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

多传感器融合的四种经典结构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05:13
“人一生的成长过程中,也不总是只有一种必然性,很多时候,人生需要选择。请选择有尊严的活着,告别卑微!” 转一篇信息融合的结构概述: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结构模型一般有四种基本形式: 集中式、分散式和分级式结构,分级式又分为有反馈结构和无反馈结构。 集中式结构 (使用卡尔曼滤波技术) F(k)为状态转移矩阵, X(k)是k时刻目标的状态向量,G(k)为噪声增益矩阵,ω(k)为输入噪声模型,H(k)为观测矩阵,V(k)为观测噪声模型。 在系统融合中心采用 集中卡尔曼滤波融合技术 ,可以得到系统的全局状态估计信息.在集中式结构中,各传感器信息的流向是自低层向融合中心单方向流动,各传感器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 分散融合结构 分散融合结构没有中央处理单元,每个传感器都要求作出全局估计,采用分散Kalman滤波技术来实现多传感器信息的融合。为了简化算法,作以下三点假设: 当每个节点得到自己的局部估计后,就与其它相连的节点进行通信,接受其它节点传递来的信息后进行同化处理,同化包括状态同化和方差同化,经推导可得第 i 个节点的状态同化方程为: 从而,在每个节点都可以得到全局的状态估计和方差估计。 有n个节点组成的分散融合结构网络中,任一个节点都可以作出全局估计,某一节点的失效不会显著地影响系统正常工作,其它n一1个节点仍可以对全局作出估计,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尽管每个节点都具有较大的通信量

sumo中的模拟传感器2-Instantaneous Induction Loops Detectors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03:14
Ŀ¼ Instantaneous Induction Loops Detectors 配置方法 输出内容 参考链接: http://sumo.dlr.de/wiki/Simulation/Output/Instantaneous_Induction_Loops_Detectors Instantaneous Induction Loops Detectors 配置方法 (1)新建.xml文件(例如instantE1.xml),并在其中输入: (2)在命令行启动sumo时输入如下命令: sumo-gui -c Crossing8.sumo.cfg --additional-files E1.xml 或者在cfg文件中添加相应语句,如下: <configuration> <input> <net-file value="Crossing8.net.xml"/> <route-files value="Crossing8.rou.xml"/> <step-length value="1"/> <additional-files value="E1.xml"/> </input> </configuration> 输出内容 <instantE1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si

十个超赞的两轮平衡小车设计,小白最爱!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2:56:40
1 、【全部开源】两轮平衡小车(原理图、PCB 、程序源码、BOM 等) 同网上一般网友制作的平衡小车不一样,这个平衡小车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整体很小,PCB面积只有2.5cm*5.0cm,这个可能还没有网友制作的平衡小车的一个电机驱动板大,但是却已经实现了相同的功能。我在器件选型时尽可能用了小的元件,这样使得PCB面积大大减少。亮点概括为两个:1 PCB 面积非常小(2.5cm*5.0cm);2 器件可以拆卸,方便开发调试和学习。 http://www.cirmall.com/circuit/4889/details?1 2 、基于新塘的M451 两轮自平衡小车设计 项目采用NuTiny-SDK-M451 开发板为核心,利用外加的MPU6050姿态传感器、L298N电机控制器、两轮电机和航模电池等核心模块构建两轮自平衡小车,利用M451的强大计算能力实时处理算法中的浮点数据运算,提高运算速度和精度,实现两轮小车的自动行走、加速、减速、转弯、静止等功能。 http://www.cirmall.com/circuit/4667/details?1 3 、【电赛作品、全套资料】基于STM32 的两轮平衡小车资料 分享的是一个电赛作品,刚无意在淘宝上看到还有人拿出来卖钱,而我们这免费开源出来。该两轮平衡小车附件内容超全,唯一遗憾的就是一篇设计论文了。要是有爱心的网友分享出来,那就更完美了。

