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存储

2019.5.10 硬盘的区分IDE、SATA、SCSI和光纤通道

微笑、不失礼 提交于 2019-12-01 21:58:46
硬盘接口是硬盘与主机系统间的连接部件,作用是在硬盘缓存和主机内存之间传输数据。不同的硬盘接口决定着硬盘与计算机之间的连接速度,在整个系统中,硬盘接口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程序运行快慢和系统性能好坏。从整体的角度上,硬盘接口分为IDE、SATA、SCSI和光纤通道四种,IDE接口硬盘多用于家用产品中,也部分应用于服务器,SCSI接口的硬盘则主要应用于服务器市场,而光纤通道只在高端服务器上,价格昂贵。SATA是种新生的硬盘接口类型,还正出于市场普及阶段,在家用市场中有着广泛的前景。在IDE和SCSI的大类别下,又可以分出多种具体的接口类型,又各自拥有不同的技术规范,具备不同的传输速度,比如ATA100和SATA;Ultra160 SCSI和Ultra320 SCSI都代表着一种具体的硬盘接口,各自的速度差异也较大。 IDE IDE的英文全称为“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即“电子集成驱动器”,它的本意是指把“硬盘控制器”与“盘体”集成在一起的硬盘驱动器。把盘体与控制器集成在一起的做法减少了硬盘接口的电缆数目与长度,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得到了增强,硬盘制造起来变得更容易,因为硬盘生产厂商不需要再担心自己的硬盘是否与其它厂商生产的控制器兼容。对用户而言,硬盘安装起来也更为方便。IDE这一接口技术从诞生至今就一直在不断发展,性能也不断的提高,其拥有的价格低廉

IDE与SCSI硬盘的区别

房东的猫 提交于 2019-12-01 21:54:54
IDE和SCSI是两种相互独立的技术,多年来一直控制各自的应用领域。IDE硬盘与SCSI硬盘的技术应用,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方向。IDE硬盘是作为系统操作硬盘使用,而SCSI硬盘是作为数据存储硬盘使用。随着技术的发展,IDE硬盘以其价格优势不断向数据领域扩展。 10年以前广播电视领域出现了第一台视频服务器。在当时,可供选择的硬盘技术只有典型的SCSI技术以及几年后的光纤驱动器。从那时起,磁盘驱动器的容量和性能不断地提高,磁盘驱动器的生产厂家主要在磁盘媒介和磁头设计方面有明显的改进。SCSI硬盘和光纤驱动器由于有着最高的容量、性能和稳定性而成为领先者。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IDE硬盘的性能有很大提高,推出的基于IDE技术的ATA硬盘,增大了缓存,提高了转速和传输带宽,增加了寿命,一些技术参数接近甚至超过SCSI硬盘。与老一代的IDE硬盘相比较,性能有了很大的飞跃。所以很多存储器厂家纷纷推出基于ATA硬盘的盘塔,希望代替SCSI硬盘的盘塔或FC硬盘的盘塔。 现就对这两种硬盘的性能指标作一肤浅的分析。 1. 数据传输速率 现在SCSI和ATA的数据传输速率很接近,ATA驱动器最高可达56MB/秒, SCSI驱动器是65MB/秒 2. 比特错误率 驱动器发生错误的频率叫做“比特错误率”。ATA驱动器和SCSI驱动器的比特错误率现在已非常接近,达到了10-14。 3. 磁盘转速

SATA、IDE和SCSI介绍

有些话、适合烂在心里 提交于 2019-12-01 21:54:10
目前硬盘接口类型不算多,主要有IDE、SCSI、SATA三种。IDE许多时候以Ultra ATA指代之,很多人习惯将Ultra ATA硬盘称为IDE硬盘,但需要说明的是IDE的概念要大于ATA——原则上所有硬盘驱动器集成控制器的设计都属于IDE,SCSI也不例外。当然,以IDE指代ATA已经形成很大的惯性,SATA开始将IDE与ATA区别开来。成熟廉价的是IDE,最新兴的是SATA,稳定价高的SCSI。最早出现的是IDE接口,后来出现SCSI接口,主要面向服务器。如果仔细观察,你可以发现,最近电脑业界的系统总线都是朝串行发展,硬盘的接口总线SATA是个代表,包括今后的将要顶替AGP接口的图形接口标准PCI-Express,都朝着串行方向发展。 1. IDE接口: IDE的英文全称为: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是目前最主流的硬盘接口,包括光储类的主要接口。它经过数年的发展变得很成熟、廉价、稳定。IDE接口使用一根40芯或80芯的扁平电缆连接硬盘与主板,每条线最多连接2个IDE设备(硬盘或者光储)。早期的是用IDE多功能卡插在主板上,再连接IDE线,这功能卡已经淘汰;目前主板全部提供2个IDE接口,相比IDE多功能卡,它显得价格便宜和易于安装。IDE接口又分为UDMA/33,UDMA/66,UDMA/100,UDMA/133。1996年底

