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钟信号

时钟复位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56:01
同步复位设计   同步复位信号只有在时钟的有效沿到来时才能复位;   注意:复位是一个大的 扇出,应尽可能减小其到达本地逻辑前穿过的逻辑数量。               使用同步复位的优缺点:     优点:1.复位一般保证电路 100%同步 ;        2.同步复位保证复位只发生在有效时钟沿,时钟可以作为 过滤掉复位毛刺 的手段(抗干扰性好);        3.在设计中, 复位由一组内部条件产生 时用同步复位比较好,这样可以将时钟之间的复位毛刺过滤掉。     缺点:1.在 多时钟 设计中,同步复位可能需要一个 脉冲展宽 ,使时钟复位信号能出现在时钟有效沿处;        2.当复位信号 撤销时间 在建立时间和保持时间内时,也会产生亚稳态。 异步复位设计:   异步复位与时钟无关,触发器一般有复位端         异步复位设计的优缺点:     优点:1.触发器本身带有复位端, 电路相对简单 ,保证数据路径上相对干净;        2.电路不管有没有时钟都能复位,( 复位与时钟无关 )。     缺点:1.复位抗 干扰性差 ,对噪声毛刺敏感;        2.如果异步复位在触发器时钟有效沿附近释放,触发器就会进入 亚稳态 。 异步复位同步释放设计:   确保正确移除复位而设计:      将复位信号与时钟脉冲同步需要两个触发器

MII、GMII、RMII、SGMII、XGMII、XAUI、Interlaken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51:01
MII即媒体独立接口,也叫介质无关接口。 它是IEEE-802.3定义的以太网行业标准。它包括一个数据接口,以及一个MAC和PHY之间的管理接口(图1)。数据接口包括分别用于发送器和接收器的两条独立信道。每条信道都有自己的数据、时钟和控制信号。MII数据接口总共需16个信号。管理接口是个双信号接口:一个是时钟信号,另一个是数据信号。通过管理接口,上层能监视和控制PHY。 MII标准接口 用于连快Fast Ethernet MAC-block与PHY。“介质无关”表明在不对MAC硬件重新设计或替换的情况下,任何类型的PHY设备都可以正常工作。在其他速率下工作的与 MII等效的接口有:AUI(10M 以太网)、GMII(Gigabit 以太网)和XAUI(10-Gigabit 以太网)。 MII总线 在IEEE802.3中规定的MII总线是一种用于将不同类型的PHY与相同网络控制器(MAC)相连接的通用总线。网络控制器可以用同样的硬件接口与任何PHY GMII (Gigabit MII) GMII是8bit并行同步收发接口,采用8位接口数据,工作时钟125MHz,因此传输速率可达1000Mbps。同时兼容MII所规定的10/100 Mbps工作方式。 GMII接口数据结构符合IEEE以太网标准。该接口定义见IEEE 802.3-2000。 发送器: ◇ GTXCLK――吉比特TX.

Marvell 88E1111PHY芯片简介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40:02
转载地址: https://blog.csdn.net/qq_20128363/article/details/82905959 1.PHY芯片简介 PHY芯片在OSI协议栈中属于最底层的物理层,与其它层的关系图如下: 从硬件上来说,一般PHY芯片为模数混合电路,负责接收电、光这类模拟信号,经过解调和A/D转换后通过MII接口将信号交给MAC芯片进行处理。一般MAC芯片为纯数字电路。 物理层定义了数据传送与接收所需要的电与光信号、线路状态、时钟基准、数据编码和电路等,并向数据链路层设备提供标准接口。物理层的芯片称之为PHY。数据链路层则提供寻址机构、数据帧的构建、数据差错检查、传送控制、向网络层提供标准的数据接口等功能。以太网卡中数据链路层的芯片称之为MAC控制器。很多网卡的这两个部分是做到一起的。他们之间的关系是pci总线接mac总线,mac接phy,phy接网线(当然也不是直接接上的,还有一个变压装置)。 由此可见,MAC 和PHY,一个是数据链路层,一个是物理层;两者通过MII传送数据。 Marvell 88E1145PHY芯片的初始化配置 [千兆以太网TCP协议的FPGA实现] ( https://blog.csdn.net/lzx6901152/article/details/70281070 ) Ethernet的接口实质是MAC通过MII总线控制PHY的过程。

