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ango
django:Django是一个高级Python Web框架,鼓励快速开发和干净,实用的设计。由经验丰富的开发人员构建,它可以解决Web开发的大部分麻烦,因此您可以专注于编写应用程序而无需重新发明轮子。它是免费和开源的。
采用了MTV的框架模式,即模型M,视图V和模版T。它最初是被开发来用于管理劳伦斯出版集团旗下的一些以新闻内容为主的网站的,即是CMS(内容管理系统)软件。并于2005年7月在BSD许可证下发布。这套框架是以比利时的吉普赛爵士吉他手Django Reinhardt来命名的。
-
用于创建模型的对象关系映射
-
为最终用户设计的完美管理界面
-
一流的 URL 设计
-
设计者友好的模板语言
-
缓存系统。
层次
|
职责
|
模型(Model),即数据存取层
|
处理与数据相关的所有事务: 如何存取、如何验证有效性、包含哪些行为以及数据之间的关系等。
|
模板(Template),即表现层
|
处理与表现相关的决定: 如何在页面或其他类型文档中进行显示。
|
视图(View),即业务逻辑层
|
存取模型及调取恰当模板的相关逻辑。模型与模板的桥梁。
|
目前使用django版本为1.11 .11
python 3.6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所有的Web应用本质上就是一个socket服务端,而用户的浏览器就是一个socket客户端。 这样我们就可以自己实现Web框架了。
半成品自定义web框架
可以说Web服务本质上都是在这十几行代码基础上扩展出来的。这段代码就是它们的祖宗。
用户的浏览器一输入网址,会给服务端发送数据,那浏览器会发送什么数据?怎么发?这个谁来定? 你这个网站是这个规定,他那个网站按照他那个规定,这互联网还能玩么?
所以,必须有一个统一的规则,让大家发送消息、接收消息的时候有个格式依据,不能随便写。
这个规则就是HTTP协议,以后浏览器发送请求信息也好,服务器回复响应信息也罢,都要按照这个规则来。
HTTP协议主要规定了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格式,那HTTP协议是怎么规定消息格式的呢?
让我们首先打印下我们在服务端接收到的消息是什么。
输出:
然后我们再看一下我们访问博客园官网时浏览器收到的响应信息是什么。
响应相关信息可以在浏览器调试窗口的network标签页中看到。
点击view source之后显示如下图:
我们发现收发的消息需要按照一定的格式来,这里就需要了解一下HTTP协议了。
HTTP协议对收发消息的格式要求
每个HTTP请求和响应都遵循相同的格式,一个HTTP包含Header和Body两部分,其中Body是可选的。 HTTP响应的Header中有一个 Content-Type
表明响应的内容格式。如 text/html
表示HTML网页。
HTTP GET请求的格式:
HTTP响应的格式:
处女版自定义web框架
经过上面的补充学习,我们知道了要想让我们自己写的web server端正经起来,必须要让我们的Web server在给客户端回复消息的时候按照HTTP协议的规则加上响应状态行,这样我们就实现了一个正经的Web框架了。
我们通过十几行代码简单地演示了web 框架的本质。
接下来就让我们继续完善我们的自定义web框架吧!
根据不同的路径返回不同的内容
这样就结束了吗? 如何让我们的Web服务根据用户请求的URL不同而返回不同的内容呢?
小事一桩,我们可以从请求相关数据里面拿到请求URL的路径,然后拿路径做一个判断...
根据不同的路径返回不同的内容--函数版
上面的代码解决了不同URL路径返回不同内容的需求。
但是问题又来了,如果有很多很多路径要判断怎么办?难道要挨个写if判断? 当然不用,我们有更聪明的办法。
根据不同的路径返回不同的内容--函数进阶版
看起来上面的代码还是要挨个写if判断,怎么办?我们还是有办法!(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问题多!)
返回具体的HTML文件
完美解决了不同URL返回不同内容的问题。 但是我不想仅仅返回几个字符串,我想给浏览器返回完整的HTML内容,这又该怎么办呢?
