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

新手硬盘安装CentOS 6.3

孤街浪徒 提交于 2019-12-24 21:02:34
在Win7的基础之上,尝试硬盘安装CentOS 6.3。之所以选择硬盘安装,主要是因为通过光盘安装时没有成功,系统引导时显示不了CentOS的桌面系统。 下面是安装步骤: 一、安装前准备 1、下载Linux ISO和EasyBCD2.0 Linux ISO下载地址是: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196464.htm 我下载的两个镜像是: CentOS-6.3-i386-bin-DVD1.iso 07-Jul-2012 08:46 3713204224 CentOS-6.3-i386-bin-DVD2.iso 07-Jul-2012 08:47 1166313472 DVD1是系统安装,DVD2是系统自带软件安装包(安装时用不到) 2、了解系统 (1) 一个windows盘 D E F等等任选其一都可以,将其格式化为FAT32格式,除C盘以外任意盘均可格式化FAT32,且此盘必须小于32GB,否则无法格式化FAT32。 (2)磁盘最后末端要有未分配的空间,可以使用分区软件磁盘空间的末尾分离出来。   (3)硬盘模式调成AHCI(BIOS里面设置)。 二、安装 (1)将linux镜像复制到 FAT32格式化的磁盘里。 (2)用winrar解压软件,将镜像中的images 和ioslinu两个文件夹提取出来

06-2 文件处理

爷,独闯天下 提交于 2019-12-24 17:27:32
[TOC] 一 引入 ​ 应用程序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最先都是存放于内存中的,若想永久保存下来,必须要保存于硬盘中。应用程序若想操作硬件必须通过操作系统,而文件就是操作系统提供给应用程序来操作硬盘的虚拟概念,用户或应用程序对文件的操作,就是向操作系统发起调用,然后由操作系统完成对硬盘的具体操作。 插图:恶搞图01 二 文件操作的基本流程 2.1 基本流程 有了文件的概念,我们无需再去考虑操作硬盘的细节,只需要关注操作文件的流程: # 1. 打开文件,由应用程序向操作系统发起系统调用open(...),操作系统打开该文件,对应一块硬盘空间,并返回一个文件对象赋值给一个变量f f=open('a.txt','r',encoding='utf-8') #默认打开模式就为r # 2. 调用文件对象下的读/写方法,会被操作系统转换为读/写硬盘的操作 data=f.read() # 3. 向操作系统发起关闭文件的请求,回收系统资源 f.close() 插图:文件对象 2.2 资源回收与with上下文管理 打开一个文件包含两部分资源:应用程序的变量f和操作系统打开的文件。在操作完毕一个文件时,必须把与该文件的这两部分资源全部回收,回收方法为: 1、f.close() #回收操作系统打开的文件资源 2、del f #回收应用程序级的变量 其中del f一定要发生在f.close()之后

Windows 7下硬盘安装CentOS6.4的解决方法

前提是你 提交于 2019-12-24 13:23:01
Part I   前言    最近打算在硬盘上安装CentOS6.4,之前因为都是在虚拟机上安装,没有遇到什么问题,实际在硬盘安装的时候,问题就接踵而来,因为网上安装CentOS6.4的教程很多了,我就不详细写了,这篇博客主要写安装的一些注意点和问题总结,在安装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朋友,可以来这里查阅,也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希望可以与大家共勉。 Part II  准备    我下载的CentOS6.4是X86_64的版本,大概有4.05G左右,相信大家在安装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空间不够。为什么呢,因为Linux是不支持NTFS格式的硬盘读写的,在Windows和Linux下都能读写的磁盘格式是FAT32,而FAT32最大只能支持单个文件4G的大小,如果单个文件超过了4G就无法存放,所以在安装的过程中非常的头疼,在查阅总结了大家的一些方法后,现归纳如下。   首先,需要的软件有三个,一个是 EasyBCD ,这个软件用来管理和设置开机启动项。第二个是 DiskGenius ,这个用来更改分区,因为在安装过程中需要先对硬盘进行分区,当然你用其他的分区软件也可以。最后一个是 Ext2Fsd ,这个软件用来在windows下查看ext3/4格式的分区,因为windows下最常见的分区格式是NTFS和FAT32,而Linux下则常用ext3/4

