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

作为一个程序员,内存和磁盘的这些事情,你不得不知道啊!!!

大城市里の小女人 提交于 2020-02-03 02:54:44
截止目前,我已经分享了如下几篇文章: 一个程序在计算机中是如何运行的?超级干货!!! 作为一个程序员,CPU的这些硬核知识你必须会! 作为一个程序员,内存的这些硬核知识你必须懂! 这些知识可以说是我们之前都不太重视的基础知识,可能大家在上大学的时候都学习过了,但是嘞,当时由于老师讲解的没那么有趣,又加上这些知识本身就比较枯燥,所以嘞,大家当初几乎等于没学。 再说啦,学习这些,也看不出来有什么用啊! 我现在告诉你,这些知识很有用,尤其对于作为程序员的你,这些是让你写代码的过程中让你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的知识,了解了这些,对你的编程只有大大的好处。 以上三篇文章可谓都是干货中的干货,看了一定让你功力大增😎 今天再来分享一下关于内存和磁盘的有关重要知识,如此一来, CPU,内存和磁盘 这比较重要的几个货,我们就都有所了解了。 关于磁盘,你了解多少? 可能大伙听到的比较多的是硬盘,毕竟这是我们每天使用电脑接触比较多的一个概念,再加上现在买电脑基本上从之前的机械硬盘都过渡到了现在的固态硬盘。 所以大家对硬盘这个名词不陌生,相对的,对磁盘的概念似乎就有点陌生了 啥是磁盘 首先记住,磁盘是个总的,也就是说 磁盘包括硬盘 ,那么还要知道磁盘是干嘛的, 磁盘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保存电脑里面的信息 ,但是磁盘又有一些分类,不过我们首先要知道,在计算机中,保存信息的有这么两类: 第一:内部存储器

Win-Virtualbox技术文档

你。 提交于 2020-02-02 10:52:14
Win-Virtualbox 技术文档.md tags: 虚拟机 Virtualbox 2019 年 11 月 简介说明 VirtualBox 号称是最强的免费虚拟机软件,它不仅具有丰富的特色,而且性能也很优异!它简单易用,可虚拟的系统包括 Windows(从 Windows 3.1 到 Windows10、Windows Server 2012,所有的 Windows 系统都支持)、Mac OS X、Linux、OpenBSD、Solaris、IBM OS2 甚至 Android 等操作系统!使用者可以在 VirtualBox 上安装并且运行上述的这些操作系统! 与同性质的 VMware 及 Virtual PC 比较下,VirtualBox 独到之处包括远端桌面协定(RDP)、iSCSI 及 USB 的支持,VirtualBox 在客户端操作系统上已可以支持 USB 2.0 的硬件装置,不过要安装 VirtualBox Extension Pack。 注意事项: Win 命令,路径加双引号.(避免特殊字符的影响) Virtualbox 常用命令 参考链接: VirtualBox 简用命令汇总 VBoxManage 常用命令用法 # >>>>>>>>>>>>>> 格式转换 <<<<<<<<<<<<<<<< # 格式转换 VDI转VMDK VBoxManage clonehd

DELL服务器R720上架流程

依然范特西╮ 提交于 2020-02-01 14:20:30
1:熟悉服务器的型号 Dell R730 Dell R720 Dell R410 Dell R430 Dell R440 2:熟悉服务器的主要配件 固态硬盘1T 2T 机械硬盘 内存条DDR3 DDR4 16G 电源线 角铁 网线 光纤线 3:服务器主流的操作系统 Windows server 2012 Windows server 2016 Centos 7.4 Centos 6.8 Centos 7.6 Windows 10 服务器上架流程(R720) 一、在机柜上安装角铁,用螺丝固定好位置,R730的服务器较大,需要留出2U的位置。 二、将客户需求的内存大小,插入到服务器内。 三、将服务器小心的抬放到角铁上,一定要保证稳固。 四、将两根电源线插上,并按照理线规范理好。 五、按照需求,需要接入内网,管理卡和外网,准备好三根网线,分别在服务器后面板插上连接到上方的内网、管理卡和外网的交换机上。 六、看到那个两端的网线接口都亮灯,成功连接。按照理线的规范,把线分别扎在各自交换机的线堆里。 七、用硬盘架和螺丝装好硬盘,插入到服务器前面板的硬盘插槽里。 八、接上显示器和键盘,准备开始装系统操作。 九、开机,出现选择界面的时候,按F2进入,(选择IDRAC Settings下一步Network配置远程管理卡ip)默认账号密码(root/calvin)修改的IP跟账号密码做好记录。 十

