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层

OSI参考模型

岁酱吖の 提交于 2019-12-10 11:09:33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即 开放式系统 互联。 一般都叫OSI参考模型,是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 )组织在1985年研究的 网络互联 模型。该 体系结构 标准定义了网络互连的七层框架( 物理层 、 数据链路层 、 网络层 、 传输层 、 会话层 、 表示层 和 应用层 ),即ISO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在这一框架下进一步详细规定了每一层的功能,以实现 开放系统 环境中的互连性、 互操作性 和应用的可移植性。[1] 中文名 OSI参考模型 外文名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 解 释 开放式系统 互联 设定组织 国际标准化组织 设定时间 1985年 目 的 开放系统 环境中的互连性等 目录 1 简介 2 划分原则 3 分层 4 各层功能 5 数据封装过程 6 比喻 7 模型用途 8 若干概念 9 ISO 7498概念 10 影响 简介 编辑 开放系统 OSI标准定制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是将整个庞大而复杂的问题划分为若干个容易处理的小问题,这就是分层的体系结构方法。在OSI中,采用了三级抽象,即体系结构、服务定义和 协议 规定说明。 OSI参考模型定义了开放系统的 层次结构 、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各层所包含的可能的服务。它是作为一个框架来协调和组织各层协议的制定,也是对网络内部结构最精练的概括与描述进行整体修改。

拔插工程师的日常 Start

吃可爱长大的小学妹 提交于 2019-12-10 03:47:40
主要时间:值班时间 主要地点:教学楼,行政楼,电井 主要任务:办公维护和网络维护 工具: U盘两个(两个憨批大白菜),SecureCRT,Consle线 常用网站: 1. 电脑如何拔插网线 2. 重装电脑之MSDN我告诉你镜像 3. 工作准备完成之,U盘镜像和体术,大大白菜 4. 网络技术基础 5. 华为交换机 计算机网络知识使用: ip、dns、arp、rarp 交换机:工作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路由器:工作在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 工作日常: 1.检查自己 ipconfig/ifconfig ping 自己 2.检查内部网络,给我疯狂ping ping 6.6.6.6 检查内网通断1 ping 9.9.9.9 检查内网通断2 3.检查外网通断 ping 112.80.248.75 4.网线 woc,把我网线弄断了? 哦,不是啊,你没插网线啊, 打扰了,啥,你还需要一根网线 T568b直通双绞线安排...... 准备一把网工钳子,一个测线仪, 还需要一双心可以不灵,但是手要巧的手 注意点: 1.五类和六类头...一层两层区别 2.卡扣朝下 3.做到怀疑人生时候就会了哈哈 线序(无敌口诀之 太阳天空草地土): 白绿 绿 白橙 蓝 白蓝 橙 白棕 棕 来源: CSDN 作者: hkzck 链接: https://blog.csdn.net/qq_42344456/article

zigbee概述

自古美人都是妖i 提交于 2019-12-09 11:33:53
From: http://zh.wikipedia.org/wiki/ZigBee 维基百科 1. Zigbee ZigBee (也称紫蜂 )是一种低速短距离传输的 无线网络 协议,底层是采用 IEEE802.15.4 标准规范的 媒体访问层 与 物理层 。主要特色有低速、低耗电、低成本、支持大量网络节点、支持多种 网络拓扑 、低复杂度、快速、可靠、安全 。 2. 发展历程 主要由 Honeywell 公司组成的 ZigBee Alliance制定,从 1998年开始发展,于2001年向 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 ( IEEE)提案纳入 IEEE 802.15.4标准规范之中,自此将ZigBee技术渐渐成为各业界共同通用的低速短距无线通信技术之一。 3. IEEE802.15.4/ZigBee协议概述 IEEE802.15.4协议是 IEEE802.15.4工作组为低速率无线个人区域网 (WPAN: WirelessPersonal Area Network)制定的标准,该工作组成立于2002年12月,致力于定义一种廉价的,固定、便携或移动设备使用的,低复杂度、低成本、低功耗、低速率的无线连接技术,并于2003年12月通过了第一个802.15.4标准。随着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标准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802.15