人机交互:虚拟翻书与空中翻书的种类与技术原理及案例展示

旧街凉风 提交于 2019-12-02 19:07:49
对于虚拟翻书与空中翻书,大家如果去过博物馆或展览馆,就对它不陌生了。虚拟翻书系统—虚拟电子超媒体技术书,又叫虚拟翻书、感应翻书、电子翻书、互动翻书、魔幻书、空中翻书等。投影在虚拟的书籍模型上,然后挥动你的手臂,虚拟的局面就跟着魔 听从你手臂的指挥,并翻动着,是不是很是炫酷!这不是童话故事,它早在好多地方为大家服务着。它最大的优点就是好玩、神奇、虚幻化、展示容量大,效果逼真,所以在展览展示领域应用广泛。 虚拟电子书犹如一本打开的书籍,里面可以记载丰富的资料(动画、视频、图片等)。参观者可以挥动手臂“翻阅”书籍,自左向右或者自右向左,还可以选择书本和章节,快速找到想要翻阅的内容,就像翻阅一本本普通的杂志一样。电子翻书形式新颖,视觉冲击力强,展示信息量大,运用数字科技虚拟现实技术,通过液晶电视或投影成像方式将丰富的动画、视频、图片、文字等多媒体内容展示给参观者。电子翻书栩栩如生的动态翻页效果和逼真的音效,让观众在惊叹神奇的同时,对图书的内容产生更大兴趣。 说到种类基本上常见的有两种:摄像头交互式与光学传感器器交互式、触摸屏式。 摄像头交互式的系统由计算机、投影机、红外感应摄像头、红外补光灯、人机交互软件组成。这种系统交互体验比较好,但是造价最高,容易受到干扰,并失控。湖南韶山毛ZHUXI遗物馆有本人设计制作的案例。这种系统技术难点在交互软件系统的设计与抗干扰设计上。 摄像头交互式的系统

【新品发布】智能驾驶实车测试系统-VDAS

纵饮孤独 提交于 2019-12-02 18:54:16
智能驾驶技术的迭代研发,需要多种传感器、海量数据、海量场景的支撑。而目前多种传感器Gbit/s级别的数据同步采集、海量数据的快速分析和评估、关键场景的切片和提取,是业界公认的棘手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的棘手问题,经纬恒润推出了智能驾驶实车测试系统——VDAS。VDAS主要由数据采集设备、环境感知系统、数据分析软件VDA组成。 数据采集设备 数据采集设备由车载工控机、多种数据采集板卡、传感器、车载显示屏等组成。通过配套的数据采集软件,实现各类车载总线数据、感知数据的采集,适配CAN/CANFD、以太网、车载以太网、USB、串口等各类常用接口。 感知系统 通过激光雷达、高清网络摄像头、组合导航传感器,并结合先进的环境感知算法和传感器融合算法,可以精确地感知周围环境信息,包括周围交通参与者的类别、距离、速度、加速度、航向角等,以及周围交通标志的距离、类型、颜色等,对于车道线检测,还可以检测是否越线,以及统计压线次数等。 下面的动图为在城市快速路场景,激光雷达通过多目标跟踪、机器学习分类等算法输出的感知效果。 激光雷达感知 为了减少单个传感器的检测不确定度,系统采用激光雷达+摄像头的信息融合方案,结合激光雷达高精度与摄像头信息丰富的特点,最终融合效果如下图所示。 激光雷达+摄像头传感器融合 通过相机标定与图像特征提取,系统可以识别出车道线信息,具体包括车道线类型、与车道线距离

一些光电类传感器的简单设定

牧云@^-^@ 提交于 2019-12-02 18:26:12
日本新竹光纤传感器,在对白底面上贴蓝胶的感应 : 型号:TAKEX F80R(NPN型) FB142B 操作:L-D,拨码,拨到D侧(选择了感应模式而不是距离模式) 对准蓝色,按住中间绿色按键3秒左右,看到双灯闪烁, 然后松开手,2秒,再按一下即可。 在用颜色感应器对铜和铝极耳进行放反检测时,选择单色简易模式,把铜放在要感应处按住5S,然后确定。 记下此时的适配率A,然后把铝放在此处,看下及时栓测到的适配率B。按+ -,调节一个合适的标准适配率值C。 使得这个值满足:B<C<A即可。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boboanhaoweiyuan/p/11757662.html

【笔记】apollo无人驾驶 - 百度技术学院

给你一囗甜甜゛ 提交于 2019-12-02 14:56:24
文章目录 【笔记】apollo无人驾驶 - 百度技术学院(只记录了高精地图+感知) 0. 视频链接: 1. 知识点 HD Map 高精地图(lidar 采集的) 定位 传感器 传感器融合 2. apollo 技术框架 3. 研发流程 4. 高精地图 5. 感知 【笔记】apollo无人驾驶 - 百度技术学院(只记录了高精地图+感知) 0. 视频链接: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56529220/?p=43 1. 知识点 HD Map 高精地图(lidar 采集的) HD Map: 车道线级别,含红绿灯位置,交通标志位置类别信息。 Intensive Map: 含静态障碍物、电线杆、树。 定位 GPS: 全球定位系统,米级别; RTK:架基站一样的定位站,10cm 级别; IMU:惯性导航,提供加速度等信息; 几何定位:根据周围的环境信息类定位,如隧道场景中 传感器 lidar 激光雷达:波长是纳米级别的,发出的是激光束,基本沿实现传播,不能绕过雾霾,雨滴。感知和建地图都会用到激光雷达。 radar 雷达:全天候的, 摄像头: 毫米波雷达:波长毫米级别,检测距离不够远,倒车使用。 传感器融合 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不同传感器中的对同一个目标感知出的数据不同,最后融合做分割、分类、跟踪。 2. apollo 技术框架 框架分四层: 3.