没问题,不管是什么内容,最后都是转换成字节数据发送出去的。 我们可以打开HTML文件,读取出它内部的二进制数据,然后再发送给浏览器。
让网页动态起来
这网页能够显示出来了,但是都是静态的啊。页面的内容都不会变化的,我想要的是动态网站。
没问题,我也有办法解决。我选择使用字符串替换来实现这个需求。(这里使用时间戳来模拟动态的数据)
好了,在这停顿...
服务器程序和应用程序
对于真实开发中的python web程序来说,一般会分为两部分:服务器程序和应用程序。
服务器程序负责对socket服务器进行封装,并在请求到来时,对请求的各种数据进行整理。
应用程序则负责具体的逻辑处理。为了方便应用程序的开发,就出现了众多的Web框架,例如:Django、Flask、web.py 等。不同的框架有不同的开发方式,但是无论如何,开发出的应用程序都要和服务器程序配合,才能为用户提供服务。
这样,服务器程序就需要为不同的框架提供不同的支持。这样混乱的局面无论对于服务器还是框架,都是不好的。对服务器来说,需要支持各种不同框架,对框架来说,只有支持它的服务器才能被开发出的应用使用。
这时候,标准化就变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设立一个标准,只要服务器程序支持这个标准,框架也支持这个标准,那么他们就可以配合使用。一旦标准确定,双方各自实现。这样,服务器可以支持更多支持标准的框架,框架也可以使用更多支持标准的服务器。
WSGI(Web Server Gateway Interface)就是一种规范,它定义了使用Python编写的web应用程序与web服务器程序之间的接口格式,实现web应用程序与web服务器程序间的解耦。
常用的WSGI服务器有uwsgi、Gunicorn。而Python标准库提供的独立WSGI服务器叫wsgiref,Django开发环境用的就是这个模块来做服务器。
从这继续...
wsgiref
我们利用wsgiref模块来替换我们自己写的web框架的socket server部分:
jinja2
上面的代码实现了一个简单的动态,我完全可以从数据库中查询数据,然后去替换我html中的对应内容,然后再发送给浏览器完成渲染。 这个过程就相当于HTML模板渲染数据。 本质上就是HTML内容中利用一些特殊的符号来替换要展示的数据。 我这里用的特殊符号是我定义的,其实模板渲染有个现成的工具: jinja2
下载jinja2:

使用jinja2渲染index2.html文件:
现在的数据是我们自己手写的,那可不可以从数据库中查询数据,来填充页面呢?
使用pymysql连接数据库:
创建一个测试的user表:
模板的原理就是字符串替换,我们只要在HTML页面中遵循jinja2的语法规则写上,其内部就会按照指定的语法进行相应的替换,从而达到动态的返回内容。
Django
安装(安装最新LTS版):
创建一个django项目:
下面的命令创建了一个名为"mysite"的Django 项目:
目录介绍:
运行Django项目:
模板文件配置:
静态文件配置:
看不明白?有图有真相:
刚开始学习时可在配置文件中暂时禁用csrf中间件,方便表单提交测试。
Django基础必备三件套:
HttpResponse
内部传入一个字符串参数,返回给浏览器。
例如:
render
除request参数外还接受一个待渲染的模板文件和一个保存具体数据的字典参数。
将数据填充进模板文件,最后把结果返回给浏览器。(类似于我们上面用到的jinja2)
例如:
redirect
接受一个URL参数,表示跳转到指定的URL。
例如:
重定向是怎么回事?
启动Django报错:
Django 启动时报错 “UnicodeEncodeError ...”
