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p

第二章 RIP协议

我只是一个虾纸丫 提交于 2019-11-29 05:15:48
2.1 基本概念 RIP协议(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路由信息协议,典型距离矢量协议。路由器各自维护数据库,数据库描述目的网段出口方向以及跳数。 版本:RIPv1用于IPv4、报文为广播;RIPv2用于IPv4、报文为组播224.0.0.9,支持无类路由、VLSM、认证功能;RIPng,用于IPv6。 2.1.1 RIP路由更新过程 初始状态:路由器启动RIP进程,network直连路由,路由表中出现相应条目,跳数为0跳。随后将条数+1后对外泛洪路由表中的RIP路由条目。 初次交互:接收到其他路由器发送的RIP报文后,将路由网段、方向以及跳数记录进路由表RIP条目,然后将更新后的路由表RIP条目跳数+1后对外泛洪。 稳定状态:每个路由器周期性的将路由表RIP条目对外泛洪,同时不断接收其他路由器的RIP报文,分析报文后将包含的路由条目添加进路由表或刷新原有条目有效期。 2.1.2 RIP路由更新与路由表 路由器将收到的RIP路由条目择优更新进路由表,若路由表中已存在相同条目且优先级高于RIP100,则不添加。反过来当路由表原有RIP条目被优先级更高的路由条目取代后,也将不再对外泛洪该条目。 注意:RIP协议对外泛洪的是路由表中RIP条目,RIP自身并无RIP路由表。 2.1.3 度量值 度量值是指到达目标网络所需代价或成本

RIP协议工作原理

ぃ、小莉子 提交于 2019-11-28 19:36:19
RIP协议是基于Bellham-Ford(距离向量)算法,此算法1969年被用于计算机路由选择,正式协议首先是由Xerox于1970年开发的,当时是作为Xerox的“Networking Services(NXS)”协议族的一部分。由于RIP实现简单,迅速成为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路由协议。 路由器的关键作用是用于网络的互连,每个路由器与两个以上的实际网络相连,负责在这些网络之间转发数据报。在讨论 IP 进行选路和对报文进行转发时,我们总是假设路由器包含了正确的路由,而且路由器可以利用 ICMP 重定向机制来要求与之相连的主机更改路由。但在实际情况下,IP 进行选路之前必须先通过某种方法获取正确的路由表。在小型的、变化缓慢的互连网络中,管理者可以用手工方式来建立和更改路由表。而在大型的、迅速变化的环境下,人工更新的办法慢得不能接受。这就需要自动更新路由表的方法,即所谓的动态路由协议,RIP协议是其中最简单的一种。 在路由实现时,RIP作为一个系统长驻进程(daemon)而存在于路由器中,负责从网络系统的其它路由器接收路由信息,从而对本地IP层路由表作动态的维护,保证IP层发送报文时选择正确的路由。同时负责广播本路由器的路由信息,通知相邻路由器作相应的修改。RIP协议处于UDP协议的上层,RIP所接收的路由信息都封装在UDP协议的数据报中

LVS--4种工作模式场景及优势

≡放荡痞女 提交于 2019-11-28 13:05:15
一、NAT lvs的nat集群会将请求报文中的目标地址和目标端口修改为选定到的真实服务器的Ip和端口,从而实现报文的转发。 lvs-nat集群应用时由以下几点注意实现: 1.RIP和DIP必须在同一个Ip网络中,且应使用私网地址,RS的网关要指向DIP; 2.请求报文和响应报文必须经由Director转发; 3.支持端口映射,可修改请求报文的目标端口; 4.director必须为Linux系统,RS可以为任意系统; 此集群类型的优点在于RS可支持任意TCP/IP操作系统,且仅需一个合法的公网Ip即可部署。但是其缺点为当集群扩展到一定程度后,Director容易成为整个集群系统的瓶颈。 上图为lvs-nat的常见的使用场景,其工作流程如下: 1、客户端的请求发往Director 的VIP。 2、Director发到客户端请求报文后,将报文中的目标Ip修改为集群中的选定的RIP,目标端口80也修改成8080,然后将请求报文发往RS。 3、当RS收到请求报文后,在检查报文的目标IP为自己的RIP后,会接受报文并进行处理响应。响应的源Ip为RIP,目标IP为CIP,端口不变。 4、Director收到RS的响应报文,修改响应报文的源IP为VIP,端口为80,然后转发给客户端。 5、客户端接受响应报文,其源IP为VIP,端口为80,整个过程对于客户端来说是透明无感知的。 二、DR lvs

