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子结点

哈夫曼树

别等时光非礼了梦想. 提交于 2019-11-30 14:31:42
1. 哈夫曼树的介绍 Huffman Tree,中文名是哈夫曼树或霍夫曼树,它是最优二叉树。 定义 :给定n个权值作为n个叶子结点,构造一棵二叉树,若树的带权路径长度达到最小,则这棵树被称为哈夫曼树。 这个定义里面涉及到了几个陌生的概念,下面就是一颗哈夫曼树,我们来看图解答。 1.1 路径和路径长度 定义 :在一棵树中,从一个结点往下可以达到的孩子或孙子结点之间的通路,称为路径。通路中分支的数目称为路径长度。若规定根结点的层数为1,则从根结点到第L层结点的路径长度为L-1。 例子 :100和80的路径长度是1,50和30的路径长度是2,20和10的路径长度是3。 1.2 结点的权及带权路径长度 定义 :若将树中结点赋给一个有着某种含义的数值,则这个数值称为该结点的权。结点的带权路径长度为:从根结点到该结点之间的路径长度与该结点的权的乘积。 例子 :节点20的路径长度是3,它的带权路径长度= 路径长度 权 = 3 20 = 60。 1.3 树的带权路径长度 定义 :树的带权路径长度规定为所有叶子结点的带权路径长度之和,记为WPL。 例子 :示例中,树的WPL= 1 100 + 2 80 + 3 20 + 3 10 = 100 + 160 + 60 + 30 = 350。 比较下面两棵树 上面的两棵树都是以{10, 20, 50, 100}为叶子节点的树。 左边的树WPL=2 10 +

天津哪里有卖银行卡

帅比萌擦擦* 提交于 2019-11-30 13:35:46
天津哪里有卖银行卡█ █微信:619998462█ █ 决策树 1.决策树是一种树型结构,其中每个内部结点表示在一个属性上的测试,每个分支代表一个测试输出,每个叶子结点代表一种类别。 2.决策树学习是以实例为基础的归纳学习 3.决策树学习采用的是自顶向下的递归方法,其基本思想是以信息熵为度量构造一棵熵值下降最快的树,到叶子节点处的熵值为零,此时每个叶子节点中的实例都属于同一类。 决策树学习算法的特点 1.决策树学习算法的最大优点是,它可以自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不需要使用者了解过多背景知识,只需要对训练实例进行较好的标注,就能够进行学习 2.显然,它属于有监督学习 3.从一类无序、无规则的事物中推理出决策树表示的分类规则 4. 非参数学习算法,可以解决多分类问题,也可以解决回归问题,非常好的可解释性 建立决策树的关键,即在当前状态下选择哪个属性作为分类依据。根据不同的目标函数,建立决策树主要有以下三种算法 1.ID3:使用信息增益/互信息g(D,A)进行特征选择 2.C4.5:信息增益率 3.CART:基尼指数 建立决策树需要知道 信息熵 熵在信息论中代表随机变量不确定度的度量 1)熵越大,数据的不确定性越高 2)熵越小,数据的不确定性越低 p i 为第i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接着是 条件熵 H(X,Y)-H(X) (X,Y)发生所包含的熵,减去X单独发生包含的熵

