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层架构

Java Web 三层架构详解

醉酒当歌 提交于 2019-11-30 02:06:21
java 三层架构ssh 一个spring2.5+hibernate3.2+struts2.0组合框架,使用spring 的 IoC来管理应用 的 所有bean,包括struts2 的 action,充分发挥了spring轻量级框架 的 优势。 摘 要: 针对当前Web应用程序开发面临的问题,结合目前比较流行的开源框架Spring、Struts和Hibernate,提出了一种开发J2EE Web应用的轻量级解决方案,以帮助开发人员在短期内搭建结构清晰、可复用性好、维护方便的Web应用程序。并且,通过案例具体说明了如何将这一方案应用到实际项目中。 关键词: J2EE MVC Struts Spring Hibernate 大型企业级Web应用系统的开发通常要求有一个良好的软件架构、便于协作开发和扩展升级,而传统的开发模式不能很好地满足这些要求。本文针对当前Web应用程序开发面临的问题,结合目前比较流行的开源框架SSH(Spring、Struts、Hibernate),提出一种开发J2EE 企业级Web应用的轻量级解决方案,并通过案例具体说明如何将这一方案应用到实际项目中。 1 框架技术 著名的软件大师Ralph Johnson对框架(Framework)进行了如下的定义: 框架是整个系统或系统的一部分的可重用设计,由一组抽象的类及其实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组成[1] 。

三层架构和MVC模式

别等时光非礼了梦想. 提交于 2019-11-30 01:32:39
1、三层架构 三层架构(3-tier application) 通常意义上的三层架构就是将整个业务应用划分为:表现层(UI)、业务逻辑层(BLL)、数据访问层(DAL)。区分层次的目的即为了“高内聚,低耦合”的思想。 1、表现层(UI):通俗讲就是展现给用户的界面,即用户在使用一个系统的时候他的所见所得。 2、业务逻辑层(BLL):针对具体问题的操作,也可以说是对数据层的操作,对数据业务逻辑处理。 3、数据访问层(DAL):该层所做事务直接操作数据库,针对数据的增添、删除、修改、更新、查找等。 表现层实现的代表作品是Struts框架,业务层实现的代表作品是Spring,持久层实现的代表作品是Hibernate。 举个例子: 持久层从持久库中取出-10。 业务层按照一定的逻辑(这里我们举例取温度的逻辑)翻译成-10摄氏度。 表示层显现给用户“哎呀,今天好冷!”。 层就相当于一个黑盒子,我们不用知道它内部怎么实现,只需要知道如何去调用它就行了。每层只与上下相邻的两层打交道。当一层内部由于技术变迁发生变化时,只要接口不变,其他层不用做任何改变。分层之后灵活性提高,也便于团队分工开发。 2、MVC 2.1 标准的MVC(Model-View-Controller) Model(模型):数据模型,提供要展示的数据,因此包含数据和行为,可以认为是领域模型(domain)或JavaBean组件

三层架构和MVC的区别

你。 提交于 2019-11-30 00:52:40
一、三层架构 三层架构 (3-tier architecture) 通常意义上的三层架构就是将整个业务应用划分为:界面层(User Interface layer)、业务逻辑层(Business Logic Layer)、数据访问层(Data access layer)。区分层次的目的即为了“ 高内聚低耦合 ”的思想。在软件体系架构设计中,分层式结构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一种结构。微软推荐的分层式结构一般分为三层,从下至上分别为: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又或称为领域层)、表示层。 二、MVC MVC 全名是Model View Controller,是模型(model)-视图(view)-控制器(controller)的缩写,一种软件设计典范,用一种业务逻辑、数据、界面显示分离的方法组织代码,将业务逻辑聚集到一个部件里面,在改进和个性化定制界面及用户交互的同时,不需要重新编写业务逻辑。MVC被独特的发展起来用于映射传统的输入、处理和输出功能在一个逻辑的图形化用户界面的结构中。 三、三层架构和MVC的区别 MVC(模型Model-视图View-控制器Controller)是一种架构模式,可以用它来创建在域对象和UI表示层对象之间的区分。 同样是架构级别的,相同的地方在于他们都有一个表现层,但是他们不同的地方在于其他的两个层。 在三层架构中没有定义Controller的概念

