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边

阿里云引领云原生进化,智能、互联、可信三位一体

冷暖自知 提交于 2020-08-05 11:14:29
云原生技术不但可以最大化云的弹性,帮助企业实现降本提效,而且还有着更多创新的想象空间。云原生将和 AI、边缘计算、机密计算等新技术相结合,进入新的进化阶段,为数字经济构建智能、互联、信任三位一体的创新基础设施。 首届 KubeCon 2020 线上峰会圆满结束,阿里云作为 CNCF 最重要的云原生布道伙伴,此次携 37 位云原生专家与广大开发者分享了 27 场演讲,云原生话题丰富度在本场活动中位居首位。作为峰会的压轴主题演讲, CNCF 理事会成员、阿里云容器服务负责人易立发表演讲《云原生,数字经济技术创新基石》 ,重点介绍了阿里云如何通过开源云原生技术与开放云原生产品,帮助企业提升面向疫情的应变能力,拥抱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机遇。与此同时,与大家分享了阿里云对云原生技术普惠和云原生操作系统的思考,并详解阿里云 ACK Pro、ASM、ACR EE、ACK@Edge 等四款企业级容器新品。 相关文章推荐: 提前剧透|KubeCon 2020 峰会上阿里云要展示什么大杀器? 疫情当前,云原生为数字经济按下快进键 2020 年,疫情突发之后,政府、企业和学校对在线协作的需求猛增。 “ 上班用钉钉,上学云课堂,出门健康码,订菜送到家” 成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数字经济发展势头空前高涨。这背后是一系列云计算、云原生技术支撑的业务创新, 云原生正在打通数字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

物联网学习笔记(摘录)

不羁岁月 提交于 2020-08-05 07:06:19
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 物联网 是一个基于 互联网 、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它具有普通对象设备化、自治终端互联化和普适服务智能化3个重要特征。 即把所有物品通过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即物物相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 物联网分三层:感知层、网络传输层、应用层。 边缘计算,是指在靠近物或数据源头的一侧,采用网络、计算、存储、应用核心能力为一体的开放平台,就近提供最近端服务。 其应用程序在边缘侧发起,可以产生更快的网络服务响应,满足行业在实时业务、应用智能、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的基本需求。 因此,在引入边缘计算层后,很多物联网应用能够给予更快的响应,同时也更加安全可靠。 目前,国内的大厂比如腾讯IECP、阿里Link Edge、华为IEF,都已经可以提供完整的边缘计算解决方案。 以腾讯IECP的智慧工厂方案为例,边缘计算解决了需要快速响应的场景下,由边缘节点提供服务,并做好云边、边端的协调处理,保证离线条件下,本地服务不会中断、同时加快系统的响应效率。 工业领域应用不断加强:物联网终端、及边缘计算节点,目前已经与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深度整合,并已经实现大幅提高制造效率、改善产品质量

阿里云杨敬宇:边缘计算行业通识与阿里云ENS的技术演进之路

匆匆过客 提交于 2020-08-05 01:56:26
近日,阿里云杨敬宇在CSDN阿里云核心技术竞争力在线峰会上进行了《5G基础设施-阿里云边缘计算的技术演进之路》主题演讲,针对5G时代下,行业和技术的趋势、边缘计算产业通识以及阿里云边缘计算从过去到未来的技术演进之路进行分享。 5G+AI需求推动边缘计算不断向前 算力分布形态发生根本变化 回顾历史,自从1994年接入互联网,已经有20多年的时间,从应用场景看,终端从PC时代走到了移动时代,也包括电视、摄像头、IoT等终端。而背后的基础设施也从早期的自建服务器,到当前全站上云这种模式。整体看来,网络架构是云、端两层架构。 当5G来临,消费互联网逐渐向产业互联网延伸,物联网、工业互联网、车联网、医疗健康、在线教育、企业远程视频会议等大带宽、低时延、大流量的场景被激活,原有的云、端两层网络架构很难满足新的产业互联网之下对低时延、低成本以及本地化计算的需求,这就促成了边缘计算出现的第一波应用。与此同时,5G的一个关键特性是,与2G、3G、4G的管道形式不同,5G允许在基站或者网络中的任何位置进行分流,所以5G也为边缘计算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行性。以上两点,是边缘计算在5G时代走上风口的最核心原因。 在云、端两层网络架构中,计算要么发生是在云上,要么在手机、PC、电视机等终端上面,随着IoT万物智联的普及,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智能家居、智慧城市、自动驾驶、云办公、3D视频等新型的产业应用出现之后