宁波哪里有卖银行卡

天涯浪子 提交于 2019-11-30 13:35:17
宁波哪里有卖银行卡█ █微信:619998462█ █ 决策树 1.决策树是一种树型结构,其中每个内部结点表示在一个属性上的测试,每个分支代表一个测试输出,每个叶子结点代表一种类别。 2.决策树学习是以实例为基础的归纳学习 3.决策树学习采用的是自顶向下的递归方法,其基本思想是以信息熵为度量构造一棵熵值下降最快的树,到叶子节点处的熵值为零,此时每个叶子节点中的实例都属于同一类。 决策树学习算法的特点 1.决策树学习算法的最大优点是,它可以自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不需要使用者了解过多背景知识,只需要对训练实例进行较好的标注,就能够进行学习 2.显然,它属于有监督学习 3.从一类无序、无规则的事物中推理出决策树表示的分类规则 4. 非参数学习算法,可以解决多分类问题,也可以解决回归问题,非常好的可解释性 建立决策树的关键,即在当前状态下选择哪个属性作为分类依据。根据不同的目标函数,建立决策树主要有以下三种算法 1.ID3:使用信息增益/互信息g(D,A)进行特征选择 2.C4.5:信息增益率 3.CART:基尼指数 建立决策树需要知道 信息熵 熵在信息论中代表随机变量不确定度的度量 1)熵越大,数据的不确定性越高 2)熵越小,数据的不确定性越低 p i 为第i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接着是 条件熵 H(X,Y)-H(X) (X,Y)发生所包含的熵,减去X单独发生包含的熵

机器学习之决策树笔记

跟風遠走 提交于 2019-11-30 12:56:57
决策树 1.决策树是一种树型结构,其中每个内部结点表示在一个属性上的测试,每个分支代表一个测试输出,每个叶子结点代表一种类别。 2.决策树学习是以实例为基础的归纳学习 3.决策树学习采用的是自顶向下的递归方法,其基本思想是以信息熵为度量构造一棵熵值下降最快的树,到叶子节点处的熵值为零,此时每个叶子节点中的实例都属于同一类。 决策树学习算法的特点 1.决策树学习算法的最大优点是,它可以自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不需要使用者了解过多背景知识,只需要对训练实例进行较好的标注,就能够进行学习 2.显然,它属于有监督学习 3.从一类无序、无规则的事物中推理出决策树表示的分类规则 4. 非参数学习算法,可以解决多分类问题,也可以解决回归问题,非常好的可解释性 建立决策树的关键,即在当前状态下选择哪个属性作为分类依据。根据不同的目标函数,建立决策树主要有以下三种算法 1.ID3:使用信息增益/互信息g(D,A)进行特征选择 2.C4.5:信息增益率 3.CART:基尼指数 建立决策树需要知道 信息熵 熵在信息论中代表随机变量不确定度的度量 1)熵越大,数据的不确定性越高 2)熵越小,数据的不确定性越低 p i 为第i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接着是 条件熵 H(X,Y)-H(X) (X,Y)发生所包含的熵,减去X单独发生包含的熵:在X发生的前提下,Y发生“新”带来的熵。   该式子定义为X发生前提下

二叉树的遍历算法

大城市里の小女人 提交于 2019-11-30 12:05:43
遍历(Traverse) 就是按照某种次序访问树中的所有结点,且每个结点恰好访问一次 也就是说,按照被访问的次序,可以得到由树中所有结点排成的一个序列 树的遍历也可以看成是人为的将非线性结构线性化 这里的“访问”是广义的,可以是对结点作各种处理,例如输出结点信息、更新结点信息等 在我们的现实中,并不真正的“访问”这些结点,而是得到一个结点的线性序列,以线性表的形式输出 将整个二叉树看做三部分:根、左子树、右子树。如果规定先遍历左子树、在遍历右子树,那么根据根的遍历顺序就有三种遍历方式: 左子树 右子树 根 先序/根遍历DLR:根 左子树 右子树 中序/根遍历LDR:左子树 根 右子树 后序/根遍历LRD:左子树 右子树 根 注意:由于树的递归定义,其实对三种遍历的概念其实也是一个递归的描述过程 先序/根遍历DLR:1 4 5 2 3 6 7 中序/根遍历LDR:4 5 1 3 2 6 7 后序/根遍历LRD:5 4 3 7 6 2 1 如果按层次遍历,没有递归 面试题:已知一棵二叉树的后序遍历的序列为5 4 3 7 6 2 1,中序遍历的序列为4 5 1 3 2 6 7,则其先序遍历的序列是什么? 只要给定中序遍历,先序遍历或者后序遍历再给一个,就可以求出另一个 后序遍历最后肯定是根,所以确定1是根 所以4 5是左子树,3 2 6 7是右子树 依此类推 /** *二叉链表的结点 *

