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办开发者大会,腾讯云有什么不一样?
自宣布第三次重大战略升级和架构调整至今,短短两个多月时间,腾讯已经有了两次大的动作,一次是11月的2018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一次是12月15日刚刚结束的 腾讯云 +社区开发者大会(以下简称“开发者大会”)。战略布局之快、之准,业界少有。同时,腾讯对于产业互联网的思考、准备体现的淋漓尽致。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产业互联网的玩法与消费互联网完全不同。前者是大生态导向,靠自己肯定不行,必须广泛联合上下游;后者是产品导向,一个爆款产品就能赚的盆满钵满。模式不同,意味着着力点不同。从这个维度去观察腾讯的这两次大会,就知道为了产业互联网,腾讯实际上筹谋已久。 一来,出手准 ,因为无论是合作伙伴还是开发者,都是全力进军产业互联网不可或缺的角色。这一点,看看AWS、 阿里云 、 华为云 、微软云等这些新时期的行业巨头在做什么,就知道所言非虚。 二来,储备足 ,宣布战略升级的第一时间,腾讯就已经有了详细的落地方案,产品、解决方案,生态布局、激励计划等各个方面一应俱全。 所以,回头看9月30日腾讯的又一次战略升级,同以往一样,绝不是仓促迎战、打无准备之仗。恰恰相反,为了全面迎接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腾讯进行了长时间的战略储备。只是现在,到了一个恰当的时间点。 腾讯的这种能力储备究竟如何?不妨借开发者大会来审视一下。 本次开发者大会的核心, 我将其概括为:1+4+1。一个基本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