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重写

一个完整URL的组成

☆樱花仙子☆ 提交于 2019-11-30 18:32:14
一、什么是URL/URN/URI URI=URL+URN URI:统一资源标识符 URL:统一资源定位符 URN:统一资源名称 二、传输协议 用来传输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交互的信息的(类似于快递小哥) HTTP(顺丰):超文本传输协议(除了传递普通的文本,还可以传递文件流或者进制编码等信息),是目前最常用的WEB传输协议 HTTPS(邮政):基于SSL(Secure Sockets Layer 安全套接层)加密的HTTP传输协议,比HTTP更加的安全(涉及支付的网站一般都是基于HTTPS完成的) FTP(货运):文件传输协议,一般用来实现资源文件在服务器上的上传下载 三、域名 一级域名(顶级域名) www.qq.com 二级域名 sports.qq.com 三级域名 kbs.sports.qq.com .com 供商用的国际域名 .cn 供商用的中文域名 .net 用于网络供应服务商(系统类的经常使用NET域名) .org 用于官方组织 .edu 用于教育院校 .gov 用于政府机构 四、端口号 用来区分同一台服务器上不同服务的标识(基于WEB服务管理器创建服务的时候可以指定),不同服务之间一般是不能使用相同的端口号的 HTTP =>默认端口号80 HTTPS =>默认端口号443 FTP =>默认端口号21 如果当前网站服务,采用的是协议对应的默认端口管理

thinkphp url调度器解析原理

末鹿安然 提交于 2019-11-30 15:55:51
1.什么pathinfo? 举个例子: http://www.test.com/ index.php / type/news/id/4 ? name=chen&height=33 1. index.php 是服务器上真实存在的文件名 (在apache没有开启重写这个文件的情况下) 2. type/news/id/4 就是pathinfo 会自动保存在$_SERVER['PATH_INFO'] 中 3. ?后面的 name=chen&height=33 就是'query'参数 保存在$_SERVER['QUERY_STRING']中, 同时用$_GET['name']的方式也可以访问 4. thinkphp的url调度器就是把$_SERVER['PATH_INFO']的字符串解析到$_GET,$_POST,$_REQUEST数组中,如 上面的解析后:$_GET['type'],$_GET['id']       举个例子 : $_SERVER['PATH_INFO'] = 'type/news/id/4' //解析到$_GET中 preg_replace('/(\w+)\/([^,\/]+)/e','$_GET[\'\\1\']=\'\\2\'',trim($_SERVER['PATH_INFO'],'/')); 5. 在实际部署的时候往往会把index.php文件

url配置

守給你的承諾、 提交于 2019-11-30 12:29:26
目录 一 URL配置   基本格式     参数说明  二 正则表达式详解   基本配置   注意事项   补充说明 三 分组命名匹配   URLconf匹配的位置   捕获的参数永远都是字符串   视图函数中指定默认值   include其他的URLconfs(也叫URL分发)   传递额外的参数给视图函数 四 命名URL(别名)和URL的反向解析 五 命名空间模式 一 URL配置    Django 1.11版本 URLConf官方文档   URL配置(URLconf)就像Django 所支撑网站的目录。它的本质是URL与要为该URL调用的视图函数之间的映射表。你就是以这种方式告诉Django,对于这个URL调用这段代码,对于那个URL调用那段代码。   基本格式   from django.conf.urls import url #循环urlpatterns,找到对应的函数执行,匹配上一个路径就找到对应的函数执行,就不再往下循环了,并给函数传一个参数request,和wsgiref的environ类似,就是请求信息的所有内容 urlpatterns = [ url(正则表达式, views视图函数,参数,别名), ]   注意:   Django 2.0版本中的路由系统已经替换成下面的写法,但是django2.0是向下兼容1.x版本的语法的( 官方文档 ): from

Django基础之URL路由系统

耗尽温柔 提交于 2019-11-30 12:26:36
一 URL配置    Django 1.11版本 URLConf官方文档   URL配置(URLconf)就像Django 所支撑网站的目录。它的本质是URL与要为该URL调用的视图函数之间的映射表。就是以这种方式告诉Django,对于这个URL调用这段代码,对于那个URL调用那段代码。 基本格式   from django.conf.urls import url #循环urlpatterns,找到对应的函数执行,匹配上一个路径就找到对应的函数执行,就不再往下循环了,并给函数传一个参数request,和wsgiref的environ类似,就是请求信息的所有内容 urlpatterns = [ url(正则表达式, views视图函数,参数,别名), ] 注意:   Django 2.0版本中的路由系统已经替换成下面的写法,但是django2.0是向下兼容1.x版本的语法的( 官方文档 ): from django.urls import path urlpatterns = [ path('articles/2003/', views.special_case_2003), path('articles/<int:year>/', views.year_archive), path('articles/<int:year>/<int:month>/', views.month