linux inode节点数报警处理

好久不见. 提交于 2019-12-01 18:39:56
1.问题描述 zabbix 收到一台服务器的 Free inodes is less than 20% on volume / 报警 登陆服务器查看 产生原因:一般就是小文件比较多,占用大量的inode节点,如果inode占满,也会报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2.问题解决 一般不是自己程序建立的文件比较多时,都是/var/spool/postfix/maildrop目录下文件比较多 如果直接ls -l 会直接卡死 用 find /var/spool/postfix/maildrop -type f -mtime +30 | xargs rm -rf 这样直接删除这个目录下30天前的文件 如何查找那个目录下文件最多 首先切到根目录 / cd / 然后执行 for i in /*; do echo $i; find $i | wc -l; done 或者 for i in `ls -1A | grep -v "\.\./" | grep -v "\./"`; do echo "`find $i | sort -u | wc -l` $i"; done | sort -rn | head -10 这样会依次返回/目录下文件最多的目录,进入这个目录,再执行上述命令,就这样层层深入最终确定是那个目录文件最多 扩展: 解决inode爆满问题

redis详解

半世苍凉 提交于 2019-12-01 18:39:28
一、 redis的简介与安装 引用:https://www.cnblogs.com/ysocean/tag/Redis%E8%AF%A6%E8%A7%A3/ 二、 redis的配置文件介绍 引用:https://www.cnblogs.com/ysocean/tag/Redis%E8%AF%A6%E8%A7%A3/ 三、redis的五大数据类型详细用法 引用:https://www.cnblogs.com/ysocean/tag/Redis%E8%AF%A6%E8%A7%A3/ 四、redis的底层数据结构 引用:https://www.cnblogs.com/ysocean/tag/Redis%E8%AF%A6%E8%A7%A3/ 五、 redis的五大数据类型实现原理 引用:https://www.cnblogs.com/ysocean/tag/Redis%E8%AF%A6%E8%A7%A3/ 六、 持久化 RDB持久化是把当前进程数据生成快照保存到硬盘的过程,触发RDB持 久化过程分为手动触发和自动触发。 配置 引用: https://www.cnblogs.com/ysocean/tag/Redis%E8%AF%A6%E8%A7%A3/ RDB的优缺点 优点: RDB是一个紧凑压缩的二进制文件,代表Redis在某个时间点上的数据快照。非常适用于备份,全量复制等场景

新手玩Linux ---- 从Linux From Scratch开始学习linux(二)

邮差的信 提交于 2019-12-01 18:18:43
好多新手朋友不明白Linux的分区是怎么回事,看书有时候看的一头雾水,新手么现在了解的那么复杂了反而会打击大家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大家先简单了解下就可以了,复杂的后边会慢慢在应用的时候了解到。 Linux分区这里我给大家通俗的讲一下 ---- Linux的分区结构就和WINDOWS里的目录结构基本一样,只不过WINDOWS里一个分区包含很多目录,而LINUX里一个目录就有可能就是一个分区。 上次讲到准备工作大家都做好了,那么现在我们开始学习后边的步骤,大家也知道,往硬盘上安装东西,就需要硬盘分区,因为我们是初学么,所以我们开始也不要分区分的太复杂了,就分俩个好了,一个是安装系统的主分区,一个是LINUX里必须有的swap分区(交换分区)。 这里提到SWAP分区了,就介绍下,新手一定要了解这个,这里引用百度百科内容: Swap分区,即交换区,Swap空间的作用可简单描述为:当系统的物理内存不够用的时候,就需要将物理内存中的一部分空间释放出来,以供当前运行的程序使用。那些被释放的空间可能来自一些很长时间没有什么操作的程序,这些被释放的空间被临时保存到Swap空间中,等到那些程序要运行时,再从Swap中恢复保存的数据到内存中。这样,系统总是在物理内存不够时,才进行Swap交换。其实,Swap的调整对Linux服务器,特别是Web服务器的性能至关重要。通过调整Swap

硬盘分区及Linux文件系统

左心房为你撑大大i 提交于 2019-12-01 16:40:05
1. 硬盘物理结构 硬盘物理上主要分为: 盘片 磁道 扇区 机械臂 磁头 主轴 磁道: 当硬盘盘片旋转时,磁头若固定在一个位置上,则磁头会在盘片表面划出一个圆形轨迹,这些圆形轨迹就叫做磁道。以盘片中心为圆心,由此可以划分出很多磁道来, 这些磁道用肉眼是根本看不到的,因为它们仅 是盘面上以特殊方式磁化了的一些磁化区,硬盘上的信息便是沿着这样的轨道存放的, 盘片上的磁道由外向内依次从“0”开始进行编号。 柱面: 由于硬盘可以由很多盘片组成,不同盘片的相同磁道就组成了柱面(cylinder),如第一个图片。 磁头: 假设有N个盘片组成的硬盘,那么有2N个盘面(一个盘片有2面),那么磁头也就有2N个,即每个盘面有一个磁头。 扇区: 早期的硬盘盘片的盘面以圆心开始向外放射状将磁道分割成等分的弧段,这些弧段便是硬盘的扇区。每个扇区一般规定大小为512byte,这里大家应该比较疑惑,外圈周长很明显比内圈要长,怎么可能每个扇区都是512byte?其实答案早期硬盘外圈存储比内圈存储密度低一些,所以外圈很长但是仍然只能存储512byte,因此如果我们知道了柱面数(磁道数) Cylinders、磁头数Heads、扇区数Sectors,基本上硬盘的容量我们能够计算出来 硬盘总容量= Cylinders * Heads * Sectors * 512byte。但是由于早期硬盘外圈密度低,导致盘片利用率不高