报这个错误通常是因为计算机名为中文,改成英文的计算机名重启下电脑就可以了。
Django 启动报错“SyntaxError: Generator expression must be parenthesized”
报这个错很大可能是因为使用了Python3.7.0,而目前(2018-06-12)Python3.7.0和Django还有点兼容性问题,换回Python3.6的环境即可。
django 路由部分
URL配置(URLconf)就像Django 所支撑网站的目录。它的本质是URL与要为该URL调用的视图函数之间的映射表。
你就是以这种方式告诉Django,对于这个URL调用这段代码,对于那个URL调用那段代码。
1|1URLconf配置
基本格式:
注意:
Django 2.0版本中的路由系统已经替换成下面的写法(官方文档):
参数说明:
- 正则表达式:一个正则表达式字符串
- views视图函数:一个可调用对象,通常为一个视图函数或一个指定视图函数路径的字符串
- 参数:可选的要传递给视图函数的默认参数(字典形式)
- 别名:一个可选的name参数
1|2正则表达式详解
基本配置
注意事项
- urlpatterns中的元素按照书写顺序从上往下逐一匹配正则表达式,一旦匹配成功则不再继续。
- 若要从URL中捕获一个值,只需要在它周围放置一对圆括号(分组匹配)。
- 不需要添加一个前导的反斜杠,因为每个URL 都有。例如,应该是^articles 而不是 ^/articles。
- 每个正则表达式前面的'r' 是可选的但是建议加上。
补充说明
Django settings.py配置文件中默认没有 APPEND_SLASH 这个参数,但 Django 默认这个参数为 APPEND_SLASH = True。 其作用就是自动在网址结尾加'/'。
其效果就是:
我们定义了urls.py:
访问 http://www.example.com/blog 时,默认将网址自动转换为 http://www.example/com/blog/ 。
如果在settings.py中设置了 APPEND_SLASH=False,此时我们再请求 http://www.example.com/blog 时就会提示找不到页面。
1|3分组命名匹配
上面的示例使用简单的正则表达式分组匹配(通过圆括号)来捕获URL中的值并以位置参数形式传递给视图。
在更高级的用法中,可以使用分组命名匹配的正则表达式组来捕获URL中的值并以关键字参数形式传递给视图。
在Python的正则表达式中,分组命名正则表达式组的语法是(?P<name>pattern)
,其中name
是组的名称,pattern
是要匹配的模式。
下面是以上URLconf 使用命名组的重写:
这个实现与前面的示例完全相同,只有一个细微的差别:捕获的值作为关键字参数而不是位置参数传递给视图函数。
例如,针对url /articles/2017/12/相当于按以下方式调用视图函数:
在实际应用中,使用分组命名匹配的方式可以让你的URLconf 更加明晰且不容易产生参数顺序问题的错误,但是有些开发人员则认为分组命名组语法太丑陋、繁琐。
至于究竟应该使用哪一种,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
URLconf匹配的位置
URLconf 在请求的URL 上查找,将它当做一个普通的Python 字符串。不包括GET和POST参数以及域名。
例如,http://www.example.com/myapp/ 请求中,URLconf 将查找myapp/。
在http://www.example.com/myapp/?page=3 请求中,URLconf 仍将查找myapp/
。
URLconf 不检查请求的方法。换句话讲,所有的请求方法 —— 同一个URL的POST
、GET
、HEAD
等等 —— 都将路由到相同的函数。
捕获的参数永远都是字符串
每个在URLconf中捕获的参数都作为一个普通的Python字符串传递给视图,无论正则表达式使用的是什么匹配方式。例如,下面这行URLconf 中:
传递到视图函数views.year_archive()
中的year
参数永远是一个字符串类型。
视图函数中指定默认值
在上面的例子中,两个URL模式指向相同的view - views.page - 但是第一个模式并没有从URL中捕获任何东西。
如果第一个模式匹配上了,page()函数将使用其默认参数num=“1”,如果第二个模式匹配,page()将使用正则表达式捕获到的num值。
