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驱动

微服务中的异步消息通讯

本秂侑毒 提交于 2019-12-04 19:50:30
前言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说到了异步消息通讯,下面这篇文章呢,大部分内容是翻译来自于 这篇微软的文章 ,所以其内容还是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的。 当我们跨多个微服务进行内部通讯的时候,异步消息和事件驱动至关重要。我们可能需要在不同的边界上下文中进行域模型的更新。 我们举个例子,比如 eShop 这个项目中,Ording 服务在下单的时候要和 Catelog 服务进行通讯进行库存的扣减操作,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一种方式来做这个事情,并且能够在发生故障的时候也能正常工作,也就说需要进行基于异步消息和最终一致性的通讯方式。 当使用基于消息的通讯方式的时候,进程中是采用的异步的方式通讯的。客户端向某个服务发送消息,如果这个消息需要回复,那么另一个服务会向客户端发送一个不同的消息,并且客户端会认为该消息不会立即被接收到,并且不存在响应,这就是一种基于消息的通讯方式。 消息由标题(name 或者 title)和内容(Body)共同构成。消息通常会通过一些异步协议进行发送(如AMQP,kafka协议)。 异步消息通讯有两种:一种是单接收者(端到端),另外一种是多接收者(广播)。 如果有同学对消息队列比较了解的话,这就是消息队列的两种典型使用方式。 基于消息的单接收者 单接收者也就是说是点到点的通讯,将消息使用队列等方式从一点发送的另外一点,并且该消息仅会被处理(消费)一次。这中间一个特殊情况就是

Spring4 版 eventbus 事件通信 事件驱动 介绍

亡梦爱人 提交于 2019-12-04 07:26:42
开始使用 1. 事件发送器 @Autowired ApplicationEventPublisher eventPublisher; 2. 发送事件 //订单准备工作完成 , 使订单生效 eventPublisher.publishEvent(new OrderEffectEvent(order.getId())); 例子 OrderEffectEvent类的定义(其实就是一个普通的java bean) public final class OrderEffectEvent implements IOrderEvent { @Getter private final String orderId; public OrderEffectEvent(String orderId) { this.orderId = orderId; } } 3 在需要处理的地方接收发送的事件,使用@EventListener 注解 /** * 使订单生效 * * @param event 订单生效事件 * @return */ @EventListener public void handlerEffectOrder(OrderEffectEvent event) { // do some thing } @EventListener 还支持事件过滤,例如 下面这个例子只想接收到 订单业务类型为

day13学python 协程+事件驱动

亡梦爱人 提交于 2019-12-03 23:36:48
day13学python 协程+事件驱动 协程+事件驱动 协程 (微线程)--用处多,重点   当调度切换时 靠寄存器上下文和栈保存 要使用时再调用(即可不会因io传输数据卡壳 从而耗时无法继续进行)实现并行 优缺点: 优点: 1 无需同线程上下文切换 消耗cpu 2 修改数据无需加锁(协程都是单线程串行 无需加锁) 3 cpu支持大量协程 缺点: 1无法调用多核资源(本身是单线程)  --指的是cpu只用单核运作 ============================================================================================================ 接下来介绍两种协程切换的 模板与方法 1.greenlet协程切换(手动挡) 2.gevent协程切换(自动挡) greenlet 模板(手动切换) import greenlet def test1(): print(1) gr2.switch() print(3) gr2.switch() def test2(): print(2) gr1.switch() print(4) if __name__=='__main__': gr1=greenlet.greenlet(test1) #启动协程 函数名作为参数 gr2=greenlet.greenlet

Python基础(十五)-IO模型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2:51:30
一、事件驱动模型 目前大部分的UI编程都是事件驱动模型,如很多UI平台都会提供onClick()事件,这个事件就代表鼠标按下事件。事件驱动模型大体思路如下: 有一个事件(消息)队列; 鼠标按下时,往这个队列中增加一个点击事件(消息); 有个循环,不断从队列取出事件,根据不同的事件,调用不同的函数,如onClick()、onKeyDown()等; 事件(消息)一般都各自保存各自的处理函数指针,这样,每个消息都有独立的处理函数; 事件驱动编程是一种编程范式,这里程序的执行流由外部事件来决定。它的特点是包含一个事件循环,当外部事件发生时使用回调机制来触发相应的处理 二、IO模型预备知识 2.1、用户空间与内核空间 来源:博客园 作者: 胡金钟 链接:https://www.cnblogs.com/hujinzhong/p/11521980.html

Linux事件驱动IO中select vs epoll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1:56:30
背景 select 和epoll的背景不同,select是POSIX标准,代码移植性好,epoll是Linux标准,代码可移植性只在Linux操作系统之间。 触发条件 select只支持条件触发(level-triggered),epoll支持条件触发和边缘触发。   条件触发(level-triggered):当条件满足时,发生一个I/O事件。   边缘触发(edge-triggered):当状态改变时,发生一个I/O事件。 条件触发对编码代码的要求低,不容易丢事件,在大流量,高并发的环境下,效率不好,只要有数据没有处理,内核不断的通知你。 边缘触发,代码编写复杂,需要防止丢失事件,容易发生事件丢失的情况。 对文件描述符的处理 select最大支持1024个文件描述符,选择描述符时,遍历所有的描述符才能获取到哪些描述符有事件通知,效率低。 epoll对于描述符事件的选择不是遍历,是事件响应的,描述符上事件来就马上选择出来,不需要遍历整个句柄链表,因此效率非常高。 来源:博客园 作者: 好吧,就是菜菜 链接:https://www.cnblogs.com/shuiyonglewodezzzzz/p/11495161.html