31、RIP的防环机制

允我心安 提交于 2019-11-28 07:18:30
1、 跳数限制 :max15跳,16跳不可达; 2、 水平分割 :同一路由器从此口进入,不从此口出; 3、 毒性逆转水平分割 ---触发更新:本地若存在断开网段时,将向邻居马上发出更新包,但度量为16--- 毒性 ,用于告知邻居该路径不可达;之后邻居打破 水平分割 限制信息将再次发回来标示确认收到; 发出16跳的毒性包,rip没有ack包,发出后不知道对方是否收到,所以返回来来一次--- 逆转 ; 4、 抑制计时器 :30s 更新,180s失效,180s抑制,240s刷新。 ---当收到的路由条目在无征兆的情况下跳数突然加大,意味着环路已经出现,抑制计时器将抑制这些路由的加表; 1) 更新计时器30s :实现对路由条目的周期交互,默认30s更新(通过UDP520端口)一次路由表中的信息; 2) 失效计时器180s :如果一条路由信息在180s内没有收到更新或确认,那么将这条路由信息标记为“失效”; 30s未收到邻居的更新包-->更新计时器超时。再过150s,达到(30s+150s)还没收到路由更新包-->失效计时期超时,然后将邻居相应路由标记为is possibly down( 此时并不是真正的失效了,是提示快要失效了 ) 3) 抑制计时器180s :如果一条路由更新的跳数大于路由表已记录的该路由跳数,那么将会引起该路由进入180s的抑制时间,用于防止路由环路

计算机网络之网络层

浪子不回头ぞ 提交于 2019-11-28 05:54:19
计算机网络之网络层 网络层(network layer) - 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在发送数据时,网络层把运输层产生的报文段或用户数据报封装成分组或包进行传送。 主要协议: IP 、 ICMP 。 数据单元:IP 数据报(packet)。 典型设备:网关、路由器。 概述 IP 协议 相关协议 分类的 IP 地址 IP 地址与物理地址 IP 数据报格式 地址解析协议 ARP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 ICMP 1. Ping 2. Traceroute 虚拟专用网 VPN 网络地址转换 NAT 路由器的结构 路由器分组转发流程 路由选择协议 1. 内部网关协议 RIP 2. 内部网关协议 OSPF 3. 外部网关协议 BGP 概述 网络层向上只提供简单灵活的、无连接的、尽最大努力交付的数据报服务。网络层不提供服务质量的承诺,不保证分组交付的时限,所传送的分组可能出错、丢失、重复和失序。进程间通信的可靠性由运输层负责。 IP 协议 网际协议 IP (Internet Protocol) 定义了三种功能: IP 定义了在 TCP/IP 互联网上数据传送的基本单元和数据格式。 IP 软件完成路由选择功能,选择数据传送的路径。 IP 包含了一组不可靠分组传送的规则,指明了分组处理、差错信息发生以及分组的规则。 相关协议 与 IP 协议配套使用的还有三个协议: 地址解析协议 ARP

同一台网络设备,多进程RIP的路由交互。

淺唱寂寞╮ 提交于 2019-11-28 03:42:50
这是一道《华为hcip学习指南》里的题,感觉不错。就分享一下: 1、简单的组网图: 2、需求:在R2的RIPv2里的不同RIP进程,通告自己互联网段和loopback0网段的路由。(RIP进程1通告192.168.12.0/24网段的路由,RIP进程2里通告192.168.23.0/24网段的路由)。R1能否通过RIP学习到R3的互联网段和loopback0网段的路由?反则,R3能否通过RIP学习到R1的互联网段和loopback0网段的路由?能与不能,请分析。如果能,怎么去实现? 3、分析:首先理论的支持关于RIP,明白同一台R设备,可以起不同RIP进程,各个RIP进程各自维护着自己得RIP路由表。(想想其他的动态路由协议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呢?)。R2部署了RIP多进程,它在RIP进程1中通告192.168.12.0/24网段的路由, 该网段的路由缺省情况下不会被注入到RIP进程2 中。因此,R3是学不到该R1的互连网段和loopback0网段的路由。反之,同理:R1是学不到R3的互联网段和loopback0网段的路由。可以在R2上使用import-route工具,将RIP进程1的路由注入到RIP进程2里,将RIP进程2的路由注入到RIP进程1里。 4、操作步骤: 4.1完成网络的基础配置: R1的基础配置: #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0 ip

