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模型

信息分析

久未见 提交于 2019-11-28 10:17:15
信息 减少冲突的不确定性(和解决矛盾的原则是一样的) 流程 用户提出问题(需求细化) --> 何时需要响应,用户是谁,用途是什么,使用背景和根本目的是什么,信息处理的输出形式 | 响应问题 (计划--->问题分解 [假设,评估,预测] ,信息搜集,处理,分析,回应) | 实时获取新的信息,回答未回答的问题 (用户会根据现有信息与目标,更新需求内容) 创建目标模型 --> 情报搜集 --> 综合与分析 模式分析,趋势预测,文献评估,统计分析 网络关系模型 趋势发展模型 仿真 基本要求 情报共享 客观分析信息 了解用户相关以及需求 评估信息来源真实性 分析结论偏左还是偏右,概率性内容转化为结论性信息 信息来源 图像视频 网络统计数据获取 信号 其他 向对方释放假信息将有效的降低对方对信息机构的信任程度 信息过剩 --》 比较分析与专家意见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joeat1/p/11404496.html

机器学习实践应用

淺唱寂寞╮ 提交于 2019-11-28 09:43:55
内容简介 机器学习是一门多领域交叉学科,涉及概率论、统计学、逼近论、凸分析、算法复杂度等多门学科,专门研究计算机怎样模拟或实现人类的学习行为。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是使计算机具有 智能的根本途径。 本书通过对机器学习的背景知识、算法流程、相关工具、实践案例以及知识图谱等内容的讲解,全面介绍了机器学习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书中涉及机器学习领域的多个典型算法,并详细给出了机器学习的算法流程。 本书适合任何有一定数据功底和编程基础的读者阅读。通过阅读本书,读者不仅可以了解机器学习的理论基础,也可以参照一些典型的应用案例拓展自己的专业技能。同时,本书也适合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以及对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通过阅读本书,你将了解到: 机器学习全流程的串联方式,包括数据预处理、特征工程、算法、模型评估等; 最常用的机器学习算法,包括逻辑回归、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KMEANS、DBSCAN、K 近邻、马尔科夫决策、LDA、标签传播等; 机器学习算法在实际业务中的应用,涉及金融、医疗、新闻、电商等诸多领域; 机器学习的常用工具:R、Spark-MLib、TensorFlow、PAI 等; 时下最热门的技术领域:深度学习、知识图谱等。 作者简介 李博,花名“傲海”。目前任阿里云数据产品经理,主要负责机器学习平台的产品化建设以及对外业务应用。本科、硕士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

机器学习简介

我是研究僧i 提交于 2019-11-28 09:41:56
主要内容 • 机器学习的概念 • 机器学习主要分类 • 监督 学习 三要素 • 监督学习模型评估策略 • 监督学习模型求解算法 一、机器学习的概念 • 机器学习 是什么 • 机器学习的开端 • 机器学习的定义 • 机器学习的过程 • 机器学习示例 机器学习是什么 • 什么是学习 – 从人的学习说起 – 学习理论 ;从实践经验中 总结 – 在理论上推导;在实践中检验 – 通过各种手段获取知识或技能的过程 • 机器怎么学习? – 处理某个特定的任务,以大量的“经验”为基础 – 对任务完成的好坏,给予一定的评判标准 – 通过分析经验数据,任务完成得更好了 机器学习的定义 • 机器学习 (Machine Learning, ML) 主要研究 计算机系统 对于特定任务的性能, 逐步 进行 改善的算法和统计模型 。 • 通过输入海量训练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使模型掌握数据所蕴含的潜在规律,进而对新输入的数据进行准确的分类或预测 。 • 是一门多领域交叉学科,涉及概率论、统计学、逼近论、凸优化、算法复杂度理论等多门学科。专门研究计算机怎样模拟或实现人类的学习行为,以获取新的知识或技能,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结构使之不断改善自身的性能。 机器学习的过程 二 、机器学习的分类 • 机器学习的主要分类 • 无监督学习 • 无监督学习应用 • 监督学习 • 监督学习应用 机器学习主要分类 • 有监督学习

机器学习03-线性回归

二次信任 提交于 2019-11-28 08:35:01
文章目录 1. 问题背景 2. 数据表示 2.1. 特征向量 2.2. 特征矩阵 2.3. 样本标记 3. 模型 4. 训练 4.1. 损失函数和代价函数 4.2. 优化目标 4.3. 梯度下降 5. 正规方程 6. 波士顿房价求解 7. 参考 1. 问题背景 波士顿房价 数据集包含506条波士顿的城镇信息,每一条城镇信息都包含了14个属性的值,希望从该数据集找到城镇 房价中位数 与其它13属性之间存在的关系或规律,使得给出波士顿的一个城镇的前13个属性的值,就能够预测出该城镇的房价中位数。 这是一个典型的可以用 线性回归 (linear regression)算法解决的问题。线性回归算法是一种回归算法,属于监督学习算法,它使用的数据集既有特征又有标记,样本标记和预测结果都是连续值。 2. 数据表示 2.1. 特征向量 使用用特征向量表示数据集中的一个样本,一个样本的特征向量包含了该样本所有特征(feature)的值,但不包含需要预测的那一个属性的值: x ( i ) = ( x 1 ( i ) x 2 ( i ) ⋮ x n ( i ) ) \boldsymbol{{x}^{(i)}} = \begin{pmatrix} x_{1}^{(i)} \\ x_{2}^{(i)} \\ \vdots \\ x_{n}^{(i)} \end{pmatrix} x ( i ) = ⎝ ⎜

