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文件

shell脚本备份mysql数据库

笑着哭i 提交于 2019-12-05 09:52:06
https://github.com/aminglinux/shell20 一台MySQL服务器,跑着5个数据库,在没有做主从的情况下,需要对这5个库进行备份,具体要求如下: 1)每天备份一次,需要备份所有的库 2)把备份数据存放到/data/backup/下 3)备份文件名称格式示例:database_name-2018-11-11.sql 4)需要对1天以前的所有sql文件压缩,格式为gzip 5)本地数据保留1周 6)需要把备份的数据同步到远程备份中心,假如本机可以直接通过rsync命令同步,同步目标地址为rsync://10.10.20.100/mysqlbak/ 7)远程备份数据要求保留1个月 拿到需求后,我们不应该马上就动手,而是应该先分析需求点,准备好储备知识。如果你没有足够的储备知识,无论脚本语法掌握的多么熟练,这个脚本也是不能完成的。本脚本的核心知识点是如何备份所有的库。 知识点一:MySQL数据库备份 假设已知备份数据的用户为backup,密码为34KpmyzUq,要备份的5个数据库分别为db1-db5。 备份数据库的命令为: mysqldump -ubackup -p34KpmyzUq db1 > db1.sql 如果是远程的MySQL服务,还可以加上IP和Port,例如: mysqldump -ubackup -p34KpmyzUq -h192.168

Linux上安装Oracle11g

筅森魡賤 提交于 2019-12-05 09:37:07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qq_28643817/article/details/85295831 ———————————————— 资料: https://blog.csdn.net/u013634348/article/details/53552266 转自: https://blog.csdn.net/mchdba/article/details/43086037 需要安装oracle dataguard,所以先要安装单台oracle11g,下面是单台oracle11g的详细安装过程。 1,安装环境 硬件环境:2台linux虚拟机,Centos6.4 ,4G ,4核,磁盘50G Oracle软件版本: linux.x64_11gR2_database_1of2.zip linux.x64_11gR2_database_2of2.zip 下载地址为: http://pan.baidu.com/s/1bnk1hxH rlwrap软件安装参考: http://blog.csdn.net/mchdba/article/details/8745894 2,解压缩 unzip linux.x64_11gR2_database_1of2.zip unzip

初识Django之前端后端与数据库的配置

落花浮王杯 提交于 2019-12-05 09:28:23
目录 一、静态文件配置 二、关于form表单的补充 三、post请求出现403问题 四、request方法初识 4.1判断当前请求方式 4.2request.POST与request.GET 五、pycharm连接数据库 六、Django orm简介 6.1模型表的创建 6.2数据库迁移命令 6.3模型表的增删改查 一、静态文件配置 默认情况下所有的html文件都放在templates文件夹内 什么是静态文件 网站所使用的提前写好的css、JS、第三方前端模块、图片都叫静态资源文件。 默认情况下网站所用到的静态文件资源全部会放在static文件夹下,通常情况下在static文件夹内部还会创建其他文件夹。 static文件夹下的文件集有 在Django中需要自己手动创建静态文件存放的文件夹。 在创建好文件夹后需要在settings文件内进行如下配置: 如果不进行static的配置,浏览器是无法访问static文件夹的里的资源的,另外访问必须具体到文件夹里的某一个页面,不能只访问文件夹。 在进行静态文件访问测试的时候我们需要将浏览器的network设置为disabled cache(禁止浏览器使用缓存)如下图是Google浏览器的设置方法: 关于url中的接口前缀和settings配置的static的关系 第一个static是接口前缀,必须和url的接口前缀保持一致

python将数据库修改,数据库操作同步到数据库中

两盒软妹~` 提交于 2019-12-05 09:19:30
*****************数据库迁移(同步)命令******************************** 1.python manage.py makemigrations 将数据库的修改,记录到migrations文件中 2.python manage.py migrate 将修改操作真正的同步记录到数据库中 注意事项: 1.这两条命令是同步进行的,缺一不可。 2.有的文件是使用python3 manage.py makemigrations,到底自己是python3 还是python 这个要结合自己的执行文件来确定,执行文件如下所示: *************************************************************************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ludundun/p/11918764.html

app应用操作——Models.py和字段类型

别说谁变了你拦得住时间么 提交于 2019-12-05 07:39:19
Models.py定义 每一个数据表对应一个model定义,model之间和java一样可以相互之间继承。所有的model都必须继承 from django.db import models#或间接继承,或直接继承#所有的的字段都是的子类,django会根据字段的类型创建数据表   from django.db import Filed class BaseModel(models.Model): ''' 内部类 ''' class Meta: abstract=True#声明是否为抽象类,不能实例化(不会创建数据表) order=['-create_time']#字段order相当于数据库中的order by一样,数组里面的字段为排序字段,-代表逆序排序,可添加多个排序字段 #类属性,都是DateTime类型,auto_now_add首次创建当前文本的时间,auto_now为每次修改的时间,help_text为备注 create_time=models.DateTimeField(auto_now_add=True,help_text='创建时间') update_time = models.EmailField(max_length='默认为75,可设置为254') update_time=models.DateTimeField(auto_now=True,help_text

