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代数系统心得转

心已入冬 提交于 2020-01-18 05:16:56
2011年9月26日,召集学生开会,讨论了近期的学习任务。(1)数学类:范畴论,应用数学(集合论、群、环、域),元胞自动机(CA)(英文)等;(2)方法类:工程创新方法论;(3)开题报告:存在哪些问题?要解决什么问题?建模方法;采用什么技术;效果如何验证? 以下是关于代数系统的一点学习心得。 1. 集合是代数学的基础 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关系R:R是集合A{我,非我}X B{当下,非当下}(即A与B的乘积集合)的一个子集。 2. 近世代数的来源之一 文艺复兴时期,初等代数学主要研究了3次、4次方程〔组〕的根式解。此后200多年,人们试图找出5次方程的根式解,但无收获。法国数学家伽罗瓦〔1811-1832〕在1832年运用「群」的思想彻底解决了用根式求解代数方程的可能性问题。他是第一个提出「群」的思想的数学家,一般称他为近世代数的创始人。 Abel挪威数学家证明了5次及以上方程没有求根公式;伽罗瓦发现,方程的根是否有求根公式与根的对称性有关。如果伽罗瓦群可解则方程可解。 3. 近世代数的来源之二 四元数(Quaternions)是由哈密顿(Hamilton, 1805-1865)在1843年发现的数学概念。它是形如 ai+bj+ck+d 的数,a、b、c、d是实数,i^2=j^2=k^2=-1,ij=k ji=-k jk=i kj=-i ki=j ik=-j。四元数的乘法不符合交换律

数学--数论--莫比乌斯反演

核能气质少年 提交于 2020-01-18 01:20:18
一、莫比乌斯反演涉及知识 1.莫比乌斯函数 2.莫比乌斯的线性筛法 3.狄利克雷卷积 4.莫比乌斯反演详解 5.整除法分块 6.杜教筛 二、μ 莫比乌斯函数定义 μ ( n ) = { 1 n=1 ( − 1 ) k n= P1*P2*P3*...*Pk(其中P是质数) 0 else其他情况 μ(n)=\begin{cases} 1& \text{n=1}\\ (-1)^k& \text{n= P1*P2*P3*...*Pk(其中P是质数)}\\ 0& \text{else其他情况} \end{cases} μ ( n ) = ⎩ ⎪ ⎨ ⎪ ⎧ ​ 1 ( − 1 ) k 0 ​ n=1 n= P1*P2*P3*...*Pk( 其中 P 是质数 ) else 其他情况 ​ 也就是说如果n有平方质因子的话就为0。 三、莫比乌斯线性筛 int prime [ MAXN ] , prime_tot ; bool isprime [ MAXN ] ; int mu [ MAXN ] ; void pre_calc ( int limt ) { mu [ 1 ] = 1 ; for ( int i = 2 ; i <= limt ; i ++ ) { if ( ! isprime [ i ] ) { prime [ prime_tot ] = i ; mu [ i ] = - 1 ; }

数学建模学习一

这一生的挚爱 提交于 2020-01-18 01:08:55
数学建模(美赛)——资料查找 文献检索的方法与技巧 善于利用手头的工具(图书馆资源 google 专业论坛 维基百科) 认真思考 善于总结 学会分享互相帮助 一般数模题目都是具有原创性的 一般都是从科研项目里面提取出来的 一般都会有相关文献 google 的高级搜索、学术搜索非常重要 读秀知识库收集了许多图书 搜索方向 搜索题目作者 搜索相关书籍和论文一般内容比较详细 冲击高等奖项的关键—— 由模型得到的结果是否关键合理,有无稳定性和敏感性的检验 sensitivity analysis) 论文的必要信息 一篇信息量充分的摘要 对问题本质的洞察能力 文章思路清晰和简洁明了 一个完整而且高质量的模型 包括假设建模过程以及技术含量 层次分明性表达 :假设及依据 清晰的模型 敏感性分析 敏感的结论 基础知识培训阶段 了解常用的模型 对建模过程不纠结理论证明 对模型进行软件求解 对过去赛题进行回顾 了解最常用的方法 1. 理解题意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激发挑战欲望的题目 理解题意 搞清楚数学含义和数学表达 建模对象想通过建模揭示什么如何得到结论 鉴别结论的优劣 2. 文献检索 尽可能获取信息 网络 期刊 查题目中的关键词 查别人已有的工作+自己创造性的建模 3. 建立模型 从简单模型开始 自建或文献 作为系列模型的参照 可在多种假设下建模 需细致讨论特别讨论合理性 深入分析模型的合理性 4.