数据结构中关于树的一切

对着背影说爱祢 提交于 2019-11-30 07:26:08
当你第一次学习编码时,大部分人都是将数组作为主要数据结构来学习。 之后,你将会学习到哈希表。如果你是计算机专业的,你肯定需要选修一门数据结构的课程。上课时,你又会学习到链表,队列和栈等数据结构。这些都被统称为线性的数据结构,因为它们在逻辑上都有起点和终点。 当你开始学习树和图的数据结构时,你会觉得它是如此的混乱。因为它的存储方式不是线性的,它们都有自己特定的方式存储数据。 定义 树是众所周知的非线性数据结构。它们不以线性方式存储数据。他们按层次组织数据。 树的术语定义 树( tree )是被称为结点( node )的实体的集合。结点通过边( edge )连接。每个结点都包含值或数据( value / date ),并且每结节点可能有也可能没有子结点。 树的首结点叫根结点(即 root 结点)。如果这个根结点和其他结点所连接,那么根结点是父结点( parent node ,与根结点连接的是子结点( child node )。 所有的结点都通过边( edge )连接。它是树中很重要得一个概念,因为它负责管理节点之间的关系。 叶子结点( leaves )是树末端,它们没有子结点。像真正的大树一样,我们可以看到树上有根、枝干和树叶。 树的高度( height )和深度( depth ) 树的高度是到叶子结点(树末端)的长度 结点的深度是它到根结点的长度 术语汇总 根结点是树最顶层结点

线段树学习—初级基础操作

孤街醉人 提交于 2019-11-30 05:53:12
//这篇博客是不完整的,现在的知识储备,貌似只能写一些基础的应用的 首先的话,来谈下自己对线段树的认识: 线段树可以解决区间加法的问题,比如说,最大值,最小值,区间和的问题, 但是不可以解决不符合区间加法的问题,比如说众数问题。 在网上看了很多版本的线段树,看到了很多的结构体类型的线段树。个人感觉结构体类型的线段树 很好理解,自己觉得的话,线段树主要运用了二分和分治的思想,求一个区间的最大值, 分为两个区间的最大值进行比较,区间和也是先求部分区间的和在求整体。 然后就是运用了二叉树的优点,使得查找时间为logn级别, 修改的话可以分为单点更新和区间更新。区间更新的话需要用到懒惰标记来降低复杂度。 网上其他博客的代码,感觉很好,但是自己敲一遍还是好的。 建树代码: const int maxn = 100005 ; int a [ maxn ] , t [ maxn << 2 ] ; //a为原来区间,t为线段树 void Pushup ( int k ) { //更新函数,这里是实现最大值 ,同理可以变成,最小值,区间和等 t [ k ] = max ( t [ k << 1 ] , t [ k << 1 | 1 ] ) ; } //递归方式建树 build(1,1,n); void build ( int k , int l , int r ) { //k为当前需要建立的结点

树的高度和深度的区别

与世无争的帅哥 提交于 2019-11-30 05:47:23
对于树的基本概念上理解,对于才接触数据结构的人来说,树的高度和深度是一个容易混淆的知识点,现解释如下: 1.高度 对于高度的理解,我们不管他数据结构什么什么知识,就拿楼房来说,假如一个人提问:楼房的高度有好高?我们会下意识的从底层开始往上数,假如楼有6层,则我们会说,这个楼有6层楼那么高,则提问者就会大概知道楼有多高了。所以高度就是以从下往上对比,这是我们的习惯。而在树中,树的高度也是从下往上数,如图所示 K节点在树的底层,是一个叶子节点,则一般定义为K的高度在最低为1,以此类推,O的高度也是为1,P的节点也是为1。M节点是叶子节点O的父节点,从下往上数,M节点高度为2。那么G节点的高度是多少呢?从G-L的高度为2,从G-M-O节点高度为3,到底G节点高度为多少呢,正确答案是3,请看定义: 高度的定义为:从结点x向下到某个叶结点 最长简单路径 中 边的条数 注意: 对于是否是边的条数这个不清楚,待我后来查证,这个主要是由于其初值是1还是0来确定的,一般都是以1开始 2.深度 理解了高度,则深度的理解就很容易了,深度是从根节点往下,列如上图中:B的深度为2。 3.总结 对于整棵树来说,最深的叶结点的深度就是树的深度;树根的高度就是树的高度。这样树的高度和深度是相等的。 对于树中 相同深度 的每个结点来说,它们的 高度不一定相同 ,这取决于每个结点下面的叶结点的深度。 来源: CSDN

