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文交换

计算机网络面试题3

倖福魔咒の 提交于 2019-11-28 08:30:32
面试中网络方面的知识被问到的概率很大,尤其是互联网公司,要熟悉osi七层模型,其中TCP/IP方面的知识尤其重要。如果自己平时有Socket编程的经验对面试也是很有帮助的。网络方面有空可以看看TCP/IP详解卷一和UNIX网络编程。以下总结了一些面试中常问的问题: 1、TCP为什么需要3次握手,4次断开? “三次握手”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已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段突然又传送到了服务端,因而产生错误”。 client发出的第一个连接请求报文段并没有丢失,而是在某个网络结点长时间的滞留了,以致延误到连接释放以后的某个时间才到达server。本来这是一个早已失效的报文段。但server收到此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段后,就误认为是client再次发出的一个新的连接请求。于是就向client发出确认报文段,同意建立连接。假设不采用“三次握手”,那么只要server发出确认,新的连接就建立了。由于现在client并没有发出建立连接的请求,因此不会理睬server的确认,也不会向server发送数据。但server却以为新的运输连接已经建立,并一直等待client发来数据。这样,server的很多资源就白白浪费掉了。采用“三次握手”的办法可以防止上述现象发生。例如刚才那种情况,client不会向server的确认发出确认。server由于收不到确认,就知道client并没有要求建立连接。”

C++软件开发面试题总结

落爺英雄遲暮 提交于 2019-11-28 07:34:53
  面试题有难有易,不能因为容易,我们就轻视,更不能因为难,我们就放弃。我们面对高薪就业的态度永远不变,那就是坚持、坚持、再坚持。出现问题,找原因;遇到困难,想办法。我们一直坚信只有在坚持中才能看到希望,而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坚持。   人生没有如果,只有结果和后果。既然选择了,就不后悔。年轻就是资本,年轻就要吃苦,就要历练。就要学会在坚持中成长。如此感慨,至深的心得体会,绝对的经验之谈。 1、 Static有什么用途? (1)函数体内static变量的作用范围是该函数体,该变量的内存只被分配一次,因此它的值在下次调用时不变; (2)模块内的static全局变量同样只能在该模块内的函数访问和调用,不能被模块外的其他函数访问; (3)在类中的static成员变量属于整个类所有,对类的所有对象只有一份拷贝,这个函数不接受this指针,因为只能范围类的static成员函数。 2、 const (1)不管在函数声明修饰形参、还是修饰类的成员变量,表示该成员变量不能被改变,而且通常需要进行初始化,因为之后不能再改变; (2)对于指针来说,可以修饰指针所指向的变量(在*左边,即指针指向内容为常量),也可以指定指针本身为const(在*右边,指针本身是常量),或者两者同时指定为const(都是常量)。 3、 this指针 (1)this指针本质是一个函数参数,只是编译期隐藏起形式的,语法层面上的参数

计算机网络之网络层

浪子不回头ぞ 提交于 2019-11-28 05:54:19
计算机网络之网络层 网络层(network layer) - 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在发送数据时,网络层把运输层产生的报文段或用户数据报封装成分组或包进行传送。 主要协议: IP 、 ICMP 。 数据单元:IP 数据报(packet)。 典型设备:网关、路由器。 概述 IP 协议 相关协议 分类的 IP 地址 IP 地址与物理地址 IP 数据报格式 地址解析协议 ARP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 ICMP 1. Ping 2. Traceroute 虚拟专用网 VPN 网络地址转换 NAT 路由器的结构 路由器分组转发流程 路由选择协议 1. 内部网关协议 RIP 2. 内部网关协议 OSPF 3. 外部网关协议 BGP 概述 网络层向上只提供简单灵活的、无连接的、尽最大努力交付的数据报服务。网络层不提供服务质量的承诺,不保证分组交付的时限,所传送的分组可能出错、丢失、重复和失序。进程间通信的可靠性由运输层负责。 IP 协议 网际协议 IP (Internet Protocol) 定义了三种功能: IP 定义了在 TCP/IP 互联网上数据传送的基本单元和数据格式。 IP 软件完成路由选择功能,选择数据传送的路径。 IP 包含了一组不可靠分组传送的规则,指明了分组处理、差错信息发生以及分组的规则。 相关协议 与 IP 协议配套使用的还有三个协议: 地址解析协议 ARP