我理解的MVC模式和三层架构的区别与联系

送分小仙女□ 提交于 2019-11-29 23:56:15
一、前言 对于初学者来说,刚接触这两个概念,很有可能容易混淆,误以为是一个东西的两种叫法。但深入了解后会发现,二者的构建大有不同。所以,“混淆”未必就是一件坏事,当你从“混淆”中走出来时,往往会对二者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知。 二、MVC 简介 MVC 是 Model-View-Controller 的简称,即模型-视图-控制器。 它属于设计模式的范畴,就如同其他设计模式一样,模式的出现就是为了对某种功能的优化,而 MVC模式可以看做是对三层架构中表现层的一种细分优化。 MVC 分层有助于管理复杂的应用程序,因为您可以在一个时间内专门关注一个方面。例如,可以在不依赖业务逻辑的情况下专注于视图设计。同时也让应用程序的测试更加容易。 各模块解析 各模块定义 模型 ( M odel):应用程序中用于处理应用程序数据逻辑的部分。通常 模型对象负责在数据库中存取数据 。(javaBean) 视图 ( V iew):应用程序中处理数据显示的部分。通常 视图是依据模型数据创建的 。(页面) 控制器 ( C ontrol):应用程序中处理用户交互的部分。通常 控制器负责从视图读取数据,控制用户输入,并向模型发送数据 。(servlet控制器) 各模块联系 一般Controller在Model和View之间起到了沟通的作用,处理用户在View上的输入,并转发给Model

初学者-asp.net三层架构

流过昼夜 提交于 2019-11-29 21:26:24
一、概述: 通常意义上的三层架构就是将整个业务应用划分为:表现层(UI)、 业务逻辑层 (BLL)、 数据访问层 (DAL)。区分层次的目的即为了“高内聚,低耦合”的思想。是一种总体设计的思想。 1、 表现层 (UI):通俗讲就是展现给用户的界面,即用户在使用一个系统的时候他的所见所得。 2、 业务逻辑层 (BLL):针对具体问题的操作,也可以说是对数据层的操作,对数据业务逻辑处理。 3、 数据访问层 (DAL):该层所做事务直接操作数据库,针对数据的增添、删除、修改、更新、查找等。 这三层之间的调用关系是:UI层调用BLL层,BLL层调用DAL层。 简单来讲,DAL层面面向的是数据库,主要用来获取和处理数据。BLL层则将从DAL层获取到的数据做进一步的逻辑处理,可以是一些数据过滤,类型转换等。而UI层用来和用户打交道,是通过获取BLL层处理完的数据直接或间接绑定到页面上,用户能看到的页面都是UI展示的。 如图所示,其中Models是模型类,是用来绑定数据的。详细如下: 二、一个完整的页面展示过程如下: 1.我们以用户登录时获取用户名为例。先在DAL里创建一UserLoginDAL的类,在该类里面创建一个GetUser的方法。该方法主要获取用户信息。(其中DBHelper是一个连接数据库的帮助类,网上百度种类有很多,选择自己需要的方法就行,该类主要连接操作数据库。) 2

使用VS创建三层架构的项目

心不动则不痛 提交于 2019-11-29 00:18:32
使用VS创建三层架构的项目 1.打开VS软件; 2.创建新项目; 3.创建新项目打开后选择SAP的选项点击创建{注;上面还有一个和这个相似的项目创建;看清楚在选择; 4.创建后改下名字,框架如果不是3.5或4的 尽量改成3.5或4,然后点击创建,出来创建框后再次点击创建; 5.打开后选中右边框里的解决方案右键添加新建项目; 6.打开添加新项目后选择类库;{注;选择框里的选项名字有相似的;注意看清楚在选}; 7.打开之前保存文本的文件夹 8.选择VS软件,继续6步骤的创建,名字改成7步骤里那三个文件其中之一的名字,框架为3.5 或4 ,然后点击创建。创建完成后VS软件右边框里会显示 创建完成后VS软件右边框里会显示箭头所指的文件; 9.以上新项目总共创建三次,项目名称分别为BLL' DAL' Model 10.选中BLL文件,右键选择添加-----引用 BLL的引用时,分别在BAL Model选项上同时打勾,然后点确定; 10.选中DAL右键,进行DAL引用, DAL引用时之选中Model选项上打勾,然后点确定 11.添加BLL DAL Model文件里的文本 打开第7步骤的文件夹 ,DLL DAL Model文件夹里分别有一个T_User的文本 把每个文件里的文本 复制到VS软件里 BLL DAL Model文件里, 复制时1-1的文件复制 12.改BLL DAL

