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inux

linux系统基础优化及常用命令

和自甴很熟 提交于 2020-04-29 13:58:26
Linux系统基础优化及常用命令 Linux基础系统优化 引言没有,只送给你一句话:谁都给不了你你想要的生活,除了你自己! Linux的网络功能相当强悍,一时之间我们无法了解所有的网络命令,在配置服务器基础环境时,先了解下网络参数设定命令。 ifconfig  查询、设置网卡和ip等参数 ifup,ifdown 脚本命令,更简单的方式启动关闭网络 ip  符合指令,直接修改上述功能 在我们刚装好linux的时候,需要用xshell进行远程连接,那就得获取ip地址,有时候网卡默认是没启动的,Linux也就拿不到ip地址,因此我们得手动启动网卡 #编辑网卡配置文件 vim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修改配置参数 ONBOOT=yes ifup,ifdown命令 启动/关闭一块网卡 ifup eth0 ifdown eth0 --- 如果关闭网卡,xshell会怎样? ifconfig命令 ifconfig 查看网卡的ip地址 直接输入ifconfig会列出已经启动的网卡,也可以输入ifconfig eth0单独显示eth0的信息 各选项解释是: eth0 网卡的代号 lo 回环地址loopback inet IPv4的Ip地址 netmask 子网掩码 broadcast 广播地址 RX/TX 流量发/收情况 tx是发送

linux文件目录权限和系统基础优化命令(yum源配置)

坚强是说给别人听的谎言 提交于 2020-04-29 13:12:10
一、用户 1、介绍 我们都知道linux中有root用户和普通用户,但是同样是普通用户,为什么有些用户的权限却不一样呢? 其实这就类似于我们的QQ群,root用户就是QQ群主,他拥有最高的权利,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其他人都是普通用户,某一天,群主看这个小伙子不错,于是群主给了一些权限这个小伙子, 于是这个小伙子就成了QQ群的管理员,这个小伙子就比其他用户多了一些权限。 注意:root用户需要慎用,尤其是rm命令,必须慎用!!!因为root能把自己给搞死。。。 2、关于用户的一些命令 1 . id id 用户名 查看用户的身份信息 例如: id root 查看root用户的身份信息 2 . 查看当前用户是谁 whoami 3 . 创建用户 root用户才能创建用户,创建的都是普通用户。 useradd 用户名 # 创建用户 passwd 用户名 # 给用户设置密码 注意:由于系统服务的用户,默认是在1 - 1000以内的,因此新建的用户uid是从1000开始的 4 . 删除用户 - f 强制删除用户 - r 同时删除用户以及家目录 userdel - r 用户名 5 . 用户身份切换 su - 用户名 注意: 中间的横杠,表示完全环境变量切换 root切换成普通用户,不需要密码,反之需要密码 6 . 退出当前用户会话 logout 二、组 1、介绍 1. 多用户和组

Linux命令-用户、用户组、权限

旧巷老猫 提交于 2020-04-29 12:08:36
参考资料: 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4-07/104445.htm Linux入门教程:如何手动创建一个Linux用户 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2-05/60754.htm Linux用户管理命令 前言:   所有用户名会在/etc/passwd文件中保存 cat /etc/ passwd 可以查看所有用户的信息,比如刚才创建的linuxidc用户   linuxidc:x: 1002 : 1002 :linuxidc, 101 , 186525810 **, 186525810 **:/home/linuxidc:/bin/ bash 基本格式:   用户名:口令:用户标识号:组标识号:注释性描述:主目录:登录Shell,中间用:隔开 注意: 1 .口令 这里用x 表示 真正的密码放在了 /etc/ shadow文件,这是shadow文件里面linuxidc的密码: linuxidc:$ 6 $v7uh0ctV$borVraMjOPhMjYV8YCVcmwylKb84djRm5yVWNbKYHxrcFLLqlSsx.hbcW.Ouk2A05CyChx7zZlRV3wZMuH0hE0: 15480 : 0 : 99999 : 7 ::: 已经被加密了,所以比较安全。 2 .组标识号对应/etc/