华为防火墙及它的工作原理

两盒软妹~` 提交于 2019-11-28 04:32:19
一、华为防火墙产品介绍 USG2000、USG5000、USG6000和USG9500构成了华为防火墙的四大部分,分别适合于不同环境的网络需求,其中,USG2000和USG5000系列定位于UTM(统一威胁管理)产品,USG6000系列属于下一代防火墙产品,USG9500系列属于高端防火墙产品。 1、USG2110 USG2110为华为针对中小企业及连锁机构,SOHO企业等发布的防火墙设备,其功能涵盖防火墙,UTM、Virtual Private Network(请自行看首字母,我写简写的话就被和谐了)、路由、无线等。USG2110其具有性能高、可靠性高、配置方便等特性,且价格相对较低,支持多种Virtual Private Network组网方式,为用户提供安全、灵活、便捷的一体化组网解决方案。 2、USG6600 USG6600是华为面向下一代网络环境防火墙产品,适用于大中型企业及数据中心等网络环境,具有访问控制精准、防护范围全面、安全管理简单、防护性能高等特点,可进行企业内网边界防护、互联网出口防护、云数据中心边界防护、Virtual Private Network远程互联等组网应用。 3、USG9500 USG9500系列包含USG9520、USG9560、USG9580三种系列,适用于云服务提供商、大型数据中心、大型企业园区网络等。它拥有最精准的访问控制

计算机网络知识(IP、TCP、UDP)--持续更新

倾然丶 夕夏残阳落幕 提交于 2019-11-28 02:46:40
互联网的两个重要的基本特点:连通性和共享。 计算机网络由若干结点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组成。 互联网的组成:边缘部分、核心部分。 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之间的通信可分为两大类:客户-服务器方式(C\S方式)和对等方式(P2P方式);互联网的核心部分:许多网络和把它们互联的路由器。在网络核心中起到特殊作用的是路由器,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的关键构件,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是网络核心部分最重要的功能。分组交换采用 存储转发 技术,分组(又称为包)是在互联网中传送的数据单元。 分组交换的优缺点: 优点,高效:动态分配传输带宽;灵活:为每个分组选择最合适的转发路由;迅速:以分组为传输单位;可靠:保证可靠性的协议。 缺点,分组在路由器中存储转发时需要排队,会造成时延;无法确保端到端所需带宽;分组必须携带控制信息造成了额外的开销。 计算机网络分类: 按网络作用范围分类: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局域网LAN,个人区域网PAN;按网络使用者分类:公用网,专用网。 计算机网络性能指标: 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RTT、利用率。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一般讲五层协议,从底层到高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IP层)、运输层(TCP或UDP)、应用层(DNS、HTTP、FTP、SMTP等)。 物理层 上传输数据的单位是比特; 数据链路层 将网络层交下来的IP数据报组装成帧

HTTP协议

一笑奈何 提交于 2019-11-28 01:14:51
                                      HTTP请求的7个步骤 1.建立TCP链接 2.浏览器发送请求(GET/sample/hello.jsp HTTP/1.1) 3.浏览器发送请求头(request header) 4.服务器发送应答(HTTP/1.1 200 OK) 5.服务器发送应答头(response header) 6.服务器发送数据 7.服务器关闭TCP连接 HTTP协议的基本组成 1.HTTP 报文 用于 HTTP 协议交互的信息被称为 HTTP 报文。请求端(客户端)的 HTTP 报文叫做请求报文;响应端(服务器端)的叫做响应报文。HTTP 报文本身是由多行(用 CR[carriage return]+LF[line feed] 作换行符)数据构成的字符串文本。 2.HTTP 报文结构 HTTP 报文大致可分为报文首部和报文主体两部分。两者由最初出现的空行(CR+LF)来划分。通常,并不一定有报文主体。如下: 2.1请求报文结构 请求报文的首部内容由以下数据组成: 请求行 —— 包含用于请求的方法、请求 URI 和 HTTP 版本。 首部字段 —— 包含表示请求的各种条件和属性的各类首部。(通用首部、请求首部、实体首部以及RFC里未定义的首部如 Cookie 等) 请求报文的示例,如下: 图3:请求报文示例 2.2响应报文结构

