衍变成远程过程调用的关系,那么可靠的通信功能是首要的。 随着拆分工作的推进,资源调度关系会变得错综复杂,这时候需要完善的服务治理。 调用关系网的整体复杂化还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风险,即链式反应导致服务雪崩的可能性,所以如何保障服务稳定性也是微服务架构中需要考虑的。 这点就不是内需而算是自我演进了,服务化后,如果能结合容器化、Devops 技术实现服务运维一体化,将大大降低微服务维护的成本,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 微服务是什么样的 从目前常见网站架构的宏观角度看,微服务处在中间的层次。红框圈出的部分都属于微服务的范畴。 包括最基础的 RPC 框架、注册中心、配置中心,以及更广义角度的监控追踪、治理中心、调度中心等。 从微服务自身角度来看,则大致会包含以下这些模块: 服务注册与发现 RPC 远程调用 路由与负载均衡 服务监控 服务治理 服务化的前提 是不是只要套上微服务框架就算是一个微服务了呢?虽然这样有了微服务的表,但却没有微服务的实质,即“微”。 微服务化的前提是服务拆分到足够”微“

Nacos Go微服务生态系列(一) | Dubbo-go 云原生核心引擎探索

梦想与她 提交于 2020-10-02 00:01:28
作者:李志鹏, Github账号:Lzp0412,开源社区爱好者,Nacos Committer,Nacos-SDK-go作者,现就职于阿里云云原生应用平台,主要参与服务发现、CoreDNS、ServiceMesh相关工作,负责推动Nacos Go微服务生态建设。 近几年,随着Go语言社区逐渐发展和壮大,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尝试采用Go搭建微服务体系,也涌现了一批Go的微服务框架,如go-micro、go-kit、Dubbo-go等,跟微服务治理相关的组件也逐渐开始在Go生态发力,如Sentinel、Hystrix等都推出了Go语言版本,而作为微服务框架的核心引擎--注册中心,也是必不可缺少的组件,市面已经有多款注册中心支持Go语言,应该如何选择呢?我们可以对目前主流的支持Go语言的注册中心做个对比。 根据上表的对比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得出结论: 生态: 各注册中心对Go语言都有支持,但是Nacos、 Consul、Etcd 社区活跃,zookeeper和Eureka社区活跃度较低; 易用性: Nacos、Eureka、Consul都有现成的管控平台,Etcd、zookeeper本身作为kv存储,没有相应的管控平台,Nacos支持中文界面,比较符合国人使用习惯; 场景支持: CP模型主要针对强一致场景,如金融类,AP模型适用于高可用场景,Nacos可以同时满足两种场景,Eureka

Nacos Go 微服务生态系列(一)| Dubbo-go 云原生核心引擎探索

安稳与你 提交于 2020-10-01 06:51:16
作者 | 李志鹏 近几年,随着 Go 语言社区逐渐发展和壮大,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尝试采用 Go 搭建微服务体系,也涌现了一批 Go 的微服务框架,如 go-micro、go-kit、Dubbo-go 等,跟微服务治理相关的组件也逐渐开始在 Go 生态发力,如 Sentinel、Hystrix 等都推出了 Go 语言版本,而作为微服务框架的核心引擎--注册中心,也是必不可缺少的组件,市面已经有多款注册中心支持 Go 语言,应该如何选择呢?我们可以对目前主流的支持 Go 语言的注册中心做个对比。 图 1 根据上表的对比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得出结论: 生态 :各注册中心对 Go 语言都有支持,但是 Nacos、 Consul、Etcd 社区活跃,zookeeper 和 Eureka 社区活跃度较低; 易用性 :Nacos、Eureka、Consul 都有现成的管控平台,Etcd、zookeeper 本身作为 kv 存储,没有相应的管控平台,Nacos 支持中文界面,比较符合国人使用习惯; 场景支持 :CP 模型主要针对强一致场景,如金融类,AP 模型适用于高可用场景,Nacos 可以同时满足两种场景,Eureka 主要满足高可用场景,Consul、Zookeepr、Etcd 主要满足强一致场景,此外 Nacos 支持从其它注册中心同步数据,方便用户注册中心迁移; 功能完整性

