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背面拓荒者——嫦娥四号着陆月球背面一周年
航天史上的今天: 2019 年 1 月 3 日 10 时 26 分, 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国际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 一年前的今天,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的冯·卡门撞击坑;1 月 4 日,“玉兔二号”月球车与着陆器成功分离,分别开展科学探测;1 月 11 日,两器完成互拍成像,地面接收图像清晰完好,中外科学载荷工作正常,探测数据有效下传,搭载科学试验项目顺利开展,达到工程既定目标,标志着嫦娥四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2019 年 11 月,“玉兔二号”月球车实现“双三百”突破,成为世界上在月面工作时间最长的人类探测器。 今天,嫦娥四号已在月面工作满一周年,经历十三次月昼月夜考验,“玉兔二号”月球车在地质条件复杂的月球背面累计行驶 357.695 米。一年以来,对外发布各级科学数据超过 210GB,中外科学家团队正在持续进行深入研究,并已取得一系列重要科学发现。 嫦娥四号着陆器开展定点探测“静若处子”,“玉兔二号”月球车开展巡视探测“动若脱兔”,一静一动,在遥远的月球背面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下面对嫦娥四号一年来经历的主要飞控事件和部分典型科学探测过程进行简要回顾。 <strong>“睡觉”和“醒来”——月夜休眠和月昼唤醒当</strong> 月夜将要来临的时候,“玉兔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