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d

Nas 系统的虚拟化方案

好久不见. 提交于 2019-12-05 17:36:42
Nas 系统的虚拟化方案 https://zhuanlan.zhihu.com/p/55025102 对搞技术的人来说,Nas 是个理想的玩具,既然是程序员用的 Nas ,自然要专业一点,不能像小白一样买台威联通或者群晖往哪里一放就行,如果这样,就没有必要继续往下读了。 就像有人喜欢买成品车,有人喜欢自己改装车;有人喜欢傻瓜相机,有人喜欢机械相机。如果你喜欢 DIY,想让自己家里的硬件发挥更大用途,让自己的 nas 系统更专业些,那么请继续。 有人说,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还有人说,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然而对于 Nas 玩家来说,生命的意义只有两个字 -- “折腾”。 有人问:“Nas 还能玩出一朵花来?”,答案是:“当然能”,折腾 Nas 第一步就是上虚拟化环境,有这个基础,后面才能更好的搞其他东西。所以今天我们先把 Nas 虚拟化这个纲领性的问题给说清楚说透彻。 Nas 系统为什么要虚拟化? 首先是让一台物理机可以安装多个不同的隔离的操作系统,Nas 很多都是魔改 Linux,一机多用的话,除了可以自由的安装其他主流 Linux 发行版外,你还能装台 Windows 来跑迅雷。 其次,而对于程序员,往往还需要另外一个干净的标准 Linux 发行版作为一个开发/折腾的环境,比如 Ubuntu / Debian / Centos 这些,虚拟化后,你可以自由的折腾你的发行版

RAID概念记录

时光毁灭记忆、已成空白 提交于 2019-12-05 15:29:18
  之前对RAID概念有一些基本的认知,这次同事培训k8s 的持久卷,提到了RAID的一些概念和用法,记录一下。 RAID ( 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 )即独立磁盘冗余阵列,通常简称为磁盘阵列。 与之对应的是JBOD ( Just a Bunch of Disks ),一组没有控制软件提供协调控制的磁盘集合。    https://blog.csdn.net/ensp1/article/details/81318135 这文章将RAID的概念将的很清楚。    RAID等级从0到6。 常见的是RAID0,RAID1,RAID5。 扩展的有RAID10,RAID01等。 RAID0 是一种简单的、无数据校验的数据条带化技术。实际上不是一种真正的 RAID ,因为它并不提供任何形式的冗余策略。 RAID1 称为镜像,它将数据完全一致地分别写到工作磁盘和镜像 磁盘,它的磁盘空间利用率为 50% 。 RAID5 应该是目前最常见的 RAID 等级,没有采用专门的校验磁盘。对于数据和校验数据,它们的写操作可以同时发生在完全不同的磁盘上。因此, RAID5 不存在 RAID4 中的并发写操作时的校验盘性能瓶颈问题。 RAID5常见的有4+1,8+1,1指的是1块校验盘。 对于RAID5来说,大部分数据传输只对一块磁盘操作,可进行并行操作

Linux磁盘管理系列 — LVM和RAID

萝らか妹 提交于 2019-12-05 14:45:26
一、逻辑卷管理器(LVM)   1、什么是逻辑卷管理器(LVM)     LVM是逻辑盘卷管理(Logical Volume Manager)的简称,它是Linux环境下对卷进行操作的抽象层。     LVM是建立在硬盘和分区之上的一个逻辑层,来为文件系统屏蔽下层磁盘分区布局,从而提高磁盘分区管理的灵活性。     LVM允许在多个物理设备间重新组织文件系统,包括重新设定文件系统的大小。   2、LVM结构图        3、LVM术语   1)物理卷     物理卷(physical volume, PV)在LVM系统中处理最底层;     物理卷可以是整个硬盘、硬盘上的分区或从逻辑上一磁盘分区具有同样功能的设备(如:RIAD);     物理卷是LVM的基本存储逻辑块,单核基本的物理存储介质(如分区、磁盘等)比较,却包含有与LVM相关的管理参数。   2)物理区域     每个物理卷被划分为基本单元(称为Physical Extent,PE),具有唯一编号的PE是可以被LVM寻址的最小存储单元,实际的数据都是存储在PE中的;     PE的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创建物理卷时指定,默认为4MB;     PE的大小一旦确定将布恩那个改变,同一个卷组中的所有物理卷的PE的大小需要一致。   3)卷组     卷组(Volume Group,VG)建立在物理卷之上

RAID(独立磁盘冗余阵列)

