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ree

海量数据存储之存储设计(一)

徘徊边缘 提交于 2020-02-05 00:20:36
转自:http://forchenyun.iteye.com/blog/942448 相关文章推荐: 海量数据存储之Key-Value存储简介 海里数据存储之存储设计(二) Je的排版真的让人难过...... 从本文开始着重讲解存储细节,思路比较飘逸,观者多包涵。 翻译了一篇Redis作者antirez的 文章 做为本文的切入点,翻译得不好,这部分可以大致一览,后面会有分析。 Append Only和Reuse Blocks的一些区别 对于一颗append only btree(以下简称AOB)来说,最有趣的属性就是它不可能出现corrupt(可以理解为数据不一致状态)。另外一个有趣的属性就是并发访问没有任何问题,因为无论你访问根节点或其它节点,它们总是一致的(Valid)。 但是有一点我不喜欢的,AOB需要一个额外的Compaction(压缩)进程,否则文件会越来越大。如果你的访问需求是绝大部分是读,那么这样是没问题的。但如果你有非常多的写需求,那么问题就来了。 试想一下:如果你的写请求非常大,已经到了磁盘IO的极限,此时你的AOB文件会越来越大,你需要Compaction。但是你已经达到了IO瓶颈,这时你是重新开一个文件还是重写这棵树呢?这些额外的IO将会影响到这棵btree的性能。你能先降低写请求来降低这种冲撞吗?很遗憾不能,另外

Mysql索引优化分析-第一篇

巧了我就是萌 提交于 2020-01-13 10:20:25
1.性能下降SQL慢 执行时间长 等待时间长 查询语句写的烂 索引失效(单值,复合) 关联查询太多join(设计缺陷或不得已的需求) 服务器调优及各个参数设置(缓冲\线程数等) 2.常见通用的join查询 2.1SQL执行顺序 2.1.1手写 2.1.2机读 2.1.3总结 2.2Join图 2.3建表SQL 2.4 7种Join 3.索引简介 3.1什么是索引 MySQL官方对索引的定义为:索引(Index)是帮助MySQL高效获取数据的数据结构。 可以得到索引的本质: 索引是数据结构 可以简单理解为"排好序的快速查找数据结构"。 详解(重要): 结论: 数据本身之外,数据库还维护着一个满足特定查找算法的数据结构,这些数据结构以某种方式指向数据,这样就可以在这些数据结构的基础上实现高级查找算法,这种数据结构就是索引。 一般来说索引本身也很大,不可能全部存储在内存中,因此索引往往以文件形式存储在硬盘上. 我们平时所说的索引,如果没有特别指明,都是指B树(多路搜索树,并不一定是二叉树)结构组织的索引。 其中聚集索引,次要索引,覆盖索引,复合索引,前缀索引,唯一索引默认都是使用B+树索引,统称索引。当然,除了B+树这种类型的索引之外,还有哈希索引(hash index)等。 3.2索引优势 类似大学图书馆建书目索引,提高数据检索效率,降低数据库的IO成本 通过索引列对数据进行排序

mysql相关

对着背影说爱祢 提交于 2020-01-09 12:18:22
【推荐】2019 Java 开发者跳槽指南.pdf(吐血整理) >>> 前言:在2019年的年末,我又再一次的踏上了面试的漫漫征途。每次的面试准备都是对自己学习的一次积累。目前已经尘埃落定,将自己面试准备的东西做一次整理。 面试准备时长:1.5个月 mysql基本上每次面试都会问道,对于工作四年的开发人员来说,需要准备的知识也非常多。 一、事务隔离级别 read uncommied :即便事务没有commit,但是我们仍然能够读到未提交的数据,这是所有隔离级别中最低的一种 read commited :可以读取其他事务提交的数据,这也是大多数数据库默认的隔离级别 repeatable read :可重读 --mysql的默认隔离级别 serializable :串行化,将当前会话的隔离级别设置为serilizable时,其他会话对该表的写操作将会被挂起。这样做对性能会造成影响。 二、索引 索引的本质 官方定义为:索引(index)是帮助mysql高效获取数据的数据结构。 B-Tree和B+Tree b-tree 的示意图如下所示: btree索引的每个节点中不仅包含数据的key值,还有data值。而每一页的存储空间是有限的,如果data数据较大时,会导致每个节点(即一个页)能存储的key的数量很小,当存储的数据量很大时,同样会导致B-tree的深度较大,增大查询时的磁盘I/O次数

