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存储

1-7冯诺依曼结构和具体实现

五迷三道 提交于 2019-12-02 23:58:00
  我们现在日常所接触的计算机,几乎全部都是冯·诺依曼结构,都遵循着存储程序的基本原理。 那这些计算机的具体实现,和当年冯·诺依曼的设计方案有哪些区别和联系呢。 这就需要我们来对比分析了。   冯·诺依曼计算机的主要构成,我们现在已经非常熟悉了,包括运算器CA,控制器CC,存储器M, 输入设备I和输出设备O。 此外,还有在计算机外部的记录介质R。那这样原理性的框图和现在计算机的具体实现是如何来对应的呢。   我们还是拿个人计算机作为例子来进行讲解,在这块个人计算机的主板上, 可以插上CPU芯片,存储(我们也常称为内存条)再 接上硬盘,连上键盘,插上显卡,连上显示器, 最后再接上电源,这样就构成了一台可以正常运行的计算机。 那CPU对应的是运算器CA和控制器CC,主存对应的是存储器M。 这些我们已经比较清楚了,那CPU是如何获取指令,开始执行的呢。 这块主板上采用的是个人计算机上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南北桥结构。 所以CPU对外会连接的一块芯片,叫做北桥。 这是在主板上非常明显的一块芯片,CPU想要访问主存, 就得通过北桥芯片。但是我们还要注意,计算机刚启动的时候,主存里面是没有信息的,因为当计算机断电之后, 主存的信息都会丢失。那在系统启动之后,CPU从哪里获得指令呢? 我们也可以看到北桥下方,还有一块比较大的芯片。 它就是南桥。 我们已经知道南桥内部,集成了很多输入输出设备的控制器

YottaChain专业矿机-芝麻云节点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57:01
人类正在步入数据时代。如今,全球每天就产生超过500亿GB是数据,据IDC预测,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超过4000亿GB。 YottaChain由国际顶级科学家王东临带领的专业团队打造,通过连接分散的存储资源,打造一个具有自修复能力的规模浩瀚的全球共享的统一存储池,并能确保每个人的数据主权,比现有中心化存储具有压倒性优势。在存储效率、数据可靠性、数据安全性和降低存储成本等方面都做到极致。 POC共识算法开创了硬盘挖矿模式的先河。POC(proof of capacity,容量证明)是一种利用电脑硬盘空间来挖矿的共识算法,目前大部分数字货币挖矿采用的是POW(工作量证明)。有Yotta、Sinoc、BHD等使用POC挖矿模式。 YTA (YottaChain,油塔币)是今年10月开挖的一个项目,采用POC硬盘挖矿模式,是目前熊市中唯一一个保持币价稳定上涨的数字货币。YTA的愿景是降低挖矿门槛,实现人人挖矿。于是YTA在共识算法上选择了POC。 POC让YTA硬盘挖矿更具优势: 1、由于YTA采用的是POC共识机制,相比于POW,POC挖矿将算力替换成硬盘空间,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了POW挖矿造成的资源浪费以及对环境不友好等问题,让矿工从挖矿中赚取更多的利润。 2、YTA挖矿最大的特点是挖矿只需硬盘矿机即可挖矿。相比于使用其他数字货币使用显卡、ASIC芯片等挖矿,YTA挖矿投入的成本更低

10分钟了解服务器硬件的知识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56:01
常见的服务器硬件,并且详述每个硬件的作用 常见的服务器硬件有:cpu,内存,网卡,硬盘,远程管理口,阵列卡,电源,主板 1.cpu cpu是负责处理数值的运算和硬件的控制,在计算机中担任大脑的角色 (1).cpu中的路数是指,一台服务器最多可以安装几个物理cpu (2).cpu中的核数是指,一台服务器中需要处理的事情/并发处理事情的能力;(一台服务器的并发处理能力越强证明核心数越多) 2.内存 内存的作用是临时存储数据 (1).什么是程序 程序时研发人员编写代码的信息 (2).什么是进程 进程通俗来讲就是一个程序正在运行的时候 (3).什么是守护进程 守护进程就是在人为不损坏,不杀死的情况下,永久运行的进程 (4).怎么样来进行读缓存(cache) 在客户读取数据的时候,硬盘会先将热点数据放入内存缓存区中,客户从内存缓存区中读取,如果没有客户需要的数据,在读取硬盘 (5).怎么样来进行写缓冲(buffer) 数据在写入硬盘的过程中,首先会将数据写入内存缓冲区,在一定时间或者特殊时间慢慢的将内存缓冲区中的数据放入硬盘中 3.网卡 网卡是进行数据的传输 4.硬盘 硬盘是进行数据的永久存储 (1).硬盘的接口类型有IDE-----SATA-------SASCI-------SAS----PCI-E (2).机械硬盘的转速为:家庭使用的5400/7200转 企业使用的是10000