Django初使用

一个人想着一个人 提交于 2019-12-05 07:34:50
目录 一、Django初使用 1. 静态文件配置 (1)静态文件配置步骤 2. form表单的get和post提交方式 (1)get (2)post (3)注意 3. views文件中的request参数 (1)reques参数内容 (2)request的方法 4. pycharm连接数据库 5. Django连接MySQL (1)settings文件中配置连接文件 (2)改变Django默认的连接数据库模块 二、 Django的orm简介 1. orm 2. Django中如何使用orm 3. 数据库迁移(同步)命令 4. 模型表字段的增删改查 5. 模型表数据的增删改查 一、Django初使用 1. 静态文件配置 这里的静态文件一般指的是我们下载到本地的jQuery文件,字体文件,图片文件,图标文件,Bootstrap框架的js和cs文件等。 这些文件一般都放在一个专门放静态文件的文件夹内。 Django中,这个文件夹我们要手动创建 。 习惯性的以static来命名 。单独用一个static文件夹来存储他们,当然是为了更方便以后的管理。 (1)静态文件配置步骤 创建完static文件夹(在app文件夹同一目录下创建)——》 settings文件配置静态文件资源接口前缀——》 配置静态资源所在的文件夹路径——》 到html文件中动态绑定静态文件资源前缀 第二步和第三步实例:

day 52

二次信任 提交于 2019-12-05 07:24:34
目录 静态文件配置 form表单默认是get请求 request方法的初识 数据库的迁移命令 静态文件配置 默认情况下所有的html文件都放在templates文件夹内 什么是静态文件 网站所使用到的提前写的css,js,第三方的前端模块 ,图片都叫做静态资源 默认情况下网站所用到的静态文件资源全部会放在static文件夹下 通常情况下,在static文件夹内部还会再建其他的文件夹 css 文件夹 js 文件夹 font 文件夹 img 文件夹 Bootstrap fontawesome 为了更加方便的管理文件,django中需要你自己手动创建静态文件夹存放的文件夹 在settings中STATIC_URL = '/static/' '/static/' 动静态文件资源接口的前缀,通常情况下接口的前缀的名字也叫static。也可以手动设置静态文件的访问资源 STATIC_URL = '/static/' #访问静态文件资源接口前缀 通常情况下接口前缀的名字也叫static,手动配置静态文件的访问资源 STATICFILES_DIRS = [ # 静态资源所在的文件夹路径 os.path.join(BASE_DIR,'static'), # 将static文件里面所有的资源暴露给用户 os.path.join(BASE_DIR,'static1'), #

django在pycharm设置数据库

喜欢而已 提交于 2019-12-05 07:11:04
数据库操作 orm object relational mapping 对象关系映射 使用: 第一步: 在应用文件夹下面的models.py文件中写对应的类,看下面的示例: class UserInfo(models.Model): id = models.AutoField(primary_key=True) username = models.CharField(max_length=10) password = models.CharField(max_length=32) 到mysql数据库中创建一个库,比如名为orm01,create database orm01; 第二步:做数据库配置,settings.py文件中写上以下配置 # DATABASES = { # 'default': { # 'ENGINE': 'django.db.backends.sqlite3', # 'NAME': os.path.join(BASE_DIR, 'db.sqlite3'), # } # } 连接mysql的配置: DATABASES = { 'default': { 'ENGINE': 'django.db.backends.mysql', 'NAME':'orm01', 'HOST':'127.0.0.1', 'PORT':3306, 'USER':'root',

Oracle数据库异地自动备份方法

六眼飞鱼酱① 提交于 2019-12-05 07:10:17
在大型商业应用中,数据的异地容灾备份十分重要,也必不可少。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设计了一套简洁地实现异地数据自动备份的方法,可供数据库管理人员参考。文中所有的程序都经过测试,运行良好。这里模拟的异地运行环境为一主一备两套Sun Solaris系统,所采用的备份方法为Oracle数据库提供的标准备份:export。 相关命令 文中主要用到三个命令,这里先单独介绍一下: export: 将数据库中数据备份成一个二进制系统文件,它有三种模式: 用户模式、表模式、整个数据库模式。还可分为三种备份类型:完全型、积累型、增量型。本文以整个数据库模式下的完全型为例说明。export使用格式为:exp userid file 其中:userid的用法为username/userpassword,即Oracle中的用户名/口令。userid必须为exp的第一个参数,file指备份文件所放位置及名称。 ftp: 一般情况下可通过交互方式实现两台主机间的数据传输,即需要手工输入目标主机的IP地址、用户名、口令等。但是当用户使用ftp命令时,系统将会先在该用户的注册目录中寻找.netrc文件,并首先执行该文件。这样,我们可以通过编写一个.netrc的文件来达到自动备份的目的。要注意该文件必须命名为.netrc,且必须存放在启动ftp命令主机上的用户注册目录里。ftp常用选项: -i

[Java复习] 缓存Cache part2

时光毁灭记忆、已成空白 提交于 2019-12-05 06:18:48
7. Redis持久化有哪几种方式?不同的持久化机制都有什么优缺点?持久化机制具体底层是如何实现的? 为什么要持久化? 如果只是存在内存里,如果redis宕机再重启,内存数据就丢失了,所以要用持久化机制。 将数据写入内存的同时,异步的慢慢将数据写入磁盘文件,定期同步或备份到云存储服务上,进行持久化。 如果redis宕机重启,自动从磁盘加载之前持久化的一些数据,也许会丢失少量数据,但至少不会丢所有数据。 Redis 持久化的两种方式: RDB 和 AOF RDB(Redis Database) : 是对redis中的数据执行 周期性 的持久化。 简单说就是每个几分钟或几个小时,生成redis内存中数据的一份全量快照副本。 AOF(Append-Only-File) :是对每条写入命令作为日志,以append-only的模式写入一个日志文件中,在redis重启的时候,可以通过回放AOF日志中的写入指令来重新构建整个数据集。 现在操作系统中,写文件不是直接写磁盘,会先写os cache(linux),然后到一定时间从os cache写到磁盘文件。 如果同时使用 RDB 和 AOF 两种持久化机制,那么在 redis 重启的时候,会使用 AOF 来重新构建数据,因为 AOF 中的数据更加完整。 RDB 优缺点: 优点: 1. 非常适合做冷备份。 RDB生成多个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