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d

Dell R730服务器Ctrl+R无法进入磁盘阵列设置界面

一世执手 提交于 2019-12-14 22:59:04
环境:Dell R730服务器(也适用于R720、R630、R620、R420、R530) 问题:开机后没有出现Ctrl+R的界面,无法进入磁盘阵列设置界面 解决步骤: 1,开机时,按F2进入系统设置(system setup),点击-System BIOS,如下图所示: 2,选择Boot settings,如下图所示: 设置为BIOS,如下图所示: 4,退出保存后,如下图所示: 5、重启服务器,就能看到Crtl+R的界面,再按Crtl+R可以进入raid设置界面,如下图所示: 6、再按Crtl+R可以进入raid设置界面,如下图所示: 到此为止,希望能帮到你。 来源: 51CTO 作者: 奋斗者励志 链接: https://blog.51cto.com/chentongsan/2458547

服务器断电瘫痪数据丢失后恢复数据的过程

主宰稳场 提交于 2019-12-14 21:17:19
一、服务器数据恢复故障描述 机房突然断电导致整个存储瘫痪,加电后存储依然无法使用。经过用户方工程师诊断后认为是断电导致存储阵列损坏。 整个存储是由12块日立硬盘(3T SAS硬盘)组成的RAID-6磁盘阵列,被分成一个卷,分配给几台Vmware的ESXI主机做共享存储。整个卷中存放了大量的Windows虚拟机,虚拟机基本都是模板创建的,因此系统盘都统一为160G。数据盘大小不确定,并且数据盘都是精简模式。 二、备份服务器数据 将故障存储的所有磁盘和备份sss数据的目标磁盘连入到一台Windows Server 2008的服务器上。故障磁盘都设为脱机(只读)状态,在专业工具WinHex下看到连接状态如下图所示:(图中HD1-HD12为目标备份磁盘,HD13-HD24为源故障磁盘,型号为HUS723030ALS640): 图一: 使用WinHex 对HD13-HD24以底层方式读取扇区,发现了大量损坏扇区。初步判断可能是这种硬盘的读取机制与常见的硬盘不一样。尝试更换操作主机,更换HBA卡,更换扩展柜,更换为Linux操作系统,均呈现相同故障。与用户方工程师联系,对方回应此控制器对磁盘没有特殊要求。 使用专业工具对硬盘损坏扇区的分布规律进行检测,发现如下规则: 1、损坏扇区分布以256个扇区为单位。 2、除损坏扇区片断的起始位置不固定外,后面的损坏扇区都是以2816个扇区为间隔。

EMC 5400服务器raid阵列瘫痪数据恢复成功案例

你。 提交于 2019-12-14 21:16:46
一、服务器数据恢复背景 北京某政府部门的一台EMC 5400服务器由于raid阵列损坏导致服务器崩溃,急需进行服务器数据恢复,由于用户服务器数据涉密,需要上门恢复。 二、服务器数据恢复检测 服务器数据恢复工程师携带相关设备到客户现场进行数据检测,发现服务器瘫痪的原因是由于raid阵列中某些硬盘掉线导致的,对所有磁盘进行物理检测后没有发现物理故障,也没有坏道。随后工程师借助数据恢复软件将故障服务器(EMC 5400)中的所有磁盘镜像到我公司数据恢复服务平台上,以备后期数据恢复使用。 三、EMC 5400服务器数据恢复 1、分析服务器RAID组的结构 EMC 5400服务器的LUN全部基于RAID阵列组,所以要恢复服务器数据首先需要分析服务器底层RAID信息,然后根据分析的信息重构原始的RAID组。服务器数据恢复工程师对raid阵列进行分析后发现服务器中有两块硬盘离线,由于6号盘和10号盘都属于Hot Spare,但在服务器发生故障时6号Hot Spare替换了掉线的5号硬盘,10号盘因为未知原因未启用。所以服务器虽然成功激活了6号盘的Hot Spare,但由于在RAID5磁盘阵列中仍然缺失一块硬盘,数据没有同步到6号硬盘中。服务器数据恢复工程师继续分析所有其他硬盘,得出数据在硬盘中分布的规律,RAID条带的大小,以及每块磁盘的顺序。 2、重组raid分析掉线盘顺序