SUSE收购Rancher,成为企业级Kubernetes管理领域的市场领导者

拟墨画扇 提交于 2020-07-28 12:41:13
【全球财经观察 | 新闻速递】 北京时间2020年7月8日,全球最大的独立开源公司SUSE与业界应用最为广泛的Kubernetes管理平台创建者Rancher Labs(以下简称Rancher)共同宣布,双方已就SUSE收购Rancher事宜正式达成最终协议。此次收购将使SUSE/Rancher成为企业级Linux、容器、Kubernetes、边缘计算领域的首选开源公司。 “对于IT行业而言,这是一个意义非凡的时刻,因为此次并购是两个开源领域领导者的联合。SUSE是企业级Linux、边缘计算和AI的领导者,此次与企业级Kubernetes管理领域的领导者Rancher的合并,将为全球的IT市场注入全新的可能,以帮助客户加速其数字化转型之旅。”SUSE首席执行官Melissa Di Donato表示, “SUSE和Rancher的结合,将为市场带来先前罕有的、能在全球范围内提供技术支持的、包含云原生技术在内的100%真正开源的产品组合,从而帮助我们的客户从边缘、到数据中心、再到云上,实现整个业务的持续无缝创新。” 为客户和合作伙伴释放云原生的未来 随着企业的IT部门越来越多地寻求利用云来实现创新并推动数字化转型,Kubernetes已迅速成为企业IT战略的核心支柱。Gartner预测,随着采用云原生的应用程序和基础架构的企业数量大幅增加,到2024年

5G时代下,边缘计算产品的未来展望

不打扰是莪最后的温柔 提交于 2020-07-28 01:54:43
云栖号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行业资讯 】 在这里您可以找到不同行业的第一手的上云资讯,还在等什么,快来! 一、边缘计算市场潜力 5G基建如火如荼,万物互联互融将成为新战场 2019年6月6号上午工信部宣布正式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广电四家企业颁发5G牌照,中国正式进入5G元年。 在过去一年里,各大运营商已开始在全国范围里布局建设5G基站,目前已建5G基站超25万个,预计年底我国建设5G基站超60万个,覆盖全国地级以上城市。 5G技术三大特性eMBB(增强移动带宽)、URLLC(超可靠超低延时通信)、mMTC(大连接物联网),将帮助整个社会构建起万物互联互融,如无人驾驶、可穿戴设备、云计算、智能家居、远程医疗、智慧城市等海量物联网在5G加持下,能够实现真正物-物、人-物,人-人互联互融,同时也将迎来井喷式发展。 边缘计算将无处不在 据IDC预测,2020年底将有超过500亿终端和设备联网,其中超过50%数据需要在网络边缘侧分析、处理与存储。 万物互联互融时代对技术基本需求是“低时延、大带宽、大连接、下沉(本地)化”,而传统人联网时代“云端二体协同计算”已无法满足“低时延、低成本”需求,带宽成本与传输时延已成为瓶颈。 需要引入边缘计算(即是在更靠近终端网络边缘侧提供服务)来解决此问题,构建“云边端三体协同”计算组合形态:将云计算力下沉到靠近终端边缘节点(ENS)上