7.25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52:01
Markdown的基本语法 我被加粗了 我倾斜了 ==我高亮了== 2^2^ H~2~o hello markdown! hello markdown! hello markdown! print('hello nick') print('hello nick') https://www.cnblogs.com/ 1.one 2.two 3.three one two *three name age sex tony 20 男 lucy 18 Ů 内嵌数学公式$\sum_{i=1}^{10}f(i),,\text{thanks}$ $$ \sum_{i=1}^{10}f(i),,\text{thanks} $$ 什么编程语言** Python和中文,英语一样,都是一门语言,只要是语言,其实就可以看成是一种事物与另一种事物沟通的介质,Python属于编程语言,编程语言是程序猿和计算机之间沟通的介质,中文和英语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介质 什么是编程 编程是指程序猿基于某种编程语言的语法格式将在自己脑子中的想要让计算机做的事,写到文件中,所以说编程的结果就是一堆文件,这一堆文件就是程序 为什么要编程 计算机就像是人的奴隶,编程的目的就是奴役计算机,把计算机当成人的奴隶,让计算机帮人类工作,因而取代人力 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控制器,计算机的指挥系统 运算器

内存化作硬盘使用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43:01
tmpfs是一种虚拟内存文件系统正如这个定义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存储空间在VM里面,这里提一下VM(virtual memory),VM是由linux内核里面的vm子系统管理,现在大多数操作系统都采用了虚拟内存管理机制。linux下面VM的大小由RM(Real Memory)和swap组成,RM的大小就是物理内存的大小,而Swap的大小是由你自己决定的。Swap是通过硬盘虚拟出来的内存空间,因此它的读写速度相对RM(Real Memory)要慢许多,我们为什么需要Swap呢?当一个进程申请一定数量的内存时,如内核的vm子系统发现没有足够的RM时,就会把RM里面的一些不常用的数据交换到Swap里面,如果需要重新使用这些数据再把它们从Swap交换到RM里面。如果你有足够大的物理内存,根本不需要划分Swap分区。 通过上面的说明,你该知道tmpfs使用的存储空间VM是什么了吧?前面说过VM由RM+Swap两部分组成,因此tmpfs最大的存储空间可达(The size of RM + The size of Swap)。 但是对于tmpfs本身而言,它并不知道自己使用的空间是RM还是Swap,这一切都是由内核的vm子系统管理的。 重启电脑之后就一切OK了。 测试过程: [root@localhost shm]# df -h [root@localhost shm]# [root

GPT概述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43:01
全局唯一标识分区表(GUID Partition Table,缩写:GPT)是一个实体硬盘的分区结构。它是可扩展固件接口标准的一部分,用来替代BIOS中的主引导记录分区表。 传统的主启动记录 (MBR) 磁盘分区支持最大卷为 2.2 TB (terabytes) ,每个磁盘最多有 4 个主分区(或 3 个主分区,1 个扩展分区和无限制的逻辑驱动器)。 与MBR 分区方法相比,GPT 具有更多的优点,因为它允许每个磁盘有多达 128 个分区,支持高达 18 千兆兆字节 (exabytes,1EB=10^6TB) 的卷大小,允许将主磁盘分区表和备份磁盘分区表用于冗余,还支持唯一的磁盘和分区 ID (GUID)。 与 MBR 分区的磁盘不同,GPT的分区信息是在分区中,而不象MBR一样在主引导扇区。为保护GPT不受MBR类磁盘管理软件的危害,GPT在主引导扇区建立了一个保护分区 (Protective MBR)的MBR分区表,这种分区的类型标识为0xEE,这个保护分区的大小在Windows下为128MB,Mac OS X下为200MB,在Window磁盘管理器里名为GPT保护分区,可让MBR类磁盘管理软件把GPT看成一个未知格式的分区,而不是错误地当成一个未分区的磁盘。另外,GPT 分区磁盘有多余的主要及备份分区表来提高分区数据结构的完整性。 在MBR硬盘中,分区信息直接存储于主引导记录

HCIA-Storage:第七章存储可靠性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40:02
1.为什么要引入RAID? 在传统的计算机存储系统中,存储工作通常是由计算机内置的磁盘来完成的,这种设计方式性能和容量都很容易遇到瓶颈。 内置存储存在诸多问题(重点): 1.由于机箱空间有限,硬盘数量的扩展受到限制了,单台服务器上存储容量自然也会受到限制; 2.不便于扩容,机箱满载的情况下需要扩展容量,只能通过添购服务器的方式实现,投资成本高,而且数据分散存储在不同的服务器上,不利于共享和备份; 3.可靠性低,机箱内部的硬盘相互独立,没有相关数据保护措施,坏盘情况下数据丢失的风险大; 4.存储空间利用率低,一台主机内置一块或几块容量较大的硬盘,而自身业务只需极小部分存储空间的情况下,其他主机也无法利用这些闲置的空间,总体而言造成了存储资源的浪费; 5.内置存储直接通过总线与内存相连,占用总线资源,影响主机性能。 随着大型计算、海量数据存储的发展,各类应用对计算能力、数据存储资源方面都有更高的要求,计算机内置存储已经很难满足各类信息化应用的需求。为了克服传统内置存储存在的问题,扩展磁盘数量,人们把磁盘从机箱里面挪到了机箱外面,通过SCSI总线将主机与外置的磁盘联系起来,进而通过扩展磁盘数量获得足够大的存储容量(引入RAID)。 重点:RAID技术的初衷,是将多个小容量的磁盘组合成一个大的逻辑磁盘,以获得更大的存储容量给大型计算机使用。随着磁盘技术不断发展,单个磁盘容量不断增大

