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效率
工作效率 一般指工作产出与投入之比,通俗地讲就是在进行工作任务时,取得的成绩与所用时间、精力、金钱等的比值。产出大于投入,就是正效率;产出小于投入,就是负效率。工作效率是评定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提高工作效率就是要求正效率值不断增大。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如何,很大程度上看工作效率的高低。 效率与效能的关系 效率指在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工作量,或者说是某一工作所获的成果与完成这一工作所花时间和人力的比值。 "效能"这个词的原意是指事物所蕴藏的有利的作用。而"效能监察"中的"效能"实际指的是行政管理的效能,即行政管理活动这一事物所蕴藏的有利的作用。 效率和效能两者是不相等的,效率是从战略(比较而言)角度考虑的,而效能则是从战术层面考虑的,也就是说,就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人们关注的重点都在前者,及效率和正确的做事。比如,老板一有什么想法,就发动大家开动脑筋鼓足干劲的工作,同时提出各种提高工作效率的方式方法来指导大家,期望大家能尽快达成某个目标。其实,如果先冷静下来,对问题进行认真分析,也许会发现,这是并不值得做的事情,甚至是对公司业务有害的事情(比如占用公司资源,而没有把资源投入到真正需要的地方),这就是个不考虑效能的例子。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在《有效的主管》一书中简明扼要地指出:“效率是‘以正确的方式做事’,而效能则是‘做正确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