爱奇艺号基于Prometheus的微服务应用监控实践

ε祈祈猫儿з 提交于 2020-09-30 10:46:47
K8s已经成为一线大厂分布式平台的标配技术。你是不是还在惆怅怎么掌握它?来这里,大型互联网公司一线工程师亲授,不来虚的,直接上手实战,3天时间带你搭建K8s平台,快速学会K8s,点击下方图片可了解培训详情,点击下方图片了解详情。 前言 微服务架构是目前各大互联网公司普遍采用的软件架构方式。在微服务架构中,系统被拆分为多个小的、相互独立的服务,这些服务运行在自己的进程中,可以独立的开发和部署。在业务快速变化时,微服务单一职责、自治的特点,使系统的边界更加清晰,提升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同时,简化了系统部署的复杂度,可以针对某个微服务单独升级和发布;在业务增长时,也可以方便的进行独立扩展。 微服务架构虽然带来了很多好处,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在以往的单体应用中,排查问题往往通过查看日志定位错误信息和异常堆栈;但是在微服务架构中服务繁多,出现问题时的问题定位变得非常困难。另外,微服务往往通过组合已有的服务来创建新服务,一个服务的故障很可能会产生雪崩效应,导致整个系统的不可用。因此,如何监控微服务的运行状况、当出现异常时能快速给出报警,这给开发人员带来很大挑战。 本文将介绍我们基于Prometheus搭建微服务监控系统的一些实践经验,及爱奇艺号在微服务监控方面的一些探索和实践,从爱奇艺号的业务特点出发,结合现有的开发运维技术栈确定监控的对象和指标,并有针对性地自研了一些关键组件和服务

Spring Cloud 微服务 分布式

人盡茶涼 提交于 2020-08-20 04:51:38
首先要知道的是Spring Cloud是微服务架构。 微服务架构是一种架构模式,它将单一的应用程序划分成一组很小的服务,服务之间相互协调、互相配合。每个服务都运行在独立的进程中,服务与服务间采用轻量级通信机制(通常是HTTP协议的RESTful API)。每个服务都有着自己的业务,并且能够被独立的部署到生产环境、类生产环境等,对于具体的一个服务而言,应该根据上下文,选择合适的语言、工具对其进行构建。 Spring Cloud中是一种微服务架构,项目案例:www.1b23.com,其中包含如下功能: 服务注册与发现、服务调用、服务熔断、负载均衡、服务降级、服务消息队列、配置中心管理、服务网关、服务监控、全链路追踪、自动化构建部署、服务定时任务。 但是在项目中一般只会用到如下几种: 服务注册与发现:EUREKA 服务负载与调用:NETFLIX OSS RIBBON、NETFLIX FEIGN 服务熔断降级:HYSTRIX 服务网关:NETFLIX Zuul 服务器分布式配置:Spring Coloud Config 服务开发:Spring Boot 下面来看下官方解析 Cloud 分布式系统的开发与一般的系统来说是具有挑战性的。服务之间的交流更为密切,Cloud把项目的工作重点由应用层移到了网络层。代码想要连接到Cloud服务需要12个因素,如配置文件,状态,日志,连接到后端的服务

.NET Core微服务之基于Ocelot实现API网关服务(续)

偶尔善良 提交于 2020-08-19 20:48:58
Tip: 此篇已加入 .NET Core微服务基础系列文章索引 一、负载均衡与请求缓存 1.1 负载均衡   为了验证负载均衡,这里我们配置了两个Consul Client节点,其中ClientService分别部署于这两个节点内(192.168.80.70与192.168.80.71)。   为了更好的展示API Repsonse来自哪个节点,我们更改一下返回值: [Route( " api/[controller] " )] public class ValuesController : Controller { // GET api/values [HttpGet] public IEnumerable< string > Get() { return new string [] { $ " ClinetService: {DateTime.Now.ToString()} {Environment.MachineName} " + $ " OS: {Environment.OSVersion.VersionString} " }; } ...... }   Ocelot的配置文件中确保有负载均衡的设置: { " ReRoutes " : [ ...... " LoadBalancerOptions " : { " Type " : " RoundRobin " }, ....

