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研究过超过一种消息队列产品,你可能已经发现,每种消息队列都有自己的一套消息模型, 像 队列(Queue) 、 主题(Topic) 或是 分区(Partition) 这些名词概念,在每个消息队列模型中都会涉及一些,含义还不太一样。 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没有标准。曾经,也是有一些国际组织尝试制定过消息相关的标准,比如早期的 JMS 和 AMQP。 但让人无奈的是,标准的进化跟不上消息队列的演进速度,这些标准实际上已经被废弃了。 那么,到底什么是 队列 ?什么是 主题 ?主题和队列又有什么区别呢?想要彻底理解这些,我们需要从消息队列的演进说起。 主题和队列有什么区别? 在互联网的架构师圈儿中间,流传着这样一句不知道出处的名言,我非常认同和喜欢:好的架构不是设计出来的,而是演进出来的。 现代的消息队列呈现出的模式,一样是经过之前的十几年逐步演进而来的。 最初的消息队列,就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队列。在计算机领域,“队列(Queue)”是一种数据结构,有完整而严格的定义。在维基百科中,队列的定义是这样的: 队列是 先进先出(FIFO , First-In-First-Out)的 线性表 (Linear List)。在具体应用中通常用链表或者数组来实现。队列只允许在后端(称为 rear)进行插入操作,在前端(称为 front)进行删除操作。 这个定义里面包含几个关键点,第一个是先进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