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

idea开发工具

Deadly 提交于 2019-12-01 06:07:59
IDEA 简介 IDEA 全称 IntelliJ IDEA,是java编程语言开发的集成环境。IntelliJ在业界被公认为最好的java开发工具之一,尤其在智能代码助手、代码自动提示、重构、J2EE支持、各类版本工具(git、svn等)、JUnit、CVS整合、代码分析、 创新的GUI设计等方面的功能可以说是超常的。IDEA是JetBrains公司的产品,这家公司总部位于捷克共和国的首都布拉格,开发人员以严谨著称的东欧程序员为主。它的旗舰版本还支持HTML,CSS,PHP,MySQL,Python等。免费版只支持Python等少数语言。 优点 最突出的功能自然是调试(Debug),可以对Java代码,JavaScript,JQuery,Ajax等技术进行调试。 比如查看Map类型的对象,如果实现类采用的是哈希映射,则会自动过滤空的Entry实例。 其次,需要动态Evaluate一个表达式的值,比如我得到了一个类的实例,但是并不知晓它的API,可以通过Code Completion点出它所支持的方法。 最后,在多线程调试的情况下,Log on console的功能可以帮你检查多线程执行的情况。 特色功能 IDEA所提倡的是智能编码,是减少程序员的工作,IDEA的特色功能有以下22点 : ● 智能的选取 在很多时候我们要选取某个方法

漫画 | 外行对程序员误会有多深!

无人久伴 提交于 2019-12-01 05:27:49
程序员如今已经发展成社会的主流职业,以至于街头的王大妈李大爷都能说出一二来,据说他们认为的程序员是这样子的: 1.程序员都是秃头,秃的越狠越是高级。 2.程序员各个都是死宅男,整天在家玩电脑。 3.甚至外行给程序员们总结了一句话:钱多话少死得早! 那程序员真正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 老妈曾经总认为,程序员的办公环境就像混乱的网吧,而我的工作基本和网瘾少年打游戏差不多,其实.... 每个程序员似乎都有被叫去修电脑的经历,最有趣的是,很多程序员靠着这个技能找到了女朋友! 但修电脑绝非程序员的本职,代码才是程序员们的核心武器。 当一名程序员面对电脑时,他一定在享受那个 Coding 世界,用代码完成他对这个世界的诉说。 比较尴尬的是,很多 IT 公司老板并不是技术出身,往往认为程序员只是写几行代码而已... 实际上程序员大量的时间都被开会、PK、培训、面试这种无聊的事情所占用。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才是程序员最佳的 Coding 时间。 由于各种自媒体的渲染,外行们总以为程序员个个都是四件套,格子衫、黑框眼镜、牛仔裤、运动鞋,为此还给大家解释过为什么是这四件套,耐脏+百搭+随性。 但是其实程序员也有很多潮人,也不是各个都穿格子衫,那些以为程序员都穿格子衫的外行们,肯定没看过 Github 上面那个 女装大佬 的开源项目。 关于发型,这是外行们吐槽最狠的地方了,一致认为头发的疏密和经验成反比

大公司和小公司的程序员差别在哪?

风格不统一 提交于 2019-12-01 04:56:16
先来说说几个情况:   大公司A:不想干了,什么都学不到,每天都维护这一个东西,都想去小公司。   小公司B:累死了,什么都做,太乱太杂,没系统不规范,要是能去大公司多好。   看了这两段简短的话,我相信有一部分人会很有感触。   从上面的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大公司的员工羡慕小公司,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好多程序员还是很有钻研精神的,学习可以说是他们的一个乐趣和展示自我价值,我身边的一个同事就是典型的如果得不到成长和学习新的东西,就会不爽。小公司的员工又会抱怨太累太杂,什么都是一个人做,虽然做了好多东西,但很羡慕大公司的正规化。   其实想解决这些问题不难,先调整好心态,只有一个好的心态,你才可能健康成长。   在小公司成长:   好多小公司都是3,4个人一个小组,工作量大,加班,杂,什么都要做,就连测试都还要亲历亲为,怎么看怎么觉得这不是人待的地方,被严重剥削的廉价劳动力。   怎么说的小公司一无是处,其实也不是的,我们要从当中看到优势,我们才有可能进步,逆向思维下,工作量大,杂是坏事吗,在我认为,对于一个想真正成长,想将来进入大公司,或者有一番作为的人,这正是小公司的优势和有点。小公司的员工有一个普遍性,就是学历技术都很普通,无法很好的进入到大公司,也只能在小公司游走,但心里也有抱负和理想,那么我们就要好好利用小公司的工作量大和杂,在这当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技术和基本功。   杂