拈花ヽ惹草 提交于 2019-12-05 09:05:53
Raid ​ RAID 独立磁盘冗余阵列,在本科学习时候学习过,记不清是组成原理还是操作系统,当时理解的不太清楚,现在研究生期间做存储相关项目,涉及到了Raid,于是查各种博客,为了以后便于后期查阅,写下这篇博客。 1. Raid的背景 ​ 在单机时代,采用单块磁盘进行数据存储和读写的方式,由于寻址和读写的时间消耗,导致I/O性能非常低,且存储容量还会受到限制。另外,单块磁盘极其容易出现物理故障,经常导致数据的丢失。因此大家就在想,有没有一种办法将多块独立的磁盘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技术方案,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I/O性能呢。 ​ 在这种情况下,RAID技术就应运而生了。 2. Raid是什么 RAID ( 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 )即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简称为「磁盘阵列」,其实就是用多个独立的磁盘组成在一起形成一个大的磁盘系统,从而实现比单块磁盘更好的存储性能和更高的可靠性。 3. Raid有哪些 RAID方案常见的可以分为: RAID0 RAID1 RAID5 RAID6 RAID10 3.1 RAID0 RAID0 是一种非常简单的的方式,它将多块磁盘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大容量的存储。当我们要写数据的时候,会将数据分为N份,以独立的方式实现N块磁盘的读写,那么这N份数据会同时并发的写到磁盘中,因此执行性能非常的高。 RAID0

Get size of volume on Windows

社会主义新天地 提交于 2019-12-04 12:51:26
问题 I'm writing a library to extract information about physical disks, partitions, and volumes on a Windows system (XP or later). I'm trying to get the capacity of a volume. Here are the approaches I know about and the reason each fails: GetDiskFreeSpaceEx -- Affected by user quota. IOCTL_DISK_GET_DRIVE_GEOMETRY_EX -- Gets size of entire physical disk, even when invoked using a volume handle. IOCTL_VOLUME_GET_VOLUME_DISK_EXTENTS -- Doesn't account for RAID overhead. IOCTL_DISK_GET_LENGTH_INFO --

RAID的多种实现

此生再无相见时 提交于 2019-12-04 02:02:36
RAID的诞生 由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在1988年,发表的文章:“A Case for Redundant Arrays of Inexpensive Disks”。文章中,谈到了RAID这个词汇,而且定义了RAID的5层级。伯克利大学研究目的是反映当时CPU快速的性能。CPU效能每年大约成长30~50%,而硬磁机只能成长约7%。研究小组希望能找出一种新的技术,在短期内,立即提升效能来平衡计算机的运算能力。 RAID:Redundant Arrays of Inexpensive(Independent) Disks 多个磁盘合成一个“阵列”来提供更好的性能、冗余,或者两者都提供 RAID功能 提高IO能力 磁盘并行读写 提高耐用性 磁盘冗余来实现 RAID实现的方式 外接式磁盘阵列:通过扩展卡提供适配能力 内接式RAID:主板集成RAID控制器,安装OS前在BIOS里配置 软件RAID:通过OS实现 RAID级别 多块磁盘组织在一起的工作方式有所不同 RAID-0:也称为条带卷strip 读、写性能提升 可用空间:100% 无容错能力 最少磁盘数:2个或以上 RAID-1: 读性能提升、写性能略有下降 可用空间:1/n 有冗余能力 最少磁盘数:2个或以上 RAID-4 增加一块奇偶校验盘 RAID-5:

RAID磁盘阵列介绍

孤人 提交于 2019-12-04 02:01:41
磁盘阵列 RAID介绍 一、简介: 磁盘阵列( 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rives,RAID),有“独立磁盘构成的具有冗余能力的阵列”之意。 最初是由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在1988年发表的,旨在效能与成本。简单来说,RAID 是利用多块物理硬盘来组成一个虚拟硬盘,并由这些虚拟的硬盘组成一个矩阵的存储系统的一种技术。它的目的很简单却很重要,毕竟关系到数据,保证数据的安全性、提高数据读写的效率。磁盘阵列主要分类三种: 外接式磁盘矩阵列柜、内接式磁盘矩阵列卡、软件模拟仿真。 磁盘阵列是由很多价格较便宜的磁盘,组合成一个容量巨大的磁盘组,利用个别磁盘提供数据所产生加成效果提升整个磁盘系统效能。利用这项技术,将数据切割成许多区段,分别存放在各个硬盘上。 磁盘阵列还能利用同位检查(Parity Check)的观念,在数组中任意一个硬盘故障时,仍可读出数据,在数据重构时,将数据经计算后重新置入新硬盘中。 独立磁盘冗余阵列 是把相同的数据存储在多个硬盘的不同的地方(因此而冗余)的方法。通过把数据放在多个硬盘上,输入输出操作能以平衡的方式交叠,改良性能。因为多个硬盘增加了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储存冗余数据也增加了容错。 容量计算: RAID 0: N块盘组成, 逻辑容量为 N 块盘容量之和; RAID 1: 两块盘组成, 逻辑容量为 1 块盘容量