哪个国家的数学课最难?

浪尽此生 提交于 2020-01-18 01:07:38
课程的难易不仅决定着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而且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和民族的整体素质。世界上很多有影响的教育改革都聚焦课程教材的改革,教材难度的调整常常是课程教材改革的重要内容。如何定义一门课的难度?学不同数学课时候数学基础都不一样。 这个图表显示一个点,虽然不包括中国和香港。在这个图表的顶部,韩国稳坐第一。甚至包括以色列和伊朗在内的一些中东国家,其排斥的理由是政治性的,而不是学术性的。你可能会看到一些答案,试图建立一个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之间的联系,甚至赢得了学术研究领域的奖牌。 这不是一个准确和公正的比较,主要是因为在绝大多数国家,国际海事组织的内容不是课程的一部分,而且现场奖章也是奖励对数学的贡献,通常是博士后。理论上的教学与研究,中国最厉害,所以中国的学生说起来头头是道……应用数学,美国和德国最厉害。美国的强项是计算机数学,德国则在精密数学上独领风骚。 最难的课程在很多其他学科里各有各的看法,但是在数学系,往往意见相对统一:实变函数,泛函分析和拓扑学,抽象代数(近世代数)很多同学也认为比较难。这几门应该说是数学系在学完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的基础上(基础课程)的提升,算是高阶课程。(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hzcya/p/11501006.html

CCPC-Wannafly-day6

好久不见. 提交于 2020-01-17 23:37:41
今天是CCPC训练营的第六天,首先上午讲的是数学和数论。今天讲的又是和数学有关的知识点, 讲的内容以前也并没有了解过,有些算法好像听到过,但并不了解那个算法,而且感觉数论挺需要脑 子的,所以今天听老师讲课还是很费力的,前面讲的还是听的懂的,但讲到后面感觉有点难以理解。 经过今天的讲解,对数论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今天下午的比赛是最仁慈的一次,简单的题目多了几个,今天的比赛题数终于突破了2个,达到了 6个,不过排名和前几次的差不多。过的那些题也并不是要用很多算法,比赛的时候有一个题想复杂了, 弄了好久都没写出来,最后晚上讲题时,发现好简单,主要思维没想到那上面去。再接再厉,学委明天, 最后一场比赛名次能过好看点。冲冲冲。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zcb123456789/p/12207791.html

MySQL——子查询、分组过滤

拜拜、爱过 提交于 2020-01-17 19:24:21
1、子查询(Where) where (这个值是计算出来的) 本质 : 在where语句中嵌套一个子查询语句 -- ================ where ================= -- 1、查询 数据库结构-1 的所有考试结果(学号,科目编号,成绩),降序排列 -- 方式一: 使用连接查询 SELECT `StudentNo`,r.`SubjectNo`,`StudentResult` FROM `result` r INNER JOIN `subject` sub ON r.SubjectNo = sub.SubjectNo WHERE SubjectName = '数据库结构-1' ORDER BY StudentResult DESC -- 方式二: 使用子查询(由里及外) -- 查询所有数据库结构-1 的学生学号 SELECT `StudentNo`,`SubjectNo`,`StudentResult` FROM `result` WHERE SubjectNo = ( SELECT SubjectNo FROM `subject` WHERE SubjectName = '数据库结构-1' ) ORDER BY StudentResult DESC -- 查询课程为 高等数学-2 且分数不小于 80 的同学的学号和姓名 SELECT s