Django基础二之URL路由系统

北城余情 提交于 2019-11-30 10:29:30
一 URL配置   Django 1.11版本 URLConf官方文档   URL配置(URLconf)就像Django 所支撑网站的目录。它的本质是URL与要为该URL调用的视图函数之间的映射表。你就是以这种方式告诉Django,对于这个URL调用这段代码,对于那个URL调用那段代码。   基本格式   from django.conf.urls import url #循环urlpatterns,找到对应的函数执行,匹配上一个路径就找到对应的函数执行,就不再往下循环了,并给函数传一个参数request,和wsgiref的environ类似,就是请求信息的所有内容 urlpatterns = [ url(正则表达式, views视图函数,参数,别名), ]   注意:   Django 2.0版本中的路由系统已经替换成下面的写法,但是django2.0是向下兼容1.x版本的语法的( 官方文档 ): from django.urls import path urlpatterns = [ path('articles/2003/', views.special_case_2003), path('articles/<int:year>/', views.year_archive), path('articles/<int:year>/<int:month>/', views

charles 右键菜单

主宰稳场 提交于 2019-11-30 06:30:12
本文参考: charles 右键菜单 在网址/域名上右键 可以获得下面菜单 区域 1 基本操作 :基本的URL复制,文件保存,以及选中文件内搜索 区域 2 重写操作 :重写发送请求(调用接口合适),或者发到gitlist里 区域 3 查看区 :排序之类的 区域 4 设置关注 :可以设置哪些你关心的或者需要忽略的 区域 5 清除区 :垃圾清理使用 区域 6 工具区 :对应常见工具的入口 区域 7 映射区 :把文件映射到本地或者原创URL 在 overview区域 和 contents区域 右键 右键可以获得下面操作的入口 原理类似上面介绍的,可以对请求和响应的查看格式进行设置; 在Chart区域右键 这里没啥介绍的,就是复制和储存图表信息的 本文参考: https://www.axihe.com/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broszhu/p/11568596.html

nginx-安装-虚拟主机-url重写-防盗链-限速-lnmp-反向代理

旧城冷巷雨未停 提交于 2019-11-30 01:10:47
✨✨安装 nginx-1.9.0.tar.gz tar xf nginx-1.9.0.tar.gz cd nginx-1.9.0. 依赖包: yum install -y pcre-devel zlib-devel gcc* cd nginx-1.9.0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nginx (安装成功有提示一下文件路径文件名称)  nginx path prefix: "/usr/local/nginx" #安装目录 nginx binary file: "/usr/local/nginx/sbin/nginx"  执行文件 nginx configuration prefix: "/usr/local/nginx/conf"  配置文件路径 nginx configuration file: "/usr/local/nginx/conf/nginx.conf" 配置文件名称 nginx pid file: "/usr/local/nginx/logs/nginx.pid"        pid nginx error log file: "/usr/local/nginx/logs/error.log"  错误日志文件 nginx http access log file: "/usr/local/nginx/logs/access.log

web服务器url重写

柔情痞子 提交于 2019-11-29 23:43:15
nginx 判断是否能找到该文件,如果找不到,则进行url重写 if (!-f $request_filename){ rewrite (.*) /index.php; } nginx作用 前端服务器:负责http请求解析转发,或者处理静态请求。轻量级,并发量高,可以作为反向代理,负载均衡。 应用服务器:负责调用某种语言的解释器,或则某某种语言写的程序,接受http请求,按照开发者意图做出动作,把结果返回给请求。 Nginx不只有处理http请求的功能,还能做反向代理。Nginx通过反向代理功能将动态请求转向后端Php-fpm。 location ~ .php${ include ...../nginx/fastcgi.conf; #加载nginx的fastcgi模块 fastcgi_intercept_errors on; fastcgi_pass 127.0.0.1:9000; #nginx fastcgi进程监听的IP地址和端口 } php-fpm是fastcgi的实现,并提供了进程管理功能。进程包含了master和worker两种进程。 master进程只有一个,负责监听端口,接收webserver请求;然而worker进程有多个, 每个进程都嵌入了php解释器 ,是php代码真正执行的地方。 apache httpd.conf配置文件中加载了mod_rewrite

django

家住魔仙堡 提交于 2019-11-29 22:01:41
Django django: Django是一个高级Python Web框架,鼓励快速开发和干净,实用的设计。 由经验丰富的开发人员构建,它可以解决Web开发的大部分麻烦,因此您可以专注于编写应用程序而无需重新发明轮子。 它是免费和开源的。 采用了MTV的框架模式,即模型M,视图V和模版T。它最初是被开发来用于管理劳伦斯出版集团旗下的一些以新闻内容为主的网站的,即是CMS(内容管理系统)软件。并于2005年7月在BSD许可证下发布。这套框架是以比利时的吉普赛爵士吉他手Django Reinhardt来命名的。 用于创建模型的 对象关系映射 为最终用户设计的完美管理界面 一流的 URL 设计 设计者友好的模板语言 缓存系统。 层次 职责 模型(Model),即数据存取层 处理与数据相关的所有事务: 如何存取、如何验证有效性、包含哪些行为以及数据之间的关系等。 模板(Template),即表现层 处理与表现相关的决定: 如何在页面或其他类型文档中进行显示。 视图(View),即业务逻辑层 存取模型及调取恰当模板的相关逻辑。模型与模板的桥梁。 目前使用django版本为1.11 .11 python 3.6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所有的Web应用本质上就是一个socket服务端,而用户的浏览器就是一个socket客户端。 这样我们就可以自己实现Web框架了。 半成品自定义web框架

PlayJava Day013

好久不见. 提交于 2019-11-29 13:25:48
今日所学: /* 2019.08.19开始学习,此为补档。 */ 1.BufferedImage:是Image的一个子类,两者的主要作用就是将一副图片加载到内存中,即图像缓冲区。 对于本地图片: File file = new File("xxx.png") ; BufferedImage image = ImageIO.read(file) ; 对于网络图片: URL url = new URL("https://******") ; BufferedImage image = ImageIO.read(url) ; 2.Timer:计时器,实现定时执行任务,定时循环执行任务的功能。 与每个Timer对象相对应的是单个后台线程,用于顺序地执行所有计时器任务。 例: Timer timer = new Timer() ; int intervel = 1000 ; //毫秒 timer.schedule(new TimerTask() { public void run() { //重写run方法 } 3 , intervel , intervel) ;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JavaDemo01/p/11518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