Java事件驱动编程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0:56:53
**********************事件驱动编程*************************** 一.基本概念 由用户发出某个事件,驱动某段代码执行,叫做事件驱动编程 1. 事件源 谁发出了这个事件,事件的来源 单击按钮 事件源:按钮 窗口关闭 窗口 电话响铃 电话 2.事件名称 单击 响铃 3.事件监听器 事件监听器是一个类,发生事件以后,执行这个类中某个方法中的代码...这个类叫做事件监听器 4.事件对象 是对事件的一个具体的描述 封装到事件对象中 电话响铃 谁打的电话 打给谁的 是否接通 通话时长 .... 键盘按下事件 用户到底按了哪个键 可以通过事件对象来获得 类似异常对象 **********************如何注册一个事件*************************** 事件源.addXXXListener(new XXXListener());//注册一个事件 需求1: 演示给按钮注册事件 演示代码: package com.chapter16.事件驱动编程; import java.awt.BorderLayout; import java.awt.Button; import java.awt.Frame; import java.awt.TextField; import java.awt.event.ActionEvent;

事件驱动及事件处理

隐身守侯 提交于 2019-12-01 19:40:44
使用对象属性来调用事件处理程序,方式一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使用标记事件属性来调用事件处理程序</title> </head> <body onLoad="alert('使用事件属性来调用事件处理程序')"> </body> </html> 运行结果: 使用对象属性来调用事件处理程序,方式二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使用标记事件属性来调用事件处理程序</title> <script> document.onload=alert("使用标记事件属性来调用事件处理程序"); </script> </head> <body> </body> </html> 运行结果: 事件处理综合示例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事件处理综合示例</title> </head> <body> <font style="cursor:hand;" onclick="location='http://www.sina.com.cn'" onmouseover="status='新浪首页网站'; this.color='red

nacos配置服务入门

╄→尐↘猪︶ㄣ 提交于 2019-11-30 04:18:22
1、nacos服务端部署 参见官方文档:https://nacos.io/zh-cn/docs/quick-start.html 2、nacos配置中心功能使用 在pol文件中添加依赖: 在启动类中使用@NacosPropertySources将配置引入到项目中 使用@NacosValue("${key}")获取配置指定配置 使用@Value("${key}")获取配置 使用ConfigService.getConfig()方法获取所有配置: 3、配置发布 @NacosInjected注解是nacos的一个核心注解,作用是在spring容器中注入ConfigService、NamingService等实例对象 注意:使用ConfigService.publishConfig方法发布配置会直接替换掉dataId下面的所有配置内容 4、配置修改监听 直接添加监听器 使用注解的方式添加: 5、配置转换 自定义配置转换类,实现NacosConfigConverter 接口 转换器使用 6、事件驱动 Nacos 事件驱动 基于标准的 Spring Event / Listener 机制 目前已知的Nacos支持的事件: 7、使用命名空间区分不同的环境配置 在配置文件中添加配置: nacos.config.namespace =namespaceId 来源: https://www

微服务之间的最佳调用方式

試著忘記壹切 提交于 2019-11-30 04:14:36
在微服务架构中,需要调用很多服务才能完成一项功能。服务之间如何互相调用就变成微服务架构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服务调用有两种方式,一种是RPC方式,另一种是事件驱动(Event-driven)方式,也就是发消息方式。消息方式是松耦合方式,比紧耦合的RPC方式要优越,但RPC方式如果用在适合的场景也有它的一席之地. 耦合的种类: 我们总在谈耦合,那么耦合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时间耦合:客户端和服务端必须同时上线才能工作。发消息时,接受消息队列必须运行,但后台处理程序暂时不工作也不影响。 容量耦合:客户端和服务端的处理容量必须匹配。发消息时,如果后台处理能力不足也不要紧,消息队列会起到缓冲的作用。 接口耦合:RPC调用有函数标签,而消息队列只是一个消息。例如买了商品之后要调用发货服务,如果是发消息,那么就只需发送一个商品被买消息。 发送方式耦合:RPC是点对点方式,需要知道对方是谁,它的好处是能够传回返回值。消息既可以点对点,也可以用广播的方式,这样减少了耦合,但也使返回值比较困难。 下面我们来逐一分析这些耦合的影响。 第一,时间耦合,对于多数应用来讲,你希望能马上得到回答,因此即使使用消息队列,后台也需要一直工作。第二,容量耦合,如果你对回复有时间要求,那么消息队列的缓冲功能作用不大,因为你希望及时响应。真正需要的是自动伸缩(Auto-scaling)

Python基础(十五)-IO模型

雨燕双飞 提交于 2019-11-29 16:18:16
一、事件驱动模型 目前大部分的UI编程都是事件驱动模型,如很多UI平台都会提供onClick()事件,这个事件就代表鼠标按下事件。事件驱动模型大体思路如下: 有一个事件(消息)队列; 鼠标按下时,往这个队列中增加一个点击事件(消息); 有个循环,不断从队列取出事件,根据不同的事件,调用不同的函数,如onClick()、onKeyDown()等; 事件(消息)一般都各自保存各自的处理函数指针,这样,每个消息都有独立的处理函数; 事件驱动编程是一种编程范式,这里程序的执行流由外部事件来决定。它的特点是包含一个事件循环,当外部事件发生时使用回调机制来触发相应的处理 二、IO模型预备知识 2.1、用户空间与内核空间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hujinzhong/p/11521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