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tes

Python实现加密方法集合

爱⌒轻易说出口 提交于 2020-02-17 14:22:28
一、常用的js加密算法 1、js加密解密算法 对称加密(加密解密密钥相同):DES、DES3、AES 非对称加密(分公钥私钥):RSA 信息摘要算法/签名算法:MD5、HMAC、SHA 2、算法说明 ①新浪微博登陆: RSA(非对称加密方式) 登录前先get请求返回携带有token、pubkey、raskv、servertime等信息的dict字符串,包含在js中需要提取转换 需要破解的参数是su和sp,sp是密码<br> su:是通过封装了RSA源码的一个对象sinaSSOEncoder的base64编码用户名得到的<br> sp:加密的密码,通过创建sinaSSOEncoder加密对象,公钥是上面返回的pubkey,偏移量"10001" 加密内容是servertime + "\t" + nonce + "\n" + pw servertime:上面get请求返回的 nonce:上面get请求返回的 pw:输入的密码 ②腾讯企鹅媒体:MD5双重加密(信息摘要算法或签名算法) 登录前后台会get请求一次,返回含有token和salf等加密参数信息以及一个cookie,该cookie要加在post的请求中 加密形式:MD5(token + MD5(salt + pwd))双重加密 ③网易云获取评论请求参数加密:加密方式AES+RSA 评论请求加密参数是两个:params

python基础学习浅学二进制,字符串(bytes,bytearray,string)

╄→гoц情女王★ 提交于 2020-02-15 09:41:39
一,二进制 二进制中只有两个可能的数:1和0 二进制中,1个1或0叫一’位’(bit) 8位能表示的最小数是0,8位都是0;最大数是255,8位都是1。 十进制逢十进一;二进制逢二进一,记零 1.二进制换十进制: 从右往左:1,2,4,8…分别从右往左对应2的n次方。如2的0次方,2的1次方,2的2次方… 从左往右分别对应相乘再相加即为十进制。 十进制换二进制: 如:25 一直除以2,每次的余数倒序读即此十进制的二进制。 2.二进制里,1kb=2^10=1024个字节 1000也是千字节(kb)的正确单位,1000和1024都对 kb mb gb 分别对应 千字节 兆字节 千兆字节 3.计算机中正数和负数表示方式 0是正,1是负(1开头代表负数,0开头代表正数)。 总共是32位的二进制,其中一位表示正数负数,剩下31位表示数字。 不够用,引入64位使用,第一位表示正负,剩余63位表示数字。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十进制,处理非整数。 value=sign exponent sighificand 符号位 指数值 有效位数 举例:114.9可以写成0.1149* 10 ^ 3 。1149叫做有效位数,1代表指数。 在32位浮点数中,第一位表示数字正负。后面八位存指数,剩下23位存有效数字 4.把字符串转换为字节的方法:ASCII,Unicode,UTF-8,gbk(中文编码格式)

Android 开发环境下载地址 -- 百度网盘 adt-bundle android-studio sdk adt 下载

白昼怎懂夜的黑 提交于 2020-02-15 01:22:02
原文:http://blog.csdn.net/shulianghan/article/details/38023959 最近 Google 被墙了, 上传一下自己收集的 Android 开发环境, 下面给出的官网链接也可以下载; 1. 百度网盘下载地址 Android集成环境 NDK JDK 总链接 : http://pan.baidu.com/s/1bnjaDKb; Android Studio Linux版 : http://pan.baidu.com/s/1eQjA6MA ; Adt Bundle windows 64位版 : http://pan.baidu.com/s/1bnvlVnL; Adt Bundle Linux 32位版 : http://pan.baidu.com/s/1jG41dI2; Adt Bundle Linux 64位版 : http://pan.baidu.com/s/1dDxjHXv; NDK Linux 32位 : http://pan.baidu.com/s/1eQtJVe6; NDK Linux 64位 : http://pan.baidu.com/s/1bnvRRJL; NDK Windows 32位 : http://pan.baidu.com/s/1eQzj9iq; 2. Android开发环境的官网下载地址 可以直接下载 (1

