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边

2020 深圳 Gopher Meetup 上线啦!

跟風遠走 提交于 2020-10-06 07:59:15
10.17 Gopher Meetup 深圳站 Go 中国社区联合华为云,即将为深圳的 Gopher 们带来一场技术盛宴。本次 Meetup 邀请了来自华为云微服务、华为云边缘计算、腾讯IEG和腾讯云的技术专家们,交流分享使用 Go 语言的开发和应用经验。干货内容,现场交流,不容错过。 时间:2020.10.17 13:30-17:30 地点:广东深圳市南山区科园路1001号深圳市软件产业基地4A栋一层 Tips:性急的 Gopher 可以直接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行报名~ No.1 华为云的go语言云原生实践 田晓亮|华为云工程师 负责华为云微服务相关产品的架构设计和落地,开发了国内首个go语言微服务框架和服务网格方案。国内早期云服务从业者,在PaaS,微服务,混合云,Devops,APM方向均有深入的实践经验。 内容简介 华为进军云计算后,就引入了kubernetes,promethues等云原生项目,自然也开始大范围使用go语言自研云服务,几年前go的生态也不完善,所以这时候自然就是要自己从头到尾编写工具库,另外也要落地微服务架构模式,自然有大量基础能力需要编写,go chassis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我将介绍如何利用编写并在华为云治理大规模go云原生应用。 No.2 服务网格在边缘计算领域的实践与探索 李呈隆|华为云边缘云创新Lab工程师 华为云边缘云创新Lab工程师

OPC UA和TSN如何推动工业自动化平台中IT和OT的合并

喜你入骨 提交于 2020-10-02 08:57:53
前言 开放平台通信(OPC)基金会进入工业自动化领域,为混乱的自动化场景带来了秩序,由各个领域提供与其硬件相关的专有解决方案。早期的OPC标准(例如OPC统一体系架构(UA))试图创建标准化的竞争环境,以减少使用一个供应商的限制。使用OPC UA,可以搭建非供应商相关技术,该技术共享数据并跨所有供应商的自动化技术进行通信。23年后,OPC UA为发布/订阅奠定了基础,现在又为时间敏感网络(TSN)的集成奠定了基础。因此,增加了信息交换的可预测性。 TSN的引入旨在为IT和运营技术(OT)做好OPC UA标准在工业自动化早期所做的工作。这意味着,随着TSN标准化,通过与IT相关的软件和硬件进行通信,以及处理过程控制和设备监视的操作技术将变得更加精简和安全。目标是为每个工业自动化过程提供现场级设备中的端到端互操作性。今天,工业自动化界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已经与OPC UA和TSN标准签署了合作协议,以实现与供应商无关的集成工业4.0的方法。 OPC基金会的里程碑式的声明创造了一个场景,该场景的成功将导致IT公司如我们今天所知的那样进入自动化和工业4.0运动的全新领域。 本文将讨论: - OPC UA和TSN对工业过程自动化的影响 - 对工业自动化感兴趣的IT公司的新入口的好处 - IT企业在跨越IT与OT之间的鸿沟时将面临的挑战 分析OPC UA和TSN对工业自动化的影响

很特别,中国电子将推出名为“中国电子云”的云服务

眉间皱痕 提交于 2020-09-29 11:08:17
【全球财经观察 | 新闻速递】 2020年9月4日获悉,中国电子近期将推出名为“中国电子云”的云服务。该云服务号称是一朵“自主可控的云”,采取“专属公有云”模式,和目前市场上的公有云服务有所不同的是,即将被推上前台的中国电子云并不面向所有客户敞开大门,主要面向政府机构和国企央企提供云服务,而非一般的民营企业。(新闻来源:财经 周源) 阿明(Aming)微评: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China Electronics Corporation,CEC,简称中国电子),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独资特大型集团公司,也是中国最大的国有IT中央企业。 中国电子云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整合多方云服务能力,专为政府、公共服务机构、大型集团企业打造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作为专属公有云,中国电子云具备IaaS、PaaS和SaaS全栈能力,依托中国电子领先的网信产业和技术能力,构建开放、创新、协作的商业模式和生态体系,极致产品化部署,为客户提供安全可信、持续进化、自主运营、智能运维的云边端全场景解决方案。 中国云计算领域,特别是公有云及相关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对于用户来说,这是好事。一方面可以提升自己的云选择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云供应商的服务能力与水平。 对于云厂商来说,这也是好事。竞争的加剧,那么唯一的出路就是提升云服务带给用户的价值,如何实现云技术到用户云应用的价值转换

