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nch

git常用命令

梦想与她 提交于 2019-12-09 09:11:04
$ git status 查看状态 $ git log 查看日志 $ git reflog 查看操作日志 $ git checkout -b hotfix 新建一个hotfix分支并切换到该分支 $ git add -f 修改的文件添加到暂存区 $ git add . 暂存所有 $ git commit -m "修改了xx内容" 提交修改 $ git reset --hard HEAD~1 回退到上一个分支,2 上上个分支 $ git reset --hard commitID 到哪个确定的分支 $ git diff HEAD -- readme.txt 查看工作区和版本库里面最新版本的区别 $ git rm -f 从版本库汇中删除文件 $ git checkout -f 恢复未从版本库中删除的文件 合并流程: $git add 暂存文件 --> $git commit -m "message" --> git checkout master ---> git merge branch(dev); 查看分支: git branch 创建分支: git branch <name> 切换分支: git checkout <name> 创建+切换分支: git checkout -b <name> 合并某分支到当前分支: git merge <name> 删除分支: git branch

Git常用命令

风流意气都作罢 提交于 2019-12-09 09:09:36
1.创建仓库 mkdir git cd git ——创建/home/XXX/git空目录 2.通过git init命令把这个目录变成Git可以管理的仓库: git init ——初始化Git仓库 3.用命令git add告诉Git,把文件添加到仓库( 实际上就是把文件修改添加到暂存区) : git add filename 4.用命令git commit告诉Git,把文件提交到仓库( 实际上就是把暂存区的所有内容提交到当前分支) : git commit -m "有意义的附加说明" 5.随时掌握工作区的状态 git status 6.查看文件被修改的内容 git diff 7.查看代码的历史版本号 git log git log --pretty=oneline ——要求版本信息只能在一行中显示 8.HEAD指向的版本就是当前版本,因此,Git允许我们在版本的历史之间穿梭 git reset --hard commit_id 或git reset --hard HEAD^(HEAD^^等等) 9.查看命令历史,以便确定要回到未来的哪个版本 git reflog 10.弄明白Git的工作区(当前分区)和暂存区 11.理解Git是如何跟踪修改的,每次修改,如果不add到暂存区,那就不会加入到commit中 12.撤销修改 命令 git checkout -- filename 意思就是

git学习笔记

我的梦境 提交于 2019-12-09 09:05:08
之前用的是SVN,打算学一下Git(廖雪峰的教程),做一下笔记哈!主要是常用命令使用方法,便于查询。 创建版本库 :在你喜欢的目录下建立一个新的目录“learngit”,然后进入该目录并通过 git init 命令把这个目录变成Git可以管理的仓库。 把文件添加到版本库 :由于Git只能跟踪文本文件的改动,所以要添加的文件应该是文本文件。比如“1.txt”,将该文件放在learngit目录下,使用“git add 1.txt”将文件添加到版本库。 把文件提交到仓库 :git commit -m "this is a file"    (-m “” 后跟一个提交说明,方便阅读)(先add后commit,add可以分多次add很多文件,commit一次即 可将add过的文件提交) 查看工作区的状态 :使用 git status 命令。 查看版本控制系统的修改历史记录 :git log 回退到某一个版本 :git reset --hard HEAD^   一个HEAD^表示上一个版本,HEAD^^表示上上个版本,HEAD~100 表示向上100个版本   git reset --hard 版本号的前几位 也可以回到某个指定的版本   Git回退版本就像C里面的指针一样,通过某个地址直接指向某个版本,速度很快 查看命令历史 :git reflog 查看工作区和版本库里面最新版本的区别:

git常用命令整理

最后都变了- 提交于 2019-12-09 09:03:18
假设远程仓库名称为origin 创建本地分支命令 git checkout -b dev 创建本地分支同时创建远程分支 git checkout -b dev orign/dev 切换到master分支 git checkout master 合并dev到master 不采用快速合并(推荐) git merge dev --no--ff 推送本地dev分支到远程 git push origin dev 查看本地/远程所有分支情况 git branch -a 查看提交 git log 查看最近一次提交 git reflog 回退到指定分支 git reset --hard a1(log 或reflog看到的commit值) ------------------------------------------------------------------------------------- git add .提交所有的 git status 查看状态,看看代码是不是自己修改的部分提交 git commit - m "修改的说明" git pull origin 分支名 git push origin 分支名 ----------------------------------------------------------------------------------