特征工程

浪尽此生 提交于 2019-11-28 08:33:39
特征工程是用数学转换的方法将原始输入数据转换为用于机器学习模型的新特征。特征工程提高了机器学习模型的准确度和计算效率,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把原始数据转换成与目标相关的数据 我们可以使用特征工程对原始数据进行转换,使其更接近目标变量,转换后的特征对目标更有预测性。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未加工输入出现在原始数据集中,但如果将转换后的特征作为输入,则机器学习将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2、引入额外的数据源 特征工程可以使从业者向机器学习模型引入额外的数据源。对于首次注册的用户,我们可以猜测该用户的终生价值。在众多指标中,我们可以捕捉每个用户的地理位置。虽然这个数据可以直接作为分类特征(例如,IP地址和邮政编码)提供,但模型基于这些来确定位置信息仍存在困难。 通过第三方的人口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做的更好。例如,这将允许我们计算每个用户区域的平均收入和人口密度,并把这些因素直接插入到训练集中。现在,这些预测性因素立即变得更容易推断,而不是依赖模型从原始位置数据推断这种微妙的关系。更进一步,位置信息转换成收入和人口密度的特征工程,可使我们估计这些位置衍生出的特征哪一个更为重要。 3、使用非结构化的数据源 特征工程可使我们在机器学习模型中使用非结构化的数据源。许多数据源本质上并不是结构化的特征向量。非结构化数据,如文本、时间序列、图像、视频、日志数据和点击流等,占创建数据的绝大多数

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

岁酱吖の 提交于 2019-11-28 08:13:27
一、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概述 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都是从数据中提取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二者有很多联系,但是二者的侧重点和实现手法有所区分。 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的不同之处: 1、在应用工具上,数据挖掘一般要通过自己的编程来实现需要掌握编程语言;而数据分析更多的是借助现有的分析工具进行。 2、在行业知识方面,数据分析要求对所从事的行业有比较深的了解和理解,并且能够将数据与自身的业务紧密结合起来;而数据挖掘不需要有太多的行业的专业知识。 3、交叉学科方面,数据分析需要结合统计学、营销学、心理学以及金融、政治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数据挖掘更多的是注重技术层面的结合以及数学和计算机的集合 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的相似之处: 1、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都是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等操作进而得到有价值的知识。 2、都需要懂统计学,懂数据处理一些常用的方法,对数据的敏感度比较好。 3、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很多数据分析人员开始使用编程工具进行数据分析,如SAS、R、SPSS等。而数据挖掘人员在结果表达及分析方面也会借助数据分析的手段。二者的关系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 二、数据挖掘 1 数学预备知识 概率论:支撑整个数据挖掘算法和机器学习算法的数学基础,要熟悉常见的一些概率分布。 矩阵论:线性代数中对数据挖掘最有用的部分,还有一些线性空间相关知识也很重要。 信息论

2.线性回归

☆樱花仙子☆ 提交于 2019-11-28 07:10:57
(一)简单线性回归 和之前介绍的KNN不同,KNN主要是解决分类问题,而线性回归顾名思义显然是用来解决回归问题的。线性回归具有如下特征: 解决回归问题 思想简单,实现容易 许多强大的非线性模型的基础,比如逻辑回归、多项式回归、svm等等 结果具有很好的可解释性 蕴含机器学习中的很多重要思想 图中是房屋的面积与价格之间的对应关系,不同的面积对应不同的价格,由此在二维平面中便形成了多个点。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找到一条直线,最大程度上来拟合这些点。 但是在之前的KNN,分类问题中,横轴和纵轴都是样本的特征,而标签则是由这个点是红色还是蓝色决定的。 但是在线性回归中,由于是房产数据,我们必须要预测出一个具体的数值,而不能像分类问题那样,用简单的颜色来代表类别。而这些数据显然是在一个连续的样本空间中,因此需要一个坐标轴来表示。也正因为如此,在二维平面中只能有一个特征,要是多个特征,我们就要更高的维度上进行观察了。 如果样本的特征只有一个,我们称之为简单线性回归 我们的目的是要找到一个直线来尽可能多的拟合这些点,而在二维平面上显然是y = ax + b,那么每一个样本x,都会有一个真实值y和用拟合曲线预测出来的预测值ŷ,因此我们的真实值和预测值就会有一个差距 既然有真实值和预测值,那么评价一个直线的拟合程度,就看所有样本的真实值和预测值之差。如果只是简单的相减,那么两者之差可能有正有负,会抵消掉