计算机网络

狂风中的少年 提交于 2019-12-08 18:10:31
目录 1 计算机网络历史 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通信原理 2.1 数据通信原理 2.2 对等会话原理 3 OSI/RM七层模型(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Reference Model)(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3.1 物理层:Physical 3.2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3.3 网络层:Network 3.4 传输层:Transport 3.5 会话层:Session 3.6 表示层:Presentation 3.7 应用层:Application 4 TCP/IP四层模型 4.1 网络接口层:Link 4.2 网络互联层(网际层):Network 4.3 传输层:Transport 4.4 应用层:Application 5 IP地址 5.1 IP地址的特点 5.2 IPv4地址的分类 5.3 子网掩码 5.4 IP地址的计算 1 计算机网络历史 第一代:以单计算机为中心的联机系统,只在内部进行通信 第二代:计算机与计算机互联网络,主机既做数据处理,又做通信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进入标准化发展(按协议进行) ARPANET的标准协议 用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计算机;所有的网络结点都同等重要;必须有冗余的路由(路由(路由寻址):路由器从一个接口上接收到数据包,根据数据包的目的地址进行定向并转发到另一个接口的过程)

5.物理层

折月煮酒 提交于 2019-12-08 17:14:32
一、物理层概念、作用   物理层考虑的是怎样才能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 传输比特流 ,而不是具体的传输媒介; 主要任务是确定与传输的接口有关的一些特性 :接口形状大小、规定电压范围等。   物理层的作用是尽可能的 屏蔽掉传输媒体和通信手段的差异 ,是物理层上面的数据链路层感受不到差异,这样只需要数据链路层只需要考虑他自己本层的协议就可; 二、中继器   中继器工作在OSI物理层,是局域网上所有结点的中心。它的作用是放大信号,补偿信号衰减,支持远距离的通信。中继器只是起到扩展传输距离的作用,对高层协议是透明的。通过中继器连接起来的网络相当于同一条电线组成的更大的网络。中继器也可以连接两局域网的电缆。 三、集线器(HUB)   集 线器的主要功能是对接收到的 信号 进行再生整形放大,以扩大网络的传输距离,同时把所有 节点 集中在以它为中心的节点上。集线器与 网卡 、 网线 等传输 介质 一样,属于 局域网 中的基础设备,采用 CSMA/CD (即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技术)介质访问控制机制。集线器每个接口简单的收发比特,收到1就转发1,收到0就转发0,不进行碰撞检测。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qmillet/p/12006276.html

TCP/IP协议栈的层次及各层次的任务

╄→гoц情女王★ 提交于 2019-12-06 19:33:32
一、TCP/IP协议栈的层次 TCP/IP协议栈参考模型分为五个层次: 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链路层和物理层。 二、协议栈各层次的主要任务 ① 应用层:是网络应用程序及其应用层协议存留的层次。该层包括了所有与网络相关的高层协议,如文件传输协议(FTP)、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远程终端协议(Telent)、简单邮件传送协议(SMTP)、因特网中继聊天(IRC)等。 ② 传输层:使源端主机和目标端主机上的对等实体可以进行会话。该层有两种服务质量不同的协议: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③ 网络层:通过路径选择把分组发往目标网络或主机,进行网络拥塞控制以及差错控制,是整个TCP/IP协议栈的核心。 ④ 链路层:负责网络层和物理层之间的通信,将网络层接收到的数据分割成特定的可被物理层传输的帧,并让物理层进行实际的数据传送。 ⑤ 物理层:将帧中的一个个比特从一个节点移动到下一个节点。该层的协议仍与链路相关,并进一步与链路的实际传输媒体相关。 来源: CSDN 作者: L_YY 链接: https://blog.csdn.net/qq_35535992/article/details/52684650

习题总结——物理层

ぐ巨炮叔叔 提交于 2019-12-06 10:18:22
1、物理层要解决哪些问题?物理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物理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物理层要尽可能地屏蔽掉物理设备和传输媒体,通信手段的不同,使数据链路层感觉不到这些差异,就可以使数据链路层只需要考虑完成本层的协议和服务。 (2)给其服务用户(数据链路层)在一条物理的传输媒体上传送和接收比特流(一般为串行按顺序传输的比特流)的能力,为此,物理层应该解决物理连接的建立、维持和释放问题,而不是具体的传输媒体。 (3)完成传输方式的转换。因为计算及内部是以并行的方式传输,但数据在通信线路上是串行传输(逐个比特按照时间顺序传输)。 (4)在两个相邻系统之间唯一地标识数据电路。 物理层的主要特点: (1)由于在OSI之前,许多物理规程或协议已经制定出来了,而且在数据通信领域中,这些物理规程已被许多商品化的设备所采用,加之,物理层协议涉及的范围广泛,所以至今没有按OSI的抽象模型制定一套新的物理层协议,而是沿用已存在的物理规程,将物理层确定为描述与传输媒体接口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过程特性。 (2)由于物理连接的方式很多,传输媒体的种类也很多,因此,具体的物理协议相当复杂。 物理层的特性: a、物理特性:各种规格的接插件。 b、电气特性:电压范围。 c、功能特性:电平电压的意义。 d、过程特性: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时间出现的顺序。 2、归层与协议有什么区别? 用于物理层的协议也常称为规程,因此

