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务回滚

PostgreSQL与MySQL比较

試著忘記壹切 提交于 2019-12-02 05:23:39
本帖最后由 osdba 于 2011-04-21 16:33 编辑 特性 MySQL PostgreSQL 实例 通过执行 MySQL 命令(mysqld)启动实例。一个实例可以管理一个或多个数据库。一台服务器可以运行多个 mysqld 实例。一个实例管理器可以监视 mysqld 的各个实例。 通过执行 Postmaster 进程(pg_ctl)启动实例。一个实例可以管理一个或多个数据库,这些数据库组成一个集群。集群是磁盘上的一个区域,这个区域在安装时初始化并由一个目录组成,所有数据都存储在这个目录中。使用 initdb 创建第一个数据库。一台机器上可以启动多个实例。 数据库 数据库是命名的对象集合,是与实例中的其他数据库分离的实体。一个 MySQL 实例中的所有数据库共享同一个系统编目。 数据库是命名的对象集合,每个数据库是与其他数据库分离的实体。每个数据库有自己的系统编目,但是所有数据库共享 pg_databases。 数据缓冲区 通过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配置参数设置数据缓冲区。这个参数是内存缓冲区的字节数,InnoDB 使用这个缓冲区来缓存表的数据和索引。在专用的数据库服务器上,这个参数最高可以设置为机器物理内存量的 80%。 Shared_buffers 缓存。在默认情况下分配 64 个缓冲区。默认的块大小是 8K。可以通过设置

JDBC中如何进行事务处理?

亡梦爱人 提交于 2019-12-02 02:04:18
Connection提供了事务处理的方法,通过调用setAutoCommit(false)可以设置手动提交事务;当事务完成后用commit()显式提交事务;如果在事务处理过程中发生异常则通过rollback()进行事务回滚。除此之外,从JDBC 3.0中还引入了Savepoint(保存点)的概念,允许通过代码设置保存点并让事务回滚到指定的保存点。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Yanss/p/11724977.html

浅谈事务

僤鯓⒐⒋嵵緔 提交于 2019-12-01 23:03:18
1、事务是什么。 事务( Transaction)是并发控制的基本单位。所谓的事务, 它 是应用程序中一系列严密的操作,所有操作必须成功完成,否则在每个操作中所作的所有更改都会被撤消。也就是事务具有原子性,一个事务中的一系列的操作要么全部成功,要么一个都不做。 (数据库引擎innoDB是支持事务的(默认每一条sql语句为一个事务),MyISAM不支持事务。) 在关系数据库中 ,一个事务可以是一条SQL语句、一组SQL语句或整个程序。 开启事务: Start Transaction 事务结束: End Transaction 提交事务: Commit Transaction 回滚事务: Rollback Transaction 在 MySQL中,默认情况下,事务是自动提交的,也就是说,只要执行一条DML语句就开启了事物,并且提交了事务 以上的自动提交机制是可以关闭的 对 t_user进行提交和回滚操作 提交操作 (事务成功) start transaction DML语句 commit mysql> start transaction;#手动开启事务 mysql> insert into t_user(name) values('pp'); mysql> commit;#commit之后即可改变底层数据库数据 mysql> select * from t_user; +----+--

Spring 注解方式实现 事务管理

不羁岁月 提交于 2019-12-01 20:31:12
使用步骤: 步骤一、在spring配置文件中引入<tx:>命名空间 <beans xmlns="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mlns:tx="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tx" xsi:schemaLocation="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spring-beans-2.0.xsd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tx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tx/spring-tx-2.0.xsd"> 步骤二、具有@Transactional 注解的bean自动配置为声明式事务支持 <!-- 事务管理器配置, Hibernate单数据源事务 --> < bean id ="defaultTransactionManager" class ="org.springframework.orm.hibernate3

