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链路层

计算机网络需要了解的协议

强颜欢笑 提交于 2020-01-20 05:02:07
一、数据层 1. PPP协议(点对点协议) :用户计算机和ISP进行通信时所使用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2. CSMA/CD(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 ):“多点接入”,许多计算机以多点接入的方式连接在一根总线上。“载波监听”,检测信道,信道变空才能发送数据。“碰撞检测”,判断发送数据时其他站也在发送数据。 二、网络层 1. 网际协议IP :又称Kahn-Cerf协议,是TCP-IP体系2个最重要的协议之一,(常见的有IPv4,IPv6)。 2. 地址解析协议ARP/RARP :从网络层所使用的IP地址,解析出在数据链路层的硬件地址,而RARP,反向解析,现在DHCP包含它的功能,所以现在基本用不上这个RARP协议。 3.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有效地转发IP数据报和提高交付的机会。 4.路由选择协议:包括 内部网关协议IGP (一个自治系统内部使用的路由选择协议), 外部网关协议EGP (多个自治系统使用不同的内部网关协议)。目前,内部网关协议IGP常见的有 RIP (路由信息协议,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 OSPF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使用分布式的链路状态协议)。外部网关协议常见的有 BGP 称边界网关协议,作用寻找一条能够达到目的的网络且比较好的路由。 5. 网际组管理协议IGMP :让连接在本地局域网上的多播路由器知道本局域网上是否有主机,

复习NA第一天

和自甴很熟 提交于 2020-01-20 00:38:27
网络是由网络连接设备通过传输介质将网络终端设备连接起来,进行资源共享,信息传输的平台。 1.OSI与TCP/IP两者的模型结构: OSI—七层参考模型 应用层:通过人机交互的界面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 表示层:编码、解码、加密、解密 会话层:发现、建立、维持、终止会话进程 传输层:1.根据端口号来区分不同的服务     2.提供可靠的传输:确认、重传、排序、流控       TCP    UDP     3.数据分段:MSS--最大段长度   MTU--最大传输单元 网络层:根据IP地址进行逻辑寻址 数据链路层:LLC逻辑链路控制子层---为上层提供FCS校验       MAC媒介访问控制子层---根据MAC地址来进行物理寻址 物理层:定义电气电压、光学特性、接口规范 TCP/IP—实际应用模型(五层或四层) 应用层(将OSI的上三层统称为应用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2.必知点: MA—多路访问网络,在一个网段内节点的数量不限制; 点到点网络—在一个网段内只能存在两个节点; 判断网络类型的方法不是关注现下的网络拓扑结构,而是通过二层的封装技术来判断; 例如: 二层为以太网为MA 二层为HDLC/PPP为点到点 MA网络需要物理寻址; 点到点网络不需要物理寻址; MTU:最大传输单元 默认1500字节 端口号:0-65535 其中1-1023为注明端口 静态端口

【网络基础】数据链路层实现的三大功能

走远了吗. 提交于 2020-01-18 12:08:33
数据链路层实现的三大功能分别为: (1) 封装成帧 (2) 透明传输 (3) 差错控制 1、 封装成帧 封装成帧 就是在一段数据前后 分别加入首部和尾部 ,构成了一个帧。 接收端在收到物理层上交的比特流后。能依据首部跟尾部的标记。从收到的比特流识别帧的開始和结束。 此外,首部跟尾部还包含很多必要的控制信息。 在发送帧时,是 从帧首部開始发送。各种数据链路层协议都要对帧首尾部格式有明白的规定。每一种协议都限定了帧的数据部分长度上限----- 最大传输单元MTU。 附:最大传输单元MTU (笔者腾讯一面亲历) 一个UDP报文能传输的最大数据为多大? 以太网的数据链路层规定了最大传输单元MTU=1500(字节),那么实际上一个IP数据报最长也就是1500 字节,而IP数据报又是由UDP报文或TCP流封装得到的,那么一个UDP报文最大长度为1500-20=1480.20为IP数 据报的首部长度。 而在运输层。UDP也有自己的首部(8字节),所以在应用层一个UDP报文能传递的最大数据 为1500-20-8=1472(字节) 2 、透明传输 什么是透明传输,为什么须要透明传输?看下图: 解决透明传输的方法: 1、发送端的数据链路层在数据中出现控制字符“SOH”或“EOT”的前面插入一个 转义字符“ESC” (其十六进制编码是 1B)。 2、字节填充或字符填充—

计网期末复习(名词解释)