C# 三层架构的一个小练习

北城以北 提交于 2019-11-28 18:08:38
本文文字方面引用 微冷的風丶(博客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mbk/) 代码部分是本人亲自写的一个sqlite的练手(当时写的太烂了,现在回顾重构一下) 三层架构分为:表现层(UI(User Interface))、业务逻辑层(BLL(Business Logic Layer))、数据访问层(DAL(Data Access Layer))再加上实体类库(Model) 1、实体类库(Model),主要存放数据库中的表字段。 操作: (1)先建立实体类库Model,打开项目,在解决方案中右键——>添加——>新建项目——>选中类库——>改名Model——>确定 (2)选中Model类库——>建立实体类命名为:UserInfo 2、数据访问层(DAL),主要是存放对数据类的访问,即对数据库的添加、删除、修改、更新等基本操作 操作: (1)先建立数据访问层类库DAL,打开项目,在解决方案中右键——>添加——>新建项目——>选中类库——>改名DAL——>确定 (2)在DAL中添加对Model的引用,点击DAL前▲——>右键点击引用——>添加引用——>项目——>选中Model——>确定 (3)在DAL中添加对system.configuration的引用,点击DAL前▲——>右键点击引用——>添加引用——>程序集——>选中System.configuration——

信息查询系统编写--三层架构

喜你入骨 提交于 2019-11-28 12:07:45
C#三层架构: 三层架构==表现层(UI)+业务逻辑层(BLL)+数据访问层(DAL)+s实体类库(Model) (1)在信息查询系统的编写中,首先建立了一个Model实体类库,里面编写了学生类Student: namespace Models { /// <summary> /// 实体类:学生信息 /// </summary> public class Student { public string SNO { get ; set ; } public string Name { get ; set ; } public string Gender { get ; set ; } public DateTime Birthday { get ; set ; } public string Mobile { get ; set ; } public string Email { get ; set ; } public string HomeAddress { get ; set ; } public string PhotoPath { get ; set ; } } } 实体类: 为什么使用实体类: 1.使程序简洁易懂,便于维护 2.暗合接口不变原则 3.体现面向对象思想 在本程序中,学生信息是贯穿整一个程序的对象,任何操作都是针对它来进行的

java中的三层架构

别等时光非礼了梦想. 提交于 2019-11-27 21:02:34
三层架构:将程序中所有的类按照功能类别划分为3个层次(将所有类用于3个不同包存放) 实体层:entity,该包下存放所有的实体类(数据类,只有属性(和数据库字段对应的属性)和属性的封装(setter/getter,构造函数)) 注意:实体类的类名一般都应该和数据库名一致)(如果数据库中的表为区分关键字而添加的前后缀,在类名应该不要,数据库表名:tb_user,类名:User),但是一定有实际意义 数据访问层:dao,该包下存放的类都是数据访问类,类中只有操作数据库的方法,方法中也只有操作数据库的步骤代码(对应异常的处理不算操作数据库代码) 注意:数据访问类的类名一般都是实体类名+dao(这是访问接口命名),接口实现类命名(实体类名+Dao+Impl)数据库表名:tb_user 实体类名:User 数据访问接口:UserDao 接口实现类:UserDaoImpl 业务逻辑层:service,该包下存放的都是业务逻辑类,程序执行时调用的都是业务逻辑类中的方法,业务逻辑类负责调用数据访问类(同时解决dao类中的异常,以后的日志输出也是该层负责,以及其他业务的扩展) 注意:业务逻辑类的类名一般都是实体类名+Service(这是访问接口命名),接口实现类命名(实体类名+Service+Impl)数据库表名:tb_user 实体类名:User 数据访问接口:UserDao 接口实现类

Struts2第1天+

耗尽温柔 提交于 2019-11-27 13:59:40
第1章 struts2 基本概念 1.1 三层架构和三大框架各自的位置 1.1.1 三层架构: 我们的开发架构一般都是基于两种形式,一种是 C/S 架构,也就是客户端/ 服务器,另一种是B/S 架构,也就是浏览器服务器。在JavaEE 开发中,几乎全都是基于B/S 架构的开发。那么在B/S 架构中,系统标准的三层架构包括: 表现层、业务层、持久层 。三层架构在我们的实际开发中使用的非常多,所以我们课程中的案例也都是基于三层架构设计的。 三层架构中,每一层各司其职,接下来我们就说说每层都负责哪些方面: 表现层: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web 层。它负责接收客户端请求,向客户端响应结果,通常客户端使用http 协议请求web 层,web 需要接收http 请求,完成http 响应。 表现层包括展示层和控制层:控制层负责接收请求,展示层负责结果的展示。 表现层依赖业务层,接收到客户端请求一般会调用业务层进行业务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响应给客户端。 表现层的设计一般都使用 MVC 模型。(MVC 是表现层的设计模型,和其他层没有关系) 业务层: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service 层。它负责业务逻辑处理, 和我们开发项目的需求息息相关。 web 层依赖业务层 ,但是业务层不依赖 web 层。 业务层在业务处理时可能会依赖持久层,如果要对数据持久化需要保证事务一致性。(也就是我们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