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牌识别

最新!全球学术排名出炉:18所中国大学位居世界100强

假装没事ソ 提交于 2020-10-02 01:26:31
点击上方“ 3D视觉工坊 ”,选择“星标” 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来源:iNature 编辑:双一流高校 9月5日, Nature 指数公布了2019年7月1日到2020年6月30日大学/机构排名,也就是说最新的一期机构/大学的学术排名正式出炉。iNature编辑部进行了及时的整理发现: 在全球大学/机构综合排名中,中国科学院再次位居榜首,其次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及清华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再次蝉联高校第一;另外有19个大学/机构顺利挺进全球前100名,吉林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再次进步;兰州大学表现卓越,位列109名。 全球大学/机构综合排名 对于全球大学排名,我们发现,中国科学院已经连续多年盘踞着榜首的位置,哈佛大学及马克思普朗克协会紧随着其后。 中国有 18名大学进入 全球前100名 ,分别是:中国科学院(第1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8名),北京大学(第10名) ,清华大学(第11名),南京大学(第14名),中国科学院大学(第16名),浙江大学(第23名),复旦大学(第32名),中山大学(第37名),南开大学(第38名),上海交通大学(第39名),苏州大学(第45名),四川大学(第47名),武汉大学(第49名),华中科技大学(第54名),厦门大学(第63名),吉林大学(第72名),天津大学(第76名),湖南大学(第91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新信号!阿里 AI 工程师趋于年轻化,高端AI人才严重短缺

感情迁移 提交于 2020-10-01 12:58:29
在A股,有三家以“科大”冠名的公司,上半年,只有 科大讯飞营收 和净利润双提升 ,营收43.49亿元,同比增长2.86%;净利润2.5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6.28%。 年初,科大讯飞受到疫情的影响,在交出上市以来亏损的一季报之后,半年报实现扭亏为盈。 现如今, 学历也不再是技术人的门槛, 拥有硬核实力是关键! 随着疫情的稳定,2020年人才争夺大战拉开帷幕,百度、阿里、腾讯、华为、小米纷纷开出百万高薪offer。AI技术门槛也在逐步降低,例如: 阿里AI岗位主要以本科、硕士为主,博士占比仅为4%了! 单从 阿里的AI岗招聘 画像来看: 阿里目前 AI 岗位所呈现的具体趋势是年轻的 AI领域工程师总数增长较快,但高端 AI人才 短缺情况严峻 。 随着AI技术的降维和普及, AI技术团队中形成了以本科、硕士为主 的人员配比,博士占比仅为4%。 人工智能还是一片等待人们开发的蓝海,现在入局为时未晚,在当下的阶段,也将由程序员来主导,甚至比以往更甚,这就是时代给程序员的一份大礼。 所以你想试试吗? 这里推荐你学习CSDN 【人工智能视觉工程师特训营】 , 更容易入行,就业前景广阔!现在扫码加小姐姐可以测试自己是否适合入行人工智能领域! 扫码加小姐姐 职业规划+领取超级专属折扣 + 课程咨询 划重点:如果你想要测试自己是否适合入行,指导老师将根据你的基础,送你AI试听课+入门资料