Mysql为什么采用B+Tree

拟墨画扇 提交于 2020-01-08 10:45:11
【推荐】2019 Java 开发者跳槽指南.pdf(吐血整理) >>> 为什么不是B-Tree或者红黑树呢 为什么不是B-Tree 1.减少IO次数 磁盘每次IO读取出的数据量大小是一致的,当单次IO查询出的内容越多,那么查询的IO次数就越少,性能就越好。 而B-Tree因为其根节点存放的有指针,所以自然其内存消耗多,同等数据体量下IO次数也要比B+Tree多。 2.基于范围查询性能考虑。 因为B+Tree只有叶子节点才存放指针,叶子上有优化,所有的叶子节点可以通过指针串联起来,方便基于范围查询的频繁访问。 3.最主要的还是因为B+Tree的遍历效率高。 为什么不是红黑树之类的 大量数据下,红黑树他们因为深度过大,而造成的IO读写过于频繁,不适合检索。 B-Tree B+Tree 来源: oschina 链接: https://my.oschina.net/fusublog/blog/3154709

ES索引,映射和分析

佐手、 提交于 2020-01-07 01:49:40
【推荐】2019 Java 开发者跳槽指南.pdf(吐血整理) >>> Elasticsearch中的字段类型可以分为两类:精确值和全文。 精确值 如它们听起来那样精确。例如日期或者用户 ID,但字符串也可以表示精确值,例如用户名或邮箱地址。对于精确值来讲,Foo 和 foo 是不同的,2014 和 2014-09-15 也是不同的。另一方面, 全文 是指文本数据(通常以人类容易识别的语言书写),例如一个推文的内容或一封邮件的内容。 精确值很容易查询。结果是二进制的:要么匹配查询,要么不匹配。查询全文数据要微妙的多。我们问的不只是“这个文档匹配查询吗”,而是“该文档匹配查询的程度有多大?”换句话说,该文档与给定查询的相关性如何?为了促进这类在全文域中的查询,Elasticsearch 首先 分析 文档,之后根据结果创建 倒排索引 ,分析然后建立索引是ES处理文档的方式。 倒排索引 Elasticsearch 使用一种称为 倒排索引 的结构,它适用于快速的全文搜索。一个倒排索引由文档中所有不重复词的列表构成,对于其中每个词,有一个包含它的文档列表。ES会为每个字段建立一个倒排索引,每个倒排索引最基本的结构就是“keyword”和“Posting List”,Posting list就是一个int的数组,存储了所有符合某个term的文档id。 另外

数据结构--查询三(b+树)

半世苍凉 提交于 2019-12-23 12:44:44
【推荐】2019 Java 开发者跳槽指南.pdf(吐血整理) >>> BTree.java package btree; /** * description: * * @author: dawn.he QQ: 905845006 * @email: dawn.he@cloudwise.com * @email: 905845006@qq.com * @date: 2019/12/12 12:03 AM */ import java.util.ArrayDeque; import java.util.LinkedList; import java.util.Queue; /** * @author Herry * * @param <K> * @param <V> */ public class BTree<K extends Comparable<K>, V> { private BTNode<K, V> mRoot = null; private long mSize = 0l; /** * @return */ public BTNode<K, V> getRootNode() { return mRoot; } /** * @return */ public long size() { return mSize; } /** * */ public void clear()

BTree、B+Tree和HASH索引

落爺英雄遲暮 提交于 2019-12-22 10:08:13
  hash索引的特点是检索效率非常高,检索一次就可以定位,BTree需要从根节点往下查找,经过多次IO访问才能找到结果,所以hash索引的效率远高于BTree。 但hash自身也有很多局限与缺陷: 1.hash只能通过索引精准定位目标,而不能进行范围查询。 2.因为hash只保存了经过hash计算之后的hash值和对应的行指针,所以无法用于排序。 3.hash索引如果遇到大量hash值相等的情况,那么大量的记录指针信息会存于同一个hash值上,这样要定位一条记录时就会很麻烦,最终效率不一定会比BTree索引高。 4.对于组合索引,hash索引会把组合索引合并一起后再计算hash值,而不是各自单独计算hash值,所以通过组合索引前面几个索引键值时,hash索引无法使用。 5.因为不同索引键有可能存在相同的hash值,所以hash索引任何时候都不能避免全表扫描。 BTree又叫平衡多路查找树。一棵m阶的B 树 (m叉树)的特性如下: 1.树中每个结点最多含有m个孩子(m>=2); 2.除根结点和叶子结点外,其它每个结点至少有[ceil(m / 2)]个孩子(其中ceil(x)是一个取上限的函数); 3.若根结点不是叶子结点,则至少有2个孩子(特殊情况:没有孩子的根结点,即根结点为叶子结点,整棵树只有一个根节点); 4.所有叶子结点都出现在同一层,叶子结点不包含任何关键字信息 5.