Python对换字典键值对(反转字典)

筅森魡賤 提交于 2020-01-17 17:18:31
def swapDict ( d ) : '''对换字典键值对''' result = { } for k , v in d . items ( ) : for _k in v : result . setdefault ( _k , { } ) result [ _k ] [ k ] = d [ k ] [ _k ] return result d = { '小明' : { '语文' : 80 , '数学' : 100 , '英语' : 70 , '物理' : 60 , '化学' : 70 , '生物' : 80 , '政治' : 90 , '历史' : 100 , '地理' : 77 , } , '小红' : { '语文' : 90 , '数学' : 90 , '英语' : 70 , '物理' : 66 , '化学' : 87 , '生物' : 67 , '政治' : 63 , '历史' : 57 , '地理' : 88 , } , '张三' : { '语文' : 100 , '数学' : 80 , '英语' : 70 , '物理' : 73 , '化学' : 83 , '生物' : 91 , '政治' : 78 , '历史' : 88 , '地理' : 81 , } , '李四' : { '语文' : 60 , '数学' : 60 , '英语' : 70 , '物理' :

NOIP复习模拟赛day1

不想你离开。 提交于 2020-01-17 02:25:08
首先先bb一下day1的题目名字怎么都这么鬼才......(连起来叫两情若是长久时) 1.两情 (sweethearts.pas/c/cpp) 【问题描述】小 W 将要去和小 K 约会啦!但聪(ao)明(jiao)的小 K 并不想让小 W 那么容易知道他们的约会地点。于是小 W 收到了一条信息:“给定两个数的和 n,请你求出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可能值的最大值,作为交换,如果你给出了正确答案,我将会把你和小 K的约会地点告诉你。”众所周知,小 W 是个数学弱渣,他只好求助数学巨佬小 H,但小 H 并不屑于做这种简单题,于是帮助小 W 的任务就交给你啦! 【输入】输入文件的第一行一个整数 T 表示数据组数。接下来 T 行每行一个整数 n ,表示给定的两个数的和 n。 【输出】共 T 行,每行一个整数表示和为 n 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可能值的最大值。 【输入样例】3       2       3       4 【输出样例】1       2       3 【数据范围】30%的数据满足 T<=10,n<=1000       100% 的数据满足 T<=10000 ,n<=10 9 官方题解:   算法描述   100%   若n为奇数,则a和b相差 1 最优   若n为偶数,令m = n/2,若m - 1和m + 1均为奇数,则a = m - 1, b = m + 1  

我的数学我的数

≡放荡痞女 提交于 2020-01-16 21:01:54
数学中的相关的基础的概念深究 简介 此博客或许没有一定的逻辑性,但是会记录我的在高等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对于一些基础概念的理解,数学的学习,很多人在注重过多的刷题,没有感受到数学内在的美妙之处,还有一个,在做题的时候,有时候对于概念的理解不到位,这就相当于老一辈的数学家给我们制造了一系列的工具,但是我们不会用,或者用的不好,希望自己通过一系列的学习,等加深对于数学的理解以及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这个博客不准备像制作一个文档一样,给每一个小的知识点编号,遇到什么问题,就会写点关于问题的看法以及理解。 关于不等式的取对数问题 为什么取对数? 想一想,取对数的时候,可以解决高次幂的问题,在取完对数后,不等式还没有改变,同等的变换,使得式子变得简单容易求解。何乐而不为? 关于映射和函数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要有映射的概念?为了引出函数,函数是一种特殊的映射关系, 在函数的定义之中,自变量 x 通过相关的对应法则,总能够找到一个 y 的值来对应;x 就是映射中的源像, y 就是 x 的像,f 代表了 x 与 y 之间的对应关系 , f(x)代表了函数值 ,只是为了书写方便,所以使用 f( x )来代表函数,对于对应关系 f 的理解一定需要准确。 函数就是实数集到实数集的映射 函数 1.关于 y 的值与 f( x )的关系与区别,通常哟用 f( x )来代替 y 来表示函数关系, 就是一个符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