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

webapp开发基础

大憨熊 提交于 2019-12-20 17:20:02
1、首先我们来看看webkit内核中的一些私有的meta标签,这些meta标签在开发webapp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meta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maximum-scale=1.0, user-scalable=0;" name="viewport" /> <meta content="yes" name="apple-mobile-web-app-capable" /> <meta content="black" name="apple-mobile-web-app-status-bar-style" /> <meta content="telephone=no" name="format-detection" /> 第一个meta标签表示:强制让文档的宽度与设备的宽度保持1:1,并且文档最大的宽度比例是1.0,且不允许用户点击屏幕放大浏览; 第二个meta标签是iphone设备中的safari私有meta标签,它表示:允许全屏模式浏览; 第三个meta标签也是iphone的私有标签,它指定的iphone中safari顶端的状态条的样式; 第四个meta标签表示:告诉设备忽略将页面中的数字识别为电话号码; 2、HTML5标签的使用 在开始编写webapp时,哥建议前端工程师使用HTML5

移动端技巧

你。 提交于 2019-12-20 17:19:05
1、首先我们来看看 webkit内核 中的一些私有的meta标签,这些meta标签在开发webapp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 <meta content= "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maximum-scale=1.0, user-scalable=0;" name= "viewport" /> 2 <meta content= "yes" name= "apple-mobile-web-app-capable" /> 3 <meta content= "black" name= "apple-mobile-web-app-status-bar-style" /> 4 <meta content= "telephone=no" name= "format-detection" />   第一个meta标签表示:强制让文档的宽度与设备的宽度保持1:1,并且文档最大的宽度比例是1.0,且不允许用户点击屏幕放大浏览;   第二个meta标签是 iphone 设备中的safari私有meta标签,它表示:允许全屏模式浏览;   第三个meta标签也是 iphone 的私有标签,它指定的iphone中safari顶端的状态条的样式;   第四个meta标签表示:告诉设备忽略将页面中的数字识别为电话号码 2、 HTML5标签的使用  

css深入理解之overflow

。_饼干妹妹 提交于 2019-12-20 09:28:09
第一回 overflow基本属性 overflow基本属性 visibel hidden scroll auto inherit overflow-x和overflow-y overflow-x和overflow-y设置一样的值,等同于overflow。如果不同,其中一个赋予visibel,auto,另一个赋值visibel,auto ,hidden。则会被重置为auto。 作用的前提 1.非display:inline水平! 2.对应方位的尺寸限制,width/height/max-width/max-height/absolute拉伸 overflow:visibel妙用 IE7浏览器下,文字越多,按钮两侧padding留白就越大。给所有按钮添加css样式 overflow:visible 第二回:overflow与滚动条 滚动条出现的条件 1.overflow:auto/overflow:scroll 有些元素自带滚动条 <html> <textarea> body/html与滚动条 无论什么浏览器,默认滚动条均来自html!而不是body标签 ie8+ html{overflow:auto} 所以,如果我们想要去除页面默认滚动条,只需要:html{overflow:hidden} body/html与滚动条-js与滚动高度 兼容写法 var st = document

css实现左边div自适应宽度,右边宽度适应左边

时光总嘲笑我的痴心妄想 提交于 2019-12-20 08:36:41
利用bfc:右边盒子触发bfc,使其不与浮动盒子区域重叠,因此会重新计算宽度。 1 <style> 2 .box{ width: 900px; margin: 0 auto; background-color: #eee; } 3 .left{ min-width: 200px; float: left; background-color: yellow; height: 60px;} 4 .bfc { background-color: green; } 5 .right{ display: inline-block; margin-left: 20px; background-color: red; height: 60px;} 6 </style> 7 <div class="box"> 8 <div class="left"> 9 我是自适应宽度盒子,min-width:200px 10 </div> 11 <div class="bfc"> 12 <div class="right"> 13 我是自适应宽度,铺满剩下宽度 14 </div> 15 </div> 16 </div> 效果如图 补充一下:   BFC翻译过来是块级格式化上下文,和haslayout比较相似,但haslayout是旧版本IE下的一个专有属性,表示元素自己对自身的内容进行组织和计算

《Graph WaveNet for Deep Spatial-Temporal Graph Modeling》论文解读

本小妞迷上赌 提交于 2019-12-20 04:38:29
基于时空图采用Graph WaveNet建模,其能够有效的处理大范围时间序列的时空图数据。在该模型架构中,主要包括两个模块,分别为GCN和TCN。两个模块融合获取时间空间的依赖关系。 该模型的框架如下: 目录 一、本论文的创新点如下: 二、方法: 2.1问题定义: 2.2 图卷积层(GCL) 2.2.1 自适应的邻接矩阵 2.3时间卷积层(TCL) 2.3.1 Gate TCN 2.4 Graph WaveNet的实验 一、本论文的创新点如下: 构建能够保留其隐含空间关系的自适应邻接矩阵。自适应邻接矩阵在没有先验知识的前提下,从数据中挖掘隐含的图结构。 提出了同时高效获取时空依赖关系的框架,该框架的核心思想是将扩张因果卷积与图卷积融合,进而每个图卷积层能够处理在不同细粒度下,由扩张因果卷积提取的每个节点信息的空间依赖关系。 二、方法: 2.1问题定义: 图G=(V,E),其中,V为图的节点集合,E为边的集合。邻接矩阵A,如果两点之间有连线,则Aij为1,否则为0。在每一时间步t,图G的动态特征矩阵为Xt。给定图G及其历史步长S的图信号,我们的问题是学习函数f来预测下一T时间步的图信号。该种映射关系如下公式(1)所示: 2.2 图卷积层(GCL) 在给定结构信息下, 利用图卷积来提取节点特征是非常重要的一步。相关的文献中,图卷积层定义方式不同,在【Kipf and Welling,