技术分享 | UUID 很火但性能不佳?今天我们细聊一聊

限于喜欢 提交于 2019-12-19 17:02:29
【推荐】2019 Java 开发者跳槽指南.pdf(吐血整理) >>> 作者:Yves Trudeau 翻译:管长龙 Yves 是 Percona 的首席架构师,专门研究分布式技术,例如 MySQL Cluster,Pacemaker 和 XtraDB cluster。 他以前是 MySQL 和 Sun 的高级顾问。拥有实验物理学博士学位。 原文链接: https://www.percona.com/blog/2019/11/22/uuids-are-popular-but-bad-for-performance-lets-discuss/ 如果你在网上快速的做一个关于 UUID 和 MySQL 的搜索,你会得到相当多的结果。以下是一些例子: 存储 UUID 和 生成列 在 MySQL 中存储 UUID 的值 说明 InnoDB 中的主键模型及其对磁盘使用的影响 主键选型之战 UUID vs. INT GUID / UUID 的性能突破 到底需不需要 UUID? 另:以上文章链接请在文章结尾处查看 那么,像这样一个众所周知的话题还需要更多关注吗?显然是的。 尽管大多数帖子都警告人们不要使用 UUID,但它们仍然非常受欢迎。这种受欢迎的原因是,这些值可以很容易地由远程设备生成,并且冲突的概率非常低。这篇文章,目标是总结其他人已经写过的东西,并希望能带来一些新的想法。 UUID 是什么

技术分享 | 优化 InnoDB 的主键

风格不统一 提交于 2019-12-07 15:04:38
作者:Yves Trudeau 翻译:管长龙 前言 作为 Percona 的首席架构师,我的主要职责之一是对客户的数据库进行性能方面的优化,这使得工作复杂且非常有趣。在这篇文章中,我想讨论一个最重要的问题: 选择最佳的 InnoDB 主键 。 InnoDB 主键有什么特别之处? InnoDB 被称为索引组织型的存储引擎。主键使用的 B-Tree 来存储数据,即表行。这意味着 InnoDB 必须使用主键 。如果表没有主键,InnoDB 会向表中添加一个隐藏的自动递增的 6 字节计数器,并使用该隐藏计数器作为主键。InnoDB 的隐藏主键存在一些问题。您应该始终在表上定义显式主键,并通过主键值访问所有 InnoDB 行。 InnoDB 的二级索引也是一个B-Tree。搜索关键字由索引列组成,存储的值是匹配行的主键。通过二级索引进行搜索通常会导致主键的隐式搜索。 什么是 B-Tree? 一个 B-Tree 是一种针对在块设备上优化操作的数据结构。块设备或磁盘有相当重要的数据访问延迟,尤其是机械硬盘。在随机位置检索单个字节并不比检索更大的数据花费的时间更少。这是 B-Tree 的基本原理,InnoDB 使用的数据页为 16KB。 让我们尝试简化 B-Tree 的描述。B-Tree 是围绕这键来组织的数据结构。键用于搜索 B-Tree 内的数据。B-Tree 通常有多个级别

高性能Mysql

怎甘沉沦 提交于 2019-12-06 10:06:59
写于2018-04-26 索引及数据库高性能基础 作为最核心的内功知识,也是面试中我对应聘者的重点考察项之一。迄今为止,在这方面能让我完全满意的应聘者寥寥无几。 注意: 这里介绍的技能对Mysql、SqlServer、Oracle等关系型数据库基本通用,比较而言,Mysql索引机制更加简单,为了排除更高级的数据库特性带来的复杂性,本文采用Mysql作为性能分析案例。 另外 Mysql常见的存储引擎:MyISAM、InnoDB,实际项目中极少采用MyISAM,大多采用InnoDB。 InnoDB的索引类型:BTREE、HASH,实际项目中很少使用HASH索引,基本都采用BTREE 故采用InnoDB和BTREE作为案例分析更具有普遍性。以下介绍的基础知识可能随着Mysql的版本发展会有少许变化。 I 关于索引 数据准备 建测试表: CREATE TABLE `user_info` ( `user_id` bigint(20)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name` varchar(20) NOT NULL, `age` int(18) NOT NULL, PRIMARY KEY (`user_id`) ) ENGINE=InnoDB AUTO_INCREMENT=10000001 DEFAULT CHARSET=utf8 生成测试数据: publ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