佐手、 提交于 2020-01-18 09:34:26
名词解释背诵 一、物理层 多路复用 FDM TDM CDMA PCM 二、数据链路层 奇偶校验码 海明距离 纠错码 检错码 校验码位数(开环、闭环) 成帧 CRC 三、MAC子层 CSMA/CD 隐藏终端问题和暴露终端 四、网络层 网络地址转换协议(NAT) 拥塞控制 地址解析协议(ARP) MTU 广播、多播 子网掩码 CIDR 五、 传输层 六、其他 网络协议(Protocol) 网关 一、物理层 多路复用 物理信道被多个信号所共享,这种共享形式被称为多路复用技术。常用的多路复用技术有时分复用、频分复用、码分复用。 FDM FDM是 频分多路复用 ,在物理信道的可用带宽超过单个原始信号所需带宽的情况下,可将该物理信道的 总带宽分割 为若干个与传输单个信号带宽相同(或略宽)的子信道,每个子信道传输一路信号。 TDM TDM是 时分多路复用 ,在这种方式下,每个用户轮流地在一个非常短的时间内占用整个带宽,以循环的方式轮流工作。 CDMA PCM PCM(Pulse Code Modulation)是脉冲编码调制技术,是一种将模拟信号数字化的技术,将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进行抽样、量化和编码产生数字信号。 二、数据链路层 奇偶校验码 奇偶校验码是数据链路层中差错处理机制中的一种检错码,通过增加1位冗余位使得码字中“1”的个数恒为奇数或偶数的编码方法。 海明距离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总结(三)数据链路层

荒凉一梦 提交于 2020-01-17 05:29:16
三、数据链路层 3.1 基础概念 1) 协议数据单元: 帧 2)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信道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点对点信道:这种信道使用一对一的点对点通信方式。(使用PPP协议) 广播信道:这种信道使用一对多的广播通信方式,因此过程比较复杂。广播信道上连接的主机很多,因此必须使用专用的共享信道协议来协调这些主机的数据发送。(使用CSMA/CD协议) 3)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 封装成帧:封装成帧(framing)就是在一段数据(IP数据报)的前后分别添加首部和尾部,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帧。 透明传输:“在数据链路层透明传送数据”表示无论什么样的比特组合的数据,都能够按照原样没有差错地通过这个数据链路层。由于帧的开始和结束的标记使用专门指明的控制字符,因此,所传输的数据中的任何8比特的组合一定不允许和用作帧定界的控制字符的比特编码一样,否则就会出现帧定界的错误。 解决方法是字节填充(字符填充):在数据中出现控制字符“SOH”或“EOT”的前面插入一个转义字符“ESC”,接受方处理时删除这个插入的转义字符。 差错检测:使用循环冗余检验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检验范围是整个帧(包括首尾部和数据部分)。 3.2 使用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 1)链路和数据链路 链路:从一个结点到相邻结点的一段物理线路(有线或无线),而中间没有任何其他的交换结点。 数据链路

数据传输中的成帧

戏子无情 提交于 2020-01-16 04:02:12
什么是数据传输中的成帧 数据传输中的成帧 成帧技术是一种用来在一个比特流内分配或标记信道的技术,为电信提供选择基本的时隙结构和管理方式、错误隔离和分段传输协议的手段。两个计算机或设备之间的点到点的连接中包括一根电线,在这根电线中数据作为位流传输。但是,这些位必须被分成可辨别的信息块。分帧是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它使发送器接收器传输一组对有含义的位。以太网、令牌环网、帧中继以及其他数据链路层技术都有它们自己的帧结构。帧具有包含错误检查代码之类的信息的标题。 共有三种不同类型的分帧,每个都为发送器提供一种方法以告诉接收器数据块开始和结束的位置: 面向字节分帧 计算机数据通常是以字母、数字、字符存储的,这种字符是用8bit组合(1Byte)编码的。这种分帧类型使字节各不相同。在终端/大型机环境中使用的是更老样式的分帧。其中面向字节分帧的例子包括IBM的BISYNC协议。 面向位的分帧 这种分帧允许发送器同时传输一长串的位。IBM的SDLC (同步数据链路控制)和HDLC(高级数据链路控制)都是面向位协议的例子。大多数LAN都使用面向位的分帧。通常有最大的帧大小。例如,以太网的最大帧大小为l526Byte。帧的开始和结束是用特殊的位序列来标识的(对于HDLC,是01111110)。如果没有传输数据,将连续传输相同的序列以便终端系统保持同步化。 基于时钟的分帧 在基于时钟的系统中