路由重发布使用和实验

ぃ、小莉子 提交于 2019-11-28 03:25:31
路由重分布可以实现多种路由协议之间共享路由信息并进行路由信息交换,使得同一个互联网络中高效地支持多种路由协议提供了可能。重分发总是向外的,执行重分发的路由器不会修改其路由表。路由必须位于路由表中才能被重分发。优先顺序依次为子网掩码最长匹配、 管理距离distance、 路由度量值metric。 1)管理距离是指一种路由协议的路由可信度,在正常情况下,管理距离越小,它的优先级就越高,也就是可信度越高!路由器根据管理距离决定哪一个协议的路由进入路由表 2)使用出站接口配置的静态路由AD实际处于0-1之间 3)如果AD相同,则会比较路由协议的度量值(如跳数或链路的宽带值),带有较低度量值的路由会被放置在路由表中 4)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如RIP和IGRP)的度量值为跳数 5)EIGRP的度量值默认为带宽和延迟,其它可选因素是负载,可靠性和最大传输单元 6)OSPF的度量值为开销,默认为10*7/带宽(单位是bit/s) 7)如果AD和度量值都相同,那么路由选择协议会使用负载均衡,即发送的数据包会平均分配到每个链路上 8)所有协议都可以实现负载均衡,EIGRP和IGRP默认时可以支持最多到4条链路的不等代价负载均衡,可以通过maximum-paths 命令可以使数值达到6条 9)AD为255的路由不会被使用。 实验如下 : R1: 配置IP 12.1.1.1(rip、13.1.1.1

RIP协议

≯℡__Kan透↙ 提交于 2019-11-28 02:14:17
最早的动态路由协议,基于距离矢量算法实现 使用UDP报文来交换路由信息 以跳数多少选择最优路径,最大跳数为15 RIPv1协议报文不携带掩码信息,不支持vlsm网络 路由器每隔30s向外广播一个D-V报文 RIP路由表更新: 所有路由器周期性地和邻接路由器交换路由信息 路由信息报文地交互顺序具有随机性,导致不同地路由更新过程,最终会收敛到同样的优化路由 路由回路: 每台路由器上都有到每个网段的路由信息 过慢的收敛导致路由表的不一致 解决办法: 定义最大跳数:定义一个跳数上限,来防止无穷大的回路 水平分割:路由器将不再通过他得知路由的接口去宣告路由 毒性逆转:设置那些不可达的网络跳数设置为16,收到此种的路由信息后,路由会立刻抛弃该路由,而不是等待器老化时间到(Age Out) 触发更新 Hold-Down定时器。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Clanquire-C/p/11938376.html

LVS(二):四种工作模型

不想你离开。 提交于 2019-11-28 00:24:27
面试的时候必问这个四种工作模式,因为这几乎是企业里面必用的内容,所以一定要将其理解通透。 一、lvs-nat模式 二、LVS-DR模式(默认) 三、LVS-tun模式 四、LVS-fullnat模式 一、lvs-nat模式 lvs-nat本质是多目标IP的DNAT,通过将请求报文中的目标IP地址和目标端口修改为某挑出的RS的RIP和PORT实现转发。 RIP和DIP应该在同一个IP网段,且应使用私网地址;RS的网关要指向DIP。 请求报文和响应报文都必须经由director转发,director易于成为系统瓶颈 支持端口映射,可修改请求报文的目标PORT VS必须是linux,RS可以是任何OS系统 CIP XXXXX------------------------->VIP 80/tcp CIP XXXXX------------------------->RIP 80/tcp #去的时候把目标地址VIP替换成了RIP,去的时候替换的是目标地址 RIP1 80/tcp--------------------------->CIP XXXXX #回来的时要把源地址RIP再替换成VIP,回来的时候替换的是源地址,相像一下,很好理解。 VIP 80/tcp---------------------------->CIP XXXXX NOTE: 数据来回都要走LVS,压力比较大

RIP

牧云@^-^@ 提交于 2019-11-27 16:03:55
一、什么是RIP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翻译为路由信息协议,是基于距离矢量算法的路由协议,使用跳数作为计量标准。在带宽、配置和管理方面要求较低,主要适用于较小规模的网络中。 二、RIP版本及适用范围 版本:RIPv1、 RIPv2和RIPng,RIPv1和 RIPv2适用于IPv4, RIPng适用于IPv6。 其中RIPv1为有类别路由协议,不支持VLSM和CIDR,以广播的形式发送报文,不支持认证。RIPv2为无类别路由协议,支持VLSM,支持路由聚合与CIDR,支持以广播或组播(224.0.0.9)方式发送报文,支持明文认证和MD5密文认证。 三、RIP工作原理 1、路由建立 路由器运行RIP后,会首先发送路由更新请求,收到请求的路由器会发送自己的RIP路由进行响应;网络稳定后,路由器会周期性发送路由更新信息。 2、距离矢量的计算 RIP度量的单位是跳数,其单位是1,也就是规定每一条链路的成本为1,而不考虑链路的实际带宽、时延等因素,RIP最多允许15跳。 RIP利用度量来表示它和所有已知目的地间的距离。 当一个RIP更新报文到达时,接收方路由器和自己的RIP路由表中的每一项进行比较,并按照距离矢量路由算法对自己的RIP路由表进行修正。 3、定时器 周期更新定时器:用来激发RIP路由器路由表的更新,每个RIP节点只有一个更新定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