RAID 到 Hadoop Hdfs 『大数据存储的进化史』

我与影子孤独终老i 提交于 2019-12-12 13:30:15
我们都知道现在大数据存储用的基本都是 Hadoop Hdfs ,但在 Hadoop 诞生之前,我们都是如何存储大量数据的呢?这次我们不聊技术架构什么的,而是从技术演化的角度来看看 Hadoop Hdfs。 我们先来思考两个问题。 在 Hdfs 出现以前,计算机是通过什么手段来存储“大数据” 的呢? 为什么会有 Hadoop Hdfs 出现呢? 如果想学习Java工程化、高性能及分布式、深入浅出。微服务、Spring,MyBatis,Netty源码分析的朋友可以加我的Java高级交流:854630135,群里有阿里大牛直播讲解技术,以及Java大型互联网技术的视频免费分享给大家。 在 Hadoop Hdfs 出现以前,计算机是通过什么手段来存储“大数据” 要知道,存储大量数据有三个最重要的指标,那就是 速度,容量,容错性 。速度和容量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如果容量不够大,或者读取的速度不够快,那么海量数据存储也就无从谈起了。 已经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大数据的系统学习资料,从Linux-Hadoop-spark-......,需要的小伙伴可以点击 而磁盘又是计算机中很容易损坏的零件,当磁盘损坏的时候怎么办?放任数据的丢失吗,那可不行,这就有了容错性的需求。 在没有分布式存储的时代,单个磁盘容量不够怎么办?加磁盘呗。磁盘容易坏怎么办,同时用其他磁盘备份呗。就这样,独立磁盘冗余阵列(

Softlayer_Hardware: How to setup multiple raid10 storageGroups on the same set of disks

那年仲夏 提交于 2019-12-12 04:38:53
问题 I am working on automation of provisioning Softlayer baremetal instances. I have an appropriate json for ordering the hardware, but I can't seem to figure out how to specify the disk layout. The Answer below from Nelson shows the key part to the process: Using the Chrome developer tools to obtain price ids and raid configuration. On the portal I ordered a test system, specifying 4 4000GB Western Digital WD RE drives and cofiguring the storage groups with 1 TB standard linux plus a 7 TB

RAID与热备盘

本秂侑毒 提交于 2019-12-11 02:58:25
说到磁盘热备,我们必须要先来认识一下RAID的分类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技术越来越发达,随着技术的发达对于电脑的容量的要求就会更高,我们的电脑通常会由几块磁盘组成,我们的电脑通常会对计算机的第一块磁盘拥有缓存,让它的速度更快,但是其它的磁盘却没有这样的优待,导致它们的速度慢了一截,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磁盘阵列出现了,联合几块弱小的硬盘,让它们组合到一起成为一块强大的硬盘,用来代替昂贵的大磁盘,用于协调多硬盘的使用。 RAID分为许多的模式,这些模式中都有很好的相互校验与恢复措施,或者是镜像备份,可以提高RAID的稳定性,与容错。但是RAID的价格相对昂贵, 磁盘的利用率也低, RAID0数据分条技术 在文件写入RAID时,一个文件会被切割成许多大小相同的数据条,然后按照次序放到多个磁盘中,然后系统会发出I/O数据请求,转化为三项操作,对应每一个存放文件的物理磁盘,这样在理论上可以同时操作三块硬盘,硬盘越多速度越快,但是因为多种因素的影响,速度肯定会慢一些,但是并行运算,提速效果还是很好的 缺点是不提供数据冗余,因为数据被分条储存,所以只要有一个硬盘挂了,文件的一部分数据条就丢失了,整个文件也损坏。所以一旦用户任意一个硬盘损坏,损坏的数据将无法得到恢复 RAID1镜像技术 备份数据会被分成2分,分别写入不同的磁盘中去,所以当其中一个硬盘出现损毁时数据还会是完整的,

