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机制

ActiveMQ持久化机制

ぃ、小莉子 提交于 2020-02-14 14:45:55
为什么要进行持久化   为了避免MQ服务器意外宕机导致数据丢失,需要做到重启后没有被消费的数据依然在消息队列中。 ActiveMQ的持久化机制包含:   1. JDBC:持久化到数据库   2. AMQ:日志文件   3. KahaBD:AMQ基础上改进,默认选择   4. LevelDB:谷歌K/V数据库   注:ActiveMQ默认是不开启持久化的。 ActiveMQ默认持久化机制     <persistenceAdapter> <kahaDB directory="${activemq.data}/kahadb"/> </persistenceAdapter>   性能:     AMQ的性能改与JDBC的持久化机制,由于是在文件中追加写入消息,所以性能比较高。并且创建了消息主键索引和缓存索引机制以提升性能。   缺点:     AMQ会为每一个Destination创建一个索引,若创建了大小的消息队列,则磁盘占用会非常大,所以由于索引文件比较大,当Broker崩溃后,重建所以速度比较慢。    JDBC持久化机制   步骤一:创建数据库        步骤二:在程序中开启持久化操作 producer.setDeliveryMode(DeliveryMode.PERSISTENT);     PERSISTENT:代表开启持久化     NON_PERSISTENT

宏內核與微內核區別

99封情书 提交于 2020-02-10 20:33:32
操作系統內核-宏內核與微內核(轉載) 聲明:本文從CSDN轉載,原文鏈接為: https://blog.csdn.net/Silencegll/article/details/51496158 操作系统内核可能是微内核,也可能是单内核(后者有时称之为宏内核Macrokernel)。按照类似封装的形式,这些术语定义如下: 单内核:也称为宏内核。将内核从整体上作为一个大过程实现,并同时运行在一个单独的地址空间。所有的内核服务都在一个地址空间运行,相互之间直接调用函数,简单高效。微内核:功能被划分成独立的过程,过程间通过IPC进行通信。模块化程度高,一个服务失效不会影响另外一个服务。Linux是一个单内核结构,同时又吸收了微内核的优点:模块化设计,支持动态装载内核模块。Linux还避免了微内核设计上的缺陷,让一切都运行在内核态,直接调用函数,无需消息传递。 Linux大部分都是单内核的。 微内核(Microkernel kernel)――在微内核中,大部分内核都作为单独的进程在特权状态下运行,他们通过消息传递进行通讯。在典型情况下,每个概念模块都有一个进程。因此,假如在设计中有一个系统调用模块,那么就必然有一个相应的进程来接收系统调用,并和能够执行系统调用的其他进程(或模块)通讯以完成所需任务。 在这些设计中,微内核部分经常只但是是个消息转发站:当系统调用模块要给文档系统模块发送消息时

【mq读书笔记】消息过滤机制

谁说胖子不能爱 提交于 2020-02-10 00:46:18
mq支持表达式过滤和类过滤两种模式,其中表达式又分为TAG和SQL92.类过滤模式允许提交一个过滤类到FilterServer,消息消费者从FilterServer拉取消息,消息经过FilterServer时会执行过滤逻辑。SQL92以消息属性过滤上下文,而TAG模式就是简单为消息定义标签。 public interface MessageFilter { /** * match by tags code or filter bit map which is calculated when message received * and stored in consume queue ext. * * @param tagsCode tagsCode * @param cqExtUnit extend unit of consume queue */ boolean isMatchedByConsumeQueue(final Long tagsCode, final ConsumeQueueExt.CqExtUnit cqExtUnit); //根据ConsumeQueue判断消息是否匹配 /** * match by message content which are stored in commit log. * <br>{@code msgBuffer} and {@code