直播回顾|结构光3D相机光机核心技术及3D成像性能分析

纵饮孤独 提交于 2020-10-01 11:28:18
点击上方“ 3D视觉工坊 ”,选择“星标” 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大家好,本公众号现已开启线上视频公开课,主讲人通过B站直播间( bilibili号:3D视觉工坊:https://space.bilibili.com/483478083 ),对3D视觉领域相关知识点进行讲解,欢迎大家的关注。 往期精彩: 第一期:东北大学李奇 《 基于深度学习的物体抓取位置估计 》 第二期:上海交通大学沈毅君 《相机标定的基本原理与经验分享》 第三期:西安交通大学潘浩洋 《 基于点云的三维物体表示与生成模型 》 第四期:北京科技大学李阳阳《 求职经验分享 》 第五期:ChaucerG《 聊聊目标检测和秋招那些事 》 第六期:镭神智能创始人雷祖芳《 基于激光雷达的感知、定位导航应用 》 第七期:东北大学龚益群《 图像对齐算法 》 第八期:武汉大学李迎松博士《 立体视觉之立体匹配与实战 》 第九期:北京中科慧眼CTO崔峰《 深度相机与应用 》 第十期:博众精工技术总监杨军超《 结构光编码与三维重建技术 》 视频回顾: 本期由熵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CTO高磊博士和深圳市安华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青博士分享,主题为《 结构光3D相机 光机核心技术及3D成像性能分析 》,下面我们来一起回顾一下吧。 长按下方的图片,可以直接跳转到小程序播放。 PDF获取方式: 关注公众号【计算机视觉工坊】

科学怪物!3D人体全身运动捕捉系统,港中文联合Facebook出品

老子叫甜甜 提交于 2020-10-01 09:10:14
点击上方“ 3D视觉工坊 ”,选择“星标” 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作者 | VVingerfly 编辑 | 陈大鑫 3D人体姿态和形状估计在最近几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热点,但大部分工作仅仅关注人体部分,忽略了手部动作,港中文联合Facebook AI研究院提出了一种从单张图片同时估计人体姿态和手部动作的新方法,展示效果好似科学怪物。 如下图左下和右下所示,易看出本文提出的方法姿态估计效果更好。 1 介绍 本文作者提出了一个3D人体全身运动捕捉系统 FrankMocap,能够从单目视频同时估计出3D人体和手部运动,在一块GeForce RTX 2080 GPU上能够达到 9.5 FPS。 作者提到 “FrankMocap” 是对现代普罗米修斯 (The Modern Prometheus)中科学怪人 (Frankenstein) 的怪物的致敬。 人们每天会拍大量的日常活动视频上传到网络,如果有一种基于普通摄像头的运动捕捉系统,能够捕捉视频中人体的运动,将在人机交互、人工智能、机器人等众多方向有所应用。 同时捕捉人体和人手的运动对这些应用同样重要,但人手只占身体的很小一部分,要想直接捕捉两者的运动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当前的大部分相关工作都只顾及图片中人体的3D姿态,忽略图片中人手的动作。有部分工作关注从单张图片同时估计人体的全身运动,但这些工作都是基于优化的方法

重磅直播|基于格雷码结合相移技术的高鲁棒性高效率动态三维面形测量

ぃ、小莉子 提交于 2020-10-01 05:00:44
点击上方“3D视觉工坊”,选择“星标” 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大家好,本公众号现已开启线上视频公开课,主讲人通过B站直播间,对3D视觉领域相关知识点进行讲解,并在微信群内完成答疑。 往期精彩: 第一期:东北大学李奇 《基于深度学习的物体抓取位置估计》 第二期:上海交通大学沈毅君 《相机标定的基本原理与经验分享》 第三期:西安交通大学潘浩洋 《基于点云的三维物体表示与生成模型》 第四期:北京科技大学李阳阳《 求职经验分享 》 第五期:ChaucerG《 聊聊目标检测和秋招那些事 》 第六期:镭神智能创始人雷祖芳《 基于激光雷达的感知、定位导航应用 》 第七期:东北大学龚益群《 图像对齐算法 》 第八期:武汉大学李迎松博士《 立体视觉之立体匹配与实战 》 第九期:北京中科慧眼CTO崔峰《 深度相机与应用 》 第十期:博众精工技术总监杨军超《 结构光编码与三维重建技术 》 第十一期:熵智科技高磊博士 《结构光3D相机光机核心技术及3D成像性能分析》 第十二期:河海大学研究生李子宽 《大规模点云可视化技术》 主讲人对该领域的核心和主流技术进行了详解,干货满满,线下的答疑更是赢得了同学们的好评。 本期由四川大学三维传感与机器视觉实验室博士生吴周杰分享,分享的主题为 《 基于格雷码结合相移技术的高鲁棒性 高效 率动态三维面形测量 》 ,主讲人会对该领域的核心和主流技术进行详细讲解