推荐系统实践笔记(八)

北战南征 提交于 2019-11-28 05:50:13
第八章 评分预测问题   一个评分记录为一个三元组(u,i,r)我们用$r{ui}$表示一个用户u给物品i的评分. 8.2 评分评测算法   (1) 平均值   假设有两个分类的函数,一个是用户分类函数$\phi$,一个是物品分类函数$\varphi$.$\phi(u)$定义了用户u所属的类,$varphi(i)$定义了物品i所属的类,评分预测值为:      (2) 基于领域的方法   基于用户的领域算法认为一个用户对一个物品的评分,需要参考和这个用户兴趣相似的用户对该物品的评分.      这里, S(u, K) 是和用户 u 兴趣最相似的 K 个用户的集合,N(i) 是对物品 i 评过分的用户集合.$r_{ui}$是用户v对物品i的评价,$\hat{r_v)}$是用户v所有评分的平均值,用户之间的相似度可以通过皮尔逊系数计算:   (3) 隐语义模型与矩阵分解模型   用户的评分行为可以表示成一个评分矩阵 R,其中 R [ u ][ i ] 就是用户 u 对物品 i 的评分,评分系统在某种意义上是对矩阵中确实的值填空.要寻找的补全方法是一种对矩阵扰动最小的补全方法--既补充之前与之后矩阵的特征值相差不大.   最开始使用SVD(奇异值分解)来解决这个问题,SVD对空间的要求以及其计算所需的高额时间负责度是大型推荐系统所不能接受的.Funk-SVD用了隐模型的方法来改进SVD

机器学习实践(十二)—sklearn之线性回归

允我心安 提交于 2019-11-28 03:52:26
一、线性回归应用场景 房价预测 销售额度预测 金融:贷款额度预测、利用线性回归以及系数分析因子 二、线性回归的原理 什么是回归 在机器学习中,回归就是拟合的意思,我们需要找出一个模型来拟合(回归)数据。 什么是线性回归 线性回归是:利用回归方程(函数),对特征值和目标值之间关系进行建模的一种分析方式。 特征值和目标值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特征值和目标值可以看作函数意义上的自变量和因变量。 特点 只有一个自变量的情况称为单变量回归。 多于一个自变量的情况称为多元回归。 通用公式 h ( θ ) = θ 1 x 1 + θ 2 x 2 + θ 3 x 3 + . . . + b = θ T x + b h(\theta) = \theta_1x_1 + \theta_2x_2 + \theta_3x_3 + ... + b = \theta^Tx + b h ( θ ) = θ 1 ​ x 1 ​ + θ 2 ​ x 2 ​ + θ 3 ​ x 3 ​ + . . . + b = θ T x + b 其中: θ = ( θ 1 , θ 2 , . . . , θ n , b ) T \theta = (\theta_1,\theta_2,...,\theta_n,b)^T θ = ( θ 1 ​ , θ 2 ​ , . . . , θ n ​ , b ) T x = ( x 1 , x 2

yolov1-yolov3原理

断了今生、忘了曾经 提交于 2019-11-28 01:26:09
YOLOv3原理 YOLO发展概述 2015 年,R-CNN 横空出世,目标检测 DL 世代大幕拉开。 各路豪杰快速迭代,陆续有了 SPP,fast,faster 版本,至 R-FCN,速度与精度齐飞,区域推荐类网络大放异彩。 奈何,未达实时检测之,难获工业应用之青睐。 此时,凭速度之长,网格类检测异军突起,先有 YOLO,继而 SSD,更是摘实时检测之桂冠,与区域推荐类二分天下。然却时遭世人诟病。 遂有 JR 一鼓作气,并 coco,推 v2,增加输出类别,成就 9000。此后一年,作者隐遁江湖,逍遥 twitter。偶获灵感,终推 v3,横扫武林! YOLO不断吸收同化对手,进化自己,提升战斗力:YOLOv1 吸收了 SSD 的长处(加了 BN 层,扩大输入维度,使用了 Anchor,训练的时候数据增强),进化到了 YOLOv2; 吸收 DSSD 和 FPN 的长处,仿 ResNet 的 Darknet-53,仿 SqueezeNet 的纵横交叉网络,又进化到 YOLO 第三形态。 但是,我相信这一定不是最终形态。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YOLO v1~v3的设计历程 Yolov1 这是继RCNN,fast-RCNN和faster-RCNN之后,rbg(RossGirshick)针对DL目标检测速度问题提出的另外一种框架。YOLO V1其增强版本GPU中能跑45f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