计算机组成原理

廉价感情. 提交于 2019-12-01 14:03:04
计算机组成原理 计算机的五大组成部分,分别为:控制器、存储器、运算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其中控制器+运算器是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CPU),相当于人类的大脑。 一、控制器(一) 计算机的指挥系统。大脑指挥全身的器官运行,但是大脑不会随意的指挥身体行动,大脑只有在接受指令后才会控制身体行动。 二、运算器(二) 运算器是计算机的运算系统。大脑除了指挥,无时无刻还在运算。即实现算术运算和逻辑运行。 1、算术运算:1+1=2 2、逻辑运行:吃饭太闲,喝水? 三、控制器+运算器(计算机的忠言处理器CPU) 吃饭流程例子。 1、当你吃饭的时候,大脑会接受吃饭的指令,之后把指令翻译成你身体需要进行的动作(控制器) 2、如果吃的是西餐,则使用勺子;如果吃的是中餐,则使用筷子(运算器)。 四、存储器 计算机的存储系统。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内存还是外存,计算机存储的数据格式都是01,01的形式,0和1由电压的电平控制(了解知识点)。计算机的存储的一个二进制单位称为1bit,8bit=1Bytes称为一个字节,1024Bytes=1KB,1024KB=1MB,1024MB=1GB,1024GB=1TB,1024TB=1PB。 下面展示了目前市面上常用的存储器,从图中可以看出存储器的速度、容量和价格是相互矛盾的。 4.1 内存(主存) 内存是计算机内临时存储数据的硬件设备,由于内存读取数据速度较快内存

高并发高流量网站架构详解

喜你入骨 提交于 2019-12-01 11:12:34
镜像网站技术 镜像网站是指将一个完全相同的站点放到几个服务器上,分别有自己的URL,这些服务器上的网站互相称为镜像网站。镜像网站和主站 并没有太大差别,或者可以视为主站的拷贝。镜像网站的好处是:如果不能对主站作正常访问(如服务器故障,网络故障或者网速太慢等),仍能通过镜像服务器获得服务。不便之处是:更新网站内容的时候,需要同时更新多个服 务器;需要用户记忆超过一个网址,或需要用户选择访问多个镜像网站中的一个,而用户选择的,不一定是最优的。在用户选择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可控性。 在互联网发展的初期,互联网上的网站内容很少,而且大都是静态内容,更新频率底。但因为服务器运算能力低,带宽小,网速慢,热门网站的访问压力还是很大。 镜像网站技术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种有效解决方案,被广泛采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站使用服务器端脚本动态生成内容,同步更新越来越困难,对可 控性要求越来越高,镜像技术因为不能满足这类网站的需要,渐渐的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有一些大型的软件下载站,因为符合镜像网站的条件——下载的内容是静态的,更新频率较低,对带宽,速度要求又比较高, 如国外的SourceForge (http://www.SourceForge.net, 著名开源软件托管网站),Fedora(http://fedoraproject.org,RedHat 赞助的 Linux 发行版)

计算机字符编码基础

感情迁移 提交于 2019-12-01 10:42:42
一、计算机基础 二、文本编辑器存取文件的原理 1、打开编辑器就打开启动了一个进程,是在内存中,所以,用编辑器编写的内容也都是存放与内存中的,断电后数据丢失了。 2、要想永久保存,需要点击保存按钮:编辑器把内存的数据刷到硬盘上。 3、在外面编写一个.py文件(没有执行),跟编写其他的文件没有任何区别,都只是在编写一堆字符而已。 三、Python解释器执行py文件的原理 第一阶段:Python解释器启动,此时就相当于启动了一个文本编辑器。 第二阶段:Python解释器相当于文本编辑器,去打开test.py文件,从硬盘上将test.py的文件内容读入到内存中(小复习:Python的解释性,决定了解释器只关心文件内容,不关心文件后缀名)。 第三阶段:Python解释器解释执行刚刚加载到内容中的test.py的代码(ps:在该阶段,即真正执行代码时,才会识别Python的语法,执行文件内代码,当name=“egon”,会开辟内存空间存放字符串“egon”)。 四、Python解释器与文件本编辑的异同 相同点:Python解释器是解释文件内容的,因而Python解释器具备读py文件的功能,这一点与文本编辑器一样。 不同点:文本编辑器将文件内容读入内存后,是为了显示或者比编辑,根本不去理会python的文法,而Python解释器将文件内容读入内存后,可不是为了给你瞅一眼Python代码写的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