不加班的程序员有更多的可能性

六眼飞鱼酱① 提交于 2019-12-01 04:00:52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 2.8 分钟。 不加班的程序 员 有更多的 可能性 ,为什么这么说呢? 最近我发现我的加班次数比前几个月要少了一些,每天保持九点下班,周末尽量不加班,但即使如此,我还是发现。 晚上回家之后几乎没有什么完整的时间,基本上剩下都是碎片时间。 这时候你会发现,那些看似清闲的程序员往往有更多的可能性,比如国企外企,或者是一些小公司,虽然在这类公司的成长速度可能没有在大公司快,但是他却比那些经常加班的程序员多了大把的时间,他们可以用尝试更多的机会,或者是去创建自己的事业。 这些机会往往是在大厂里996的人无法看到的,或者是没时间去关注的。 在一些加班比较多的互联网公司里,平均每天要工作12个小时,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这还是比较好的情况,更差的情况可能是,10点、11点、12点才能下班,每天工作15个小时,周末可能还要加班。 如果赶上忙的时候,996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9117,9127都是有可能的,不要惊讶,这都是常有的事情,如果你每天都在这样的工作强度撑着,在下班之后,你真的还有时间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吗? 我想答案一定是否定。 这种程度的加班早就让人是去精力去做任何一件你想做的事,有时候我甚至怀疑,这些互联网公司之所以加班这么严重,是不是就是希望员工没有时间去想其他的事情,一心只专心于工作。 公司不必担心他们有时间去想创业,去想着做副业,或者去思考其他更多的事情

几种移动开发技术的比较和选型

我怕爱的太早我们不能终老 提交于 2019-12-01 02:50:43
首发: 个人博客,更新&纠错&回复 移动开发很火,移动开发技术很多。都有哪些技术?相互对比如何?怎样选择? 简单列了个表。 其中 Native 指原生语言,如安卓的java语言,苹果的objective-c或swift; Hybrid 指混合开发,在前种语言基础上,借助WebView控件,将其中部分功能用前端技术实现; Html5 指PhoneGap和HBuilder这种,最终会生成app安装包,但完全用前端技术开发,不需要懂原生语言; Web 指为移动浏览器开发的网页,在手机上看外观良好,很可能要使用专门的样式框架如jquery mobile,或者bootstrap这种响应式框架; js-sdk 指微信推出的技术,可以为在微信浏览器里展示的网页添加额外的功能。 技术选型,一看既有人力情况,二看需求。 既有人力情况:如果目前的程序员擅长后端语言(比如要做安卓应用,你恰好是java程序员),就该采用原生技术;如果程序员擅长前端,则该采用前端技术;如果程序员后端前端都有能力,混合开发也是可以的选择。 在需求上:如果要做在商城中上架的App,移动版网页和微信应用就不可能选择了;如果不希望每次改版都要求用户重新安装应用,纯原生应用就不要列为选项;如果时间紧迫人力有限,希望开发一套代码在所有平台都使用,则或者完全放弃原生技术,或者采用混合方案(嵌入WebView里的网页是同一份

为什么程序员的工作效率跟工资不成比例!

狂风中的少年 提交于 2019-12-01 02:48:48
最有效率的程序员会比一般的程序员的编程效率高上几个数量级。但在任何公司里,他们的工资水平却只会出现很小的浮动差距。   甚至在整个行业内,这种差距也不是很大。如果一个程序员的效率能达到其他人的10倍,为什么他不能得到10倍高的报酬呢? Joel Spolsky在他的一个演讲里 就这个问题给出了一系列的答案。首先,程序员的工作效率在整个行业内千差万别,但在一个公司里却不会有太大的差距。如果一个人比他的同事的效率高10倍, 那他基本上会离开,要么去找更有天赋的人一起工作,要么去创业开公司。第二,极高的工作效率并没有被察觉。这篇文章我们主要讨论这第二种情况。   一个人的工作效率比同伴高10倍怎么可能不被察觉呢?在某些行业里,这种差别是显而易见的。一个销售人员的效率是他的同伴的10倍,这很容易看出来,而且 他也能得到相应的报酬。销售成绩容易测量,就比如有些销售人员销售额会是其他人的数十倍。一个泥瓦匠的工作效率是其同伴的10倍,这也很容易看 出,但这种事情不会发生:最好的泥瓦匠也不可能比一个一般的泥瓦匠快10倍。软件的产出不可能像销售或砌砖那样容易的测量。最好的程序员并不是能写10倍 多的代码,他们也不是能多干10倍多小时的工作。   程序员在避免写代码时才体现出最高的效率。他们能认识到人们要求他们解决的问题并不需要解决,他们能知道客户并不清楚自己想要的东西是什么

轻松搞定java高薪

不想你离开。 提交于 2019-12-01 02:43:52
找到一份高薪的 java 工作,从程序员走向高级程序员、架构师、分析员,是所有 java 程序员们的追求。 找一份好工作,自然要看工作经历、项目积累、综合能力。但是,在繁忙、琐碎的日常工作之余,如何准备,才能高效高分通过各种 IT 公司的 java 面试、笔试呢? 本人( blog.csdn.net/fancyhf ),特地总结一下,如何在短期内,密集学习,顺利通过各大名企的 java 面试及笔试题。也许不用面霸,你也能 说道面试及笔试题,一般不外乎 Java 语言基础、 Java 语言高级、 UML 和 OO 和模式、数据库、测试、数据结构和算法、管理和软件工程、智力题、业务领域知识等。最多是多一点,少一点。 没有找准核心,也许你得找几百上千的题目去做;找准了方向,其实认真、踏实地看一些书,就足够了。 3 - 5 个月,循序渐进、仔细认真的学好下面列出的内容和书单,那样就真正让你打好 java 及软件开发的基础,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那样,学好了本质的东西,各种题目不过是手到擒来。再辅以丰富、成功的工作经验,不难实现从 java 程序员到高级程序员、架构师、分析员的飞跃。 因时间和篇幅所限,本文只精要式列出重点及参考书籍。愿大家一起进步。 所有的书,多数应该能在网上找到。如果实在找不到,就去买一本。 一、 Java 语言基础 《 Java 编程思想》,是必须看的。 Java