5、数据通讯(物理层)

◇◆丶佛笑我妖孽 提交于 2019-12-06 09:19:02
数据通讯(物理层) 1、 基本概念 信息源 信息源可以是任意类型:存储在计算机中的位,音频,视频 一种形式可以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传输使用物理系统,利用自然现象:电,电磁辐射,光等 多种信息来源可以共享基础媒体 通讯系统:接受来自一个或多个来源的输入,将信息从给定来源传递到指定目的地(信息来源可以是任意的,而不仅仅是计算机!)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连续,通过所有可能的中间值从一个值变为另一个 数字信号:不连续,瞬间从一个级别移动到另一个级别 周期性和非周期性信号 正弦波:许多自然现象会产生与时间相关的正弦波信号 正弦波四个重要特性: 频率:每单位时间的振荡次数(秒),以赫兹(Hz)为单位测量 振幅:最大和最小信号高度之间的差异 相位:正弦波的开始距离参考时间有多远 波长:信号在介质中传播时的周期长度 复合信号 大多数信号是复合信号 信号可以分解为一组简单的正弦波 消息源 共享通信介质 是很常见的:因此信号必须以某种方式组合调制 可以将复合信号分解为其组成部分 2、 传输媒介 2.1 电信号–铜线 常见,价格便宜,易于安装,但有干扰 双绞线:UTP,STP 同轴电缆 2.2 光信号-光纤 细玻璃管可内部反射光,并涂有塑料以提高灵活性 发射器使用LED或激光,接收器使用光敏晶体管 特点 优点: 无电气干扰 传输的信号远比铜传输的信号远 一次携带更多信息 只需要一根光纤

1、计算机网络结构

↘锁芯ラ 提交于 2019-12-06 09:16:38
计算机网络宏观把握 参考书籍:《图解HTTP》 1、 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 折中了OSI的7层结构,TCP/IP的4层结构,采用了只有5层的体系结构来深入讲解计算机结构 每一层用到的协议 2、在浏览器中输入网址,显示主页的过程以及使用到的协议 一个有趣的解释: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873227 3、每一次的数据类型 应用层 -- 报文 运输层 -- TCP报文段、UDP用户数据报 网络层 -- IP数据报(也称数据报) 链路层 -- 帧 物理层 -- 比特流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Stephanie-boke/p/11974431.html

OSI模型

孤街浪徒 提交于 2019-12-06 03:10:40
OSI七层划分为: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物理层: 字面意思解释:物理传输、硬件、物理特性。在深圳的你与北京的朋友聊天,你的电脑必须要能上网,物理体现是什么?是不是接一根网线,插个路由器,北京的朋友那边是不是也有根网线,也得插个路由器。也就是说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必须要有底层物理层方面的连通,就类似于你打电话,中间是不是必须得连电话线。 中间的物理链接可以是光缆、电缆、双绞线、无线电波。中间传的是电信号,即010101...这些二进制位 底层传输的010010101001...这些二级制位怎么才能让它有意义呢? 要让这些010010101001...有意思,人为的分组再适合不过了,8位一组,发送及接收都按照8位一组来划分。接收到8位为一组的话,那么就可以按照这8位数来做运算。如果没有分组,对方接收的计算机根本就不知道从哪一位开始来做计算,也解析不了收到的数据。我发了16位你就按照16位来做计算吗?我发100位你就按照100位做计算吗?没什么意义是吧。 因此要想让底层的电信号有意义,必须要把底层的电信号做分组。我做好8位一组,那么我收到数据,我就知道这几个8位做一组,这几个8位做一组。那么每个8位就可以得到一个确定的数。分组是谁干的活呢?物理层干不了,这个是数据链路层干的。 数据链路层 早期的时候,数据链路层就是来对电信号来做分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