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智能既不是人类智能,也不是人工智能
来源:人机与认知实验室 从前,一个教授,去一个穷乡僻壤里头坐船过江,就问船上的船工:你学点数学没有?没有。你学点物理没有?没有。那懂不懂计算机啊?不懂。 教授感叹这三样都不会,你的人生已经失去了一半。隔了一会乌云密布,狂风四起,船工问:你会游泳吗?教授说不会。“那你可能要失去整个生命了!” 人机融合就是把教授和船工结合起来的智能 根据过去数据计算现在和未来是数学常用的手段,根据未来期望算计现在和过去才是人智的方法。 我们知道的远比我们说出来的要多得多,我们不知道的远比我们知道的要多得多,我们不知道我们不知道的远比我们不知道的要多得多…… 人类的感觉刺激、信息是动态分类,聚类,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多次弥聚变化的(这种轮回机制目前尚未搞清楚)。 大道无形的道是碎片的、流性的……所以正是零碎的规则、概率、知识、数据、行为构成了人的智能,即在千奇百怪的日常异构活动情境中生成演化出来的。人智,从一开始就不是形式化、逻辑化的,而且人的逻辑是为非逻辑服务定制的,机器则相反,从一开始就是条理化了、程序化的,也是为人的非逻辑服务的。 本质上,数据的标记与信息的表征不同之处在于有无意义的出现,意义即是否理解了可能性。机涉及的表征体系虽然是人制定赋予的,但一诞生就已失去了本应的活性,即意向性参与下的各种属性、关系灵活连接和缝合,而人的诸多表征方式则常常让上帝都不知所措: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