1 RAID技术入门

孤街醉人 提交于 2019-12-02 23:04:58
序 RAID一页通整理所有RAID技术、原理并配合相应RAID图解,给所有存储新人提供一个迅速学习、理解RAID技术的网上资源库,本文将持续更新,欢迎大家补充及投稿。中国存储网一如既往为广大存储界朋友提供免费、精品资料。 1.什么是Raid; 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称为廉价磁盘冗余阵列。RAID 的基本原理是把多个便宜的小磁盘组合到一起,成为一个磁盘组,使性能达到或超过一个容量巨大、价格昂贵的磁盘。 目前 RAID技术大致分为两种:基于硬件的RAID技术和基于软件的RAID技术。 其中在Linux下通过自带的软件就能实现RAID功能,这样便可省去购买昂贵的硬件 RAID 控制器和附件就能极大地增强磁盘的 IO 性能和可靠性。由于是用软件去实现的RAID功能,所以它配置灵活、管理方便。同时使用软件RAID,还可以实现将几个物理磁盘合并成一个更大的虚拟设备,从而达到性能改进和数据冗余的目的。当然基于硬件的RAID解决方案比基于软件RAID技术在使用性能和服务性能上稍胜一筹,具体表现在检测和修复多位错误的能力、错误磁盘自动检测和阵列重建等方面。 2.RAID级别介绍; 一般常用的RAID阶层,分别是RAID 0、RAID1、RAID 2、RAID 3、RAID 4以及RAID 5,再加上二合一型 RAID 0+1或称RAID

LVM逻辑卷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2:56:40
一、LVM逻辑卷 LVM是逻辑卷管理(Logical Volume Manager)的简称,他是建立在物理存储设备之上的一个抽象层,允许你生成逻辑存储卷,和直接使用物理存储在管理上相比,提供了更好灵活性。 LVM将存储虚拟化,使用逻辑卷,你不会受限于物理磁盘的大小,另外,和硬件相关的存储设置被其隐藏,你能不用停止应用或卸载文件系统来调整卷大小或数据迁移.这样能减少操作成本. LVM和直接使用物理存储相比,有以下好处: 灵活的容量. 当使用逻辑卷时,文件系统能扩展到多个磁盘上,你能聚合多个磁盘或磁盘分区成单一的逻辑卷. 2.可伸缩的存储池. 你能使用简单的命令来扩大或缩小逻辑卷大小,不用重新格式化或分区磁盘设备. 3.在线的数据再分配. 你能在线移动数据,数据能在磁盘在线的情况下重新分配.比如,你能在线更换可热插拔的磁盘. 方便的设备命名 逻辑卷能按你觉得方便的方式来起所有名称. 5.磁盘条块化. 你能生成一个逻辑盘,他的数据能被条块化存储在2个或更多的磁盘上.这样能明显提升数据吞吐量. 6.映像卷 逻辑卷提供方便的方法来映像你的数据. 7.卷快照 使用逻辑卷,你能获得设备快照用来一致性备份或测试数据更新效果而不影响真实数据. 新增3个硬盘每一个都要注意是单个文件的磁盘,大小自定义。 二、 LVM基本术语 前面谈到,LVM是在物理存储上添加的一个逻辑层

存储系列名词

会有一股神秘感。 提交于 2019-12-02 22:28:08
转载:https://www.cnblogs.com/cainiao-chuanqi/p/11686976.html 存储系列名词 专有名词简介: PCI-E 全称是PCI Express,是新一代的 总线接口。 SSD: 固态驱动器(Solid State Disk或Solid State Drive,简称SSD),俗称 固态硬盘 ,固态硬盘是用固态电子存储芯片阵列而制成的硬盘,因为台湾英语里把固体电容称之为Solid而得名。SSD由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FLASH芯片、DRAM芯片)组成。固态硬盘在接口的规范和定义、功能及使用方法上与普通硬盘的完全相同,在产品外形和尺寸上也完全与普通硬盘一致。被广泛应用于军事、车载、工控、视频监控、网络监控、网络终端、电力、医疗、航空、导航设备等诸多领域。 DDR4 :DDR4内存是新一代的内存规格。2011年1月4日,三星电子完成史上第一条DDR4内存。DDR4相比DDR3最大的区别有三点:16bit预取机制(DDR3为8bit),同样内核频率下理论速度是DDR3的两倍;更可靠的传输规范,数据可靠性进一步提升;工作电压降为1.2V,更节能。 何为NVMe ?Non-Volatile Memory Express, 非易失性存储器标准 ,是跑在PCIe接口上的协议标准。NVMe的设计之初就有充分利用到PCIe SSD的低延时以及并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