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连接

长连接、短连接、长轮询和WebSocket

感情迁移 提交于 2020-01-25 22:28:57
//转发,格式待整理 2017-08-0519784View0 对这四个概念不太清楚,今天专门搜索了解一下,总结一下: 长连接:在HTTP 1.1,客户端发出请求,服务端接收请求,双方建立连接,在服务端没有返回之前保持连接,当客户端再发送请求时,它会使用同一个连接。这一直继续到客户端或服务器端认为会话已经结束,其中一方中断连接。 优势:减少了连接请求,降低TCP阻塞,减少了延迟,实时性较好。 劣势:可能会影响性能,因为它在文件被请求之后还保持了不必要的连接很长时间。 短连接:在HTTP1.0中,客户端发送请求,服务器接收请求,双方建立连接,服务器响应资源,请求结束。 长轮询:(我自己的理解)客户端不断发送请求,获取服务器上的数据。也有人说是长连接的一种,是这样吗??? WebSocket:客户端发送一次http websocket请求,服务器响应请求,双方建立持久连接,并进行双向数据传输,后面不进行HTTP连接,而是使用TCP连接。 什么是长连接、短连接? 在HTTP/1.0中默认使用短连接。也就是说,客户端和服务器每进行一次HTTP操作,就建立一次连接,任务结束就中断连接。当客户端浏览器访问的某个HTML或其他类型的web页中包含有其他的Web资源(如JavaScript文件、图像文件、CSS文件等),每遇到这样一个Web资源,浏览器就会重新建立一个HTTP会话。 而从HTTP

tcp短连接和长连接

时光怂恿深爱的人放手 提交于 2020-01-22 13:41:24
1. TCP 连接 当网络通信时采用TCP协议时,在真正的读写操作之前,server与client之间必须建立一个连接,当读写操作完成后,双方不再需要这个连接时它们可以释放这个连接,连接的建立是需要三次握手的,而释放则需要4次握手,所以说每个连接的建立都是需要资源消耗和时间消耗的 经典的三次握手示意图: 经典的四次握手关闭图: 2. TCP 短连接 我们模拟一下TCP短连接的情况,client向server发起连接请求,server接到请求,然后双方建立连接。client向server发送消息,server回应client,然后一次读写就完成了,这时候双方任何一个都可以发起close操作,不过一般都是client先发起close操作。为什么呢,一般的server不会回复完client后立即关闭连接的,当然不排除有特殊的情况。从上面的描述看,短连接一般只会在client/server间传递一次读写操作 短连接的优点是:管理起来比较简单,存在的连接都是有用的连接,不需要额外的控制手段 3.TCP 长连接 接下来我们再模拟一下长连接的情况,client向server发起连接,server接受client连接,双方建立连接。Client与server完成一次读写之后,它们之间的连接并不会主动关闭,后续的读写操作会继续使用这个连接。 首先说一下TCP/IP详解上讲到的TCP保活功能

HTTP长连接与短连接

流过昼夜 提交于 2020-01-22 13:23:48
1. HTTP协议与TCP/IP协议的关系 HTTP的长连接和短连接本质上是TCP长连接和短连接。HTTP属于应用层协议,在传输层使用TCP协议,在网络层使用IP协议。IP协议主要解决网络路由和寻址问题,TCP协议主要解决如何在IP层之上可靠的传递数据包,使在网络上的另一端收到发端发出的所有包,并且顺序与发出顺序一致。TCP有可靠,面向连接的特点。 2. 如何理解HTTP协议是无状态的 HTTP协议是无状态的,指的是协议对于事务处理没有记忆能力,服务器不知道客户端是什么状态。也就是说,打开一个服务器上的网页和你之前打开这个服务器上的网页之间没有任何联系。HTTP是一个无状态的面向连接的协议,无状态不代表HTTP不能保持TCP连接,更不能代表HTTP使用的是UDP协议(无连接)。 3. 什么是长连接、短连接? 在HTTP/1.0中,默认使用的是短连接。也就是说,浏览器和服务器每进行一次HTTP操作,就建立一次连接,但任务结束就中断连接。如果客户端浏览器访问的某个HTML或其他类型的 Web页中包含有其他的Web资源,如JavaScript文件、图像文件、CSS文件等;当浏览器每遇到这样一个Web资源,就会建立一个HTTP会话。 但从 HTTP/1.1起,默认使用长连接,用以保持连接特性。使用长连接的HTTP协议,会在响应头有加入这行代码: Connection:keep-alive