I2C接口与SPI和UART接口的区别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37:01
一、SPI I2C UART通信速率比较: SPI > I2C > UART 1、同步通信>异步通信; 2、同步通信时必须有一根时钟线连接传输的两端; 3、都是串行通信方式,并行通信用于内部存储间的通信,如flash; 4、适合传输的距离和通信速率成反比关系; 3-SPI:两条合一的数据线、1时钟线、1CS(设备片选线) SPI:2数据线、1时钟线、1CS(设备片选线)/串行 同步 通信全双工 I2C:1数据线、1时钟线/串行 同步 通信半双工 传输距离比UART短 UART:2数据线、 1地线/串行 异步 通信全双工 传输距离比I2C长些 (I2C接口是“器件间”接口,是在一块板子之内传输数据) (UART是 “设备间”接口,更多的是用于两台设备之间传输数据) 二、串行和并行、同步和异步的区别: 串行通信:利用一条数据线将数据一位一位的顺序传送,特点是通信线路简单,成本低,适合于长距离传送 并行通信:利用多条数据线将数据的各位同时传送,特点是传输速度快,适合于短距离传送 异步:在一个字符的传输时间范围内保持同步即可 同步: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需要一根时钟线同步,IIC总线,SPI总线 三、I2C接口与串行接口的区别: I2C 两线式串行总线 UART 通用串行异步收发器串口,UART是串行异步通信接口,它包括RS232、RS499、RS423、RS422和RS485等接口规范和

stm32与FPGA通信代码实现方案spi(对初学者实用)

走远了吗. 提交于 2019-12-02 19:00:58
/*------------ 以下是 FPGA 与微控制器通信 SPI 模块的编程思路 - 分析 ---------------------------------------------- ----------------- 本文严禁抄袭和用于各种商业用途,违者必究 ------------------------------------------------------------------ --------------- 作者:熊楚华 ------------------------------------------------------------------------------------------------------------------ ---------------------- 修改日期: 2017/12/14----------------------------------------------------------------------------------------------- */ 模块结构框图 Spi_scl 是 SPI 通信时钟,由主机自行产生,跟一般意义的时钟不一样,上升沿 32 发数据,下降沿 32 接收数据 主要由 SPI 信号缓存模块, SPI 时钟边沿检测,命令接收 + 数据接收,发送几部分构成: Spi

计算机处理器基础原理笔记

被刻印的时光 ゝ 提交于 2019-12-02 06:43:50
1. 计算机每执行一条指令的过程,可以分解成这样几个步骤。 (1) Fetch (取得指令) ,也就是从PC寄存器里找到对应的指令地址,根据指令地址从内存里把具体的指令,加载到指令寄存器中,然后把PC寄存器自增,在未来执行下一条指令。 (2) Decode (指令译码) ,也就是根据指令寄存器里面的指令,解析成要进行什么样的操作,是MIPS指令集的R、I、J中哪一种指令,具体要操作哪些寄存器、数据或者内存地址。 (3) Execute (执行指令) ,也就是实际运行对应的 R、I、J 这些特定的指令,进行算术逻辑操作、数据传输或者直接的地址跳转。 (4)重复进行(1)~(3)的步骤。 这其实就是一个永不停歇的“Fetch - Decode - Execute”的循环,这个循环称之为 指令周期 (Instruction Cycle)。 在取指令的阶段,指令是放在 存储器 里的,实际上, 通过 PC 寄存器和指令寄存器取出指令的过程,是由控制器(Control Unit )操作的。指令的解码过程,也由控制器进行 。到了执行指令阶段,无论是进行算术操作、逻辑操作的R型指令,还是进行数据传输、条件分支的I型指令,都是由 算术逻辑单元 (ALU)操作的,也就是由 运算器 处理的。不过,如果是一个简单的无条件地址跳转,那么我们可以直接在 控制器 里面完成,不需要用到运算器,如下所示:

FPGA--Cyclone中的时钟资源

谁说我不能喝 提交于 2019-11-30 15:52:58
转载至:https://www.cnblogs.com/zuilangsanshu/p/9888608.html FPGA芯片一般有好几组时钟引脚 CLK [0..N] [p,n],我的理解是: 首先 ,时钟必须由外部晶振通过CLK引脚输入到FPGA的时钟网络,至于选用哪一组CLK,主要看FPGA哪个bank对时钟要求最为苛刻; 其次 ,一般用p端,n端由quartus置位三态; 再次 ,对于简单的系统,只有一组CLK输入作为系统主时钟,其他时钟引脚空置,或者作为某些高带载能力的时钟的输出口(是否可作为输出口,要看芯片手册); 然后 ,复杂系统,可以有不同源的时钟分别从不同CLK引脚输入,只是猜想,没实践过,个人认为这样不好,因为FPGA的核心就是同步; 另外 ,不要把CLK引脚和全局时钟、区域时钟什么的混为一谈,一个是时钟输入引脚,一个是内部时钟走线; 最后 ,CLK引脚进去的走线肯定进过优化的(H型铜皮,专用的、直达每个触发器的布线资源),所以能做到小的抖动和偏斜,带载能力。 全局时钟 :FPGA内部的专用全局时钟布线资源,具有直达每一个触发器的能力,且布线资源经过优化,时钟经过它传输后具有高扇出、最小的偏斜和抖动等。但也因为是全局布线相较于区域时钟,会有较大的插入延时(手册也这么说),而且资源较少(且用且珍惜)。 全局时钟网络:1)可由CLK引脚、内部PLL、高速串口

