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文件

顶点信息科技公司实习(2)

元气小坏坏 提交于 2020-01-17 21:54:14
第二周总结 Oracle 删除Oracle: 工作原理: 储存结构: 逻辑结构: 表空间(tablespace)>段(segment)>区(extent)>数据库块(chunk) 物理结构: 数据文件,日志文件,控制文件,参数文件 常用字段说明: SQL SQL是访问数据库的标准语言。通过SQL可以完成复杂的数据库操作且不用考虑,而不用考虑如何操作物理数据库的底层细节。 包含 数据库定义语言(DDL),CREATE DROP ALTER 数据库操作语言(DML),INSERT UPDATE DELETE 数据库查询语句(DQL),SELECT 数据库控制语句(DCL),GRANT REVOKE COMMIT 表操作 创建表:CREATE TABLE 表名 (字段名 类型) 删除表:DROP TABLE 表名 修改表:ALTER TABLE 表名 + (ADD/MODIFY 字段名 类型)/(DROP COLUMN 字段名) 查看表结构:DESC 表名 数据操作 添加:INSERT INTO 表名(字段1,字段2) VALUES(数据1,数据2) 删除:DELETE * FROM 表名 WHERE 条件 更新:UPDATE 表名 SET 字段1=数据1,字段2=数据2 WHERE 条件 合并:Union 合并不显示重复,Union all 合并显示所有 运算符 比较运算符:= > <

CMD数据库导入导出/Java泛型 2010/01/02笔记

血红的双手。 提交于 2020-01-17 07:03:44
目录 1. CMD指令导入.sql文件 1.1 方法一 1.2 方法二 2. CMD指令导出.sql文件 2.1 导出整个数据库 2.2 导出数据库中的数据库表 2.3 导出数据库结构 2.4 导出数据库中的数据库表的表结构 3. Java泛型知识点 1. CMD指令导入.sql文件 使用mysql指令需配置mysql环境变量 步骤:计算机==》属性==》高级系统设置==》环境变量==》Path 管理员身份运行CMD 1.1 方法一 语法:mysql -u[用户名] -p[密码] -D[数据库名称]<[.sql文件路径] 1.2 方法二 登录数据库 语法:mysql -u[用户名] -p[密码] 进入所操作的数据库 语法:source [.sql文件路径] 2. CMD指令导出.sql文件 2.1 导出整个数据库 语法:mysqldump -u[用户名] -p[密码] [数据库名]>[导出文件路径] 2.2 导出数据库中的数据库表 语法:mysqldump -u[用户名] -p[密码] [数据库名] [数据库表名]>[导出文件路径] 2.3 导出数据库结构 语法:mysqldump -u[用户名] -p[密码] -d [数据库名]>[导出文件路径] 2.4 导出数据库中的数据库表的表结构 语法:mysqldump -u[用户名] -p[密码] -d [数据库名] [数据库表名]>

Hadoop 数据库 - HBase

谁说胖子不能爱 提交于 2020-01-17 05:19:50
转自: http://blog.csdn.net/iAm333 1 什么是HBase? HBase,是Hadoop Database,是一个高可靠性、高性能、面向列、可伸缩的分布式存储系统。使用HBase技术可以在廉价的PC服务器上搭建起大规模结构化的存储集群。它底层的文件系统使用HDFS,使用Zookeeper来管理集群的HMaster和各Region server之间的通信,监控各Region server的状态,存储各Region的入口地址等。 2. 何时用HBase? 首先想想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都有哪些特点,大概的特点有: 支持事务,ACID(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特性; 行式存储; SQL语句使用起来比较方便; 支持索引、视图等; 在下面几种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HBase替代关系数据库: 系统需要适应不同种类的数据格式和数据源,不能预先严格定义模式,需要处理大规模数据; 不强调数据之间的关系,所要存储的数据是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的; 数据非常稀疏; 想要更好的进行扩展; 比如谷歌就将BigTable用来存储网页的索引数据,索引数据就很好的满足了上面的几点要求。 3. 与Hive、Pig的区别? HBase是低延迟、非结构化和面向编程的,而Hive是高延迟、结构化和面向分析的; Hive本身不存储和计算数据,它完全依赖与HDFS和MapReduce