KVM之文本模式创建虚拟机及使用VNC连接控制虚拟机(非console)

☆樱花仙子☆ 提交于 2020-04-29 10:53:31
1. 安装VNC 关闭防火墙及selinux,修改selinux config文件: [root@localhost ~]# vim /etc/selinux/config 查看selinux状态 [root@localhost ~]# getenforce 临时关闭selinux服务 [root@localhost ~]# setenforce 0 [root@localhost ~]#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关闭防火墙 [root@localhost ~]#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 禁止防火墙开机启动 不想关闭防火墙可添加VNC服务到防火墙 [root@localhost ~]# firewall-cmd --permanent --add-service vnc-server (注:VNC需要开通5901端口,这里只是测试,出于安全考虑在生产环境建议手动添加端口,不建议关闭防火墙。) 安装主程序: [root@localhost ~]# yum install -y vnc-* [root@localhost ~]# cp /lib/systemd/system/vncserver@.service /etc/systemd/system/vncserver@:1.service 修改vncserver@:1

centos7上安装docker

情到浓时终转凉″ 提交于 2020-04-29 03:14:32
1. uname -r 3.10.0-957.el7.x86_64 只有3.10以上才安装 2. yum 包更新到最新 sudo yum update 3. 卸载旧版本 sudo yum remove docker docker-client docker-client-latest docker-common docker-latest docker-latest-logrotate docker-logrotate docker-engine 4. 安装需要的软件包, yum-util 提供yum-config-manager功能, 另外两个是devicemapper驱动依赖的 sudo yum install -y yum-utils device-mapper-persistent-data lvm2 5. 设置yum源 sudo yum-config-manager --add-repo https://download.docker.com/linux/centos/docker-ce.repo 6. 可以查看所有仓库中所有docker版本,并选择特定版本安装 yum list docker-ce --showduplicates | sort -r 已加载插件:fastestmirror 可安装的软件包 Loading mirror speeds from

GlusterFS分布式存储系统

北城余情 提交于 2020-04-28 12:16:15
一,分布式文件系统理论基础 1.1 分布式文件系统出现 计算机通过文件系统管理,存储数据,而现在数据信息爆炸的时代中人们可以获取的数据成指数倍的增长,单纯通过增加硬盘个数来扩展计算机文件系统的存储容量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目前的需求。 分布式文件系统可以有效解决数据的存储和管理难题,将固定于某个地点的某个文件系统,扩展到任意多个地点/多个文件系统,众多的节点组成一个文件系统网络。每个节点可以分布在不同的地点,通过网络进行节点间的通信和数据传输。人们在使用分布式文件系统时,无需关心数据是存储在哪个节点上,或者是从哪个节点从获取的,只需要像使用本地文件系统一样管理和存储文件系统中的数据。 1.2 典型代表NFS NFS(Network File System)即网络文件系统,它允许网络中的计算机之间通过TCP/IP网络共享资源。在NFS的应用中,本地NFS的客户端应用可以透明地读写位于远端NFS服务器上的文件,就像访问本地文件一样。NFS的优点如下: (1)节约使用的磁盘空间 客户端经常使用的数据可以集中存放在一台机器上,并使用NFS发布,那么网络内部所有计算机可以通过网络访问,不必单独存储。 (2)节约硬件资源 NFS还可以共享软驱,CDROM和ZIP等的存储设备,减少整个网络上的可移动设备的数量。 (3)用户主目录设定 对于特殊用户,如管理员等,为了管理的需要

