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查看集群信息
查看集群信息:kubectl cluster-info
查看更详细的可以用:kubectl cluster-info dump
查看各组件信息:kubectl get componentstatuses
查看kubelet进程启动参数: ps -ef | grep kubelet
2、GET信息:
查看节点:kubectl get nodes
查看rc和namespace:kubectl get rc,namespace
获取所有命名空间上的pod:kubectl get pod -o wide --all-namespaces
查看pod IP(services
)时使用 :kubectl get services 或kubectl get svc
查看所有namespace下面的pod:kubectl get pod --all-namcpaces
查看指定pod存在哪个对应的节点(node)上:kubectl get pod mysql -o wide
查看pod描述describe
特别是查看 pod 无法创建的时候的日志:kubectl describe pod XXX -n kube-system
以jison格式输出pod的详细信息:kubectl get po mysql -o json
还可以输出其它格式和方法(kubectl get -h查看帮助)
查看kube-system namespace下面的pod:kubectl get pod -n kube-system
3、create创建
kubectl命令用于根据文件或输入创建集群resource。如果已经定义了相应resource的yaml或son文件,直接kubectl create -f filename即可创建文件内定义的resource。也可以直接只用子命令[namespace/secret/configmap/serviceaccount]等直接创建相应的resource。从追踪和维护的角度出发,建议使用json或yaml的方式定义资源。
kubectl create -f rc-nginx.yaml
kubectl apply -f rc-nginx.yaml
kubectl delete -f rc-nginx.yaml
4.apply更新
apply命令提供了比patch,edit等更严格的更新resource的方式。通过apply,用户可以将resource的configuration使用source control的方式维护在版本库中。每次有更新时,将配置文件push到server,然后使用kubectl apply将更新应用到resource。kubernetes会在引用更新前将当前配置文件中的配置同已经应用的配置做比较,并只更新更改的部分,而不会主动更改任何用户未指定的部分。apply命令的使用方式同replace相同,不同的是,apply不会删除原有resource,然后创建新的。apply直接在原有resource的基础上进行更新。同时kubectl apply还会resource中添加一条注释,标记当前的apply。类似于git操作。
kubectl apply -f rc-nginx.yaml
kubectl delete -f rc-nginx.yaml
5、patch修改
如果一个容器已经在运行,这时需要对一些容器属性进行修改,又不想删除容器,或不方便通过replace的方式进行更新。kubernetes还提供了一种在容器运行时,直接对容器进行修改的方式,就是patch命令。
如前面创建pod的label是app=nginx-2,如果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把其label改为app=nginx-3。
kubectl patch pod rc-nginx-
2
-kpiqt -p
'{"metadata":{"labels":{"app":"nginx-3"}}}'
6、replace更新替换资源
kubectl replace -f rc-nginx.yaml
7、delete删除
根据resource名或label删除resource。
kubectl delete -f rc-nginx.yaml
kubectl delete pod rc-nginx
kubectl delete pod -label=rc-nginx
删除所有包含某个 label 的pod 和 service kubectl delete pod,svc -l name=<label-name>
8、logs 查看日志
logs命令用于显示pod运行中,容器内程序输出到标准输出的内容。跟docker的logs命令类似。如果要获得tail -f 的方式,也可以使用-f选项。
kubectl logs <pod-name>
kubectl logs -f <pod-name> # 实时查看日志
9、rolling-update
rolling-update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命令,对于已经部署并且正在运行的业务,rolling-update提供了不中断业务的更新方式。rolling-update每次起一个新的pod,等新pod完全起来后删除一个旧的pod,然后再起一个新的pod替换旧的pod,直到替换掉所有的pod。
rolling-update需要确保新的版本有不同的name,Version和label,否则会报错 。
kubectl rolling-update rc-nginx-
2
-f rc-nginx.yaml
如果在升级过程中,发现有问题还可以中途停止update,并回滚到前面版本
kubectl rolling-update rc-nginx-
2
—rollback
rolling-update还有很多其他选项提供丰富的功能,如—update-period指定间隔周期,使用时可以使用-h查看help信息
10、scale
scale用于程序在负载加重或缩小时副本进行扩容或缩小,如前面创建的nginx有两个副本,可以轻松的使用scale命令对副本数进行扩展或缩小。
扩展副本数到4:kubectl scale rc rc-nginx-3
—replicas=
4
重新缩减副本数到2:kubectl scale rc rc-nginx-3
—replicas=
2
11、
autoscale
scale虽然能够很方便的对副本数进行扩展或缩小,但是仍然需要人工介入,不能实时自动的根据系统负载对副本数进行扩、缩。autoscale命令提供了自动根据pod负载对其副本进行扩缩的功能。
autoscale命令会给一个rc指定一个副本数的范围,在实际运行中根据pod中运行的程序的负载自动在指定的范围内对pod进行扩容或缩容。如前面创建的nginx,可以用如下命令指定副本范围在1~4
kubectl autoscale rc rc-nginx-
3
—min=
1
—max=
4
12、exec
exec命令同样类似于docker的exec命令,为在一个已经运行的容器中执行一条shell命令,如果一个pod容器中,有多个容器,需要使用-c选项指定容器。
kubectl exec -it codeleak-github-cron-1567581840-zsqpc /bin/sh
13、run:类似于docker的run命令,直接运行一个image。
来源:CSDN
作者:xiaoming0018
链接:https://blog.csdn.net/xiaoming0018/article/details/10054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