RocketMQ初步应用架构理论

半城伤御伤魂 提交于 2020-02-09 19:09:49
RocketMQ初步应用架构理论 写给RocketMQ架构应用入门,内容涉及它的设计机理以及推到出来的应用注意事项,入门人员请看。 稍微涉及技术细节,留以我设计中间件时参考,将来整理深度文档时会抽取走,入门人员可以无视。 以下RocketMQ简称为RQ,理论部分采用版本为3.2.4,测试部分采用版本为3.2.6。 MQ的需求 我们对MQ的需求,相比JMS标准有几点要求更高: 1. 必须优美灵活地支持集群消费。 2. 尽量支持消息堆积。 3. 服务高可用性和消息可靠性。 4. 有起码的运维工具做集群管理和服务调整。 其他 提供顺序消息、事务、回溯等面向特别场景的功能更好,目前暂不需要。 RQ架构 RQ的基本组成包括nameserver、broker、producer、consumer四种节点,前两种构成服务端,后两种在客户端上。 还有其他辅助的进程,不提。 NameServer的基本概念 在没有NameServer的中间件中,服务端集群就由干活的broker组成 ,其中的实例分主从两种角色。那么客户端就要知道,需要连接到哪个地址的broker上去做事情,于是客户端就需要配置服务端机器的IP地址,如果服务端部署结构复杂,客户端的配置结构也挺复杂,更讨厌的是甚至可能需要客户端也得更新地址配置。由于有了两种思路的方案: 一是引入NameServer,负责提供地址

C# 消息处理机制及自定义过滤方式

大憨熊 提交于 2020-02-05 15:08:25
一、消息概述 Windows 下应用程序的执行是通过消息驱动的。消息是整个应用程序的工作引擎,我们需要理解掌握我们使用的编程语言是如何封装消息的原理。 1. 什么是消息(Message) 消息就是通知和命令。在.NET框架类库中的System.Windows.Forms命名空间中微软采用面对对象的方式重新定义了Message。新的消息(Message)结构的公共部分属性基本与早期的一样,不过它是面对对象的。 公共属性: public IntPtr HWnd { get; set; } 获取或设置消息的窗口句柄 public int Msg { get; set; } 获取或设置消息的 ID 号 public IntPtr Result { get; set; } 指定为响应消息处理而向 Windows 返回的值 public IntPtr LParam { get; set; } 指定消息的 System.Windows.Forms.Message.LParam 字段 public IntPtr WParam { get; set; } 获取或设置消息的 System.Windows.Forms.Message.WParam 字段 2. 消息驱动的过程 所有的外部事件,如键盘输入、鼠标移动、按动鼠标都由OS系统转换成相应的消息发送到应用程序的消息队列

WTL 核心机制

空扰寡人 提交于 2020-02-05 15:08:03
最近闲了一段时间,学了学WIN32的界面编程,由于对API有那么一点基础,所以想挑个轻量级的界面库学习,以便在较短时间内学得深入些,so,就选择了WTL。并在此记录自己的学习成果。 WTL背景介绍 WTL是微软ATL开发组成员Nenad Stefanovic先生在ATL Windowing机制上发展起来的一整套GUI框架,运用template技术组织和创建GUI对象,构筑了精致的面向对象框架(在这里object oriented与template达成了精致的融合)。虽然没有获得微软的官方支持,虽然其使用者人数很少,但是确实是“用过的都说好”,有位微软MVP人士甚至说,这是微软有史以来推出的最优秀的一个framework。真是一个有趣的讽刺,最好的东西居然不被官方支持。有关于WTL的流言不少,比如这东西原本是微软内部专用,只是因为不小心才被泄漏出来等等,这更加剧它的神秘色彩 WTL 安装 从WTL主页( http://wtl.sourceforge.net/ )上可以下载到最新的WTL,解压缩之后运行根据你当前安装的VC版本选择不同的setup.js安装即可。注意,最新的WTL安装程序已经没有VC6的安装向导了,用VC6的童鞋们可以下载WTL7.1或者尝试使用这种方法( http://hi.baidu.com/yykbrother/blog/item

MFC消息机制

断了今生、忘了曾经 提交于 2020-02-05 14:17:00
何谓消息、消息处理函数、消息映射? 消息简单的说就是指通过输入设备向程序发出指令要执行某个操作。具体的某个操作是你的一系列代码。称为消息处理函数。 在SDK中消息其实非常容易理解,当窗口建立后便会有一个函数(窗口处理函数)开始执行一个消息循环,我们还可以清楚的看到消息处理的脉络。一个switch case语句就可以搞定,消息循环直到遇到WM_QUIT消息才会结束,其余的消息均被拦截后调用相应的处理函数。 但在封装了API的MFC中,消息似乎变的有些复杂了,我们看不到熟悉的switch case语句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叫消息映射的东西。为什么MFC要引入消息映射机制,你可以想象一下,在现在的程序开发活动中,你的一个程序是否拥有多个窗体,主窗口就算只有一个,那菜单、工具条、控件这些都是子窗口,那我们需要写多少个switch case,并且还要为每个消息分配一个消息处理函数,这样做是多么的复杂呀。因此MFC采用了一种新的机制。利用一个数组,将窗口消息和相对应的消息处理函数进行映射,你可以理解成这是一个表。这种机制就是消息映射。这张表在窗口基类CWnd定义,派生类的消息映射表如果你没有动作它是空的,也就是说如果你不手工的增加消息处理函数,则当派生窗口接受一个消息时会执行父类的消息处理函数。这样做显然是高效的。 MFC提供的消息结构 同时MFC定义了下面的两个主要结构: AFX_MSGMAP

RabbitMQ 如何保证消息不丢失?