\"廖雪峰的Git教程\"学习笔记

情到浓时终转凉″ 提交于 2019-12-09 09:01:36
廖雪峰的《Git教程》 Git简介 Git的版本 git version which git 设置Git git config --global user.name "MiracleWong" git config --global user.email "youremail@example.com" git config --global color.ui auto 查看Git的设置 git config --global user.name git config --global user.email git config --global color.ui 初始化仓库 cd project git init git init project 查看文件状态 git status 添加文件到版本库 git add 命令实际上就是把要提交的所有修改放到暂存区(Stage) git add readme.txt 提交到仓库 git commit 就可以一次性把暂存区的所有修改提交到分支 git commit -m "add readme.txt" 时光穿梭机 查看日志——提交历史 git log git log --pretty=oneline git log --pretty=oneline --abbrev-commit 显示前6位commit-id HEAD 表示当前版本

git常用命令总结

时光怂恿深爱的人放手 提交于 2019-12-09 09:00:48
版本控制系统:   1、CVS和SVN是集中式的版本控制系统。   2、Git是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 集中式的版本控制系统:   版本库是放在中央服务器的,一旦出问题,就无法干活。干活的时候用自己电脑,所以需要从中央服务器取得最新版本,修改完后再把自己的活推送给中央服务器。最大毛病是必须联网才能工作,网速慢时会被憋死。 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     有一台“中央服务器的”的电脑,用于多人合作交换修改的。它安全性更高,因为每个电脑都有完整的版本库,一旦出问题,可以从其他电脑复制。有强大的分支管理。 安装git和基本用法   1、从git 官网下载程序,默认安装即可。   2、设置账号和邮箱关联,账号和邮箱可以是码云、GitLab...的账号都行: $ git config --global user.name "Your Name" $ git config --global user.email "email@example.com"   3、选择合适地方,创建空目录: $ mkdir test //创建空目录,目录名字为test $ cd test      //进入test目录   4、初始化仓库,把目录变成git 可以管理的仓库: $ git init$ ls //查看文件$ ls -ah //如果.git目录是影藏的话,可以通过这个命令查看.git目录   5

【转】Git常用命令指南

柔情痞子 提交于 2019-12-09 09:00:32
1、git init 初始化一个Git仓库,git init –bare example.git创建一个裸仓,即没有工作区的git仓库。 2、添加文件到Git仓库,分两步: git add <filename>,该命令可以多次使用,添加多个文件; git commit -m “commit提交注释说明”,完成。 3、git status 查看当前工作区的状态。 4、git diff <filename> 查看修改的内容,红色为删除部分;绿色为新加部分。 5、git log 查看系统中历史commit提交记录。 如:git log或者git log –-pretty=oneline,只输出一行附加参数。 其中pretty指定打印提交记录内容的格式,可选值由:oneline,short,medium,full等等。 补充,–-graph可以查看分支合并图,–-abbrev-commit打印简短commit_id。 6、git reset –-hard <commit_id> 将head指针设定为指向指定的commit_id。 HEAD表示当前版本id HEAD^表示上一个版本id HEAD^^表示上上个版本id HEAD~100表示上上100个版本id 版本id也可以通过git log命令查看,commit就是了。 7、git reflog 记录每一次有关head的历史命令记录 8

Git 命令

為{幸葍}努か 提交于 2019-12-09 09:00:22
创建SSH Key: ssh-keygen -t rsa -C "邮箱" 把本地库的所有内容推送到远程库上:git push -u origin master || git push origin master 克隆到本地库:git clone git@xxx.com:xxxx/xxxxx.git 查看远程库的信息:git remote || git remote -v(显示更详细的信息) 推送分支:git push origin 分支名称 把文件添加到仓库: git add 文件名称 把文件提交到仓库:git commit -m "说明" 查看当前仓库的状态: git status 查看修改内容: git diff 文件名称 显示从最近到最远的提交日志: git log || git log --pretty=oneline || git log --graph --pretty=oneline --abbrev-commit 可以看到分支的合并情况:git log --graph --pretty=oneline --abbrev-commit 回退到N个版本: git reset --hard HEAD^ || git reset --hard 版本编号 命令可以查看工作区和版本库里面最新版本的区别 : git diff HEAD -- 文件名称 可以丢弃工作区的修改:git

Git 之 常用命令

梦想与她 提交于 2019-12-09 08:58:36
1、新建代码库 # 在当前目录新建一个Git代码库 $ git init # 新建一个目录,将其初始化为Git代码库 $ git init [project-name] # 下载一个项目和它的整个代码历史 $ git clone [url] 2、配置 # 显示当前的Git配置 $ git config --list # 编辑Git配置文件 $ git config -e [--global] # 设置提交代码时的用户信息 $ git config [--global] user.name "[name]" $ git config [--global] user.email "[email address]" 3、增加/删除文件 # 添加指定文件到暂存区 $ git add [file1] [file2] ... # 添加指定目录到暂存区,包括子目录 $ git add [dir] # 添加当前目录的所有文件到暂存区 $ git add . # 添加每个变化前,都会要求确认 # 对于同一个文件的多处变化,可以实现分次提交 $ git add -p # 删除工作区文件,并且将这次删除放入暂存区 $ git rm [file1] [file2] ... # 停止追踪指定文件,但该文件会保留在工作区 $ git rm --cached [file] # 改名文件,并且将这个改名放入暂存区

Why isn't 'git bisect' branch aware?

喜欢而已 提交于 2019-12-09 07:51:44
问题 I'm trying to find the source of a bug that's come up since a commit in the past day on a long lived branch (which will be released much much later) called feature-x . There's a bug though. I find behavior that I don't expect from my script which might have been introduced in any of the commit's up till now, specifically because features of master are used heavily in feature-x, but less so on Master itself. To test this behavior, I have to run my script, dependent.pl. But when bisect jum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