Liu Junqiao:Raid 0 1 5 6 特性

你说的曾经没有我的故事 提交于 2019-12-06 12:19:25
Raid工作原理及优缺点 Raid 0 Raid1 Raid 5 Raid 6 Raid 1 0 Raid 5 0 Raid 6 0 Raid 0 特点 采用剥离,数据将在几个磁盘上进行分割。数据被分成很多数据块,每一数据块会被写入不同的磁盘。从而, 每一磁盘的工作负荷都得到了降低,这有助于加速数据传输。RAID-0可让磁盘更好地响应,尤其是电子邮件、数据库和互联网应用。实施RAID-0最少需 要两块硬盘。优势:通过把I/O负载分布到多个硬盘上,可提高系统性能。实施简单。需要注意的是:RAID-0不具有数据保护功能,不适合于关键数据。 Raid 1 特点 RAID-1通过磁盘镜像来实现,主要用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同样的数据将被复制存储到不同的磁盘上,如果某个磁盘出现 故障,还可以在阵列内的某个磁盘上找到相应的数据,因此可以很容易地进行恢复。镜像不但可以创建冗余数据而带来高可用性,还可以保持关键应用的正常运行。 优势:数据读取的性能有所提高,而数据写入性能与单个磁盘没有区别。100%数据冗余意味着某个出现磁盘故障时不需要对数据进行重建。需要注意的是:磁盘容量的低效率使用-在所有RAID类型中费用最高(100%)。 Raid 5 特点 RAID-5通过一种称为奇偶检验的技术保持数据的冗余。在多个磁盘上进行数据剥离时,奇偶位数据也会包括在内并分布于 阵列内的所有磁盘上

Raid

依然范特西╮ 提交于 2019-12-06 08:39:05
RAID是“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的缩写,称为"独立磁盘冗余阵列",通常简称为”磁盘阵列(DiskArray)“。通常简单来说,RAID技术就是将多个硬盘按照一定方式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大的硬盘阵列,从而提高硬盘数据的存储性能和数据备份技术。对于用户而言,操作磁盘阵列就像操作一般的单个硬盘一样,而且这样比操作单个硬盘的数据存储速度更快,并具有数据自动备份的机制。 RAID 的初衷主要是为了大型服务器提供高端的存储功能和冗余的数据安全。在系统中,RAID 被看作是一个逻辑分区,但是它是由多个硬盘组成的(最少两块)。它通过在多个硬盘上同时存储和读取数据来大幅提高存储系统的数据吞吐量,而且在很多RAID 模式中都有较为完备的相互校验/恢复的措施,甚至是直接相互的镜像备份,从而大大提高了RAID 系统的容错度,提高了系统的稳定冗余性。 根据组成硬盘的不同方式成为RAID级别(RAID Levels),目前主要的RAID级别有六种(RAID0,RAID1,RAID2,RAID3,RAID4,RAID5),而且还有其中的各种组合,如:RAID10(RAID0和RIAD1的组合),RAID50(RIAD0和RAID5的组合)等等。 为何有RAID技术的存在呢?在数据化快速发展的时代,数据的存储速度,数据的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因此

Linux mdadm 软RAID中的坑

半腔热情 提交于 2019-12-06 08:20:32
1. Mdadm -E 查看到的RAID磁盘的可用磁盘大小其实不是剩余可用大小,是总共可用大小 2. 单位需要注意:(Avail Dev Size: 1044480(510.00 MiB), 512.73MB) 算法不同, MiB是除以1024, MB是除以1000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litran/p/11971428.html

linux磁盘管理--2

和自甴很熟 提交于 2019-12-06 03:49:06
raid 多个磁盘合成一个“阵列”来提供更好的性能、冗余,或者两者都提供 提高IO能力     磁盘并行读写 提高耐用性     磁盘冗余来实现 级别:多块磁盘组织在一起的工作方式有所不同 RAID实现的方式     外接式磁盘阵列:通过扩展卡提供适配能力     内接式RAID:主板集成RAID控制器,安装OS前在BIOS里配置     软件RAID:通过OS实现 RAID级别 RAID-0 : 读、写性能提升 可用空间:N*min(S1,S2,...) 无容错能力 最少磁盘数:2, 2+ RAID-1 : 读性能提升、写性能略有下降 可用空间:N/2*min(S1,S2,...) 利用率50% 有冗余能力 最少磁盘数:2, 2N RAID-5 : 读、写性能提升 可用空间:(N-1)*min(S1,S2,...) 利用率 N-1/N 有容错能力:允许最多1块磁盘损坏 最少磁盘数:3, 3+            RAID-6 : 读、写性能提升 可用空间:(N-2)*min(S1,S2,...) 利用率 N-2/N 有容错能力:允许最多2块磁盘损坏 最少磁盘数:4, 4+              RAID-10: 读、写性能提升 可用空间:N*min(S1,S2,...)/2 利用率50% 有容错能力:每组镜像最多只能坏一块 最少磁盘数:4, 4+