温湿度传感器

二次信任 提交于 2019-12-02 14:49:26
AM2302 3.3V - 5.5V,建议供电电压为 5V单总线通信模式时,SDA 上拉后与微处理器的 I/O 端口相连。 单总线通信特殊说明: 1.典型应用电路中建议连接线长度短于 30米时用 5.1K 上拉电阻,大于 30 米时根据实际情况降低上拉电阻的阻值。 2.使用 3.3V 电压供电时连接线长度不得大于 100cm。否则线路压降会导致传感器供电不足,造成测量偏差。 3.读取传感器最小间隔时间为 2S;读取间隔时间小于 2S,可能导致温湿度不准或通信不成功等情况。 4.每次读出的温湿度数值是上一次测量的结果,欲获取实时数据,需连续读取两次,建议连续多次读取传感器,且每次读取传感器间隔大于 2 秒即可获得准确的数据。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jieruishu/p/11750896.html

温度传感器数码管显示程序

做~自己de王妃 提交于 2019-12-02 14:37:39
I2C ((Inter-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总线))) 它是一种串行总线,使用多主从架构,由飞利浦公司为了让主板、嵌入式系统或手机用以低速周边设备而发展 硬件结构:I2C串行总线一般有两根信号线,一根是双向的数据线SDA,另一根是时钟线SCL。所有接到I2C总线设备上的串行数据SDA都接到总线的SDA上,各设备的时钟线SCL接到总线的SCL上 总线运行(数据传输)由主机控制,所谓的主机是指启动数据的传送(发出启动信号)、发出时钟信号以及发送停止信号的设备,通常I2C的主机都是微处理器,被主机寻访的设备称为从设备,为了方便通讯,每个连接在I2C总线的设备都有一个唯一标识地址,便于主机的寻访 数据的传输方向可以是主机<===>从机,也可以是从机<==>主机 在I2C总线上发送信息的设备称为发送器,接收信息的设备称为接收器 I2C总线上允许连接多个微处理器以及各种外围设备,如存储器、LED以及LCD驱动器、A/D以及D/A转换器 为了保证数据可靠的传送,任意时刻总线只能由某一个主机控制总线,各个微处理器应当在总线空闲的时候发送启动数据,为了解决多个微处理器发送启动数据的传送冲突(总线控制权),I2C允许连接不同传输速率的设备 I2C连接的多台设备之间的时钟信号同步过程称为同步化 总线特点: I2C总线是各种总线中使用信号线最少,并具有自动寻址

视觉SLAM十四讲(1)

蹲街弑〆低调 提交于 2019-12-02 05:57:04
视觉SLAM十四讲(1)——初识SLAM 初识SLAM 经典视觉SLAM框架 初识SLAM 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中文译作“ 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 ”。它是指搭载特定传感器的主体,在没有环境先验信息的情况下(不需要在环境中安装传感器),于 运动过程中 建立环境的模型,同时估计自己的运动。 如果这里的传感器主要为相机,以一定的速率拍摄周围的环境,形成一个连续的视频流,那么就称为“ 视觉SLAM ”。 SLAM的目的是解决“ 定位 ”与“ 地图构建 ”这两个问题。也就是说,一边要估计传感器自身的位置,一边要建立周围环境的模型。 在什么地方?——定位(自身的状态) 周围环境是什么样?——建图(外在的环境) 单目相机——照片(三维空间的二维投影):无法通过单张照片来计算场景中物体与我们之间的距离,因此必须移动相机改变其视角才能估计它的运动。当相机移动时,相片中的物体在图像上的运动就形成了视差。通过视差就能知道物体的远近,但这只是一个相对值,无法确定真实尺度,称为“尺度不确定性”。 双目相机——通过两个相机之间的距离(基线)来估计每个像素的空间位置。通过左右眼的差异,判断场景中物体与相机的距离。缺点是计算量大,消耗计算资源,与基线关系大(基线距离越大,能够测量到的就越远)。优点是既可以用在室内,亦可应用与室外。 深度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