程序员进阶攻略

房东的猫 提交于 2019-12-01 02:35:24
对于程序员来说是一个特别幸运的时代。每一个有追求的程序员都希 望能获得快速成长,但成长的道路并没那么平坦和舒适,充满了崎岖、障碍和迷雾。 同样,我在成长的道路上,也走过很多弯路,有过迷茫,有过困惑。当我回顾时,总结出一条渐渐清晰的成长路线。在回顾的过程中,一方面通过适时地驻足、回顾与梳理,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认识到,我是如何从昨天走到今天的,并指导自己走向更好的明天;另一方面, 程序(IT)行业还在高速发展,走在这条路上的人越来越多,而我对自身成长路径的反思与认知,想必也可能帮助到很多走在同样路上的人。 “永远有走在你前面的人”,当年他们留 下的“脚印”和路径也给予了我很多启发与指引。所以,本书旨在提供另一种可供参考的路标。所言:“走在同样的路上,遇见自己的风景。 成长线,包括如下: 一、征途:启程之初 二、修炼:程序之术 三、修行:由术入道 四、徘徊:道中彷徨 五、寻路:路在何方 六、蜕变:破茧成蝶 “启程之初”,是你刚踏上程序之路面临的一些问题和感悟。“程序之术”,是你工作早期的主要内容,以修炼编程技能为主。除了编程写代码,还有很多其他的内容,这是另外一个维度的修行之路,也即 “由术入道”。 工作数年,成长到一定阶段,你可能会面临一个成长平台期的困扰,在此就进入了 “道中彷徨” 的徘徊期。这些困扰和彷徨很多都关乎选择,这期间是你发出 “路在何方” 之问的寻路期。最后,你坚定了道路

在appstore里面搜索android会出现哪些鬼?

百般思念 提交于 2019-12-01 01:17:39
  曾经一个朋友建议我去麦当劳买完套餐,然后去KFC吃,看看会有什么效果。我当时的一次反应是会不会被KFC的工作人员打呢?这是赤裸裸的砸场子唉,就好像07年我最早研究SEO的时候,在谷歌搜索SB,第一个是百度,后来百度搜索SB,第一个是谷歌。这里面一定是会有一点人工干预的成分在里面的,那现在我们在Appstore里面搜索android都会出现哪些产品呢?   1,开发手册大全(这是在提醒开发者,好好学手艺才是王道)   在初学程序开发中需要快速掌握一些基础知识,本应用汇集了了一些作为开发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应用简约而不简单,提供各类丰富的开发手册。   2,Android TV(这是什么鬼?)   The Android TV app is now available in the App Store. Use your iPhone as a remote for your Android TV. The d-pad mode and touchpad modes let you easily navigate to your favorite content. Tap the microphone to start a voice search or use the keyboard to input text on your Android TV。   3,Air

听说优秀的程序员20%的时间都在写UT?

故事扮演 提交于 2019-12-01 00:33:32
在今天的文章中打算和大家聊一聊关于测试的话题,也许有朋友会问,作为一名码农为什么要关注测试的问题?我们把代码开发完基本自测没问题了,扔给测试不就行了?有问题再改呗!也许有很多人都会这么想,的确,目前国内很多程序员并不太关注Unit Test,很多互联网公司也并没有强制要求开发人员必须编写Unit Test Case。究其原因,可能是国内公司都比较有钱,测试团队动辄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的公司大有人在。所以,从很多程序员的心态上看,测试这么多,直接扔给他们测试就好了!而另外一个被提及的原因,则是国内互联网公司产品迭代速度太快,需求太多做不过来,那里有时间写Unit Test呢? 也许原因是多样的,但抛开各种各样的因素,今天我们只从程序员成长的角度来聊一聊该不该写Unit Test?最近这段时间和海外的程序员朋友合作开发项目比较多,给我的感受是他们特别强调Unit Test,用他们的话来说比较在意程序的品质。而反观国内很多公司这一点做的就并不是那么好了!之前也和他们聊过其中的原因,他们认为是国内最近这些年的发展太快了,以至于有些过程被跳过了。 我们知道开发一个软件或者平日里在现有的项目中开发某个需求时,严格来说一般会经历这么一个流程,如下图所示: 从图上可以看到,在这个流程中软件被交付集成测试之前,一定要先跑过Unit Test,而现在很多国内公司的测试流程都绕过Un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