用 Istio 解释微服务和服务网格

本秂侑毒 提交于 2020-08-19 15:49:37
作者:Sudip Sengupta 翻译: Bach (才云) 校对: bot (才云)、 星空下的文仔 (才云) 微服务 会将应用程序分解为多个较小的服务组件。与传统的一体化(Monolithic)架构相比, 微服务架构将每个微服务视为独立的实体与模块 ,从根本上有助于简化代码和相关基础架构的维护。应用程序的每个微服务都可以编写在不同的技术堆栈中,并且可以进一步独立地部署、优化和管理。 从理论上讲,微服务体系结构特别有利于复杂的大型应用程序的构建,但实际上,它也被广泛用于小型应用程序的构建。 微服务架构的好处 可以通过不同的技术堆栈开发和部署应用程序中的各个微服务。 每个微服务都可以独立优化、部署或扩展。 更好的故障处理和错误检测。 K8sMeetup 微服务架构的组件 在微服务架构上运行的现代云原生应用程序依赖于以下关键组件: 容器化 (通过类似 Docker 的平台):通过将服务分为多个进程进行管理和部署。 编排 (通过类似 Kubernetes 的平台):配置、分配、管理服务的系统资源。 服务网格 (通过类似 Istio 的平台):通过服务代理网格进行服务间通信,以连接、管理、保护微服务。 以上三个是微服务架构中最重要的组件,这些组件允许云原生堆栈中的应用程序在负载下扩展,甚至在云环境部分故障期间也能执行。 K8sMeetup 微服务架构的复杂性

ansible的常用模块和自定义模块

霸气de小男生 提交于 2020-08-18 14:23:58
1. ansible命令集 ansible: 定义并运行简单任务。 ansible-config: 查看、编辑、管理ansible配置。 ansible-doc: 文档查看工具。 ansible-galaxy:共享和下载roles的工具。 ansible-inventory:查看inventory的信息。 ansible-playbook:执行playbook。 ansible-pull: 从仓库中拉去playbook。 ansible-vault: 文件加密工具。 ansible-console: repl控制台执行ansible任务。 2. ansible模块 ansible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常用模块, 我估计你自己想用的模块, 基本都可以找到, 我们在写功能的时候, 首先来查一下, 已经有很大大佬给我们写了很多模块了, 足够你使用了. 针对下面的模块, 我建议大家还是扫一眼, 万一以后用到呢, 其实找到下面的模块, 你知道它已经有了, 就没必要自己去写了.针对能用到的, 我都进行加粗处理了,大家扫一眼, 了解一下. ansible 2.2.0.0ansible-doc -l add_host 将主机(以及组)添加到ansible-playbook内存库存中 apk 管理apk包 apt 管理apt-packages assemble 从片段组装配置文件

.NET Core 微服务—API网关(Ocelot) 教程 [一]

不羁的心 提交于 2020-08-18 07:55:46
前言:    最近在关注微服务,在 eShop On Containers 项目中存在一个API网关项目,引起想深入了解下它的兴趣。     一、API网关是什么   API网关是微服务架构中的唯一入口,它提供一个单独且统一的API入口用于访问内部一个或多个API。它可以具有 身份验证,监控,负载均衡,缓存,请求分片与管理 ,静态响应处理等。API网关方式的核心要点是,所有的客户端和消费端都通过统一的网关接入微服务,在网关层处理所有的非业务功能。通常,网关也是提供REST/HTTP的访问API。服务端通过API-GW注册和管理服务。 二、Ocelot简介    Ocelot 是一个用.NET Core实现并且开源的API网关,它功能强大,包括了:路由、请求聚合、服务发现、认证、鉴权、限流熔断、并内置了负载均衡器与Service Fabric、Butterfly Tracing集成。这些功能只都只需要简单的配置即可完成 三、Ocelot工作流程   a) 基本集成:     根据configuration.json(后续文章会介绍详细内容)中配置内容,把接收所有的客户端请求,路由到对应的下游服务器进行处理,再将请求结果返回。而这个上下游请求的对应关系也被称之为路由。   b) 集成IdentityServer:   当我们涉及到授权认证的时候,我们可以跟Ident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