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据层
1.PPP协议(点对点协议):用户计算机和ISP进行通信时所使用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2.CSMA/CD(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多点接入”,许多计算机以多点接入的方式连接在一根总线上。“载波监听”,检测信道,信道变空才能发送数据。“碰撞检测”,判断发送数据时其他站也在发送数据。
二、网络层
1.网际协议IP:又称Kahn-Cerf协议,是TCP-IP体系2个最重要的协议之一,(常见的有IPv4,IPv6)。
2.地址解析协议ARP/RARP:从网络层所使用的IP地址,解析出在数据链路层的硬件地址,而RARP,反向解析,现在DHCP包含它的功能,所以现在基本用不上这个RARP协议。
3.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有效地转发IP数据报和提高交付的机会。
4.路由选择协议:包括内部网关协议IGP(一个自治系统内部使用的路由选择协议),外部网关协议EGP(多个自治系统使用不同的内部网关协议)。目前,内部网关协议IGP常见的有RIP(路由信息协议,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OSPF(开放最短路径优先,使用分布式的链路状态协议)。外部网关协议常见的有BGP称边界网关协议,作用寻找一条能够达到目的的网络且比较好的路由。
5.网际组管理协议IGMP:让连接在本地局域网上的多播路由器知道本局域网上是否有主机,(严格上来讲是主机的某个进程)参与或退出某个多播组。
6.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多协议”表示MPLS层上可以使用多种协议,“标记交换”,在入口结点给每一个IP数据报打上固定长度的“标记”,然后根据标记在数据链路层用硬件进行转发(在标记路由器中进行标记对换),因而转发速率大大加快。
三、运输层
1.用户数据协议UDP:它的特点有 无连接,尽最大努力交付,面向报文,无拥塞控制,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的交互通信;首部开销小(只有四个字段:远端口,目的端口,长度,检验和)。
2.传输控制协议TCP:它的特点有 面向连接,提供可靠交付,只支持一对一,提供全双工通信,面向字节流。
四、应用层
1.文件传送协议FTP:减少或消除在不同操作系统下处理文件的兼容性,使用TCP的运输服务。
2.远程终端协议TELNET:远程操作主机,又称终端仿真协议。
3.超文本传送协议HTTP:定义了浏览器怎样向万维网服务器请求万维网文档。
4.简单邮件传送协议SMTP:规定两个相互通信的SMTP进程之间应如何交换信息。
5.邮件读取协议POP3和IMAP:邮局协议第三个版本POP3和网际报文存取协议,可以使用户在不同地方不同的计算机随时阅读和处理自己的电子邮件,但是最大缺陷要先上网。
6.通用互联网邮件扩充MIMP:相比SMTP协议,增加邮件主体的结构,并定义了传送非ASCII码的编码规则。
7.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它提供一种机制,称为 即插即用连网,允许一台计算机加入新的网络和获取IP地址不用手工参与。
8.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SNMP定义了管理站和代理之间所交换的分组格式。(网络管理简称网管。管理站又称管理器,网络管理系统核心。在被管设备中都要运行一个程序以便和管理站中的管理程序进行通信,这些运行程序叫做网络管理代理程序,简称代理。)
五、交互式音频/视频(IP电话–QQ,微信,,,)
1.实时运输协议RIP:提供端到端的运输,但是不提供任何服务质量的保证。
2.实时运输控制协议RTCP:服务质量的监视和反馈、媒体的同步,以及多播组成员的标志。
3.H.323(基于分组的多媒体通信系统):H.323不是单个协议,而是一组协议。它包括系统和构件的描述,呼叫模型的描述,呼叫信令过程,控制报文,复用,语音编解码器,视像编解码器,以及数据协议等。
4.会话发起协议SIP:只涉及IP电话所需的信令和有关服务质量的问题。
5.会话描述协议SDP:详细地指明媒体编码,协议的端口以及多播地址。
tip:本文只是一个简单的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协议,协议的具体原理并未描述,对它们的原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问度娘。且本文如有未提及的协议或有错误,下发留言评论。
[参考文献]: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七版
来源:CSDN
作者:子明是只程序猿
链接:https://blog.csdn.net/Jabin_L/article/details/10380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