Robust Video Super-Resolution with Learned Temporal Dynamics

倾然丶 夕夏残阳落幕 提交于 2019-12-20 03:28:54
发表在ICCV2017。 帧间的时间关系,帧内的空间关系。 主要有两个工作: 时间自适应网络和空间对齐网络。 可以看到空间对齐网络是时间自适应网络的预处理阶段,将对齐的视频帧和参考帧作为时间自适应网络的输入。 时间自适应网络主要包括两个部分:SR推断分支和时间调制分支,SR分支采用ESPCN作为对不同数量的连续视频帧超分处理的方法,时间调制分支是为了对每个推断的分支生成像素级的权重图,最后将两个分支的结果对应点乘并聚合。两个分支的网络结构都是一样的,只是时间调制分支是将最长的帧序列作为输入。 空间对齐网络首先将源帧和目标帧输入到 定位网络 去预测空间变换参数,然后在空间变换层应用这些参数去将LR图像进行对齐。定位网络有两个卷 积层,每个卷积层有32个9*9大小的卷积核,并且有核大小为2,步长为2的最大池化层,然后是两个全连接层,依次有100个结点和2个结点,回归得到两个变换参数。实际是在块级别进行训练,以便更好地进行运动建模,并且只保留了块的中心区域,避免在变换后出现边界附近的空白区域。在采用光流对齐时使用的是rectified光流对齐避免插值导致模糊和伪影。在预测参数和生成最后的HR视频帧的时候使用了MSE损失。 在训练时使用的是 联合学习 : 来源: CSDN 作者: Aray1234 链接: https://blog.csdn.net/Aray1234/article

布局二:左边固定右边自适应

江枫思渺然 提交于 2019-12-19 06:53:09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左边固定右边自适应</title>     <style type="text/css">      .out{         width: 90%;         margin: 0 auto;         height: 300px;         /*background: yellow;*/         position: relative;        }      .left{         width: 200px;         background: rgba(255,0,0,0.5);         height: 200px;         /*float: left;*/         position: absolute;         left: 0;         top: 0;       }      .right{         height: 500px;         background: blue;         margin-left: 200px;         /*float: right;*/       }     </style>   </head>

页面高度自适应

主宰稳场 提交于 2019-12-19 05:06:33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XHTML 1.0 Transitional//EN" " http://www.w3.org/TR/xhtml1/DTD/xhtml1-transitional.dtd "> <html > <head>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gb2312" /> <title>IE6 CHROME测试通过 其他么条件未测试</title> <style type="text/css"> <!-- html,body{height:100%; margin:0px;} #mainbody{width:100%; height:100%;background-color:#33CCCC;} #top{ width:100%; height:100px; background-color:#666; position:relative; z-index:5; } #content{ height:auto; top:100px; bottom:30px; width:100%; } #buttom{ position:absolute; width:100%; height:30px; background-color:#f06;

rem自适应布局的回顾总结

无人久伴 提交于 2019-12-19 04:56:31
使用 rem 实现 自适应 布局,应该算是当前移动前端的一大趋势,有些人对此还有点迷惑,搞不懂 rem 是如何实现 自适应 布局,如何根据设计稿来调整 rem 的值?rem布局如何用雪碧背景图片?rem一定要加载 JS 吗?rem的根 html font-size设置为多少合适?看看这篇文章,也许能帮到你。 这些问题整理来自之前发表过的文章,细心的读者也可以自己翻翻之前的内容找到答案,本文统一给个回复,如果对你有用,还请点个赞,谢谢! rem自适应原理 rem是根据html的font-size大小来变化,正是基于这个出发,我们可以在每一个设备下根据设备的宽度设置对应的html字号,从而实现了自适应布局。更多介绍请看这篇文章: rem是如何实现自适应布局的 。 rem的值 目前有两种,一种是根据 js 来调整html的字号,另一种则是通过媒体查询来调整字号。 使用js ;(function(designWidth, maxWidth) { var doc = document, win = window; var docEl = doc.documentElement; var tid; var rootItem,rootStyle; function refreshRem() { var width = docEl.getBoundingClientRect().width; if

自适应网页设计(Responsive Web Design)

♀尐吖头ヾ 提交于 2019-12-19 04:49:31
自适应网页设计(Responsive Web Design)   随着3G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手机上网。 移动设备正超过桌面设备,成为访问互联网的最常见终端。于是,网页设计师不得不面对一个难题:如何才能在不同大小的设备上呈现同样的网页?   手机的屏幕比较小,宽度通常在600像素以下;PC的屏幕宽度,一般都在1000像素以上(目前主流宽度是1366×768),有的还达到了2000像素。同样的内容,要在大小迥异的屏幕上,都呈现出满意的效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很多网站的解决方法,是为不同的设备提供不同的网页,比如专门提供一个mobile版本,或者iPhone / iPad版本。这样做固然保证了效果,但是比较麻烦,同时要维护好几个版本,而且如果一个网站有多个portal(入口),会大大增加架构设计的复杂度。 于是,很早就有人设想,能不能"一次设计,普遍适用",让同一张网页自动适应不同大小的屏幕,根据屏幕宽度,自动调整布局(layout)? 一、"自适应网页设计"的概念   2010年,Ethan Marcotte提出了 "自适应网页设计" (Responsive Web Design)这个名词,指可以自动识别屏幕宽度、并做出相应调整的网页设计。 他制作了一个 范例 ,里面是《福尔摩斯历险记》六个主人公的头像。如果屏幕宽度大于1300像素,则6张图片并排在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