5G边缘计算:开源架起5G MEC生态发展新通路

笑着哭i 提交于 2020-09-28 19:40:50
摘要:‍‍ 本文尝试从‍‍边缘计算的角度来阐述了‍‍为什么‍‍要把边缘计算当做一种新的生产关系来构建,‍‍以及如何用开源来构建这种新的生产关系。 5G推动新一轮工业革命 过去‍‍人类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每一次都带来了‍‍‍‍物质、能量或者信息的自由移动。第一次工业革命,‍‍有了蒸汽机和铁路作为管道,‍‍把煤炭运到各个地方,实现了物质的自由移动。‍‍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些地方‍‍没有路可以‍‍把煤运进去,‍‍通过‍‍电网作为传输能量的网络,‍‍实现了能量的自由移动,‍‍也使得没有煤没有路的地方实现生产和生活。‍‍第三次工业革命,从‍‍‍‍电报到电话,再到互联网的一百多年里,实现了信息的自由移动。这三次‍‍工业革命背后都带来了三次大的城市化。 毫无疑问,随着5G的建设‍‍和新基建的‍‍开端。‍‍我们已经在经历一场第四次工业革命。‍‍第四次工业革命‍‍不同于前三次,‍‍它是在前三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上的一种‍‍智能叠加,‍‍有了这次工业革命,相信传统的‍‍交通、医疗等‍‍千行百业都更加智能化,也必将带来第四次再城市化的进程。 发展5G边缘计算需要构建新的生产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最权威的阐述者马克思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也会反作用于生产力。 过去几十年,通信业的发展经历了‍‍三次大变革,‍‍从最先的‍‍IP化到网业分离,再到现在的数字化,‍‍这个过程中,‍

聚焦2020云栖大会 边缘计算专场畅谈技术应用创新

十年热恋 提交于 2020-09-27 04:45:29
简介: 一年一度科技圈盛事—云栖大会如期上演,本届大会以“数智未来,全速重构”为主题,与业界同仁、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了一场数字时代的云上相聚。于9月18日下午举办的边缘计算技术应用创新专场中,阿里云携手甘肃省公路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华数传媒网络有限公司、首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等产业伙伴,分别从产品架构、技术创新、行业应用等维度,进一步阐述“边缘计算即城市计算”的技术思考。 9月17-18日,一年一度科技圈盛事——云栖大会如期上演,本届大会以“数智未来,全速重构”为主题,历时2天,首次采用云上云栖的模式,与业界同仁、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了一场数字时代的云上相聚。其中,边缘计算技术领域因5G商用落地而备受瞩目,边缘计算技术应用创新专场也受到了网友的强势围观。 于9月18日下午举办的边缘计算技术应用创新专场中,阿里云携手甘肃省公路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华数传媒网络有限公司、首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等产业伙伴,分别从产品架构、技术创新、行业应用等维度,进一步阐述“边缘计算即城市计算”的技术思考。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蒋雁翔认为:边缘计算作为中心云计算的延伸,天然具有分散部署、广域覆盖、环境复杂等特性,正因为这些特性,边缘计算和边缘网络必须形成云网一体,才能让计算变得更灵活,适用于更多的应用场景。 谈到阿里云边缘计算的进展,蒋雁翔表示,目前,阿里云已经在“边缘-边缘”、“边缘-中心

OpenYurt 开箱测评 | 一键让原生 K8s 集群具备边缘计算能力

你离开我真会死。 提交于 2020-08-20 01:01:56
云栖号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行业资讯 】 在这里您可以找到不同行业的第一手的上云资讯,还在等什么,快来! 作者 | 郑超 阿里云高级开发工程师 随着物联网技术以及 5G 技术的高速发展,将云计算的能力延伸至边缘设备端,并通过中心进行统一交付、管控,已成为云计算的重要发展趋势。为服务更多开发者把握这一趋势,5 月 29 日,阿里巴巴正式对外开源了基于 ACK@Edge(边缘集群托管服务)的云原生边缘计算框架 —— OpenYurt。 自 OpenYurt 开源以来受到了开发者的关注,今天这篇文章将带大家快速上手 OpenYurt ,介绍如何使用 OpenYurt 提供的命令行管理工具 Yurtctl, 高效快速地部署 OpenYurt 集群。 OpenYurt 介绍 OpenYurt 主打“云边一体化”概念, 依托 Kubernetes 强大的容器应用编排能力,满足了云-边一体化的应用分发、交付、和管控的诉求。相较于其他基于 Kubernetes 的边缘计算框架,OpenYurt 秉持着“最小修改”原则,通过在边缘节点安装 Yurthub 组件,和在云端部署 Yurt-controller-manager,保证了在对 Kubernetes 零侵入的情况下,提供管理边缘计算应用所需的相关能力。OpenYurt 能帮用户解决在海量边、端资源上完成大规模应用交付、运维、管控的问题

产业安全专家谈 | 航空产业驶入数字化快车道,如何升级智慧航空新体验?