聚焦行业云原生,为传统企业转型提供破局之刃

痴心易碎 提交于 2020-05-08 16:25:12
云栖号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行业资讯 】 在这里您可以找到不同行业的第一手的上云资讯,还在等什么,快来! 【51CTO.com原创稿件】全面云化时代悄然开启,业务上云逐渐成为大势所趋。对传统企业而言,如果说云迁移解决了传统应用软件在云环境中的使用问题,达成了“能用”,那么原生化改造要解决的就是“好用”的问题,便于最大程度发挥云的优势,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 为了加速云原生的行业应用进程,百易传媒(DOIT)联合中国计算机学会存储专委会、中国电子学会、武汉国家光电实验室,邀请国内外领先的云原生应用厂商的专家,共同组织编纂了《行业云原生应用报告指南》白皮书。日前,由百易传媒牵头的行业云原生应用报告新闻发布会在线上召开。百易传媒主编宋家雨担任会议主持,多位技术专家、白皮书编委核心成员出席本次会议。 变化催生需求,传统行业谋求“新生” 围绕白皮书的编制背景、逻辑结构及目的,宋家雨进行了简要介绍。传统行业和企业面对互联网的冲击非常被动,究其根源,在于IT基础设施架构支撑能力的滞后,这种滞后的集中表现就是云原生应用。白皮书正是聚焦于此,内容覆盖云原生应用的相关技术、落地路径、全局影响、安全保障等等,从用户的角度提供专业分析,助力传统企业应对市场需求加速业务创新。 针对云原生的行业应用,列席专家进而作了多角度的补充阐释。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教授谢长生认为

拿下 Gartner 容器产品第一,阿里云打赢云原生关键一战!

。_饼干妹妹 提交于 2020-04-21 17:27:14
云栖号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行业资讯 】 在这里您可以找到不同行业的第一手的上云资讯,还在等什么,快来! 近日,Gartner 发布 2020 年公共云容器报告,据报告显示,阿里云和 AWS 拥有最丰富的产品布局,覆盖 9 项产品能力,并列排名第一。 据 Gartner 分析师评论,阿里云拥有丰富的容器产品形态,在中国市场表现强劲,在 Serverless 容器、服务网格、安全沙箱容器、混合云和边缘等 9 个产品领域具备良好的技术发展策略。 阿里云已连续两年成为唯一入选的中国企业,如今阿里云容器在全球 19 个公共云可用区开服,服务规模增速连续多年超 400%,支撑上万个集群、拥有数百万容器。 所谓十年磨一剑,作为国内最早布局容器技术的公司之一的阿里云,其背后是怎样的技术演进历程?对此,笔者连线专访阿里云容器服务研发总监易立,揭秘阿里云在云计算时代容器技术的发展路径,剖析行业发展新趋势。 易立,阿里云容器服务研发总监 1.起底阿里云容器的技术演进历程 如今阿里云容器的表现亮眼,但其背后是阿里十年来的投入与历练: 早在 2011 年,Docker 技术尚未出现之际,阿里内部已开始大规模应用容器技术; 2015 年 12 月,阿里云正式对外提供容器服务; 2016 年,阿里在双十一的核心业务链路完全实现容器化,容器技术支撑起来双十一的整体交易系统,交易峰值达每秒 17.5 万笔。

连续两年入选Gartner公共云容器,阿里云在边缘容器方面做了什么?

