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inux

Centos7 安装Docker

倾然丶 夕夏残阳落幕 提交于 2020-05-02 16:53:02
一、前言   (一)、Docker介绍     Docker从1.13版本之后采用时间线的方式作为版本号,分为社区版CE和企业版EE。     社区版是免费提供给个人开发者和小型团体使用的,企业版会提供额外的收费服务,比如经过官方测试认证过的基础设施、容器、插件等。     社区版按照stable和edge两种方式发布,每个季度更新stable版本,如17.06,17.09;每个月份更新edge版本,如17.09,17.10。   (二)、预处理   1、Docker 要求 CentOS 系统的内核版本高于 3.10 ,查看本机CentOS 版本是否支持 Docker 。 uname -r   2、使用管理员权限登录Centos(root),确保yum包更新到最新。(线上环境不建议更新,以防引发其他版本问题) yum update   3、卸载其他旧版本(如果有安装过,请注意执行。) yum remove docker docker-common docker-selinux docker-engine   备用方法(旧版本卸载) yum remove docker docker-common docker-selinux docker-engine -y /etc/systemd -name '*docker*' -exec rm -f {} ; find /etc

Linux三阶段之一:架构介绍及环境部署

|▌冷眼眸甩不掉的悲伤 提交于 2020-05-02 11:39:10
一、架构介绍及环境部署 (一)了解集群架构服务器组成 基本架构组成:(用于让用户进行访问) 1、前端服务部分: 1)顾客-用户 是一个访问者,请求访问网站页面 2)保安-防火墙设备 对访问架构用户进行策略控制,正常访问网站用户,可以放行进入;非法人员(黑客)访问网站,禁止进入 3)对讲机-交换机(外网) 提供架构中服务器相互通讯交流的需求(提供外部人员访问) 4)迎宾人员-负载均衡服务器 对用户的访问请求进行调度处理 5)服务员-网站web服务器 对用户的请求进行响应处理 2、后端服务部分: 1)对讲机-交互机(内网) 提供架构中服务器相互通讯交流的需求(提供内部局域网服务器通讯交流) 2)厨师-数据库服务器 主要用于存储用户提交文字(字符串)数据信息 3)厨师-存储服务器 主要用于存储用户上传视频、音频、图片、附件等数据资料 4)厨师-备份服务器 主要用于对用户存储(上传)数据信息进行统一备份管理 5)厨师-缓存服务器 主要用于存储用户经常访问的数据信息,提升请求数据信息的响应效率。 3、扩展架构组成:(用于让运维人员远程管理架构中的服务器) 1)员工-运维人员 可以远程管理架构中服务器 2)审计-跳板机服务器 用于监管内部运维人员操作记录信息,一旦出现架构问题,可以快速定位问题原因,进行相应人员失误问责 3)经理-批量管理服务器 通过批量管理服务器可以批量管理架构中多台服务器

在linux通过kubeadm搭建kubernetes群集

混江龙づ霸主 提交于 2020-05-02 10:31:05
kubeadm是一个命令行的工具,它简化了创建和管理kubernetes cluster的步骤。kubeadm利用Docker的功能进行快速的部署,支行kubernetes master和etcd服务器作为系统服务是以容器的方式呈现的。当触发kuberadm命令时,容器服务将会直接联系在kubernetes node上的Kubelet.kubadm也会检查每个组件是否健康。通过kubeadm设置步骤,你可以避免一连串的安装和配置命令。 一. 搭建群集之前以下条件需要满足: 1. 每个节点都有唯一的MAC地址和产品UUID:一些插件使用MAC 地址和产品UUID作为唯一的主机标识(比如,kube-dns),假如它们在群集中重复的话,kubeadm可能不会工作 。 //check MAC address of your NIC $ ifconfig –a //check the product UUID on your host $ sudo cat /sys/class/dmi/id/product_uuid 2. 每个接点都有不同的主机名字:假如主机名称重复的话,kubernetes系统可能从多个主机收集日志或者状态,会被认为是一个。 3. Docker的安装 4. 有效的网络端口,要避免端口重复等情况。 Node role Ports System service Master