协议-TCP:TCP

荒凉一梦 提交于 2019-11-27 23:28:46
ylbtech-协议-TCP:TCP 传输控制协议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是 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 ,由IETF的RFC 793 定义。 TCP旨在适应支持多网络应用的 分层协议层次结构 。 连接到不同但互连的计算机通信网络的主计算机中的成对进程之间依靠TCP提供可靠的通信服务。TCP假设它可以从较低级别的协议获得简单的,可能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原则上,TCP应该能够在 从硬线连接到分组交换或电路交换网络 的 各种通信系统之上操作 。 1. 返回顶部 1、 中文名:传输控制协议 外文名: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应用层次:传输层 数据格式:字节流 工 作:与IP协议共同使用 服 务:由套接字端点获得 目录 1 简介 2 发展历程 3 主要功能 4 主要特点 5 首部格式 6 工作方式 ▪ 建立连接 ▪ 连接终止 7 可靠性实现 ▪ 可靠性 ▪ 重传策略 ▪ 窗口确认 ▪ 配置TCP 8 协议对比 2、 2. 返回顶部 1、 简介 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是为了在不可靠的互联网络上 提供 可靠的端到端字节流 而专门设计的一个传输协议。 互联网络与单个网络有很大的不同,因为互联网络的不同部分可能有截然不同的

TCP协议详解

一个人想着一个人 提交于 2019-11-27 23:28:04
为什么会有TCP/IP协议 在世界上各地,各种各样的电脑运行着各自不同的操作系统为大家服务,这些电脑在表达同一种信息的时候所使用的方法是千差万别。就好像圣经中上帝打乱了各地人的口音,让他们无法合作一样。计算机使用者意识到,计算机只是单兵作战并不会发挥太大的作用。只有把它们联合起来,电脑才会发挥出它最大的潜力。于是人们就想方设法的用电线把电脑连接到了一起。 但是简单的连到一起是远远不够的,就好像语言不同的两个人互相见了面,完全不能交流信息。因而他们需要定义一些共通的东西来进行交流,TCP/IP就是为此而生。TCP/IP不是一个协议,而是一个协议族的统称。里面包括了IP协议,IMCP协议,TCP协议,以及我们更加熟悉的http、ftp、pop3协议等等。电脑有了这些,就好像学会了外语一样,就可以和其他的计算机终端做自由的交流了。 TCP/IP协议分层 ![TCP分层2.jpg](//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2964446-94da7e7442050d15.jp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7CimageView2/2/w/1240) TCP/IP协议族按照层次由上到下,层层包装。 应用层 : 向用户提供一组常用的应用程序,比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访问、远程登录等

TCP/IP之基本概念一

為{幸葍}努か 提交于 2019-11-27 22:33:12
一、应用层 1 DNS: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将互联网上的主机名字即域名转换为IP地址, 端口号53 ,解析过程如下: 如果主机和本地的缓存里面没有对应的IP地址则: 主机--->本地域名服务器: 本地--->根 本地--->顶级 本地--->权限 本地域名服务器--->主机; 2 FTP:文件传送协议(File Transter Protocol) (1)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方式,服务器进程一般分为两部分,即1个主进程,负责等待新的请求;另外有多个从属进程,负责处理单个请求; (2)主进程的工作步骤如下: 打开 端口号21 ,等待客户端进程连接; 客户端发送连接请求后,启动从属进程处理请求,处理完成后从属进程立即终止,但是其处理过程期间可能会创建一些子进程; 主进程继续等待客户端进程连接,主进程和从属进程是并发进行的; (3)从属进程一般分为两个:控制进程和数据传送进程,工作步骤如下: 控制进程:和客户端建立TCP的控制连接(端口号21),用来接收客户端发出的传送请求,然后创建数据传送进程,如下; 数据传送进程:和客户端建立TCP的数据连接(端口号20),用来完成实际的文件传送,传送完成后关闭TCP连接并立即终止; 3 TELNET:远程终端协议 (1)TELNET可以在本地通过TCP连接登录到远地的另一台主机上,通过主机名或IP地址

网络基础知识-网络协议

ε祈祈猫儿з 提交于 2019-11-27 19:24:08
操作系统基础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简称OS)是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计算机程序,是直接运行在“裸机”上的最基本的系统软件,任何其他软件都必须在操作系统的支持下才能运行。 注: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   具体链接如下: http://www.cnblogs.com/wj-1314/p/8302269.html 网络通信原理 ——互联网的本质就是一系列的网络协议   一台硬设有了操作系统,然后装上软件你就可以正常使用了,然而你也只能自己使用, 每个人都拥有一台自己的机器,然而彼此孤立,那么如何把每个人都联系在一起呢?   如果把计算机看成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人,那么连接两台计算机之间的internet实际上 就是一系列统一的标准,这些标准称之为互联网协议,互联网的本质就是一系列的协议, 总称为‘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 Suite). 互联网协议的功能:定义计算机如何接入internet,以及接入internet的计算机通信的标准。    ——网络层次划分   为了使不同计算机厂家生产的计算机能够相互通信,以便在更大的范围内建立计算机网络,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78年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即著名的OSI/RM模型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Ref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