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计算机网络《物理层》
版权声明:原创作品,受法律保护,盗版必究 https://blog.csdn.net/jjf_jianFeng/article/details/90245442 ⑴【看待物理层】:物理层考虑的是怎样才能在链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数据比特流,而不是具体的传输媒介。研究的是传输方法(方式)、传输方式转换、和传输媒介的功能性。 可以将物理层描述为确定与传输媒体的接口有关的一些特性: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过程特性。 ⑵【数据传输方式】:在计算机内部多采用并行传输方式,在数据通信线路(传输媒介)上的传输方式一般为串行传输 ⑶【数据通信系统模型】:源系统(发送端)→传输系统(传输网络)→目的系统(接收端) 源系统=源点+发送器; 源点:产生要传输的数据,又称信源。 发送器:编码数字比特流,典型的发送器就是调制器。 目的系统=接收器+终点。 接收器:接受信号,并将信号转化为能被目的设备处理的信号,典型的接收器就是解调器。 终点:获取接收器传来的数据比特流,完成相应的输出。 注:源系统和目的系统之间可以是单一传输线,也可以是复杂的。网络系统。 ⑸【信道】:表示向某一方向传送信息的媒体,一条通信电路往往包含一条发送信道和一条接收信道。 通信的三种基本方式:单向通信、双向交替通信、双向同时通信。 ⑷【基带信号】:来自信源的信号常称为基带信号,基带信号往往较多的低频成分甚至一些直流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