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管理

数据治理与数据管理的区别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03:14
当我们谈数据资产管理时,我们究竟在谈什么?就目前而言,我们谈论得最多的非数据管理和数据治理这两个概念莫属。但是对于这两个概念,两者的准确定义是什么,具体区别又是什么,仍是困扰着许多人的关键问题。 数据管理和数据治理有很多地方是互相重叠的,它们都围绕数据这个领域展开,因此这两个术语经常被混为一谈。 此外,每当人们提起数据管理和数据治理的时候,还有一对类似的术语叫信息管理和信息治理,更混淆了人们对它们的理解。关于企业信息管理这个课题,还有许多相关的子集,包括主数据管理、元数据管理、数据生命周期管理等等。 于是,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理论(或理论家)描述关于在企业中数据/信息的管理以及治理如何运作:它们如何单独运作?它们又如何一起协同工作?是“自下而上”还是“自上而下”的方法更高效? 为了帮助大家弄明白这些术语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本文将着重定义它们的概念,并指出它们的区别,这些定义和区别源自于国际公认的以数据为中心的相关组织,同时还会在一些观点上展开详细的探讨。 数据管理包含数据治理 在说明数据和信息的区别之前,最好从“治理是整体数据管理的一部分”这个概念开始,这个概念目前已经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同。数据管理包含多个不同的领域,其中一个最显著的领域就是数据治理。CMMi协会颁布的数据管理成熟度模型(DMM)使这个概念具体化。DMM模型中包括六个有效数据管理分类,而其中一个就是数据治理

什么是元数据(Metadata)?

老子叫甜甜 提交于 2019-12-02 22:27:52
/*--> */ /*--> */ 什么是元数据   任何文件系统中的数据分为数据和元数据。数据是指普通文件中的实际数据,而元数据指用来描述一个文件的特征的系统数据,诸如访问权限、文件拥有者以及文件数据块的分布信息( inode... )等等。在集群文件系统中,分布信息包括文件在磁盘上的位置以及磁盘在集群中的位置。用户需要操作一个文件必须首先得到它的元数据,才能定位到文件的位置并且得到文件的内容或相关属性。 元数据管理方式   元数据管理有两种方式。集中式管理和分布式管理。集中式管理是指在系统中有一个节点专门司职元数据管理,所有元数据都存储在该节点的存储设备上。所有客户端对文件的请求前,都要先对该元数据管理器请求元数据。分布式管理是指将元数据存放在系统的任意节点并且能动态的迁移。对元数据管理的职责也分布到各个不同的节点上。大多数集群文件系统都采用集中式的元数据管理。因为集中式管理实现简单,一致性维护容易,在一定的操作频繁度内可以提供较满意的性能。缺点是单一失效点问题,若该服务器失效,整个系统将无法正常工作。而且,当对元数据的操作过于频繁时,集中的元数据管理成为整个系统的性能瓶颈。   分布式元数据管理的好处是解决了集中式管理的单一失效点问题, 而且性能不会随着操作频繁而出现瓶颈。其缺点是,实现复杂,一致性维护复杂,对性能有一定影响。 来源: https://www.cnblogs

微服务的特点 优点 缺点

[亡魂溺海] 提交于 2019-12-02 17:08:03
1.微服务跟SOA有什么区别 可以把微服务当做去除了ESB的SOA。ESB是SOA架构中的中心总线,设计图形应该是星形的,而微服务是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软件架构。 2.优点 每个服务足够内聚,足够小,代码容易理解、开发效率提高;服务之间可以独立部署,微服务架构让持续部署成为可能;每个服务可以各自进行负载均衡扩展和数据库扩展,而且,每个服务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部署到合适的硬件服务器上;容易扩大开发团队,可以针对每个服务(service)组件开发团队;提高容错性(fault isolation),一个服务的内存泄露并不会让整个系统瘫痪;系统不会被长期限制在某个技术栈上。 3.缺点 开发人员要处理分布式系统的复杂性;开发人员要设计服务之间的通信机制,对于需要多个后端服务的user case,要在没有分布式事务的情况下实现代码非常困难;涉及多个服务直接的自动化测试也具备相当的挑战性;服务管理的复杂性,在生产环境中要管理多个不同的服务的实例,这意味着开发团队需要全局统筹(PS:现在docker的出现适合解决这个问题);应用微服务架构的时机如何把握?对于业务还没有理清楚、业务数据和处理能力还没有开始爆发式增长之前的创业公司,不需要考虑微服务架构模式,这时候最重要的是快速开发、快速部署、快速试错。 4.微服务架构的关键问题 (1)微服务架构的通信机制 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 在单块应用架构下