Docker Swarm 创建overlay网络

巧了我就是萌 提交于 2020-02-13 23:51:57
环境: CentOS Linux release 7.4.1708 (Core) Docker version 19.03.5, build 633a0ea 管理节点:192.168.1.220 工作节点:192.168.1.221 工作节点:192.168.1.222 一、创建网络与服务 1、管理节点:创建overlay网络名字为my-network [root@docker-01 ~]# docker network create --driver overlay my-network pc3xhx63syp9p65ot6yaqm2ej [root@docker-01 ~]# docker network ls NETWORK ID NAME DRIVER SCOPE pc3xhx63syp9 my-network overlay swarm 00c1eda0108e none null local 2、管理节点:创建服务并使用overlay网络。 注:busybox启动失败后manager尝试重启容器,但是busybox容器内没有持续运行的任务,manager会将它关闭,所以没有启动成功。向容器添加ping www.baidu.com持续动作避免容器关闭。 [root@docker-01 ~]# docker service create --replicas 3 -

Linux 内存泄露调试工具

回眸只為那壹抹淺笑 提交于 2020-02-12 23:36:08
用C/C++开发其中最令人头疼的一个问题就是内存管理,有时候为了查找一个内存泄漏或者一个内存访问越界,需要要花上好几天时间,如果有一款工具能够帮助我们做这件事情就好了,valgrind正好就是这样的一款工具。 Valgrind是一款基于模拟linux下的程序调试器和剖析器的软件套件,可以运行于x86, amd64和ppc32架构上。valgrind包含一个核心,它提供一个虚拟的CPU运行程序,还有一系列的工具,它们完成调试,剖析和一些类似的任务。valgrind是高度模块化的,所以开发人员或者用户可以给它添加新的工具而不会损坏己有的结构。 valgrind的官方网址是:http://valgrind.org 你可以在它的网站上下载到最新的valgrind,它是开放源码和免费的。 一、介绍 valgrind包含几个标准的工具,它们是: 1、memcheck memcheck探测程序中内存管理存在的问题。它检查所有对内存的读/写操作,并截取所有的malloc/new/free/delete调用。因此memcheck工具能够探测到以下问题: 1)使用未初始化的内存 2)读/写已经被释放的内存 3)读/写内存越界 4)读/写不恰当的内存栈空间 5)内存泄漏 6)使用malloc/new/new[]和free/delete/delete[]不匹配。 2、cachegrind

时间类型及格式化

孤人 提交于 2020-02-12 18:59:48
以下是格式化的时间 具体使用 实体类通过注解 @DateTimeFormat 和 @JsonFormat 进行格式化 @Data public class Order { private long id; private User user; private Menu menu; private Admin admin; @DateTimeFormat(pattern = "yyyy-MM-dd HH:mm:ss") @JsonFormat(pattern = "yyyy-MM-dd HH:mm:ss", timezone = "GMT+8") private Date date; private int state; }   2. MySQL数据库中的时间字段按需设置时间类型     MySQL数据库时间类型总结 日期时间类型 占用空间 日期格式 最小值 最大值 零值表示 DATETIME 8 bytes YYYY-MM-DD HH:MM:SS 1000-01-01 00:00:00 9999-12-31 23:59:59 0000-00-00 00:00:00 TIMESTAMP 4 bytes YYYY-MM-DD HH:MM:SS 19700101080001 2038 年的某个时刻 00000000000000 DATE 4 bytes YYYY-MM-DD 1000

python-字符编码与文件处理

孤街醉人 提交于 2020-02-12 04:58:53
一.字符编码 由字符翻译成二进制数字的过程 字符--------(翻译过程)------->数字 这个过程实际就是一个字符如何对应一个特定数字的标准,这个标准称之为字符编码。 字符编码的发展史 阶段一:现代计算机起源于美国,最早诞生也是基于英文考虑的ASCII   ASCII :一个Bytes代表一个字符 (英文字符/键盘上的所有其他字符) ,1Bytes=8bit,8bit可以表示0-2**8-1种变化,即可以表示256个字符     ASCII最初只用了后七位,127个数字,已经完全能够代表键盘上所有的字符了(英文字符/键盘的所有其他字符)     后来为了将拉丁文也编码进了ASCII表,将最高位也占用了 阶段二:为了满足中文,中国人定制了GBK    GBK:2Bytes代表一个字符   为了满足其他国家,各个国家纷纷定制了自己的编码   日本把日文编到Shift_JIS里,韩国把韩文编到Euc-kr里 阶段三:各国有各国的标准,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冲突,结果就是,在多语言混合的文本中,显示出来会有乱码。 于是产生了 unicode, 统一用2Bytes代表一个字符, 2**16-1=65535,可代表6万多个字符,因而兼容万国语言 但对于通篇都是英文的文本来说,这种编码方式无疑是多了一倍的存储空间(二进制最终都是以电或者磁的方式存储到存储介质中的) 于是产生了 UTF-8