CH03_UDP千兆光通信

帅比萌擦擦* 提交于 2019-11-30 14:25:26
3.1概述 MZ7035开发板具有的2路SFP接口,可实现千兆光纤以太网通信。使用开发板中实现千兆网UDP传输的基本逻辑框架如下图所示。FPGA程序基于米联的新版UDP IP协议栈以及Xilinx的IP核Tri Mode Ethernet MAC和1G/2.5G Ethernet PCS/PMA or SGMII而实现。 本文档对应2个例程,分别为udp_ip_1g_sfp和udp_ip_1g_sfp_4ch,分别实现单路和4路千兆UDP光纤传输(MZ7035FA只有两路SFP,MZ7035FB(D)有四路SFP)。例程基于vivado 2017.4开发。 3.2 SFP接口 开发板上有4个SFP屏蔽笼。SFP屏蔽笼可以插入千兆。SFP信号定义如下图所示。 3.3 IP设置 3.3.1 Tri Mode Ethernet MAC设置 由于使用千兆通讯,因此将速率设为1Gbps。如下图所示。 首先,由于该IP需要与IP核1G/2.5G Ethernet PCS/PMA or SGMII之间通过GMII接口连接,此时不需要在IP核内部为GMII接口添加I/O BUF。因此,需要将PHY Interface设为 Internal 。 其次,由于1G/2.5G Ethernet PCS/PMA or SGMII使用1G光通讯时采用了1000BASEX标准,速率固定为1G。所以,需要将Tri

OV5640摄像头的数据处理配置流程(一)

做~自己de王妃 提交于 2019-11-30 12:36:52
1 module RGB_init( 2 //系统信号输入(时钟+复位) 3 input cmos_clk_i, //模块控制时钟 4 input rst_n_i, //系统复位信号 5 //OV5640输出信号(从5640输入到FPGA) 6 input cmos_pclk_i, //摄像头时钟 7 input cmos_href_i, //帧输出行同步信号 8 input cmos_vsync_i, //场同步信号 9 input [7:0] cmos_data_i, //像素数据 10 //模块的输出信号 11 output clk_ce, //摄像头帧数据输出/捕获使能信号(12Mhz),该信号的理解是最难的 12 output de_o, //数据有效信号 13 output [23:0] rgb_o, //输出的24bit像素数据 14 output vs_o, //输出的场同步信号 15 output hs_o, //输出的行同步信号 16 //输出道5640模块的像素时钟 17 output cmos_xclk 18 ); 19 20 //为了保持系统稳定,需要丢弃前期一部分帧图像,此处选择丢弃15个,自行选择,也有10个的 21 parameter[3:0]CMOS_FRAME_WAITCNT=15; 22 23 assign cmos_xclk=cmos_clk

学习分享STM32时钟系统小结

泪湿孤枕 提交于 2019-11-30 10:18:22
在 STM32 中,有五个时钟源,为 HSI 、 HSE 、 LSI 、 LSE 、 PLL 。 、 HSI 是高速内部时钟, RC 振荡器,频率为 8MHz 。 ②、 HSE 是高速外部时钟,可接石英 / 陶瓷谐振器,或者接外部时钟源,频率范围为 4MHz~16MHz 。 ③、 LSI 是低速内部时钟, RC 振荡器,频率为 40kHz 。 ④、 LSE 是低速外部时钟,接频率为 32.768kHz 的石英晶体。 ⑤、 PLL 为锁相环倍频输出,其时钟输入源可选择为 HSI/2 、 HSE 或者 HSE/2 。倍频可选择为 2~16 倍,但是其输出频率最大不得超过 72MHz 。 其中 40kHz 的 LSI 供独立看门狗 IWDG 使用,另外它还可以被选择为实时时钟 RTC 的时钟源。另外, 实时时钟 RTC 的时钟源还可以选择 LSE ,或者是 HSE 的 128 分频。 RTC 的时钟源通过 RTCSEL[1:0] 来选择。 STM32 中有一个全速功能的 USB 模块,其串行接口引擎需要一个频率为 48MHz 的时钟源。该时钟源只能从 PLL 输出端获取,可以选择为 1.5 分频或者 1 分频,也就是,当需要使用 USB 模块时, PLL 必须使能,并且时钟频率配置为 48MHz 或 72MHz 。 另外, STM32 还可以选择一个时钟信号输出到 MCO 脚 (PA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