include其他的URLconfs
1|4传递额外的参数给视图函数(了解)
URLconfs 具有一个钩子,让你传递一个Python 字典作为额外的参数传递给视图函数。
django.conf.urls.url()
函数可以接收一个可选的第三个参数,它是一个字典,表示想要传递给视图函数的额外关键字参数。
例如:
在这个例子中,对于/blog/2005/请求,Django 将调用views.year_archive(request, year='2005', foo='bar')。
这个技术在Syndication 框架中使用,来传递元数据和选项给视图。
1|5命名URL和URL反向解析
在使用Django 项目时,一个常见的需求是获得URL的最终形式,以用于嵌入到生成的内容中(视图中和显示给用户的URL等)或者用于处理服务器端的导航(重定向等)。
人们强烈希望不要硬编码这些URL(费力、不可扩展且容易产生错误)或者设计一种与URLconf 毫不相关的专门的URL 生成机制,因为这样容易导致一定程度上产生过期的URL。
换句话讲,需要的是一个DRY 机制。除了其它有点,它还允许设计的URL 可以自动更新而不用遍历项目的源代码来搜索并替换过期的URL。
获取一个URL 最开始想到的信息是处理它视图的标识(例如名字),查找正确的URL 的其它必要的信息有视图参数的类型(位置参数、关键字参数)和值。
Django 提供一个办法是让URL 映射是URL 设计唯一的地方。你填充你的URLconf,然后可以双向使用它:
- 根据用户/浏览器发起的URL 请求,它调用正确的Django 视图,并从URL 中提取它的参数需要的值。
- 根据Django 视图的标识和将要传递给它的参数的值,获取与之关联的URL。
第一种方式是我们在前面的章节中一直讨论的用法。第二种方式叫做反向解析URL、反向URL 匹配、反向URL 查询或者简单的URL 反查。
在需要URL 的地方,对于不同层级,Django 提供不同的工具用于URL 反查:
- 在模板中:使用url模板标签。
- 在Python 代码中:使用django.core.urlresolvers.reverse() 函数。
- 在更高层的与处理Django 模型实例相关的代码中:使用get_absolute_url() 方法。
上面说了一大堆,你可能并没有看懂。(那是官方文档的生硬翻译)。
咱们简单来说就是可以给我们的URL匹配规则起个名字,一个URL匹配模式起一个名字。
这样我们以后就不需要写死URL代码了,只需要通过名字来调用当前的URL。
举个简单的例子:
这样:
在模板里面可以这样引用:
在views函数中可以这样引用:
例子:
考虑下面的URLconf:
根据这里的设计,某一年nnnn对应的归档的URL是/articles/nnnn/
。
你可以在模板的代码中使用下面的方法获得它们:
在Python 代码中,这样使用:
如果出于某种原因决定按年归档文章发布的URL应该调整一下,那么你将只需要修改URLconf 中的内容。
在某些场景中,一个视图是通用的,所以在URL 和视图之间存在多对一的关系。对于这些情况,当反查URL 时,只有视图的名字还不够。
注意:
为了完成上面例子中的URL 反查,你将需要使用命名的URL 模式。URL 的名称使用的字符串可以包含任何你喜欢的字符。不只限制在合法的Python 名称。
当命名你的URL 模式时,请确保使用的名称不会与其它应用中名称冲突。如果你的URL 模式叫做comment
,而另外一个应用中也有一个同样的名称,当你在模板中使用这个名称的时候不能保证将插入哪个URL。
在URL 名称中加上一个前缀,比如应用的名称,将减少冲突的可能。我们建议使用myapp-comment
而不是comment
。
1|6命名空间模式
即使不同的APP使用相同的URL名称,URL的命名空间模式也可以让你唯一反转命名的URL。
举个例子:
project中的urls.py
app01中的urls.py
app02中的urls.py
现在,我的两个app中 url名称重复了,我反转URL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命名空间的名称得到我当前的URL。
语法:
'命名空间名称:URL名称'
模板中使用:
views中的函数中使用
这样即使app中URL的命名相同,我也可以反转得到正确的URL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