深入学习MySQL事务:ACID特性的实现原理

邮差的信 提交于 2019-12-01 19:01:21
事务是MySQL等关系型数据库区别于NoSQL的重要方面,是保证数据一致性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首先介绍 MySQL 事务相关的基础概念,然后介绍事务的ACID 特性,并分析其实现原理。 MySQL博大精深,文章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欢迎批评指正。 一、基础概念 事务(Transaction)是访问和更新数据库的程序执行单元;事务中可能包含一个或多个sql语句,这些语句要么都执行,要么都不执行。作为一个关系型数据库,MySQL支持事务,本文介绍基于MySQL5.6。 首先回顾一下MySQL事务的基础知识。 (1). 逻辑架构和存储引擎 图片来源:https://blog.csdn.net/fuzhongmin05/article/details/70904190 如上图所示,MySQL服务器逻辑架构从上往下可以分为三层: (1)第一层:处理客户端连接、授权认证等。 (2)第二层:服务器层,负责查询语句的解析、优化、缓存以及内置函数的实现、存储过程等。 (3)第三层:存储引擎,负责MySQL中数据的存储和提取。 MySQL 中服务器层不管理事务,事务是由存储引擎实现的。 MySQL支持事务的存储引擎有InnoDB、NDB Cluster等,其中InnoDB的使用最为广泛;其他存储引擎不支持事务,如MyIsam、Memory等。 如无特殊说明,后文中描述的内容都是基于InnoDB。 (2).

十九:JDBC操作事务

让人想犯罪 __ 提交于 2019-12-01 17:24:11
二、MySQL数据库中操作事务命令 2.1、开启事务(start transaction)   使用"start transaction"开启MySQL数据库的事务,如下所示:      我们首先在数据库中模拟转账失败的场景,首先执行update语句让A用户的money减少100块钱,如下图所示:      然后我们关闭当前操作的dos命令行窗口,这样就导致了刚才执行的update语句的数据库的事务没有被提交,那么我们对A用户的修改就不算是是真正的修改了,下次在查询A用户的money时,依然还是之前的1000,如下图所示:    2.2、提交事务(commit)   下面我们在数据库模拟A——B转账成功的场景      我们手动提交(commit)数据库事务之后,A——B转账100块钱的这个业务操作算是真正成功了,A账户中少了100,B账户中多了100。 2.3、回滚事务(rollback)      通过手动回滚事务,让所有的操作都失效,这样数据就会回到最初的初始状态! 三、JDBC中使用事务   当Jdbc程序向数据库获得一个Connection对象时,默认情况下这个Connection对象会自动向数据库提交在它上面发送的SQL语句。若想关闭这种默认提交方式,让多条SQL在一个事务中执行,可使用下列的JDBC控制事务语句 Connection.setAutoCommit

MySQL的闪回策略

我怕爱的太早我们不能终老 提交于 2019-12-01 17:01:57
闪回原理   既然 binlog 以 event 形式记录了所有的变更信息,那么我们把需要回滚的 event ,从后往前回滚回去即可。   对于单个 event 的回滚,我们以表 test.user 来演示原理   mysql> show create table test.user \G   ******************1. row************************   Table: user   Create Table: CREATE TABLI ‘user’ (‘id’ int(11) NOT NULL AUTO_INCREMENT,’name’ varchar(10) DEFAULT NULl PRIMARY KEY (‘id’) ENGINE=InnoDB AUTO INCREMENT=6 DEFAULT CHARSET=utf8 对于 delete 操作 , 我们从 b inlog 提取出 delete 信息 ,反向 生成的回滚语句是 Insert 。 ( 注 : 为了方便解释 , 我们用 binlog2sq l 将原始 binlog 转化成了可读 SQL)   原始: DELETE FROM test, user where id=1 AND ‘name’=’ 小赵 ’;   回滚: INSERT INTO test.user(id,name)

