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原理
本文简单介绍了程序的链接原理。学习链接原理有助于程序员理解程序的本质,同时也可以为日后的大型软件的代码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由此可知链接原理的重要性,尤其是一些程序员被一些莫名其妙的错误困扰的时候,更加能够体会到这一点。 1 连接器的任务 连接器将多个目标文件链接成一个完整的、可加载、可执行的目标文件。其输入是一组可重定位的目标文件。链接的两个主要任务如下: (1) 符号解析,将目标文件内的引用符号和该符号的定义联系起来。 (2) 将符号定义与存储器的位置联系起来,修改对这些符号的引用。 2 目标文件 典型的目标文件分为以下3种形式: (1) 可重定位目标文件 这种文件包含二进制代码和数据,这些代码和数据已经转换成了机器指令代码和数据,但是还不可以直接执行。因为这些指令和数据中往往引用其他模块(目标文件)中的符号,这些其他模块的符号对于本模块来说是未知的,这些符号的解析需要链接器将所有模块进行链接。这种操作称为“重定位”,因此,这种目标文件被称为“可重定位的目标文件”,后缀名通常为*.o (2) 可执行目标文件 这种文件同样包含了二进制代码和数据。所不同的是,这种文件已经经过了链接操作,和所有的模块(目标文件)都产生了联系。链接器将所有需要的可重定位目标文件连接成一个可执行目标文件。这时,每个目标文件中引用其他目标文件中的符号都已经得到了解析和重定位。因此,每个符号都是已知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