面对HP MSA存储中硬盘掉线的情况,学会这种解决方式至关紧要

好久不见. 提交于 2019-12-24 11:09:22
一、HP MSA存储设备信息 1、存储空间由8块450GB SAS的硬盘组成。 2、7块硬盘组成一个RAID5的阵列,1块作为热备盘。 二、HP MSA存储设备故障描述 1、RAID5阵列中出现2块硬盘损坏,而此时只有一块热备盘成功激活,因此导致RAID5阵列瘫痪,上层LUN无法正常使用。 2、RAID阵列中某些磁盘掉线,导致整个存储不可用。因此需要先对所有磁盘做物理检测,检测完后确认硬盘无物理故障。接着使用坏道检测工具检测磁盘坏道,发现也无坏道。 三、HP MSA存储备份数据 考虑到数据的安全性以及可还原性,在做数据恢复之前需要对所有源数据做备份,以防万一其他原因导致数据无法再次恢复。使用dd命令或winhex工具将所有磁盘都镜像成文件。备份完部分数据如下图: 四、HP MSA存储故障分析 1、分析故障原因 经推断可能是由于某些磁盘读写不稳定导致故障发生。因为HP MSA2000控制器检查磁盘的策略很严格,一旦某些磁盘性能不稳定,HP MSA2000控制器就认为是坏盘,就将认为是坏盘的磁盘踢出RAID组。而一旦RAID组中掉线的盘到达到RAID级别允许掉盘的极限,那么这个RAID组将变的不可用,上层基于RAID组的LUN也将变的不可用。目前初步了解的情况为基于RAID组的LUN有6个,均分配给HP-Unix小机使用,上层做的LVM逻辑卷,重要数据为Oracle数据库及OA服务端。

请这样爱你的移动硬盘

假如想象 提交于 2019-12-24 10:54:23
【背景】 前天晚上跟一个小伙伴出去吃饭的时候,说到了她的移动硬盘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小心碰了一下它,然后就没办法识别了,也就不能用了。昨天把硬盘拿过来之后才发现是真的没办法识别,只要一插上硬盘,我的笔记本就自动黑屏,或者就直接卡掉,用师哥的电脑也是那样,然后自己就只能默默的上五楼自己钻研了。虽然最后把硬盘弄的可以使用了,但是里面的数据没办法恢复了。当下,移动硬盘越来越常用,不仅可以储存和转移较大的数据,相对U盘或者其他存储设备而言,它的传输速度更快。如果你储存在移动硬盘里的数据很重要的话,一不小心把它弄坏难免会造成损失,所以,请这样爱你的硬盘。 在知道怎么爱自己的硬盘之前,先来看看造成移动硬盘损坏的原因,知道了它怎么损坏,自然就知道了怎么爱它咯 造成移动硬盘损坏有以下几个原因: 1、移动硬盘磁头损坏 这里主要说的就是移动硬盘损坏修复中磁头组件的某部分被损坏,造成部分或全部磁头无法正常读写的情况。磁头组件损坏的方式和可能性比较多,主要包括磁头脏、磁头磨损、磁头悬臂变形、磁线圈受损、移位等。 2、电路损坏 是指移动硬盘损坏修复的电子线路板中的某一部分线路短路或者断路,或者某些电气元件或IC芯片损坏等等,导致移动硬盘损坏修复在通电后盘片不能正常起转,或者起转后不能正确寻道等。 3、综合损坏 主要是指因为一些微小的变化使移动硬盘损坏修复产生的种种问题

Linux LVM硬盘管理及LVM扩容

大兔子大兔子 提交于 2019-12-24 05:35:44
http://www.cnblogs.com/gaojun/archive/2012/08/22/2650229.html Linux LVM硬盘管理及LVM扩容 LVM磁盘管理 一、LVM简介... 1 二、 LVM基本术语... 2 三、 安装LVM... 3 四、 创建和管理LVM... 4 2、 创建PV.. 6 3、 创建VG.. 7 4、 创建LV.. 9 5、LV格式化及挂载... 10 一、LVM简介 LVM是 Logical Volume Manager(逻辑卷管理)的简写,它由Heinz Mauelshagen在Linux 2.4内核上实现。LVM将一个或多个硬盘的分区在逻辑上集合,相当于一个大硬盘来使用,当硬盘的空间不够使用的时候,可以继续将其它的硬盘的分区加入其中,这样可以实现磁盘空间的动态管理,相对于普通的磁盘分区有很大的灵活性。 与传统的磁盘与分区相比,LVM为计算机提供了更高层次的磁盘存储。它使系统管理员可以更方便的为应用与用户分配存储空间。在LVM管理下的存储卷可以按需要随时改变大小与移除(可能需对文件系统工具进行升级)。LVM也允许按用户组对存储卷进行管理,允许管理员用更直观的名称(如"sales'、 'development')代替物理磁盘名(如'sda'、'sdb')来标识存储卷。 如图所示LVM模型: 由四个磁盘分区可以组成一个很大的空间