重磅:辽宁副省长获"中国版诺贝尔奖" !2020未来科学大奖揭晓

元气小坏坏 提交于 2020-10-01 04:50:44
点击上方“ 3D视觉工坊 ”,选择“星标” 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转载自: 科研大匠 9月6日上午,被誉为“中国版诺贝尔奖”的 2020未来科学大奖 获奖名单揭晓。每个奖项的单项奖金100万美金 (约700万元人民币) ,使用方式不受限制。 图源:2020未来科学大奖官网 其中: “生命科学奖”获得者: 张亭栋 (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王振义 ( 上海交通大学 ) “物质科学奖” 获得者: 卢柯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获得者: 彭实戈 (山东大学) 在今年的获奖者中,有两位高龄获奖者—— 张亭栋 (88岁)和 王振义 (96岁) , 王振义教授 也以96岁高龄成为未来科学大奖自创立以来年龄最大的获奖者。在获奖感言中, 王振义教授 的话感人肺腑又令人深思 (感言全文详见下文) ,他说: “ 我 96 岁了,很快就要离开这个世界。 为什么不奖励年轻人呢? 我觉得有一个问题: 我们 (在评审) 政策方面有一个缺陷, 因为它 不是鼓励有理想的年轻人、苦苦工作几十年的人,而是看论文 (发表情况), 看他有没有高级期刊论文。 “ 我忧愁的地方是, 年轻人跟上来的不够。 这跟我们的政策有关,我们的政策是看论文,而不是看实际的工作能力。” 同时,本次大奖还有一点备受关注的是,获得 “物质科学奖” 的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 卢柯 ,同时还是

印刷质量缺陷的视觉检测原理概述

▼魔方 西西 提交于 2020-09-30 16:57:27
点击上方“计算机视觉工坊”,选择“星标” 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本文转载自「计算机视觉工坊」,该公众号重点在于介绍深度学习、智能驾驶等领域,一个小众的公众号。 一、应用背景 印刷品作为产品包装的一种主要形式,具有外观精美、清洁卫生、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等优点,在众多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特点是材质多样、工艺复杂、质量要求高。 在本问题域中,印刷品主要涉及三个主要类型:不干胶标签、烟盒包装和塑料薄膜软包装。其中,不干胶标签主要包括:药品标签、电子产品标签、日化品标签、食品标签;烟盒包装包括:软盒包装和硬盒包装;塑料薄膜软包装主要包括:药品包装、食品包装、日化品包装。标签、烟包和软包装典型的产品图像如图1~图3所示。 图 1 药品标签 图 2 烟包 图 3 塑料软包装 印刷品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缺陷,如墨点、异物、文字残缺、漏印、色差、套印不准、脏点、刀丝、拖墨、划伤、溢胶、气泡等。这些缺陷一旦出现在产品包装上,产品视觉观感将大打折扣,严重影响产品的品牌、降低客户满意度。 目前,印刷企业主要以频闪灯照明、人工粗略局部抽检进行质量控制。由于人眼的局限性,质量得不到有效控制。随着用户对产品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行业竞争的加剧,传统的以人工抽检为主的质量检测手段已经严重制约了企业竞争力的提高,用自动化质量检测设备代替人工是必然趋势。 目前,市场中已经出现了多种自动化质量检测系统

使用OpenCV进行模糊检测(拉普拉斯算子)

