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三连获青创奖!横跨计算机和AI,被曝与西南大学院长专利相似
大数据文摘出品 作者:刘俊寰、魏子敏 当我们在说“神童”时,我们在期待什么? 如果 一个学生连续三年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都有奖项斩获 ,从初二到高一,分别获得青创奖三等奖、三等奖和一等奖,研究领域横跨物理、计算机和人工智能,似乎“神童”之名名副其实。 但是近日,根据澎湃新闻报道, 这位三连获奖的段姓学生疑似存在“造假”行为。 根据青创奖此前的报道,段姓学生三次获奖论文分别为,《“水中叉鱼”问题的定量分析和智能优化方法》《无人驾驶的鹰眼-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交通标志识别与APP实现》《用蛋清做个元器件―柔性忆阻器及交叉阵列的研究与制备》。 其中,段姓学生最近的一篇参赛论文被指出与2019年1月23日申请的一项国家专利《一种光电双控柔性蛋清忆阻器在数据存算一体化中的应用》高度相似,该专利的发明人名为西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段书凯, 与该学生获奖项目的指导老师同名。 不仅如此,在该项专利页面,第三位专利发明者王丽丹为西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其 与该段姓学生首次参加青创奖评选时的指导老师也出现了同名情况。 目前,该专利页已删除。 除此之外,该段姓学生第二次的参赛作品中指出,智能交通标志识别的系统“识别准确度达到99.75%,超过目前最高准确度99.65%”。根据报道,一位985高校计算机视觉方向教授表示,“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