Linux磁盘空间查看

橙三吉。 提交于 2019-12-24 03:20:16
查看磁盘状态: suse - linux :/ # fdisk -l 结果: Disk / dev / sda : 298.9 GB , 298999349248 bytes 255 heads , 63 sectors / track , 36351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 Disk identifier : 0x00049d4a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 dev / sda1 * 2 13055 104856255 83 Linux / dev / sda2 13056 36351 187125120 f W95 Ext 'd (LBA) /dev/sda5 13056 26109 104856223+ 83 Linux /dev/sda6 26110 27153 8385898+ 82 Linux swap / Solaris /dev/sda7 27154 36349 73866838+ 83 Linux 对于上面结果的说明: 298.9GB:表示硬盘的大小 255 heads:表示有255个磁面 63 :表示一个磁面的扇区 36351:表示磁柱 8225280:表示每个磁柱的容量 上面的显示结果我们可以看出

redis持久化

一个人想着一个人 提交于 2019-12-24 01:23:06
持久化的定义 redis将所有数据保持在内存中,对数据的更新将异步地保存在磁盘中 持久化的方式 快照 MySQL Dump Redis RDB ###写日志 MySQL Binlog Hbase HLog Redis AOF RDB 一、什么是RDB 经过RDB之后,redis会将内存中的数据创建一份快照到硬盘中,称为RDB文件(二进制) 当redis重新启动时,会加载硬盘中的RDB文件,加载到内存中完成数据恢复 二、RDB的触发方式 1.save(同步) 在save的同时,其他命令会阻塞等待 如果存在老的RDB文件,会先创建一个临时文件,然后对老文件进行替换 时间复杂度,O(n) 2.bgsave(异步) 调用bgsave后,会调用linux的fork()函数,创建一个子进程 如果存在老的RDB文件,会先创建一个临时文件,然后对老文件进行替换 时间复杂度,O(n) 子进程名称:redis-rdb-bgsave 3.save VS bgsave save bgsave IO类型 同步 异步 阻塞 是 是(阻塞发生在fork) 复杂度 O(n) O(n) 优点 不会消耗额外内存 不阻塞客户端命令 缺点 阻塞客户端命令 需要fork,消耗内存 三、通过配置自动进行RDB操作 内部相当于bgsave Redis默认的save配置 配置 second changes save 900 1

hdparm 命令,硬盘状态检测

[亡魂溺海] 提交于 2019-12-23 17:56:29
首先了解一下hdp arm 有哪些参数: -a<快取分区> 设定读取文件时,预先存入块区的分区数,若不加上<快取分区>选项,则显示目前的设定。   -A<0或1> 启动或关闭读取文件时的快取功能。 -c<I/O模式> 设定IDE32位I/O模式。 -C 检测IDE硬盘的电源管理模式。 -d<0或1> 设定磁盘的DMA模式。 -f 将内存缓冲区的数据写入硬盘,并清楚缓冲区。 -g 显示硬盘的磁轨,磁头,磁区等参数。 -h 显示帮助。 -i 显示硬盘的硬件规格信息,这些信息是在开机时由硬盘本身所提供。 -I 直接读取硬盘所提供的硬件规格信息。 -k<0或1> 重设硬盘时,保留-dmu参数的设定。 -K<0或1> 重设硬盘时,保留-APSWXZ参数的设定。 -m<磁区数> 设定硬盘多重分区存取的分区数。 -n<0或1> 忽略硬盘写入时所发生的错误。 -p<PIO模式> 设定硬盘的PIO模式。 -P<磁区数> 设定硬盘内部快取的分区数。 -q 在执行后续的参数时,不在屏幕上显示任何信息。 -r<0或1> 设定硬盘的读写模式。 -S<时间> 设定硬盘进入省电模式前的等待时间。 -t 评估硬盘的读取效率。 -T 评估硬盘快取的读取效率。 -u<0或1> 在硬盘存取时,允许其他中断要求同时执行。 -v 显示硬盘的相关设定。 -W<0或1> 设定硬盘的写入快取。 -X<传输模式>

Linux磁盘分区,挂载

痞子三分冷 提交于 2019-12-23 16:11:48
分区基础知识 分区的方式: 1) mbr分区: 1.最多支持四个主分区 2.系统只能安装在主分区 3.扩展分区要占一个主分区 4.MBR最大只支持2TB,但拥有最好的兼容性 2) gtp分区: 1.支持无限多个主分区(但操作系统可能限制,比如 windows下最多128个分区) 2.最大支持18EB的大容量(1EB=1024 PB,1PB=1024 TB ) 3.windows7 64位以后支持gtp 硬盘说明 1) Linux硬盘分IDE硬盘和SCSI硬盘,目前基本上是SCSI硬盘 2) 对于IDE硬盘,驱动器标识符为“hdx~”,其中“hd”表明分区所在设备的类型,这里是指 IDE硬盘了。“x”为盘号(a为基本盘,b为基本从属盘,c为辅助主盘,d为辅助从属 盘),“~”代表分区,前四个分区用数字1到4表示,它们是主分区或扩展分区,从5开始就 是逻辑分区。例,hda3表示为第一个IDE硬盘上的第三个主分区或扩展分区,hdb2表示为 第二个IDE硬盘上的第二个主分区或扩展分区。 3) 对于SCSI硬盘则标识为“sdx~”,SCSI硬盘是用“sd”来表示分区所在设备的类型的,其余 则和IDE硬盘的表示方法一样 查看分区: lsblk -f 挂在的案例 给Linux增加一块新的硬盘,在/home/newdisk 说明: 下面我们以增加一块硬盘为例来熟悉下磁盘的相关指令和深入理解磁盘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