TCP/IP四层模型和OSI七层模型的概念

痴心易碎 提交于 2020-01-12 13:52:36
转: http://blog.csdn.net/superjunjin/article/details/7841099/ TCP/IP四层模型 TCP/IP是一组协议的代名词,它还包括许多协议,组成了TCP/IP协议簇。TCP/IP协议簇分为四层,IP位于协议簇的第二层(对应OSI的第三层),TCP位于协议簇的第三层(对应OSI的第四层)。 TCP/IP通讯协议采用了4层的层级结构,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网络来完成自己的需求。这4层分别为: 应用层:应用程序间沟通的层,如简单电子邮件传输(SMTP)、文件传输协议(FTP)、网络远程访问协议(Telnet)等。 传输层:在此层中,它提供了节点间的数据传送服务,如传输控制协议(TCP)、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等,TCP和UDP给数据包加入传输数据并把它传输到下一层中,这一层负责传送数据,并且确定数据已被送达并接收。 互连网络层:负责提供基本的数据封包传送功能,让每一块数据包都能够到达目的主机(但不检查是否被正确接收),如网际协议(IP)。 网络接口层:对实际的网络媒体的管理,定义如何使用实际网络(如Ethernet、Serial Line等)来传送数据。 OSI七层模型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连)七层网络模型称为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是一个逻辑上的定义,一个规范

ISO七层协议

自古美人都是妖i 提交于 2020-01-12 05:31:15
1 OSI参考模型      谈到网络不能不谈OSI参考模型,虽然OSI参考模型的实际应用意义不是很大,但其的确对于理解网络协议内部的运作很有帮助,也为我们学习网络协议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在现实网络世界里,TCP/IP协议栈获得了更为广泛的应用。      1.1 OSI参考模型的分层结构      OSI参考模型(OSI/RM)的全称是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OSI/RM),它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ISO)提出的一个网络系统互连模型。      OSI参考模型采用分层结构,如图1-1所示。          图1-1  OSI参考模型  在这个OSI七层模型中,每一层都为其上一层提供服务、并为其上一层提供一个访问接口或界面。      不同主机之间的相同层次称为对等层。如主机A中的表示层和主机B中的表示层互为对等层、主机A中的会话层和主机B中的会话层互为对等层等。      对等层之间互相通信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如通信的内容、通信的方式,我们将其称为协议(Protocol)。      我们将某个主机上运行的某种协议的集合称为协议栈。主机正是利用这个协议栈来接收和发送数据的。     

网络互联参考模型(详解)

痴心易碎 提交于 2020-01-11 07:44:14
网络互联参考模型 1. 什么是协议 为了使数据可以在网络上从源传递到目的地,网络上所有设备需要“讲”相同的“语言” 描述网络通信中“语言”规范的一组规则就是协议 例如:两个人交谈,必须使用相同的语言,如果你说汉语,他说阿拉伯语…… 数据通信协议的定义 决定数据的格式和传输的一组规则或者一组惯例 2. 协议分层 网络通信的过程很复杂: 数据以电子信号的形式穿越介质到达正确的计算机,然后转换成最初的形式,以便接收者能够阅读 为了降低网络设计的复杂性,将协议进行了分层设计 分层设计的意义: 1) 用户服务层的模块设计可相对独立于具体的通信线路和通信硬件接口的差别 2) 而通信服务层的模块设计又可相对独立于具体用户应用要求的不同 例如:文件传输或电子邮件服务模块的设计,不必关心底层通信线路是光纤还是双绞线 邮局实例: • 邮局对于写信人来说是下层 • 运输部门是邮局的下层 --下层为上层提供服务 • 写信人与收信人之间使用相同的语言 • 邮局之间的约定 --同层次之间使用相同的协议 3. OSI的七层框架 数据的封装与解封装过程: 1)直观: 2)大体过程: 3)协议描述 4. TCP/IP协议参考模型 TCP/IP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国防部为ARPANET开发的网络体系结构, TCP/IP是一组用于实现网络互连的通信协议。Internet 网络体系结构 以TCP/IP为核心

netmon工作原理

試著忘記壹切 提交于 2020-01-11 07:12:44
参考文献: netmon中解析非1433端口的TDS协议 TDS的解析 在前面一篇博客 netmon中解析非1433端口的TDS协议 中我们提到了netmon如何去解析非1433端口的TDS。我们是通过在tcp.npl这个文件中添加命名实例的tcp端口号,让该端口的tcp包跳转到tds.npl中去解析。下面我们来看一下tds.npl中有哪些内容呢?首先我看到在tds.npl中定义了一个 TDSPacketTypeTable: View Code Table TDSPacketTypeTable( value ) { switch( value ) { case 0x01: "SQLBatch"; case 0x02: "PreTDS7Login"; case 0x03: "RPCRequest"; case 0x04: "Response"; case 0x06: "Attention"; case 0x07: "BulkLoadBCP"; case 0x0E: "TransMgrReq"; case 0x10: "Login7"; case 0x11: "SSPIMessage"; case 0x12: "Prelogin"; case 0x17: "SSL"; default: "Undefined"; } } 这里面的这些值是不是很熟悉?是的,这些就是我们TDS包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