Docker数据管理

两盒软妹~` 提交于 2019-12-02 10:55:00
docker两种存储资源类型 用户在使用 Docker 的过程中,势必需要查看容器内应用产生的数据,或者需要将容器内数据进行备份,甚至多个容器之间进行数据共享,这必然会涉及到容器的数据管理 1)Data Volume (数据卷) 2)Data Volume Dontainers --- 数据卷容器 Data Volume (数据卷) Data Volume 本质上是 Docker Host 文件系统中的目录或文件,使用类似与 Linux 下对目录或者文件进行 mount 操作。数据卷可以在容器之间共享和重用,对数据卷的更改会立马生效,对数据卷的更新不会影响镜像,卷会一直存在,直到没有容器使用 Data Volume 有以下特点: a)Data Volume 是目录或文件,而非没有格式化的磁盘(块设备)。 b)容器可以读写 volume 中的数据。 c)volume 数据可以被永久的保存,即使使用它的容器已经销毁。 Data Volume的使用: 通过-v 参数格式为 <host path>:<container path> a)运行一个容器,并创建一个数据卷挂载到容器的目录上 #docker run -dti -v /web centos:7.0 /bin/bash b)运行一个容器,本地创建/date目录挂载到容器的/var/log/目录上 docker run -dti -v

XX健康:权限控制、图形报表&应用Spring Security&根据用户表,角色表,权限表动态授权&Security中XML文件配置&Security退出登陆&ECharts图表

 ̄綄美尐妖づ 提交于 2019-12-02 10:33:44
1. 在项目中应用Spring Security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Spring Security框架的使用方法,本章节我们就需要将Spring Security框架应用到后台系统中进行权限控制,其本质就是认证和授权。 要进行认证和授权需要前面课程中提到的权限模型涉及的7张表支撑,因为用户信息、权限信息、菜单信息、角色信息、关联信息等都保存在这7张表中,也就是这些表中的数据是我们进行认证和授权的依据。所以在真正进行认证和授权之前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管理,即我们需要开发如下一些功能: 权限数据管理(增删改查) 菜单数据管理(增删改查) 角色数据管理(增删改查、角色关联权限、角色关联菜单) 用户数据管理(增删改查、用户关联角色) 鉴于时间关系,我们不再实现这些数据管理的代码开发。我们可以直接将数据导入到数据库中即可。 1.1 导入Spring Security环境 第一步:在health_parent父工程的pom.xml中导入Spring Security的maven坐标 < dependency > < groupId > org.springframework.security </ groupId > < artifactId > spring-security-web </ artifactId > < version > ${spring.security.version}

利用元数据管理数据质量

限于喜欢 提交于 2019-12-01 23:42:45
什么是元数据 任何文件系统中的数据分为数据和元数据。数据是指普通文件中的实际数据,而元数据指用来描述一个文件的特征的系统数据,诸如访问权限、文件拥有者以及文件数据块的分布信息(inode...)等等。在集群文件系统中,分布信息包括文件在磁盘上的位置以及磁盘在集群中的位置。用户需要操作一个文件必须首先得到它的元数据,才能定位到文件的位置并且得到文件的内容或相关属性。 元数据管理方式 元数据管理有两种方式。集中式管理和分布式管理。集中式管理是指在系统中有一个节点专门司职元数据管理,所有元数据都存储在该节点的存储设备上。所有客户端对文件的请求前,都要先对该元数据管理器请求元数据。分布式管理是指将元数据存放在系统的任意节点并且能动态的迁移。对元数据管理的职责也分布到各个不同的节点上。大多数集群文件系统都采用集中式的元数据管理。因为集中式管理实现简单,一致性维护容易,在一定的操作频繁度内可以提供较满意的性能。缺点是单一失效点问题,若该服务器失效,整个系统将无法正常工作。而且,当对元数据的操作过于频繁时,集中的元数据管理成为整个系统的性能瓶颈。 分布式元数据管理的好处是解决了集中式管理的单一失效点问题, 而且性能不会随着操作频繁而出现瓶颈。其缺点是,实现复杂,一致性维护复杂,对性能有一定影响。 如何利用元数据管理数据质量: 点击这里 更多精品课程: 云数据库Redis版使用教程