HTTP长连接和短连接

喜夏-厌秋 提交于 2020-01-22 13:23:20
1. HTTP协议与TCP/IP协议的关系   HTTP的长连接和短连接本质上是TCP长连接和短连接。HTTP属于应用层协议,在传输层使用TCP协议,在网络层使用IP协议。IP协议主要解决网络路由和寻址问题,TCP协议主要解决如何在IP层之上可靠的传递数据包,使在网络上的另一端收到发端发出的所有包,并且顺序与发出顺序一致。TCP有可靠,面向连接的特点。 2. 如何理解HTTP协议是无状态的   HTTP协议是无状态的,指的是协议对于事务处理没有记忆能力,服务器不知道客户端是什么状态。也就是说,打开一个服务器上的网页和你之前打开这个服务器上的网页之间没有任何联系。HTTP是一个无状态的面向连接的协议,无状态不代表HTTP不能保持TCP连接,更不能代表HTTP使用的是UDP协议(无连接)。 3. 什么是长连接、短连接?    在HTTP/1.0中,默认使用的是短连接 。也就是说,浏览器和服务器每进行一次HTTP操作,就建立一次连接,但任务结束就中断连接。如果客户端浏览器访问的某个HTML或其他类型的 Web页中包含有其他的Web资源,如JavaScript文件、图像文件、CSS文件等;当浏览器每遇到这样一个Web资源,就会建立一个HTTP会话。 但从 HTTP/1.1起,默认使用长连接 ,用以保持连接特性。使用长连接的HTTP协议,会在响应头有加入这行代码: Connection

轮询、长轮询、长连接、websocket

早过忘川 提交于 2020-01-19 08:36:34
 Web端即时通讯技术:即时通讯技术简单的说就是实现这样一种功能:服务器端可以即时地将数据的更新或变化反应到客户端,例如消息即时推送等功能都是通过这种技术实现的。但是在Web中,由于浏览器的限制,实现即时通讯需要借助一些方法。这种限制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一般的Web通信都是浏览器先发送请求到服务器,服务器再进行响应完成数据的现实更新。   实现Web端即时通讯的方法:实现即时通讯主要有四种方式,它们分别是轮询、长轮询(comet)、长连接(SSE)、WebSocket。它们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在HTTP基础上实现的,包括短轮询、comet和SSE;另一种不是在HTTP基础上实现是,即WebSocket。下面分别介绍一下这四种轮询方式,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①轮询   短轮询的基本思路就是浏览器每隔一段时间向浏览器发送http请求,服务器端在收到请求后,不论是否有数据更新,都直接进行响应。这种方式实现的即时通信,本质上还是浏览器发送请求,服务器接受请求的一个过程,通过让客户端不断的进行请求,使得客户端能够模拟实时地收到服务器端的数据的变化。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比较简单,易于理解,实现起来也没有什么技术难点。缺点是显而易见的,这种方式由于需要不断的建立http连接,严重浪费了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的资源。尤其是在客户端,距离来说,如果有数量级想对比较大的人同时位于基于短轮询的应用中

长短连接,长短轮询

烂漫一生 提交于 2020-01-16 18:36:44
长短连接 网络上说HTTP分为长连接和短连接,其实本质上是说的TCP连接。TCP连接是一个双向的通道,它是可以保持一段时间不关闭的,因此TCP连接才有真正的长连接和短连接这一说。 HTTP协议没有长短连接这一说,HTTP协议是基于请求/响应模式的,因此只要服务端给了响应,本次HTTP请求就结束了。 HTTP协议说到底是应用层的协议,而TCP才是真正的传输层协议, 只有负责传输的这一层才需要建立连接 。 实际上,说HTTP请求和HTTP响应会更准确一些,而HTTP请求和HTTP响应,都是通过TCP连接这个通道来回传输的。 第一个问题 是不是只要设置Connection为keep-alive就算是长连接了? 当然是的,但要服务器和客户端都设置。 第二个问题 我们平时用的是不是长连接? 这个也毫无疑问,当然是的。(现在用的基本上都是HTTP1.1协议,你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基本上Connection都是keep-alive。而且HTTP协议文档上也提到了,HTTP1.1默认是长连接,也就是默认Connection的值就是keep-alive) 第三个问题 我们大部分都是用的长连接,但是长连接不是一般用于交互比较频繁的应用吗?像我们这种普通的Web应用,比如博客园这种,或者我的个人博客这种,长连接有什么用? 长连接意味着连接会被复用, 既然长连接是指的TCP连接,也就是说复用的是TCP连接

计算机网络常见面试题

混江龙づ霸主 提交于 2020-01-16 16:06:08
一 OSI与TCP/IP各层的结构与功能,都有哪些协议? 小说网 m.198200.com 学习计算机网络时我们一般采用折中的办法,也就是中和 OSI 和 TCP/IP 的优点,采用一种只有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这样既简洁又能将概念阐述清楚。 结合互联网的情况,自上而下地,非常简要的介绍一下各层的作用。 1.1 应用层 应用层(application-layer)的任务是通过应用进程间的交互来完成特定网络应用。应用层协议定义的是应用进程(进程:主机中正在运行的程序)间的通信和交互的规则。对于不同的网络应用需要不同的应用层协议。在互联网中应用层协议很多,如域名系统DNS,支持万维网应用的 HTTP协议,支持电子邮件的 SMTP协议等等。我们把应用层交互的数据单元称为报文。 域名系统 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缩写 DNS,Domain Name被译为域名)是因特网的一项核心服务,它作为可以将域名和IP地址相互映射的一个分布式数据库,能够使人更方便的访问互联网,而不用去记住能够被机器直接读取的IP数串。(百度百科)例如:一个公司的 Web 网站可看作是它在网上的门户,而域名就相当于其门牌地址,通常域名都使用该公司的名称或简称。例如上面提到的微软公司的域名,类似的还有:IBM 公司的域名是 www.ibm.com、Oracle 公司的域名是 www.oracle.com