哈夫曼树

杀马特。学长 韩版系。学妹 提交于 2019-11-30 02:40:08
哈夫曼树是最优二叉树。 给定n个权值作为n个叶子结点,构造一棵二叉树,若树的带权路径长度达到最小,则这棵树被称为哈夫曼树。 路径和路径长度 在一棵树中,从一个结点往下可以达到的孩子或孙子结点之间的通路,称为路径。通路中分支的数目称为路径长度。若规定根结点的层数为1,则从根结点到第L层结点的路径长度为L-1。 结点的权及带权路径长度 若将树中结点赋给一个有着某种含义的数值,则这个数值称为该结点的权。结点的带权路径长度为:从根结点到该结点之间的路径长度与该结点的权的乘积。 树的带权路径长度 树的带权路径长度规定为所有叶子结点的带权路径长度之和,记为WPL。 假设有n个权值,则构造出的哈夫曼树有n个叶子结点。 n个权值分别设为 w1、w2、…、wn,哈夫曼树的构造规则为: 1. 将w1、w2、…,wn看成是有n 棵树的森林(每棵树仅有一个结点); 2. 在森林中选出根结点的权值最小的两棵树进行合并,作为一棵新树的左、右子树,且新树的根结点权值为其左、右子树根结点权值之和; 3. 从森林中删除选取的两棵树,并将新树加入森林; 4. 重复(02)、(03)步,直到森林中只剩一棵树为止,该树即为所求得的哈夫曼树。 来源: CSDN 作者: 情愫, 链接: https://blog.csdn.net/qq_43627167/article/details/103246218

javascript实现二叉搜索树

≡放荡痞女 提交于 2019-11-30 01:38:36
在使用javascript实现基本的数据结构中,练习了好几周,对基本的数据结构如 栈、队列、链表、集合、哈希表、树、图等内容进行了总结并且写了笔记和代码。 在 github中可以看到 点击查看 ,可以关注一下我哈。 树的基本术语 二叉树节点的存储结构 创建一个二叉搜索树 二叉树的先序、中序、后续遍历算法 二叉树的非递归先序、中序、后续遍历算法 。 文章对树了解的不多的人有点不友好,这里简单介绍(从书上抄下来)那些基本的一点概念吧。 看下面这个示意图 树的基本术语: 结点: A、B、C等都是结点,结点不仅包含数据元素,而且包含指向子树的分支。例如,A结点不仅包含数据元素A、还包含3个指向子树的指针。 结点的度: 结点拥有的子树个数或者分支的个数,例如A结点有3棵子树,所以A结点的度为3. 树的度: 树中各结点度的最大值。如例子中结点度最大为3(A、D结点)。最小为0(F、G、I、J、K、L、M),所以树的度为3。 叶子节点 :又叫做 终端节点, 指度为0的节点,F、G、I、J、K、L、M节点都是叶子节点。 孩子: 结点的子树的根,如A节点的孩子为B、C、D。 双亲: 与孩子的定义对应,如B C D结点的双亲都是A。 兄弟: 同一个双亲的孩子之间互为兄弟。如B、C、D互为兄弟,因为它们都是A节点的孩子。 祖先 :从根到某节点的路径上的所有结点,都是这个节点的祖先。如K的祖先是A B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