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于搞懂了微服务,太不容易了...
微服务是什么?抛去教条性质的解释,从巨石应用到微服务应用,耦合度是其中最大的变化。 图片来自 Pexels 或是将多个模块中重复的部分进行拆分,或是纯粹为了拆分膨胀的单体应用,这些拆分出来的部分独立成一个服务单独部署与维护,便是微服务了。 拆分后自然而然会催生出一些必要的需求: 从本地方法调用的关系衍变成远程过程调用的关系,那么可靠的通信功能是首要的。 随着拆分工作的推进,资源调度关系会变得错综复杂,这时候需要完善的服务治理。 调用关系网的整体复杂化还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风险,即链式反应导致服务雪崩的可能性,所以如何保障服务稳定性也是微服务架构中需要考虑的。 这点就不是内需而算是自我演进了,服务化后,如果能结合容器化、Devops 技术实现服务运维一体化,将大大降低微服务维护的成本,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 微服务是什么样的 从目前常见网站架构的宏观角度看,微服务处在中间的层次。红框圈出的部分都属于微服务的范畴。 包括最基础的 RPC 框架、注册中心、配置中心,以及更广义角度的监控追踪、治理中心、调度中心等。 从微服务自身角度来看,则大致会包含以下这些模块: 服务注册与发现 RPC 远程调用 路由与负载均衡 服务监控 服务治理 服务化的前提 是不是只要套上微服务框架就算是一个微服务了呢?虽然这样有了微服务的表,但却没有微服务的实质,即“微”。 微服务化的前提是服务拆分到足够”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