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P】彻底搞懂BERT
# 好久没更新博客了,有时候随手在本上写写,或者Evernote上记记,零零散散的笔记带来零零散散的记忆o(╥﹏╥)o。。还是整理到博客上比较有整体性,也方便查阅~ 自google在2018年10月底公布BERT在11项nlp任务中的卓越表现后,BERT(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 from Transformers)就成为NLP领域大火、整个ML界略有耳闻的模型,网上相关介绍也很多,但很多技术内容太少,或是写的不全面半懂不懂,重复内容占绝大多数 (这里弱弱吐槽百度的搜索结果多样化。。) 一句话概括,BERT的出现,彻底改变了 预训练产生词向量 和 下游具体NLP任务 的关系,提出龙骨级的训练词向量概念。 目录: 词向量模型:word2vec, ELMo, BERT比较 BERT细则:Masked LM, Transformer, sentence-level 迁移策略:下游NLP任务调用接口 运行结果:破11项NLP任务最优纪录 一、词向量模型 这里主要横向比较一下word2vec,ELMo,BERT这三个模型,着眼在模型亮点与差别处。 传统意义上来讲,词向量模型是一个工具,可以把真实世界抽象存在的文字转换成可以进行数学公式操作的向量,而对这些向量的操作,才是NLP真正要做的任务。因而某种意义上,NLP任务分成两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