记一次Oracle 19c redo误删除的故障恢复 [ORA-00742 ORA-00312 没有归档]

半城伤御伤魂 提交于 2020-01-17 02:18:35
现场工程师晚上处理磁盘空间满的问题时,误删除了redo日志文件,又自己进行了一些尝试性操作,具体不可表。我接到 CASE 时告警信息 ORA-00742 ORA-00312。 该数据库没有开归档,没有备份,尝试把数据库拉起来吧。 做操作之前备份数据库相关文件 (数据文件,控制文件,参数文件等) 首先尝试 resetlogs 开库,如果数据库状态一致是有可能直接起来的。 recover database until cancel ; recover database using backup controlfile until cancel ; alter database open resetlogs ; 无法实例恢复,报了一堆错误,大体如下: ORA-01547: warning: RECOVER succeeded but OPEN RESETLOGS would get error below ORA-01194: file 1 needs more recovery to be consistent ORA-01110: data file 1: ‘/oradata/ora19c/system01.dbf’ ORA-00279: change 3721457 generated at 01/16/2020 10:22:39 needed for thread 1 ORA

Redis事务与持久化

余生颓废 提交于 2020-01-17 01:15:53
1. 事务描述 (1)什么是事务 事务,就是把一堆事情绑在一起,按顺序的执行,都成功了才算完成,否则恢复之前的样子 事务必须服从ACID原则,ACID原则分别是原子性(atomicity)、一致性(consistency)、隔离性(isolation)和持久性(durability) 原子性:操作这些指令时,要么全部执行成功,要么全部不执行。只要其中一个指令执行失败,所有的指令都执行失败,数据进行回滚,回到执行指令前的数据状态 一致性:事务的执行使数据从一个状态转换为另一个状态,但是对于整个数据的完整性保持稳定 隔离性:在该事务执行的过程中,无论发生的任何数据的改变都应该只存在于该事务之中,对外界不存在影响,只有在事务确认提交之后们才会显示该事务对数据的改变,其他事务才能获取到这些改变后的数据 持久性:当事务正确完成后,它对于数据的改变是永久性的    (2)什么是事务 第一类丢失更新:撤销一个事务时,把其他事务已提交的更新数据覆盖 脏读:一个事务读取到另一个事务未提交的更新数据 幻读:一个事务执行两次查询,第二次结果集包含第一次中没有或某些行已经被删除的数据,造成两次结果不一致,只是另一个事务在这两次查询中间插入或删除了数据造成的 不可重复读:一个事务两次读取同一行的数据,结果得到不同状态的结果,中间正好另一个事务更新了该数据,两次结果相异,不可被信任 第二类丢失更新

python 各种开源库

ぃ、小莉子 提交于 2020-01-17 00:06:05
测试开发 来源:https://www.jianshu.com/p/ea6f7fb69501 Web UI测试自动化 splinter - web UI测试工具,基于selnium封装。 链接 selenium - web UI自动化测试。 链接 --推荐 mechanize- Python中有状态的程序化Web浏览。 链接 selene - 使用Python + Ajax支持+ PageObjects + Widgets进行简明UI测试 链接 hitch - 基于服务的应用程序的高级集成测试框架。 链接 Needle - Css 自动化测试框架。 链接 seleniumbase - 端到端自动化测试框架。 链接 pytest_splinter - pytest spinter和selenium集成。 链接 Browsermob Proxy - Browsermob Proxy的python包装器。 链接 Selenium-Requests - 扩展Selenium WebDriver类以包含请求库中的请求函数,同时完成所有需要的cookie和请求头处理。 链接 移动测试自动化 appium - 移动端UI自动化测试。 链接 --推荐 uiautomator- 安卓UI自动化测试。 链接 ATX - 智能手机自动化工具。支持iOS,Android,WebApp和游戏。 网易出品