kubeadm 线上集群部署(一) 外部 ETCD 集群搭建

若如初见. 提交于 2020-05-02 08:36:27
IP Hostname 172.16.100.251 nginx01 代理 apiverser 172.16.100.252 nginx02 代理 apiverser 172.16.100.254 apiserver01.xxx.com VIP地址,主要用于nginx高可用确保nginx中途不会中途 172.16.100.51 k8s-etcd-01 etcd集群节点,默认关于ETCD所有操作均在此节点上操作 172.16.100.52 k8s-etcd-02 etcd集群节点 172.16.100.53 k8s-etcd-03 etcd集群节点 172.16.100.31 k8s-master-01 Work Master集群节点,默认关于k8s所有操作均在此节点上操作 172.16.100.32 k8s-master-02 Work Master集群节点 172.16.100.33 k8s-master-03 Work Master集群节点 172.16.100.34 k8s-master-04 Work Master集群节点 172.16.100.35 k8s-master-05 Work Master集群节点 172.16.100.36 k8s-node-01 Work node节点 172.16.100.37 k8s-node-02 Work node节点 172.16

kubenetes 入门系列安装之kubeadm安装

亡梦爱人 提交于 2020-05-02 08:36:08
kubenetes 入门系列安装之kubeadm安装 k8s的安装有多种方式,如yum安装,kubeadm安装,kubemini安装,二进制安装(生产环境多采用此方式精确控制安装)等。本文是入门系列验证,之前进行过yum安装,可以查看文章《 k8s入门系列之集群yum安装篇 》 。这里进行kubeadm安装一次了解安装过程,真正的学习、测试环境和生产环境都不建议此方法,都建议yum安装或者二进制安装,这样才可以详细了解到k8s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1,关闭防火墙服务,避免与docker容器的防火墙规则冲突。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 2,关闭selinux: 修改/etc/selinux/config为SELINUX=disabled 重启后配置生效。不建议临时关闭(setenfore 0),防止机器重启失效。 3,关闭swap: 临时关闭: swapoff -a 永久关闭: sed -i 's/.*swap.*/#&/' /etc/fstab 4,host定向,将机器内部主机名通信打通: vi /etc/hosts 192.168.92.139 master 192.168.92.132 node1 5,master机器设置免密钥登陆其他两个node ssh-keygen # 生成密钥对 cd

django+centos+mariadb读写分离完美实现(上)-mysql主从备份实现

 ̄綄美尐妖づ 提交于 2020-05-01 05:04:10
首先画图一张,用来展示今天要做的事情,读写分离,个人理解就是使用mysql主从备份的原理,让两个数据库同时为自己提供服务。其中主库负责数据保存,从库负责数据展示,可以一主一从,也可以一主多从。从而降低数据库同时处理读写的压力。 1、环境如下 master 10.10.101.83 slave 10.10.101.184 2、接着搭建数据库备份,使用的是centos7.4+mariadb   2-1-两台服务器安装Mariadb数据库   (ps:mariadb是免费版的mysql,操作很相似,注意,两台服务器都安装)   yum install mariadb mariadb-server -y 2-2-两台服务器启动mariadb服务 systemctl start mariadb    mariadb默认处于一种类似调试模式的模式当中,不用密码也可以登录,所以现在两台服务器的mariadb要使用工作模式 mysql_secure_installation    master端操作   进行授权 grant replication slave on *.* to "root"@"%" identified by "123" with grant option;       刷新授权表 flush privileges;       创建要备份的数据库和表    导出数据库