狂风中的少年 提交于 2020-04-15 17:24:38
【推荐阅读】微服务还能火多久?>>> 最近,Gartner发布了2020年公共云容器报告,阿里云连续两年成为唯一入选的中国企业。报告显示,阿里云容器服务在中国市场表现强劲,产品形态丰富,在 Serverless 容器、服务网格、安全沙箱容器、混合云和边缘等领域,具备良好的技术发展策略。 聚焦于边缘侧,容器和边缘原生的趋势正在逐步蔓延,容器和K8s带来的技术变革也非常适应边缘资源的特点。阿里云在边缘容器方面不断进行技术投入与产品创新,技术发展策略也获得了行业的认可。 边缘容器的诞生 在去年6月,阿里云边缘节点服务(ENS)与容器服务ACK融合打通,在业界率先推出边缘容器ACK@Edge, 打造通用的边缘容器云原生基础设施,致力于实现云-边-端一体化协同,通过非侵入增强方式,完美拓展云原生的边界。 边缘容器ACK@Edge针对边缘及设备进行如访问协议、同步机制、网络兼容、安全机制的种种优化,实现有限资源的充分发挥以及高效管理运维,赋能开发者快速将业务下沉至边缘,更加简单、敏捷地应用边缘计算,降低边缘应用的运维工作量,提升边缘计算业务创新效率。 边缘容器的价值 第一,通过融合计算平台,来实现底层资源的统一管控、调度、运维,这样用户无需关心底层资源及基础设施; 第二,通过一系列边缘网关来实现,云边、边边协同通信需求,这样用户可以有更多的网络模型,来处理云边、边边以及边端的网络通信; 第三

拿下 Gartner 容器产品第一,阿里云打赢云原生关键一战

家住魔仙堡 提交于 2020-04-14 12:07:26
【推荐阅读】微服务还能火多久?>>> 云栖号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行业资讯 】 在这里您可以找到不同行业的第一手的上云资讯,还在等什么,快来! 近日,Gartner 发布 2020 年公共云容器报告,据报告显示,阿里云和 AWS 拥有最丰富的产品布局,覆盖 9 项产品能力,并列排名第一。 据 Gartner 分析师评论,阿里云拥有丰富的容器产品形态,在中国市场表现强劲,在 Serverless 容器、服务网格、安全沙箱容器、混合云和边缘等 9 个产品领域具备良好的技术发展策略。 阿里云已连续两年成为唯一入选的中国企业,如今阿里云容器在全球 19 个公共云可用区开服,服务规模增速连续多年超 400%,支撑上万个集群、拥有数百万容器。 所谓十年磨一剑,作为国内最早布局容器技术的公司之一的阿里云,其背后是怎样的技术演进历程?对此,笔者连线专访阿里云容器服务研发总监易立,揭秘阿里云在云计算时代容器技术的发展路径,剖析行业发展新趋势。 易立,阿里云容器服务研发总监 1.起底阿里云容器的技术演进历程 如今阿里云容器的表现亮眼,但其背后是阿里十年来的投入与历练: 早在 2011 年,Docker 技术尚未出现之际,阿里内部已开始大规模应用容器技术; 2015 年 12 月,阿里云正式对外提供容器服务; 2016 年,阿里在双十一的核心业务链路完全实现容器化,容器技术支撑起来双十一的整体交易系统

KubeEdge创始人 课后答疑——《KubeEdge云边协同&云端组件设计》

不羁岁月 提交于 2020-01-07 03:20:42
【推荐】2019 Java 开发者跳槽指南.pdf(吐血整理) >>> 11月21日视频直播了KubeEdge系列课程的第二课《KubeEdge云边协同&云端组件设计》,课程首先回顾了KubeEdge的云、边、端三层整体架构。再针对KubeEdge的云上部分,分析了云端组件与K8s Master的关系、各个云端组件的设计原理,Device API的设计原理、云边消息可靠协同的设计原理等,详情见本次课程回放。 回放地址: 媒体中心 Q1:云端环境部署好后,状态处于Notready,云端检测边缘端状态流程是怎样的?(k8s版本 1.15.0,docker -ce 1.18,ubuntu 最新版本) A1:云端 检测边缘节点状态的工作流程:1. 边缘节点通过Edgehub->Cloudhub->EdgeController->KubeAPIserver将节点状态信息上报到K8s中。之后流程与K8s原生架构一致, 根据上报的状态信息,K8s通过原生的node-controller来设置node的状态。 云端环境部署好后,状态处于Notready,可能的情况是云边的通道(Cloudhub与Edgehub)通信失败,考虑网络地址或证书配置有问题。 Q2 :能否简单对比KubeEdge与国内外的主流同类型平台产品 A2: 1 . 同类平台里的EdgeX Foundry偏重于端侧设备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