linux_系统服务硬件知识

拜拜、爱过 提交于 2019-12-03 23:19:28
1. 电脑分类说明 服务器(IBM--联想 dell HP) 2. 服务器硬件知识 raid卡 3. 企业存储数据案例 4. 介绍操作系统 5. 硬件详细说明 raid卡 将服务器多块硬盘逻辑整合为一块   a. 提高磁盘容量   b. 提高磁盘性能   c. 提高数据安全 6.操作系统发展历史 Linux 1.电脑硬件种类说明 1.0· 电脑种类 台式机 笔记本 服务器 1.1· 服务器分类: 外观分类 机架服务器 刀片服务器 性价比高 空间问题 塔式服务器 家庭使用 1.1.0· 服务器分类: 尺寸分类 1U服务器 2U服务器 4U服务器 1U服务器表示服务器高度是4.45cm 1.1.1· 服务器分类: 性能分类 PC服务器 x86架构 小型机服务器 IBM HP 大型机服务器 机柜 中石油(地址勘探) 气象局(气象数据运算) 2. 服务器硬件组成部分: CPU: 运算处理 发送控制指令 风扇: 散热 内存: 临时存储数据信息 硬盘: 永久存储数据信息 主板: 汇总整合所有硬件 电源: 供电 网卡: 实现数据传输 阵列卡: 远程管理卡: 服务器硬件详细说明: 阵列卡:   1. 可以将多块硬盘容量整合为一块 增加磁盘容量   2. 可以将多块硬盘容量整合为一块 增加磁盘性能   3. 可以将多块硬盘容量整合为一块 提高磁盘安全性   利用阵列卡将磁盘整合: 配置阵列(raid

raid的分类和区别

僤鯓⒐⒋嵵緔 提交于 2019-12-03 22:43:49
raid的分类和区别 名称 特点 raid0 提高读写性能,最少两块容量为N的硬盘,容量为2N raid1 提高数据安全性,提高读取性能,不能提高写入性能,2003自带raid1功能,最少两块容量为N的硬盘,容量为N raid10 先提高安全性,再提高性能,最少4块容量为N的硬盘,容量为2N,RAID10比RAID01在安全性方面要强(体现在容错率上) raid01 先提高性能,再提高安全性,最少4块容量为N的硬盘,容量为2N raid5 提升安全性,安全性低于raid10(三块盘的情况下),大文件读写没有优势,小文件读写能力低于raid10,最低三块盘,容量为2快盘 raid5+1 raid5+热备盘 raid1 速度100%,利用率50%,安全200% raid0 速度200%,利用率100%,安全50% raid10 速度200%,利用率50%,安全200% raid01 速度200%,利用率50%,安全200% RAID5的写入速度略小于普通单个硬盘写入速度,适用于需要高速读取,但对写入速度要求不高的场合! raid10和raid5的比较 写入速度 raid10>raid5 重构性能 raid5需要从两块磁盘上恢复,raid10只需要从一块磁盘上复制 所以对于数据库服务器来说,最适合的是 raid10,其次是raid5,再次是raid1,其他不建议使用 来源: https:

部署磁盘阵列

一世执手 提交于 2019-12-03 21:01:05
1、mdadm 命令用于管理Linux系统中的软件 RAID硬盘阵列,   格式为 mdadm [模式] <RAID设备名称> [选项] [成员设备名称] 2、mdadm 命令的常用参数和作用   -a  检测设备名称   -n  指定设备数量   -l   指定 RAID 级别   -C   创建(阵列卡)   -v   显示过程   -f   模拟设备损坏   -r   移除设备   -Q   查看摘要信息   -D   查看详细信息   -S   停止 RAID 磁盘阵列 3、创建 RAID10 (1)创建RAID10 mdadm -Cv /dev/md0 -a yes -n 4 -l 10 /dev/sdb /dev/sdc /dev/sdd /dev/sde   -C       表示创建一个RAID阵列卡,   -v      显示创建的过程,   /dev/md0    创建的设备名称,   -a yes     自动创建设备文件,    -n 4      使用4块硬盘来部署这个RAID磁盘阵列,   -l 10      代表 RAID 10方案。   接上四块硬盘的名称。 (2)将制作好的RAID磁盘阵列格式化为ext4格式。 mkfs.ext4 /dev/md0 (3)创建挂载点,把硬盘设备进行挂载操作。 mkdir /raid mount /dev/m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