(转)MySQL日志系统

☆樱花仙子☆ 提交于 2019-12-01 13:09:39
原文: https://www.cnblogs.com/roverliang/p/6414457.html MySQL 日志系统 做过大型系统的都知道,日志的作用不用小觑,往往到了项目中后期,对项目进行优化升级都是依据日志做出升级优化的决策的。那么学习MySQL,日志部分当然不能错过。我们面试中实际应用的所谈到的优化都是要从日志中得出来的。系统的学习mysql的日志,有助于我们准确的定位问题,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此外,后面的一系列日志会重点从DBA的运维方面进行着手,系统的去理解MySQL各方面的配置,做到知己知彼,让MySQL成为自己得心应手的数据仓库。 一、MySQL的日志类型 默认情况下,所有的MySQL日志以文件的方式存放在数据库根目录下: [root@roverliang data]# pwd /usr/local/webserver/extend_lib/mysql/data [root@roverliang data]# ls auto.cnf ibdata1 ib_logfile0 ib_logfile1 mysql mytest performance_schema roverliang roverliang.err roverliang.pid test MySQL的日志类型有以下几种: 1. 错误日志(error),MySQL服务实例启动

【分布式事务系列九】聊聊分布式事务

蓝咒 提交于 2019-12-01 11:12:07
#0 系列目录# 分布式事务 【分布式事务系列一】提出疑问和研究过程 【分布式事务系列二】Spring事务管理器PlatformTransactionManager 【分布式事务系列三】Spring的事务体系 【分布式事务系列四】分布式事务的概念 【分布式事务系列五】jotm的分布式案例 【分布式事务系列六】jotm分布式事务源码分析 【分布式事务系列七】Atomikos的分布式案例 【分布式事务系列八】JTA深度历险-原理与实现 【分布式事务系列九】聊聊分布式事务 #1 什么是事务# 事务就是一个会话过程中,对上下文的影响是一致的,要么所有的更改都做了,要么所有的更变都撤销掉。就要么生,要么死。没有半死不死的中间不可预期状态。 事务是为了保障业务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的 。 #2 分布式事务# 分布式事务,常见的两个处理办法就是 两段式提交和补偿 。 两段式提交典型的就是XA ,有个事务协调器,告诉大家,来都准备好提交,大家回复,都准备好了,然后协调器告诉大家,一起提交,大家都提交了。 补偿比较好理解,先处理业务 ,然后定时或者回调里,检查状态是不是一致的,如果不一致采用某个策略,强制状态到某个结束状态(一般是失败状态),然后就世界太平了。典型的就是冲正操作。 比如对数据库来说,有redo日志的 。如果某个数据库这时候宕机了,那么它重启的时候,先执行检查

分布式两阶段提交和三阶段提交

扶醉桌前 提交于 2019-12-01 11:11:37
随着大型网站的各种高并发访问、海量数据处理等场景越来越多,如何实现网站的高可用、易伸缩、可扩展、安全等目标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解决这样一系列问题,大型网站的 架构 也在不断发展。提高大型网站的高可用架构,不得不提的就是分布式。本文主要介绍关于分布式事务,二阶段提交和三阶段提交。 在分布式系统中,为了保证数据的高可用,通常,我们会将数据保留多个副本(replica),这些副本会放置在不同的物理的机器上。为了对用户提供正确的增\删\改\差等语义,我们需要保证这些放置在不同物理机器上的副本是一致的。 为了解决这种分布式一致性问题,前人在性能和数据一致性的反反复复权衡过程中总结了许多典型的协议和 算法 。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二阶提交协议、三阶提交协议和Paxos算法。 分布式事务 分布式事务是指会涉及到操作多个数据库的事务。其实就是将对同一库事务的概念扩大到了对多个库的事务。目的是为了保证分布式系统中的数据一致性。分布式事务处理的关键是必须有一种方法可以知道事务在任何地方所做的所有动作,提交或回滚事务的决定必须产生统一的结果(全部提交或全部回滚) 在分布式系统中,各个节点之间在物理上相互独立,通过网络进行沟通和协调。由于存在事务机制,可以保证每个独立节点上的数据操作可以满足ACID。但是,相互独立的节点之间无法准确的知道其他节点中的事务执行情况。所以从理论上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