假如想象 提交于 2020-02-04 01:52:32
RabbitMQ一般情况很少丢失,但是不能排除意外,为了保证我们自己系统高可用,我们必须作出更好完善措施,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下面来介绍下,如何保证消息的绝对不丢失的问题,下面分享的绝对干货,都是在知名互联网产品的产线中使用。 1.消息持久化 2.ACK确认机制 3.设置集群镜像模式 4.消息补偿机制 第一种:消息持久化 RabbitMQ 的消息默认存放在内存上面,如果不特别声明设置,消息不会持久化保存到硬盘上面的,如果节点重启或者意外crash掉,消息就会丢失。 所以就要对消息进行持久化处理。如何持久化,下面具体说明下: 要想做到消息持久化,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1) Exchange 设置持久化 2)Queue 设置持久化 3)Message持久化发送:发送消息设置发送模式deliveryMode=2,代表持久化消息 第二种:ACK确认机制 多个消费者同时收取消息,比如消息接收到一半的时候,一个消费者死掉了(逻辑复杂时间太长,超时了或者消费被停机或者网络断开链接),如何保证消息不丢? 这个使用就要使用Message acknowledgment 机制,就是消费端消费完成要通知服务端,服务端才把消息从内存删除。 这样就解决了,及时一个消费者出了问题,没有同步消息给服务端,还有其他的消费端去消费,保证了消息不丢的case。 第三种:设置集群镜像模式

iOS消息传递和消息转发机制

徘徊边缘 提交于 2020-01-31 05:40:51
我一直搞不清楚,方法method和selector(选择子)到底是啥关系,通过百度 在 Objective-C 中,selector,Method 和 implementation(IMP) 都是 Runtime 的组成部分。在实际开发中它们常常是可以相互转换来处理消息的发送的。选择子代表方法在 Runtime 期间的标识符。为 SEL 类型,虽然 SEL 是 objc_selector 结构体指针,但实际上它只是一个 C 字符串。在类加载的时候,编译器会生成与方法相对应的选择子,并注册到 Objective-C 的 Runtime 运行系统。 得出结论: 选择子其实是方法的名称,不同类中方法名相同参数不同的俩个方法,他们的选择子是相同的。 来看看Method的结构体 /// Method struct objc_method { SEL method_name; char *method_types; IMP method_imp; }; 方法名 method_name 类型为 SEL,前面提到过相同名字的方法即使在不同类中定义,它们的方法选择器也相同。 方法类型 method_types 是个 char 指针,其实存储着方法的参数类型和返回值类型,即是 Type Encoding 编码。(即类型编码) method_imp 指向方法的实现,本质上是一个函数的指针,就是前面讲到的

SOAP消息机制简介

断了今生、忘了曾经 提交于 2020-01-30 00:54:03
 SOAP(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简单对象访问协议)作为一种信息交互协议在分布式应用中非常广泛,如WebService。在使用.Net开发WebService时候,只需要在对应的方法上加上WebMethod特性然后就可以通过网络进行SOAP消息的发送。这样在平时使用Webservice时,可能不太关心SOAP消息的结构到底是怎样的。下面大致说说SOAP消息的结构,以及使用工具监听SOAP消息报文。 本节目录: 1、XSD是什么 2、基于SOAP的数据交互系统是XSD的 3、SOAPSOAP消息结构 4、支持SOAP的协议 5、通过SOAPHeader扩展SOAP 6、SOAP自定义异常 7、监听SOAP消息 1、XSD是什么   XSD(XML Scheme Definition,XML大纲定义)文档用来描述XML的结构和内容。它本身也是一个XML文档,通过它我们可以知道xml文档中包含哪些节点,以及这些节点应该是什么类型的值等。常见的如WSDL文档。 2、基于SOAP的数据交互系统应该是XSD的   WebService数据交互格式是基于SOAP的,而实际上SOAP就是具有SOAP格式的XML数据。基于XML的跨平台特性,各个系统在调用WebService时,都需要能准确的理解WebService需要什么类型的参数,有哪些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