Centos7:修改selinux错误导致服务器起不来

吃可爱长大的小学妹 提交于 2020-04-28 10:16:11
最近访问网站www.appjzw.com时发现打不开,远端终端登录发现出现如下错误,也就是服务器没有在运行,启动也不行,于是赶紧网上找了一些方法。 最终通过修改selinux文件才加以将问题解决,下面简单分享下解决过程。 首先重启Linux服务器(Centos7系统)按e进入系统启动项修改参数,如下图所示: 然后在l16行的位置添加“selinux=0”的语句,如下图: 注意,需要按ctrl+x启动linux服务器系统。 最后,Linux启动之后修改selinux的config文件,路径是 /etc/selinux/config 来源: oschina 链接: https://my.oschina.net/u/4366017/blog/4255848

postgres安装

孤街浪徒 提交于 2020-04-28 10:14:30
一. 源码安装 规划信息 安装目录: /opt/postgresql 用户/用户组:postgres/postgres 用户家目录/postgres 数据目录: /postgres/data 日志文件:/postgres/postgres.log 端口:5432 1. 获取源码 wget https://ftp.postgresql.org/pub/source/v11.2/postgresql-11.2.tar.gz 2. 编译安装 # 安装编译器,make版本3.8以上 yum -y install gcc make # readline和zlib是必须 yum -y install readline readline-devel zlib zlib-devel openssl openssl-devel # 解压包 tar -xf postgresql-11.2.tar.gz cd postgresql-11.2/ # 编译安装 ./configure --prefix=/opt/postgresql --with-openssl make # 编译手册 # make world make install # 安装手册 # make install-world # 添加共享库到系统 echo '/opt/postgresql/lib' > /etc/ld.so.conf.d

005.HAProxy+Keepalived高可用负载均衡

為{幸葍}努か 提交于 2020-04-28 09:54:18
一 基础准备 1.1 部署环境及说明 系统OS:CentOS 6.8 64位 HAProxy软件:HA-Proxy version 1.5.18 Keepalived软件:keepalived-1.3.6.tar.gz 官方链接:http://www.haproxy.org/ (国内可能无法打开) 下载连接:http://pkgs.fedoraproject.org/repo/pkgs/haproxy/ 部署说明:当用户访问对应的域名时,HAProxy能将请求发送到对应的后端主机上,同时当主HAProxy服务器发生故障后,能立刻将负载均衡服务切换到备用HAProxy服务器上。 主机名 主机IP地址 集群角色 虚机IP/域名 master 172.24.8.10 主HAProxy服务器 172.24.8.100 backup 172.24.8.11 备HAProxy服务器 webapp1 172.24.8.30 后端web服务器 www.lz.com webapp2 172.24.8.31 static.lz.com webapp3 172.24.8.32 video.lz.com 1.2 架构规划 二 后端httpd集群部署 2.1 部署httpd集群 1 [root@webapp1 ~]# yum -y install httpd 2 [root@webapp1 ~]# vi

Linux命令之useradd

和自甴很熟 提交于 2020-04-28 04:22:03
useradd [选项] LOGIN(登录名) useradd –D useradd –D [选项]   创建一个新用户或更新默认新用户信息。useradd和adduser命令相同,adduser是useradd的软连接。如果使用时不带-D选项,useradd命令使用命令行上指定的值和系统的默认值创建一个新的用户。根据命令行选项,useradd命令也会更新系统文件和创建新用户的主目录并复制初始文件。默认上也会为用户创建组(查看-g,-N,-U和USERGROUPS_ENAB)。 (1).用户的分类   超级用户:root,拥有对系统的最高管理权限,UID默认为0。   虚拟用户:又叫系统用户或伪用户,具有一定特权,与系统或程序服务相关,但没有真正的使用者。一般不会用来登录系统,它主要用于维持某个访问的正常运行,如ftp,apache等。   普通用户:是一种受限制的用户,一般新建的用户都是普通用户。默认只能执行/bin、/usr/bin、/usr/local/bin以及自身主目录里的命令。   在CentOS7中系统用户UID为1~999,普通用户UID为1000+;以前的CentOS6中系统用户UID为1~499,普通用户UID为500+   注意:UID即每个用户的身份标识,虽然可以修改/etc/passwd(命令设置的UID不允许重复),但尽量保持唯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