MongoDB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孤街浪徒 提交于 2020-01-16 20:55:29
MongoDB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mongodb 是文档型数据库,其官网地址为 https://www.mongodb.com/ 。我们在官网上下载该软件包,并完成安装。如我们可以设置安装路径为 D:\MongoDB\mongodb 。我们在完成安装之后,可以看到在该目录的 bin 文件夹下有如下文件: 接下去我们配置环境变量,为了能在任意目录下都能运行 bin 这个文件夹下的应用程序。我们在环境变量的用户变量当中新建一个名为 Mongodb 的变量,其变量值为 D:\MongoDB\mongodb\bin 。接下去编辑用户变量当中的 PATH 变量值,在其值后面加上 ;%Mongodb%; 。最后确定关闭完成了环境变量的配置。接下去在 cmd 当中,键入命令 -> mongo ,显示如下结果,则说明安装和配置成功。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可以正确显示我们安装的 mongodb 的版本号,在此显示连接失败是因为我们还没进行数据库开机的操作。 一、Mongodb数据库的开机与连接 由于 mongodb 为文档型的数据库,它不同于 mysql 等数据库,它的数据库真实可见,与我们本机上的物理文件一一对应。故我们需要先建立一个文件夹,作为数据库真实存放的位置。比如我们在 D 盘根目录下新建一个名为 mongo 的文件夹,则该数据库文档所在文件夹的绝对物理路径为 D:\mongo 。

Mysql数据库卸载

半世苍凉 提交于 2020-01-16 09:38:57
Mysql数据库卸载的操作流程(Windows10): 1、停止mysql的所有服务   方法一:此电脑——管理——服务中查找到所有Mysql的服务,并停止。   方法二:cmd——net stop mysql停止Mysql服务。 2、在控制面板卸载中找到Mysql并选择卸载。 3、删除Mysql安装目录(一般为C:\ProgramData\MySQL)。 4、删除Mysql相关注册表   windows+R——regedit 打开注册表   1.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ontrolSet001\Services\Eventlog\Application\MySQL   2.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ontrolSet002\Services\Eventlog\Application\MySQL   3.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Eventlog\Application\MySQL   5、全局搜索Mysql把涉及到的相关文件删除(并非所有的文件,只是删除涉及到安装的文件,具体以实际情况为准)。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StefanieYang/p/12199546.html

Oracle 基础概念

邮差的信 提交于 2020-01-16 04:37:06
数据库 是一系列物理文件的集合(数据文件,控制文件,联机日志,参数文件等) --查询当前数据库名: select name from v$database; 数据库实例 是一组Oracle后台进程/线程以及在服务器分配的共享内存区, 数据库实例(instance_name)用于对外部连接。在操作系统中要取得与数据库的联系,必须使用数据库实例名 一个数据库可以有多个实例,在做数据库服务集群的时候可以用到 --查询当前数据库实例名: select instance_name from v$instance; 表空间 (tablespace)是数据库的 逻辑划分 ,每个数据库至少有一个表空间(称作SYSTEM表空间),表空间只是和数据文件(ORA或者DBF文件)发生关系,为了便于管理和提高运行效率,可以使用一些附加表空间来划分用户和应用程序。例如:USER表空间供一般用户使用,RBS表空间供回滚段使用。 一个数据库实例可以有N个表空间,一个表空间下可以有N张表,一个表空间只能属于一个数据库。 --查看已经创建好的表空间: select default_tablespace, temporary_tablespace, d.username from dba_users d; 数据文件(dbf、ora) 数据文件是数据库的 物理存储单位 。数据库的数据是存储在表空间中的

oracle 监听启动后自动停止

随声附和 提交于 2020-01-16 03:36:55
oracle 监听启动后自动停止 场景:Windows环境下 oracle 11g数据库用的好好的 突然有一天数据库连不上了,检查发现监听未启动,于是启动监听, 用navicat发现连接不上(之前是正常的)但是命令行却可以正常连接数据库 排查原因: 检查配置文件 listener.ora 和 tnsnames.ora listener.ora: tnsnames.ora 这两个文件都没有问题!!! 检查监听的日志文件 listener.log文件大小超过了4G , 注意日志文件超过4G后监听就失效了,于是需要清理listener.log文件 解决方案: Windows环境下, 把oracle监听关闭,然后删除 listener.log文件 重启监听,数据库恢复正常! ##删除 listener.log文件 重启监听后有可能会遇到下面情况: 原因是: listener.ora文件中 配置了多个监听,打开 服务列表,关闭oracle的其他监听 , 然后再 删除listener.log文件 重新启动后数据库恢复正常! 来源: CSDN 作者: 史庆杰 链接: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1377835/article/details/103988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