馋奶兔 提交于 2020-08-18 13:06:36
智能化和数字化是航空产业的未来,“新基建”正在加速推进航空数字化进程。6月16日,腾讯与海航集团、多尼卡围绕“智慧航空+自贸港”达成战略合作,三方将通过高标准、高质量的建设和运营,以实际行动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注入活力 (点击详情) 。7月30日,海南航空首架搭载数字客舱的“智慧航班”成功起航 (点击详情) 。 海航打造数字客舱的初衷是什么?智慧航班“智慧”在哪儿?机上生活未来还有哪些想象空间? 由腾讯安全联合云+社区打造的「产业安全专家谈」第二十四期,邀请到海航航空数字化办公室副总经理唐立超、腾讯数字交通总经理刘伯恒、多尼卡副总裁许江波 ,结合三方打造海南航空“智慧航班”的经验,带我们领略数字航空新体验。 Q1:海航为什么要发力打造数字客舱? 唐立超: 海航是海南岛的名片,也是连接世界的桥梁。我们希望通过打造机上Wi-Fi,一方面给旅客提供更加愉悦的体验和数字客舱服务;另一方面,作为自贸岛的一份子,我们希望能够让未来海航进出海南的航线,成为自贸岛的宣传窗口,把海南自贸岛的政策以及更多旅游信息、更好的资源,带给来自世界各地的旅客朋友,同时吸引更多人才来到海南,为海南自贸岛的发展做贡献。 Q2:此次合作中,腾讯发挥了什么样的资源和技术优势? 刘伯恒: 我们的数字客舱产品联合腾讯云、腾讯安全,共同为航空公司打造了一套连接航前、航中、航后的服务系统,在提升客舱服务质量

从私有云PK中胜出,乘风破浪的云海OS何以领跑市场?

感情迁移 提交于 2020-08-18 11:24:17
日前,市场研究公司GlobalData公布最新的全球私有云解决方案评估报告中,基于OpenStack的浪潮云海OS在全球同类产品中晋升为最高“Leader”评级。 具体的测评结果显示,浪潮在整体以及软件环境、硬件环境和管理环境三个细分项中评级均为“Leader”,云海OS也随之成为全球首个获得最高评级的私有云解决方案。 五大维度定义行业领导者 产品能力不断迭代创新 据了解,GlobalData私有云评级共有五个维度,分别是私有云产品对于软件环境的支撑;对于硬件如服务器、存储、网络、不同架构CPU等异构基础设施的支撑;云管能力,包括资源管控能力,混合云、多云、边缘计算的管理能力;私有云服务团队、服务体系等服务能力;对国内外知名的公有云兼容性能力等。 云海OS在其中的软件管理、硬件管理及管理环境三个方面获评“Leader”级别。在软件管理方面,云海OS具备最广泛的兼容性,可兼容不同的虚拟化平台,包括VMware ESXi、PowerVM、KVM和Xen以及兼容OpenStack和Kubernetes,并且具有统一API和标准SDK可适配第三方产品。 在硬件管理方面,云海OS可实现X86、ARM、MIPS、Power等多类型通用芯片及GPU、FPGA等不同协处理器的统一调度管理,支持不同厂商服务器、存储、SDN。 在管理环境方面,云海OS构建了具有AI能力的全栈服务环境

看得清摸得到的未来

僤鯓⒐⒋嵵緔 提交于 2020-08-17 13:52:10
你所描绘的美好,对于某些人来说,不过是一个笑话。刘十三根本不知道牡丹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一切都是他的自作多情,而牡丹也早已心猿意马,傍上大款,随时踢开刘十三去过自己看得清摸得到的未来。或许,牡丹也爱着刘十三,但是牡丹更知道小平头虽然并不一定会给自己带来幸福,但是一定可以给自己带来体面的生活,而刘十三除了长得帅一点,没有钱也没有背景,一无所有,有的也就是他时常提起的云边镇小卖部。 来源: oschina 链接: https://my.oschina.net/u/4501906/blog/4316438

系列文章(十一)丨边缘计算的安全思考

∥☆過路亽.° 提交于 2020-08-17 11:40:06
*本文作者系VMware中国研发中心研发总监 路广 从 文章(二) 到 文章(十) ,我们讨论的重点都是边缘计算系统内对用户可直接产生使用价值的功能,涵盖构造、部署、编排、集成、管理、运维、智能加速等话题。本篇讨论的中心是安全,即如何降低风险、应对挑战,响应威胁。 在与众多用户的交流中,我们发现大家对安全的一个流行看法是:技术复杂的业务负担。即“完全不做不大好,做得太少易暴雷,做得太多划不来,做得很好显不出,做到多深难把握”。尤其是对于边缘计算这种新兴的计算模式,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很多用户最关心的是它如何带来更多的业务价值,对于安全加固常常是次一级的考虑因素。 我们充分理解这样的考虑。本文试图以一种宏观的视角来描述云边协同环境内的安全状态,提出若干技术思路,以资普遍性的讨论。至于在某用户的某实际系统中应该如何实施,是利益相关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可以的,不是本文的目标。 第十一篇 边缘计算的安全思考 原生安全 安全和边缘计算行业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共同点,非常碎片化。 据统计,全球共有数千家安全厂商,分布在几十个不同的领域上。 内置 一般的安全产品经常是由系统平台厂商之外的独立专业厂商来提供的。就像在完整的衣服上打补丁:随着发现的问题增加,补丁也越来越多,最后整个系统的可维护性也越来越差。 究其根本原因,外接的安全性意味着太多产品、代理和策略集。 如果能将安全性内置到基础架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