U盘启动盘制作过程

独自空忆成欢 提交于 2020-02-01 04:52:53
适用对象:有U盘无光驱的朋友 新版启动型U盘制作工具下载地址: Http://pzz.cn/soft/usbboot.rar 下载MaxDOS压缩包下载地址: Http://Pzz.cn/soft/usbdos.rar 下载后把UBSBOOT程序解压缩出来,再把你的U盘插上,按照下面的步骤就可以把你的U盘制作成DOS启动型的(注意事先备份U盘中有用的数据)   USBOOT运行后(见下图): ①选中你的U盘; ②点击蓝色的字选择工作模式; ③强烈建议选择ZIP模式! HDD模式和FDD模式建议在ZIP模式不能正常工作时再试用; ZIP模式是指把U盘模拟成ZIP驱动器模式,启动后U盘的盘符是A: HDD模式是指把U盘模拟成硬盘模式;特别注意:如果选择了HDD模式,那么这个启动U盘启动后的盘符是C:,在对启动分区进行操作时就容易产 生很多问题,比如:装系统时安装程序会把启动文件写到U盘而不是你硬盘的启动分区!导致系统安装失败。所以请尽量先选择ZIP模式。 FDD模式是指把U盘模拟成软驱模式,启动后U盘的盘符是A:,这个模式的U盘在一些支持USB-FDD启动的机器上启动时会找不到U盘,所以请酌情 使用。   ④点击《开始》,开始制作。 ⑤出现下面这个对话框时,确保你的U盘中数据已没用,再选择《是》。 ⑥启动盘制作时出现下面的提示,请按正常程序拔下U盘: Win9x系统:可直接拔下U盘

Ubuntu18把/var目录挂到新的硬盘分区上

≡放荡痞女 提交于 2020-02-01 04:04:20
问题 虚拟机上操作k8s出错,发现硬盘满了 解决 vmware扩展硬盘(不建议这种方式,见 注意.2 ) 可以参考这个 VMWare下扩展Linux硬盘空间 注意 比如我之前是20G,要扩展到30G,增加了10G.那么你在弹出的框里就写30G,而不是10G ubuntu分区,格式化,挂载, fdisk -l, 查看硬盘,看到已经到30G了 fdisk /dev/sda3, /dev/sda3是我的新添加的名字 剩下的步骤,可以参考 Moving /var, /home to separate partition 注意 init 1 这一步,不然复制文件的时候可能报错 不要使用扩展,应该使用新添加一块硬盘的方式,因为使用扩展是没有办法缩小的,添加硬盘的方式确是可以缩小并把空间还给宿主机的 来源: CSDN 作者: cumt_TTR 链接: https://blog.csdn.net/cumt_TTR/article/details/103646087

【电脑开机没反应的常见原因和解决方法】

大兔子大兔子 提交于 2020-02-01 01:21:27
电脑开机没反应的常见原因和解决方法   故障现象一:打开电源,按下开机按钮后,电脑无任何动静。   分析:此时电源应向主板和各硬件供电,无任何动静说明是供电部分出了问题。(包括主板电源部分)   检查思路和方法:   1、市电电源问题,请检查电源插座是否正常,电源线是否正常。   2、机箱电源问题,请检查是否有5伏待机电压,主板与电源之间的连线是否松动,如果不会测量电压可以找个电源调换一下试试。   3、主板问题,如果上述两个都没有问题,那么主板故障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首先检查主板和开机按钮的连线有无松动,开关是否正常。可以将开关用电线短接一下试试。如不行,只有更换一块主板试试了。(注意:应尽量找型号相同或同一芯片组的板子,因为别的主板可能不支持你的CPU和内存)   故障现象二:按下开机按钮,风扇转动,但显示器无图象,电脑无法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分析:风扇转动说明电源已开始供电,显示器无图象,电脑无法进入正常工作状态说明电脑未通过系统自检,主板BIOS设定还没输出到显示器,故障应出在主板,显卡和内存上。但有时劣质电源和显示器损坏也会引起此故障。   检查思路和方法:   1、如果有报警声,说明自检出了问题。报警声是由主板上的BIOS设定的。BIOS有两种,分别为AMI和AWARD。大多数主板都是采用AWARD的BIOS。   AWARD的BIOS设定为:   长声不断响