SELinux安全机制 自定义用户环境 firewalld基础配置

你离开我真会死。 提交于 2020-04-29 20:36:09
Top NSD ENGINEER DAY03 案例1:启用SELinux保护 案例2:自定义用户环境 案例3:配置firewalld防火墙 1 案例1:启用SELinux保护 1.1 问题 本例要求为虚拟机 server0、desktop0 配置SELinux: 确保 SELinux 处于强制启用模式 在每次重新开机后,此设置必须仍然有效 1.2 方案 SELinux,Security-Enhanced Linux:是由美国NSA国家安全局提供的一套基于内核的增强的强制安全保护机制,针对用户、进程、文档标记安全属性并实现保护性限制。 SELinux安全体系直接集成在Linux内核中,包括三种运行模式: disabled:彻底禁用,内核在启动时不加载SELinux安全体系 enforcing:强制启用,内核加载SELinux安全体系,并强制执行保护策略 permissive:宽松模式,内核加载SELinux安全体系,只记录不执行 执行getenforce可以查看当前所处的模式。 在disabled模式与enforcing、permissive模式之间切换时,需要重新启动Linux系统;而在enforcing模式与permissive模式之间切换时,并不需要重启,可以直接执行setenforce 1|0操作。 1.3 步骤 实现此案例需要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

SELinux的安全防护

邮差的信 提交于 2020-04-29 18:45:52
selinux 的三个状态: enforcing 强制 permissive 宽松 disabled 禁用 (注设置禁用需要修改配置文件) 查看selinux状态命令: [root@node-0001 ~]# sestatus SELinux status: disabled [root@node-0001 ~]# getenforce Disabled 查看配置文件: [root@node-0001 ~]# cat /etc/selinux/config 临时设置 0 宽松 1 强制 [root@node-0001 ~]# setenforce 1 setenforce: SELinux is disabled [root@node-0001 ~]# getenforce Disabled 固定配置 [root@node-0001 ~]# vim /etc/selinux/config 上下文 [root@node-0001 ~]# tar -zcf log1.gz.tar /var/log/ tar: Removing leading `/' from member names [root@node-0001 ~]# tar -zcf /var/ftp/log2.gz.tar /var/log tar: Removing leading `/' from member

MongoDB(2.2)MongoDB的安装与基本使用

╄→尐↘猪︶ㄣ 提交于 2020-04-29 17:45:53
【1】前置环境修改 【1.1】修改 /etc/hosts vim /etc/hosts 192.168 . 239.129 db3 192.168 . 239.131 db4 192.168 . 239.130 db5 【1.2】安装相关依赖包 (1)配置好yum源,本地和网络都可以( yum源配置、epel源配置 ) (2)安装相关依赖包 yum install -y cyrus-sasl cyrus-sasl-plain cyrus-sasl-gssapi krb5-libs lm_sensors-libs net-snmp-agent-libs net-snmp openssl openssl-devel rpm-libs tcp_wrappers-libs 【1.3】关闭防火墙与SELINUX安全认证 #( 1 )关闭防火墙: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 #( 2 )关闭selinux   vim /etc/selinux/config   SELINUX=disabled #核验   getenforce 【1.4】优化 linux 内核参数 echo " vm_zone_reclaim_mode=0 " >> /etc/ sysctl.conf sysctl -p #1.如果该参数值为0,那么当本地CPU节点所在区域内存使用完

docker镜像源更改(转载)

只愿长相守 提交于 2020-04-29 14:02:56
[root@localhost ~]# docker image pull centos Using default tag: latest Error response from daemon: Get https://registry-1.docker.io/v2/library/centos/manifests/latest: Get https://auth.docker.io/token?scope=repository%3Alibrary%2Fcentos%3Apull&service=registry.docker.io: net/http: TLS handshake timeout 解决方案(亲测): 修改docker镜像源: docker默认的源为国外官方源,下载速度较慢,可改为国内,加速 方案一 修改或新增 /etc/docker/daemon.json [root@docker01 ~]# vi /etc/docker/daemon.json { "registry-mirrors": ["http://hub-mirror.c.163.com"] } [root@docker01 ~]# systemctl restart docker.service 方案二 修改或新增 /etc/sysconfig/docker,在OPTIONS变量后追加参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