痴心易碎 提交于 2020-09-29 18:12:23
点击上方“3D视觉工坊”,选择“星标” 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来源:Opencv视觉实践 本文翻译自光头哥哥的博客:【Blur detection with OpenCV】。 本文仅作学习分享,原文链接: https://www.pyimagesearch.com/2015/09/07/blur-detection-with-opencv/ 这只超可爱、超活跃家养小猎犬可能是有史以来拍照次数最多的狗。从8周大我们得到它的时候,到现在,不到3年的时间,我们已经收集了6000多张狗狗的照片。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我坐下来,试图整理手机里大量的照片。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而且我很快就注意到一个问题——有很多照片模糊程度过高。 现在,对于一般人来说,我认为他们会删除这些模糊的照片(或者至少将它们移到一个单独的文件夹中)——但作为一个计算机视觉科学家,这是不可能发生的。 相反,我编写了一个快速的Python脚本,用OpenCV执行模糊检测。 接下来,我将向你展示如何使用OpenCV、Python和Laplacian算子计算图像中的模糊量。在这篇文章的结尾,你将能够应用Laplacian方法到你自己的照片来检测模糊的程度。 拉普拉斯变换的方差 图1:用Laplacian算子卷积输入图像 在研究如何检测图像中的模糊程度时,我的第一步是阅读优秀的综述论文,即【形状-聚焦测量算子分析[2013

高校宣布已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教育部回应!

梦想与她 提交于 2020-09-28 12:21:27
点击上方“3D视觉工坊”,选择“星标” 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来源:中新网、 科学网(刘如楠) 编辑:双一流高校 今天(9月24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针对近期专家评议认为清华大学等高校已全面建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表示,双一流建设首轮的建设时间是从2016年到2020年,今年是首轮建设的收官期,所以最近一段时间各有关高校按照相关的要求,分别组织专家在对建设的成效进行自评。 因此现在是主要依托专家阶段性的进行的自我总结,自我评估 。 续梅表示, 经过这5年的建设,相关建设学校不断在汇聚优质的资源,不断加强内涵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的成果。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国家高等教育的整体实力和世界一流大学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尤其是要实现到本世纪中叶一流的大学,一流的学科,不论是从质量上还是从数量上都要进入世界的前列, 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相当多的工作要做,还有很艰巨的任务,所以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 9月21日,清华大学官网发布消息称,“双一流”周期总结大会的评议专家组一致认为, 清华大学已经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 同时, 中国人民大学表示,整体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北京大学则表示,全面实现了“双一流”建设近期目标;而根据北京大学官方公布的近期目标,就是到2020年,学校整体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今年是首轮“双一流”建设收官之年。按照

重磅直播|大规模点云可视化技术

五迷三道 提交于 2020-09-28 11:28:23
点击上方“3D视觉工坊”,选择“星标” 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大家好,本公众号现已开启线上视频公开课,主讲人通过B站直播间,对3D视觉领域相关知识点进行讲解,并在微信群内完成答疑。 往期精彩: 第一期:东北大学李奇 《基于深度学习的物体抓取位置估计》 第二期:上海交通大学沈毅君 《相机标定的基本原理与经验分享》 第三期:西安交通大学潘浩洋 《基于点云的三维物体表示与生成模型》 第四期:北京科技大学李阳阳《 求职经验分享 》 第五期:ChaucerG《 聊聊目标检测和秋招那些事 》 第六期:镭神智能创始人雷祖芳《 基于激光雷达的感知、定位导航应用 》 第七期:东北大学龚益群《 图像对齐算法 》 第八期:武汉大学李迎松博士《 立体视觉之立体匹配与实战 》 第九期:北京中科慧眼CTO崔峰《 深度相机与应用 》 第十期:博众精工技术总监杨军超《 结构光编码与三维重建技术 》 第十一期:熵智科技高磊博士 《结构光3D相机光机核心技术及3D成像性能分析》 主讲人对该领域的核心和主流技术进行了详解,干货满满,线下的答疑更是赢得了同学们的好评。 本期由河海大学摄影测量与遥感在读研究生李子宽分享,分享的主题为 《 大规模点云可视化技术 》 ,主讲人会对该领域的核心和主流技术进行详细讲解,欢迎大家参与线上讨论。 我们举办的线上直播分享,旨在更加详细和清晰地传播3D视觉技术,主讲人主要来自特邀嘉宾和星球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