数据管理

℡╲_俬逩灬. 提交于 2019-12-01 07:59:05
/*--> */ /*--> */ 这一章介绍如何在 Docker 内部以及容器之间管理数据,在容器中管理数据主要有两种方式: 数据卷(Volumes) 挂载主机目录 (Bind mounts) 数据卷 /*--> */ /*--> */ 1.数据卷 可以在容器之间共享和重用 2.数据卷 的修改会立马生效 3.数据卷 的更新,不会影响镜像 4.数据卷 默认会一直存在,即使容器被删除 注意: 数据卷 的使用,类似于 Linux 下对目录或文件进行 mount,镜像中的被指定为挂 载点的目录中的文件会隐藏掉,能显示看的是挂载的 数据卷 。 [root@localhost ~]# docker images REPOSITORY TAG IMAGE ID CREATED SIZE ubuntu 16.04 657d80a6401d Less than a second ago 121MB nginx latest ab56bba91343 Less than a second ago 126MB ubuntu v2 a66d0fda4c36 5 hours ago 86.1MB <none> <none> 986426ddabcf 5 hours ago 86.1MB nginx v2 06292a546f31 25 hours ago 126MB commit-test v1

mongodb创建集合、数据管理、PHP的mongodb扩展、21.32 PHP的mongo扩展

試著忘記壹切 提交于 2019-12-01 06:41:16
mongodb创建集合、数据管理 创建集合 说明: 前面创建了test1用户,test1用户对db1库读写,对db2只读. 之所以先创建db1库,表示用户在db1库中创建,就一定要db1库验证身份,即用户的信息跟随数据库. 比如test1用户虽然有db2库的读取权限,但是一定要先在db1库进行身份验证,直接访问会提示验证失败. 登录: [root@root-01 ~]# mongo --host 192.168.2.115 --port 27017 -u admin -p "admin122" --authenticationDatabase "admin" MongoDB shell version v3.4.9 connecting to: mongodb://192.168.2.115:27017/ MongoDB server version: 3.4.9 Server has startup warnings: 2017-10-20T09:35:56.569+0800 I CONTROL [initandlisten] 2017-10-20T09:35:56.569+0800 I CONTROL [initandlisten] ** WARNING: /sys/kernel/mm/transparent_hugepage/enabled is 'always'. 2017

MDM主数据管理

老子叫甜甜 提交于 2019-12-01 06:10:11
MDM主数据管理: MDM主要是提供两个:一个就是数据的采集过程,一个就是数据的分发和数据服务能力的提供过程。 1、 主数据生产者 :主要指主数据的产生源,即谁录入谁就是生产者。以员工为例,一般在 HRP中登记和维护,即可认为HRP是员工主数据的生产者。 2、 主数据消费者 :也称主数据使用者,主要指使用主数据的信息系统。以员工为例,一般 CIS和NIS都需要使用员工信息,即可认为CIS和NIS是员工主数据的消费者。 3、 订阅分发 :主要指 MDM通过某种机制(如RESTful)将主数据信息同步到主数据消费者的操作。 请求 消息体: { "Request": { "Head": { "Version":"1.1", "LicId":"MDM", "TranCode":"主数据代码", "ServiceVersion":"服务内容版本", "ContentType":"text/json", "OrgId":"发送方所属院区代码", "AppId":"发送方系统代码", "RecOrgId":"接收方所属院区代码", "RecAppId":"接收方系统代码", "MessageId":" 消息 ID(建议随机生成GUID)", "Timestamp":"请求消息生成的时间戳(精确到毫秒)" }, "Body": { // 如果是单条数据,需要放在DataItem节点中,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