websokect的原理

强颜欢笑 提交于 2020-01-16 03:07:36
WebSocket 机制 以下简要介绍一下WebSocket的原理及运行机制。 WebSocket是HTML5下一种新的协议。它实现了浏览器与服务器全双工通信,能更好的节省服务器资源和带宽并达到实时通讯的目的。它与HTTP一样通过已建立的TCP连接来传输数据,但是它和HTTP最大不同是: WebSocket是一种双向通信协议。在建立连接后,WebSocket服务器端和客户端都能主动向对方发送或接收数据,就像Socket一样; WebSocket需要像TCP一样,先建立连接,连接成功后才能相互通信。 传统HTTP客户端与服务器请求响应模式如下图所示: WebSocket模式客户端与服务器请求响应模式如下图: 上图对比可以看出,相对于传统HTTP每次请求-应答都需要客户端与服务端建立连接的模式,WebSocket是类似Socket的TCP长连接通讯模式。一旦WebSocket连接建立后,后续数据都以帧序列的形式传输。在客户端断开WebSocket连接或Server端中断连接前,不需要客户端和服务端重新发起连接请求。在海量并发及客户端与服务器交互负载流量大的情况下,极大的节省了网络带宽资源的消耗,有明显的性能优势,且客户端发送和接受消息是在同一个持久连接上发起,实时性优势明显。 相比HTTP长连接,WebSocket有以下特点: 是真正的全双工方式,建立连接后客户端与服务器端是完全平等的

dubbo架构原理

霸气de小男生 提交于 2020-01-14 00:13:24
什么是Dubbo? Dubbo是一个RPC远程调用框架, 分布式服务治理框架 什么是Dubbo服务治理? 服务与服务之间会有很多个Url、依赖关系、负载均衡、容错、降级、路由规则、自动注册服务。 Dubbo架构 节点角色说明: Provider: 暴露服务的服务提供方。 Consumer: 调用远程服务的服务消费方。 Registry: 服务注册与发现的注册中心。 Container:服务器容器 Monitor: 统计服务的调用次调和调用时间的监控中心。 调用关系说明【重点】: 服务容器负责启动,加载,运行服务提供者。 服务提供者在启动时,向注册中心注册自己提供的服务。 服务消费者在启动时,向注册中心订阅自己所需的服务。 注册中心返回服务提供者地址列表给消费者,如果有变更,注册中心将基于长连接推送变更数据给消费者。 服务消费者,从提供者地址列表中,基于软负载均衡算法,选一台提供者进行调用,如果调用失败,再选另一台调用。 服务消费者和提供者,在内存中累计调用次数和调用时间,定时每分钟发送一次统计数据到监控中心。 - 连通性: 注册中心负责服务地址的注册与查找,相当于目录服务,服务提供者和消费者只在启动时与注册中心交互,注册中心不转发请求,压力较小 监控中心负责统计各服务调用次数,调用时间等,统计先在内存汇总后每分钟一次发送到监控中心服务器,并以报表展示

Apache Rocketmq 架构设计(三)

元气小坏坏 提交于 2020-01-13 01:57:25
架构设计 1 技术架构 RocketMQ架构上主要分为四部分,如上图所示: Producer:消息发布的角色,支持分布式集群方式部署。Producer通过MQ的负载均衡模块选择相应的Broker集群队列进行消息投递,投递的过程支持快速失败并且低延迟。 Consumer:消息消费的角色,支持分布式集群方式部署。支持以push推,pull拉两种模式对消息进行消费。同时也支持集群方式和广播方式的消费,它提供实时消息订阅机制,可以满足大多数用户的需求。 NameServer:NameServer是一个非常简单的Topic路由注册中心,其角色类似Dubbo中的zookeeper,支持Broker的动态注册与发现。主要包括两个功能:Broker管理,NameServer接受Broker集群的注册信息并且保存下来作为路由信息的基本数据。然后提供心跳检测机制,检查Broker是否还存活;路由信息管理,每个NameServer将保存关于Broker集群的整个路由信息和用于客户端查询的队列信息。然后Producer和Conumser通过NameServer就可以知道整个Broker集群的路由信息,从而进行消息的投递和消费。NameServer通常也是集群的方式部署,各实例间相互不进行信息通讯。Broker是向每一台NameServer注册自己的路由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