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可变长参数
可变长参数:指的是在调用函数时,传入的参数个数可以不固定
调用函数时,传值的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位置实参,另一种是关键字实参,因此形参也必须得有两种解决方法,以此来分别接收溢出的位置实参(*)与关键字实参(**)
1.1 可变长参数之*
# def func(name,pwd,*abc): # *abc会接受多余的位置实参,尽量不要使用abc,而应带使用args,args是约定俗成的 def func(name,pwd,*args): print('name:',name,'pwd:',pwd) print(args) return 1 res = func('nick',123658,18,180,140,'a') # 用户使用func函数的时候会传用户的信息进入函数,但是不知道传几个 print(res)
1.2 可变长参数之**
def func(name,pwd,**kwargs): print('name:',name,'pwd:',pwd) print(kwargs) # kwargs会接收多余的关键字实参,以字典形式存储 return 1 res = func('nick',123658,age = 18,height = 180) print(res)
1.3 可变长参数*和**联用
def func(name,pwd,*args,**kwargs): print('name:',name,'pwd:',pwd) print(args) print(kwargs) # kwargs会接收多余的关键字实参,以字典形式存储 return 1 res = func('nick',123658,1,2,3,4,age=18,height= 180) print(res)
1.4 了解
def func(name,pwd,x,y,z): print('name:',name,'pwd:',pwd) print(x,y,z) return 1 tup = (4,2,3) res = func('nick',123658,*tup) # *会把元祖打散成位置实参传给形参 print(res) # def func(name,pwd,a,b): def func(name,pwd,**kwargs): print('name:',name,'pwd:',pwd) # print(a,b) print(kwargs) return 1 dic = {'a':1,'b':2} # **dic --> a=1,b=2 res = func('nick',123658,**dic) # **会把字典打散成关键字实参传给形参 # res = func('nick',123658,a=1,b=2) print(res)
2. 函数对象
函数是第一类对象,即函数可以被当做数据处理。
把函数当作对象来用
def func(): print('from func') print(func) # func指向一块内存地址,函数名
2.1 函数对象的四大功能
2.1.1 引用
变量名可以被引用,函数名也可以被引用
a = 1 print(a) # 变量名 b = a # b = 1 f = func # func可以加()调用,那么f也可以加()调用 print(f,func) f() # func
2.1.2 可以当作容器类型的元素
变量名可以放入容器类数据类型
lt = [1,2,a,func] lt[-1]()
2.1.3 当作参数传给一个函数
变量名还可以当作参数
def f2(name): # name = func name() # func # f2(a) f2(func)
2.1.4 可以当作函数的返回值
def f3(name): # name = func return name # name = func res = f3(func) # res = func print(res) res()
3. 函数的嵌套
函数内部定义的函数,无法在函数外部使用内部定义的函数。
def f1(): def f2(): print('from f2') return f2 abc = f1() # f1()拿到函数的返回值,函数的返回值是f2,abc就相当于f2 abc()
定义一个circle函数,通过传参的形式得到圆的面积或周长
def circle(r, action): def area(): return cmath.pi * r ** 2 def zhouchang(): return 2 * cmath.pi * r if action == 'area': return area() elif action == 'zhouchang': return zhouchang() area = circle(3, 'area') print(area) zhouchang = circle(3, 'zhouchang') print(zhouchang)
函数的嵌套调用
# 比较两个值 def self_max(x,y): if x > y: return x return y res = self_max(10,20) print(res) # 比较四个值 def self_4_max(w,x,y,z): res1 = self_max(w,x) res2 = self_max(y,z) res = self_max(res1,res2) return res res = self_4_max(10,20,3,100) print(res)
4. 名称空间和作用域
4.1 名称空间
名称空间:在内存中有一块内存存储变量名与变量间的绑定关系的空间,而这个空间称为名称空间。存放名字(变量名/函数名)。
4.1.1 内置名称空间
内置名称空间:存放Pyhton解释器自带的名字,如int、float、len
。python解释器独有的。
函数调用必须得定义,内置名称空间从来都没定义过. Python解释器启动的时候python自动开辟内置名称空间存放了这些python的内置方法,python解释器停止解释之后才会销毁
len([1,2,3]) int('10')
4.1.2 全局名称空间
全局名称空间:除了内置和局部,其他的都是全局
全局需要自己定义,python文件执行之后才可能有全局名称空间,文件结束之后才会销毁
x = 1 def func(): pass
4.1.3 局部名称空间
局部名称空间: 函数内定义的变量名/函数名都存放在局部名称空间
局部也需要自己定义, 必须得在函数调用之后才会生成, 调用结束之后就会销毁
def f1(): x = 10 def f2(): y = 10 print('from f2') f2() f1()
4.2 三种名称空间的执行顺序
内置 --> 全局 --> 局部
x = 1 def f1(): x = 2 print(x) f1() def f1(): x = 2 f1() print(x)
4.3 三种名称空间的查找顺序
首先从自己当前位置开始 --> 局部 --> 全局 --> 内置
4.4 作用域
产生作用的范围
注意:作用域关系在函数定义阶段就已经确定死了,与函数的调用无关。
4.4.1 全局作用域
全局作用域: 全局+内置名称空间中的变量,全局作用域中的变量只能在全局中使用
4.4.2 局部作用域
局部作用域: 局部名称空间中的变量,局部作用域中的变量只能在局部中使用
x = 1 def f1(): return x # print(x) # f1中的局部 def f2(): x = 2 # x=2只能在f2中使用 f1() f2() # f1中的局部和f2中的局部互不干涉
4.4.3 global 和 nonlocal
# global 修改全局作用域中的变量 x = 1 def f1(): global x # 声明x为全局的x x = 3 f1() print(x) # nonlocal # 修改局部作用域中的变量 def f1(): x = 1 def f2(): nonlocal x # 针对嵌套函数局部之间的修改 x = 3 f2() print(x) f1()
注意:1.在局部想要修改全局的可变类型,不需要任何声明,可以直接修改。
2.在局部如果想要修改全局的不可变类型,需要借助global声明,声明为全局的变量,即可直接修改。
4.4.4 建议使用
lt = [1,2,3] # 作用域关系仅适用不可变数据类型,不适用于可变数据类型 def f1(): lt.append(4) f1() print(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