理解inode

梦想与她 提交于 2020-01-31 20:49:11
inode 是一个重要概念,是理解Unix/Linux文件系统和硬盘储存的基础。 我觉得,理解inode,不仅有助于提高系统操作水平,还有助于体会Unix设计哲学,即如何把底层的复杂性抽象成一个简单概念,从而大大简化用户接口。 下面就是我的inode学习笔记,尽量保持简单。 =================================== 理解inode 作者:阮一峰 一、inode是什么? 理解inode,要从文件储存说起。 文件储存在硬盘上,硬盘的最小存储单位叫做"扇区"(Sector)。每个扇区储存512字节(相当于0.5KB)。 操作系统读取硬盘的时候,不会一个个扇区地读取,这样效率太低,而是一次性连续读取多个扇区,即一次性读取一个"块"(block)。这种由多个扇区组成的"块",是文件存取的最小单位。"块"的大小,最常见的是4KB,即连续八个 sector组成一个 block。 文件数据都储存在"块"中,那么很显然,我们还必须找到一个地方储存文件的元信息,比如文件的创建者、文件的创建日期、文件的大小等等。这种储存文件元信息的区域就叫做inode,中文译名为"索引节点"。 每一个文件都有对应的inode,里面包含了与该文件有关的一些信息。 二、inode的内容 inode包含文件的元信息,具体来说有以下内容: * 文件的字节数 * 文件拥有者的User ID *

理解inode

我只是一个虾纸丫 提交于 2020-01-31 20:48:28
从inode的角度理解软链接和硬链接的区别。转载自: 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1/12/inode.html 一、inode是什么? 理解inode,要从文件储存说起。 文件储存在硬盘上,硬盘的最小存储单位叫做"扇区"(Sector)。每个扇区储存512字节(相当于0.5KB)。 操作系统读取硬盘的时候,不会一个个扇区地读取,这样效率太低,而是一次性连续读取多个扇区,即一次性读取一个"块"(block)。这种由多个扇区组成的"块",是文件存取的最小单位。"块"的大小,最常见的是4KB,即连续八个 sector组成一个 block。 文件数据都储存在"块"中,那么很显然,我们还必须找到一个地方储存文件的元信息,比如文件的创建者、文件的创建日期、文件的大小等等。这种储存文件元信息的区域就叫做inode,中文译名为"索引节点"。 每一个文件都有对应的inode,里面包含了与该文件有关的一些信息。 二、inode的内容 inode包含文件的元信息,具体来说有以下内容:   * 文件的字节数   * 文件拥有者的User ID   * 文件的Group ID   * 文件的读、写、执行权限   * 文件的时间戳,共有三个:ctime指inode上一次变动的时间,mtime指文件内容上一次变动的时间,atime指文件上一次打开的时间。   * 链接数

Inode详解

走远了吗. 提交于 2020-01-31 20:47:44
一、inode是什么 理解inode,要从文件储存说起。 文件储存在硬盘上,硬盘的最小存储单位叫做"扇区"(Sector)。每个扇区储存512字节(相当于0.5KB)。 操作系统读取硬盘的时候,不会一个个扇区地读取,这样效率太低,而是一次性连续读取多个扇区,即一次性读取一个"块"(block)。这种由多个扇区组成的"块",是文件存取的最小单位。"块"的大小,最常见的是4KB,即连续八个sector组成一个block。 文件数据都储存在"块"中,那么很显然,我们还必须找到一个地方储存文件的元信息,比如文件的创建者、文件的创建日期、文件的大小等等。这种储存文件元信息的区域就叫做inode,中文译名为"索引节点"。 每一个文件都有对应的inode,里面包含了与该文件有关的一些信息。 二、inode内容 inode包含文件的元信息,具体来说有以下内容: * 文件的字节数 * 文件拥有者的User ID * 文件的Group ID * 文件的读、写、执行权限 * 文件的时间戳,共有三个:ctime指inode上一次变动的时间,mtime指文件内容上一次变动的时间,atime指文件上一次打开的时间。 * 链接数,即有多少文件名指向这个inode * 文件数据block的位置 可以用stat命令,查看某个文件的inode信息: stat example.txt 总之,除了文件名以外的所有文件信息

Linux操作系统报:read-only file system

拜拜、爱过 提交于 2020-01-31 05:59:00
在对集群测试过程中发现系统中某一节点中的磁盘变成read-only file system,从而导致测试任务出错,从网上查找资料,找到以下解决方案: 这个报错的意思是硬盘属性变成只读,不可写入; VOS本身是不可能更改你的硬盘属性的,只有操作系统有这样的能力; 一般可能原因有三点:   1.硬盘与主板的不兼容性导致;   2.硬盘损坏;   3.人为修改 首先利用fsck修复一下, 1 [root@localhost ~]# fsck 2 fsck 1.39 (29-May-2006) 3 e2fsck 1.39 (29-May-2006) 4 /dev/VolGroup00/LogVol00: recovering journal 5 Clearing orphaned inode 302154356 (uid=48, gid=48, mode=0100600, size=0) 6 Clearing orphaned inode 57245765 (uid=0, gid=0, mode=0100600, size=0) 7 Clearing orphaned inode 57245703 (uid=27, gid=27, mode=0100600, size=0) 8 Clearing orphaned inode 57245702 (uid=27, gid=27, m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