基础数据类型补充以及编码的进阶

一笑奈何 提交于 2020-02-10 01:57:58
python 基础数据类型补充以及编码的进阶 一. 基础数据类型补充内容 1.1 字符串 字符串咱们之前已经讲了一些非常重要的方法,剩下还有一些方法虽然不是那么重要,但是也算是比较常用,在此给大家在补充一些,需要大家尽量记住。 #captalize :首字母大写        #swapcase :大小写翻转        #title   :每个单词的首字母大写 #center    :内同居中,总长度,空白处填充 #寻找字符串中的元素是否存在       #find     :返回的找到的元素的索引,如果找不到返回-1 #index     :返回的找到的元素的索引,找不到报错。 #captalize,swapcase,title print(name.capitalize()) #首字母大写 print(name.swapcase()) #大小写翻转 msg='taibai say hi' print(msg.title()) #每个单词的首字母大写 # 内同居中,总长度,空白处填充 ret2 = a1.center(20,"*") print(ret2) #寻找字符串中的元素是否存在 # ret6 = a4.find("fjdk",1,6) # print(ret6) # 返回的找到的元素的索引,如果找不到返回-1 # ret61 = a4.index("fjdk",4,6

jvm file.encoding 属性引起的 MapReduce/HBase 乱码问题

青春壹個敷衍的年華 提交于 2020-02-08 09:26:32
http://cache.baiducontent.com/c?m=9d78d513d99b05f04fede52a56488071182497634bc0d1652888c215c53f07145321a3e52878564291d27d141cb20c19afe736056e507ceec894df0f9cac925f7ed578290b6ddf164e8642f39c5b768171ca01adf858fabbf73393afc5d3a815098c0c5b&p=9e759a45d7c15bbc1cb38c2d021485&newp=8b2a97568e8011a058ec962452488b231610db2151d3d5136c8cd0&user=baidu&fm=sc&query=jvm+file%2Eencoding&qid=&p1=3 1、问题: 最近在往 HBase 写中文的时候,发现 hbase 查出来的数据会有部分中文乱码了,而部分中文又是正常的,按理来说,一般的乱码问题要么全乱,要么不乱。考虑到出现中文的地方都是来源于 hdfs 上的一个配置文件,而这个配置文件可以确定是 utf-8 编码的,那排除了原始文件导致的乱码,想想 MR 代码里也没有转码的逻辑,也排除了代码的问题,那就只有一种可能:Hadoop 集群的系统环境是异构的,这里面可能涉及到 linux

VM虚拟机20G磁盘扩展到40G的Linux操作记录

安稳与你 提交于 2020-02-07 23:34:50
系统CentOS7 原有磁盘20G 先到VM客户端界面中扩展到40G,然后启动系统,进入系统后操作,操作记录如下: Last login: Wed Dec 11 23:10:40 2019 from 192.168.1.47 [root@cib-server1 ~]# df -h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mapper/rhel-root 17G 17G 282M 99% / devtmpfs 1.9G 0 1.9G 0% /dev tmpfs 1.9G 0 1.9G 0% /dev/shm tmpfs 1.9G 9.0M 1.9G 1% /run tmpfs 1.9G 0 1.9G 0% /sys/fs/cgroup /dev/sda1 1014M 179M 836M 18% /boot tmpfs 379M 0 379M 0% /run/user/0 [root@cib-server1 ~]# fdisk -l Disk /dev/sda: 42.9 GB, 42949672960 bytes, 83886080 sectors Units =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